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發(fā)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毕旅媸切【幨占2016感恩奉獻征文精選,供大家參考學習!
【2016感恩奉獻征文精選1】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中,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賦予我們生命的母親,感謝為我們幸福生活開路的革命烈士,感謝我們的老師,感謝社會這個大家庭。世界需要要愛,人間需要愛,生活需要愛。愛是一個不變的話題。
有感于一首歌<<愛的奉獻>>,歌詞這樣寫道:{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在沒有心的沙漠在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卻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是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關注社會上的失學兒童,只要每個人獻出一點點愛心,關注留守兒童只要每個人獻出一點點愛心,關愛社會上的孤寡老人也需要我們獻出一點點愛心。關注可憐的孤兒,依然需要我們奉獻出我們的愛心。有那么多的愛心人士,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辛苦耕耘在社會的各個崗位,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一種奉獻精神,在非典流行期間,那么多的白衣天使,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今年的地震中,有那么多的人奉獻了自己的愛心,愛心需要傳遞,社會需要愛心。
看到畫面,聽到歌曲,感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勇敢地活著,學會感恩,學會感謝,更要學會奉獻,作為我們偉大的靈魂工程師,社會賦予我們神圣的使命,在教育的熱土上勇往直前。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帶著一種奉獻精神,為祖國的未來培育棟梁,為祖國的明天奉獻自己的青春。
我們從小要擁有一顆愛心,擁有感恩的心,學會感恩,學會奉獻,讓我們一起美化我們的家園,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社會,奉獻一生。
【2016感恩奉獻征文精選2】
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的研究生谷振豐,畢業(yè)時主動要求到地處西北戈壁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工作,他說:“位卑未敢忘憂國,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貧困學生孫悅禮,深懷感恩之心,立志報考醫(yī)學專業(yè),熱心義工和公益活動,“當醫(yī)生,能給更多的人減輕痛苦”、“我要把自己感受到的溫暖傳遞給別人!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生馮圣兵,當年發(fā)起成立“圣兵愛心社”,8年間,愛心社通過賣報紙、收集廢品、義賣商品及接受捐贈等方式,籌資幫助農村貧困家庭高中生近200名,其中90%步入了大學殿堂。
上述三個故事,反映出當代優(yōu)秀大學生身上的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志存高遠、懂得感恩、自覺奉獻。他們把個人的理想融入民族振興的偉大洪流,在投身祖國和人民的事業(yè)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同時又著眼現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成為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人。
當代大學生多屬“獨生一代”,在長輩的呵護中成長,吃穿用住基本不愁。身處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面對復雜紛繁的社會生活,有的大學生習慣于接納他人和社會的關愛,卻不懂得如何去愛他人、愛社會;有的過于強調自我,講索取多,講奉獻少,不講責任。如何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立志、修身、博學、報國”,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作為的人才,上述三位大學生的事跡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
唐代詩人李賀詩云:“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崩畲筢撜f:“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征服歷史!睆摹拔逅摹边\動革命青年高舉反帝、反封建的大幟,挺身救亡,喚醒民眾,到無數熱血青年知識分子心潮澎湃,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尋求真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旅居海外的華僑青年放棄優(yōu)厚的生活待遇,沖破重重阻力回國貢獻才華,到近年來涌動的海外學子情系中華、報效祖國的“歸國熱”……一代代有志青年在振興中華的征途上灑下青春的熱血與汗水,賡續(xù)屬于青年人的激情與夢想,在神州大地上揮寫青春的華章。
遠大的理想,從來都是和腳踏實地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個“腳踏實地”,當是練就過硬的本領,鍛造優(yōu)秀的品質。對于今天的青年人來說,無論是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還是擔起肩負的責任,感恩意識與奉獻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質,都需要我們注重養(yǎng)成,自覺踐行。只有懂得感恩,學會奉獻,我們才會真正懂得尊重,領會責任,我們的社會才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多一份和諧和溫暖,多一份真誠和團結。
未來是屬于青年人的,未來呼喚著一代代志存高遠、懂得感恩、自覺奉獻的青年人。當新一代青年人更好地認清責任和使命,把握理想與現實,進而在祖國的需要里找到人生的目標,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在火熱的實踐中貢獻自己的青春,我們的祖國必定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