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華民族素有尊敬老人的悠久傳統(tǒng)。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僅要尊重自己的父母,而且要尊重所有的老人,全社會都要愛老、敬老,使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2007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謝延信,就是孝老愛親的典范,他三十三年如一日地侍奉亡妻有病的父母,照顧癡呆的內(nèi)弟,他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dá)了善良的峰頂。
謝伯伯的大孝深深地感動了我。他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不足。
現(xiàn)在的少年兒童,多數(shù)都生活在富裕的家庭,爺爺、奶奶也很疼愛孫子、孫女,倍受呵護(hù)的我們卻漸漸忽視了敬老、愛老的品德。一次家人聚餐飯桌上,媽媽把剛做好的紅燒肉端了上來,我就貪婪地把筷子伸向了盤子,沒有注意身旁的爺爺。飯后,媽媽給我講了很多道理,并給我講了動物界中羚羊和寒鴉的故事:羚羊懂得尊敬老者。如果有一只老羊在場,眾小羊都不會躺在地上;偶爾有一只小羊躺在地上,其它的羚羊就會讓它立即起來。寒鴉的叫聲頗為難聽,但吃起東西來卻彬彬有禮,年長者先吃,年幼者后吃。獸猶如此,人更應(yīng)這樣。這使我明白了敬老是人類應(yīng)有的美德,同時也為自己的不文明行為感到慚愧。作為少先隊員,我們應(yīng)該懂得感恩,尊重長輩,從小事做起。如:坐公交車看見老人要讓座,吃飯時請長輩先吃,關(guān)心孤寡老人等。讓這種孝老愛親的美德成為我們一生的習(xí)慣。
《大道之行也》中孔子認(rèn)為大道的最高境界是“老有所養(yǎng)”。所以,在這里我要呼吁全社會的少年兒童都要行動起來,同時我也祝所有老人健康、快樂、長壽!
篇二
第一次聽到那首<感恩的心>是在一個同學(xué)的家中,在那動人的歌詞,優(yōu)美的旋律面前,我不由得掉下了淚光--“我來自偶然,像一個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幸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到我不認(rèn)輸!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遠(yuǎn),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不知到為什么,我特別喜歡這首歌,它好似點破了我的心,在不期而遇面前,我感觸極深。
我所在的學(xué)校有一個聾啞的同學(xué),許多人遇到這樣的事往往是一蹶不振,不自覺的進(jìn)入失敗的深淵?伤齾s不一樣,她有著與平常人一樣的心態(tài),平常人能做的事,她也可以做到,而且比平常人做的還好。她曾經(jīng)在我們在班上的說過:“我雖然有著與平常人不一樣的身軀,但我不認(rèn)為這是蒼天對我的不公,我相信蒼天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蒼天無情的將我打入了另一個世界里,但是,它卻給了我一顆感恩的心,正是因為感恩,讓我得到了幸福,一個人不知到感恩,那他活著還有價值嗎?”
是呀!每個人都應(yīng)學(xué)會感恩,感恩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可又有多少人學(xué)會了感恩呢?我們不禁捫心自問,你感謝過幫助你的同學(xué)嗎?你感恩過教育你的老師嗎?你報答過養(yǎng)你育你的父母了嗎?
我們赤身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父母教會了我們寫字,說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讓我們學(xué)會寬容,理解,善良。我們正是在父母的愛下長大的,正是由于父母用愛哺育著我們,才有了我們。父母為我們做出的一切一切難道我們不應(yīng)該報答他們嗎?難道我們不應(yīng)該感恩謝他們嗎?當(dāng)你學(xué)會感恩,感恩幫助過你的人時,你就擁有了幸福,并讓愛你的人感到幸福;當(dāng)你學(xué)會感恩,你就會成為受歡迎的人,“機(jī)會”就會與你牽手:懂得感恩你就有勇氣做你的自己,你的生命之樹就會結(jié)果。
,愿你和我一樣能愛上這首>感恩的心>,不管是陰是睛,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