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請(qǐng)將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寫完整。(2分) 9、解釋下列詞語。(2分)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牘_______________ 10、用“/ ”標(biāo)出下列句子朗讀的節(jié)奏。(2分) ①無 絲 竹 之 亂 耳 ②水 不 在 深 11、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與“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表達(dá)了作者_(dá)______________節(jié)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2分) 13、請(qǐng)寫出你的居室(無論是你自己獨(dú)居的小天地,還是和家人、親戚或同學(xué)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驕傲的地方,并簡要的點(diǎn)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7分) 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4、請(qǐng)將文章的空白處按照原文填寫完整。(2分)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字。(6分) ①不獨(dú)親其親_____________ 矜、寡、孤、獨(dú)、廢疾者_(dá)________________ ②謀閉而不興_____________ 外戶而不閉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獨(dú)子其子_____________ 貨惡其棄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 16、從文中找出兩個(gè)通假字并解釋。(2分) 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試簡要概述“大同”社會(huì)的三個(gè)基本特征。(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三)(26分)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蓬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19、請(qǐng)將文段中的空白處填上詩句。(2分) 20、判斷下列句子后面的括號(hào)內(nèi)對(duì)“之”所指代對(duì)象說明的正誤。(3分) ①箬蓬覆之( 指代“船艙” ) ( ) ②閉之( 指代“小窗” ) ( 。 ③石青糝之( 指代“一種青色顏料” ) ( ) 21、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________________ ②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比較下列各組中加點(diǎn)字意義的不同。(4分)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__________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___________ ②為宮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__________ 24、找出摘錄文段中含有的兩個(gè)通假字,并解釋。(3分) ____通 ____,意為__________;____通____,意為__________。 25、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比較一下,古今在數(shù)詞的說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①蘇、黃共閱一手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尾橫臥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不同點(diǎ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一段文字寫出了核舟的兩點(diǎn)奇妙之處,請(qǐng)你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這兩點(diǎn)內(nèi)容。(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簡答:雕刻家把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的名句刻在船艙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有一位老人坐火車,在行進(jìn)的途中不慎將一只放在車窗邊的新鞋子掉落車下。他思索片刻,索性將另一只也扔了出去。眾人問其原因,他說:“我留下一只鞋子已經(jīng)沒有什么用了,扔出去,萬一有撿到它,還能配成一雙鞋。人,有時(shí)候是要放棄一些東西的。”是的,在生活中,盡管我們不能輕言放棄,但有些東西還是需要放棄的,比如要學(xué)習(xí)與娛樂之間,在上課與上網(wǎng)之間,在情感與理智之間,在外出求學(xué)與減輕父母負(fù)擔(dān)之間……都需要我們作出選擇,學(xué)會(huì)放棄。請(qǐng)以“放棄”為話題作文,600字左右,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1、詣、眥、簪、戍、戌、逾 略 2、B 3、D 4、C 5、C 6.C 7、(略). 8、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無案牘之勞形 何陋之有 9、著名、出名 這 沒有學(xué)問的人 官府的公文 10、①無 / 絲 竹 之 亂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11、①惟吾德馨 鴻儒 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12、高潔傲慢 安貧樂道 13、言之成理即可 14、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盜竊亂賊而不作 15、①單 老而無子的人 ②奸邪 用門閂插門 ③他的 它,指財(cái)物 16、①與通舉,解釋:舉薦,推薦 ②矜通鰥,解釋:老而無妻的人 17、①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huì)效力 。 ②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dòng)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dòng)。 18、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huì)的關(guān)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③物盡其用,人盡其力 1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20、① ( √ ) ② ( √ ) ③( X ) 21、①高高的帽子 ②舉 相似、類似、類 22、①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gè)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泛舟于赤壁。 ②那個(gè)人的眼睛正看著茶壺,神色平靜,好像在聽燒茶的聲音。 23、①奇妙 零數(shù) ②做,雕刻 是 24、“詘”通“屈”,彎曲; “衡”通“橫”, 25、①蘇、黃二人一起觀看一幅書畫的橫幅長卷。 ②船尾橫放著一只船槳 古今不同點(diǎn):古代漢語表數(shù)量時(shí),不用量詞。 26、①體積小 ②容量大 27、通過讀者的想像力,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印證了核舟的主題“大蘇泛赤壁”
上一篇:八年級(jí)語文上冊(cè)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精彩搶先看New Top
1
2
3
4
5
6
7
8
最熱文章榜Hot Top
Copyright©2006-2024yuwenmi.com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