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杜牧的律詩在全部詩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藝術成就也很高,尤其是七律。杜牧詩歌俊爽峭健、雄姿英發(fā)的風格在律詩中最為突出。
杜牧(803——852),字牧之,因寫過抒情詩《紫薇花》,被時人稱為杜紫薇。晚唐杰出詩人,和李商隱齊名,被時人稱為“小李杜。從詩風上看,后人評杜牧詩如“銅丸走板,駿馬駐坡,圓快奮爭”。劉熙載在《藝概》中評杜牧詩“雄姿英發(fā)”。細讀評杜牧的詩,感覺如流水淙淙,楊花舞風,風神飄逸,大有盛唐李白風骨。杜牧又是集軍亊研究和書法、散文為一身的文人大家。其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人物,曾任唐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箸有《通典》二百卷傳世;父親杜從郁官至員外郎。杜牧可謂是出身高門富貴官宦之家,且又有才學謀略的豪士。因想從軍報國,他鉆研兵事,註《孫子十三篇》流傳于世。他是唐文宗大和二年(828)進士,曽任黃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在朝中任過監(jiān)察御史、司勛員外郎等職,時間較短,最后官至中書舍人。
杜牧生于晚唐多事之秋,他關心時政,反對藩鎮(zhèn)割據,痛恨宦官專權。憂國憂民,不參與朋黨之爭,憑自己才干既被牛黨重用,也為李黨看重。曾作《罪言》,主張朝庭修明政治,削平藩鎮(zhèn)割據。奈何晚唐幾個皇帝都是昏君,靣對江河日下的晩唐詩風,他和李商隱獨辟蹊徑,危局獨撐,慘淡經營,使晩唐詩風得到進一步振興和發(fā)展。得以和盛唐相相媲美。
只要是喜歡唐詩的人,提到杜牧,你會情不自禁地吟詠他的《山行》和《清明》兩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擅寫七絕,他的《山行》是寫秋游豋山的情景,一反古人悲秋的老調,而是詩句歡快明暢,秋光之美勝似春光,所以“霜葉紅于二月花”,新清剛健的描述為人稱道。杜牧和李白一樣嗜酒成癖,任池州(今安徽省貴池縣》刺使時,池州以產酒聞名古今,每年杏花盛開之時的清明節(jié),杜牧就到城西杏花村一家姓黃的酒店暢飲一番,此詩既當時酒后所作。其影響深遠,從此杏花村美酒聞名遐邇,從2012年開始杏花村就在清明節(jié)進行杜牧公祭大典,這里有四米高的杜牧塑像,有杜牧吟詩臺廣場,池州杜牧后裔及當地政府、學院及海內外仰慕杜牧人士參與隆重祭祀。《題村舍》詩:“三樹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飢。潛銷暗鑠歸何處?萬指侯家自不知。”生動形象地勾畫了當時貧富懸殊的真實情景,農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嗷嗷待哺的乳女午時正啼飢,而王侯之家則奴仆上千,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表現了詩人借古喻今強烈的憂患意識,對江河日下的大唐帝國末日景象的憂慮之情躍然詩中。
杜牧雖有經邦濟世之才,卻英雄無用武之地。有相才而無相噐可存矣!杜牧雖然也仕途坎坷,但是和李商隱的懷才不遇比較起來,杜牧的一生還算是風險不多,比較優(yōu)異的。以他的門第出身和才學,使他顧忌不多,敢于直抒胸臆,直述自己的見解。他的古文風骨有韓愈文統(tǒng),反佛倡儒,他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記》,揭露佛教罪惡,政治思想受韓愈影響很深。
杜牧經邦治國抱負因朝政腐敗而難以實現,意志不免消沉。他熟讀經史,23歲時就以《阿房宮》一賦成名。他看透時局,知道唐朝大廈將傾,他一木難撐,又不能力挽狂瀾,空懷報國志,可是無知音。將一腔熱血自我冷卻,將時光在飲酒和青樓歌妓中慢消磨。他任俠豪邁又風流倜儻,在他50歲一生中,和當時一些才貌雙全的歌妓往來不斷,經常出入青樓和官場歌妓宴飲場所,花街柳巷常有他的身影,所以他的風流韻事也不少。據說牛僧孺任宰相時出鎮(zhèn)揚州,杜牧當他書記官。出于關心,對杜牧每天出入妓院派人跟蹤監(jiān)視。跟蹤人毎天記錄杜的行蹤上報。后來積于一箱,沒出現杜牧出規(guī)的行為。后來牛僧孺把這些記錄給杜牧看后,杜感激涕零。牛去世時,杜牧親寫墓志銘,極盡贊美之詞,感謝知遇之恩。他帝開揚州時寫有《遣懷》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形容揚州妓女多而美和他的沉淪景況,如今大夢已醒,他的“揚州夢”有政治抱負難以實現有關。
杜牧以詩出名,而他的書法造詣差點被他的詩名所掩蓋。如果他不是在大和二年有緣結識了江西觀察使沈傳師家的歌妓張好好,恐怕后人難見杜牧的墨寶了。由于沈傳師與張好好始亂終棄,六年后杜牧在洛陽與張不期而遇,張已成棄婦,賣酒當爐于市,杜牧感慨萬千,飽含熱情寫一篇五言詩贈送張好好,詩名叫《贈張好好詩并序》,其序云:“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移鎮(zhèn)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年,沈著作述師,以雙鬟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共58句,每句五個字,共290字,真跡現收藏于故宮博物館。杜牧工行草書。氣格雄健,因是書法作品,更顯得筆墨酣暢,又是詩篇。亦有樸實無華之美。杜牧還有一篇《贈杜秋娘詩并序》,其序云:“杜秋娘,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锜妾。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為皇子傅姆,皇子壯,封漳王。鄭注用事,誣丞相欲去己者,指王為根,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xiāng)。予過金陵,感其窮且老,為之賦詩。”112句每句五個字共560字。因此逸聞趣事,我們知道了《金縷衣》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ㄩ_須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此詩是不是杜秋娘所作,無從考證,但世人都認為是她所作。當時的鎮(zhèn)海節(jié)度使就天天唱此詩歌,以后成為士大夫和文人墨客醉生夢死,及時行樂口頭禪,此詩也可以探究出晩唐中上層人物的墮落景象,直到今天也是一些官場腐敗人物的行樂口實,其影響人生價值觀之大不可小視。
本人例舉以下杜牧的七絕詩十四首,并標注聲韻。我們從杜牧的這些七絕詩中不僅領略詩人的情思、意境和情懷,也可以看出近體詩發(fā)展到晚唐,對平仄聲律要求已不嚴格了,杜牧的近體詩打破了唐近體律詩的聲韻限制,不以聲害意。而今天很多朋友在寫詩詞時,追求一詞之華麗,聲韻之標準,標榜為正宗正韻,頗可笑矣!
寄揚州韓綽判官——杜牧(唐)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平
遣懷——杜牧(唐)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平仄平
秋夕——杜牧(唐)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金谷園——杜牧(唐)
繁華亊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將赴吳興豋樂游原——杜牧(唐)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赤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鉄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平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泊秦淮——杜牧(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過華清宮三首——杜牧(唐)
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其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
其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平
江南春絕句——杜牧(唐)
千里鶯啼綠映紅,山村水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平仄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題村舍——杜牧(唐)
三樹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飢。
潛銷暗鑠歸何處?萬指侯家自不知。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平
山行——杜牧(唐)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清明——杜牧(唐)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平平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