八年級下冊《鐵騎兵》優(yōu)秀教案
【八年級下冊《鐵騎兵》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故事情節(jié);分析文中的幾個懸念及表達效果;準確認讀文中字詞。
2、過程與方法本課教學先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入手,讓學生講述歷史上以多勝少的戰(zhàn)例,然后讓學生熟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找出文眼,理清文章脈絡,最后針對楊朔散文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結構和語言特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并學習八路軍不畏艱苦、靈活應戰(zhàn)的作風。
教學重點、難點
1、文中的懸念及表達效果。
2、口語化的語言特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入課
1、同學們,“抗戰(zhàn)八年”這個詞你聽過嗎?有誰來談談“抗戰(zhàn)八年”是怎么一回事?你心目中的抗日
英雄是什么樣子呢?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向我們講述的便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支英雄而神奇的隊伍——鐵騎兵的故事。
3、作者是誰?有哪位同學來介紹下?
(楊朔(1913-1968),文學家,山東蓬萊人。1937年參加革命,開始文藝創(chuàng)作。1939年到華北抗日
根據地訪問,后留在山西八路軍總部做文宣工作。這期間的創(chuàng)作輯入《潼關之夜》、《鐵騎兵》。1956年后,
主要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有《荔枝蜜》、《茶花賦》、《香山紅葉》、《泰山極頂》等優(yōu)秀文章稱譽文壇。)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①字詞、谡務J識 說感慨 提問題
2、字
隕落 沒到馬肚子 惹得 騷亂 擲彈筒 搗毀 老巢 掃蕩
3、詞
隕落:星體從高空掉落下來。
毫不遲疑:一點都不猶豫。
沒:課文中指河里的水漫過。
騷亂:紛擾不安。
擲:扔,投。
3、引導學生理解
、胚@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
、茖懥耸裁慈?
、菍懥耸裁词?
、“鐵”是什么意思?
⑸這篇散文的構思有什么特點?(懸念迭起)
、试O置了哪些懸念?找到有關文字,有感情朗讀后進行歸納,形成板書。
離開大隊 ①天氣惡劣 環(huán)境險惡 單獨行動
、谇锛緬呤帯⌒蝿菸<
③夜渡黃河 爬上山頭
、私忾_了這些懸念嗎?(毫發(fā)未損 粉碎掃蕩)
⑻設置這些懸念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使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凸現人物精神風貌,為故事情節(jié)的
發(fā)展作好鋪墊,散文結構顯得精巧,而人尋味,令讀者興趣盎然。)
三、研讀課文
討論:
1、為什么八路軍的一個騎兵班,竟能打亂敵人部署,迫使日寇停止“掃蕩”?試從敵我兩方面加以分
析,并找出相應的句子進行說明。討論回答后,形成如下板書。
①從我方看 堅定革命信念 英勇無畏 勇敢機智 人民支持
、趶臄撤娇础∶菜茝姶蟆嵸|虛弱
2、有人說,這個故事看似離奇,結局似乎“歪打正著”,鐵騎兵能夠粉碎敵人的“掃蕩”,完全是一種
巧合,你覺得怎樣?
四、品讀課文
1、散文有怎樣的特點?(抒發(fā)感情)
2、散文的感情如何表達?(樸實的語言,水到渠成的.敘述與描寫)
3、這篇散文表達了作者對八路軍怎樣的感情?(崇敬,欽佩,贊美。)
4、從哪些地方可看出?找出句子、找出詞語來加以品讀品析。
例⑴:在敵人強大火力逼得掉隊的時候,班長“他帶著這一班人怪巧妙地甩開了追擊的敵人,東沖西
撞,想再追上大隊。”
分析:“怪巧妙”是“非常巧妙”的意思,贊揚了騎兵班具有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例⑵:在跳出敵人的合擊圈時,雖然已是二更天,面對不熟悉的河水,班長藝高人膽大,“毫不遲疑,
第一個鞭著馬走下河去。”
分析:“毫不遲疑”是“一點也不猶豫”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班長在危急關頭時能當機立斷、作風果
敢的欽佩。
例⑶:在如此惡劣的天氣和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一天以后,那班騎兵也平平安安地轉回根據地,
尋到了大隊。”
分析:表達了對騎兵班能順利回到大隊的欣喜,贊揚他們敢于勝利能夠取得勝利的氣概。
五、探究課文
請同學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來。
六、想象訓練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戰(zhàn)士們尋到大隊以后的情景,并把它寫下來,200字左右。
【八年級下冊《鐵騎兵》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鐵騎兵》教學反思及問題探究03-18
小騎兵08-22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騎兵》03-31
八年級下冊《獄中書簡》優(yōu)秀教案04-05
八年級下冊《長歌行》優(yōu)秀教案03-18
八年級下冊《芙蕖》優(yōu)秀教案03-04
初二下冊語文《鐵騎兵》課文原文03-18
八年級語文下冊我的母親優(yōu)秀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