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教學實錄精選【5篇】
唯一的聽眾教學實錄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與鼓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
3、培養(yǎng)學生用心感受生活,真誠待人,努力做事的美好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聽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聽眾,可以給我們帶來鼓勵和動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關于一個“唯一的聽眾”的故事。請大家翻開課本,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先默讀課文,思考一下,課文中的“唯一的聽眾”是誰?她為什么是“唯一”的?
。▽W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課堂)
生1:課文中的“唯一的聽眾”是一位老婦人,她之所以是“唯一”的,是因為她一直默默地聽主人公拉琴,給予了他極大的'鼓勵和幫助。
師:很好,你理解得很到位。那么,這位老婦人是如何給予主人公鼓勵和幫助的呢?請大家再仔細讀讀課文,找出相關的描寫。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并紛紛舉手發(fā)言)
生2:老婦人一直平靜地望著主人公,她的眼神里充滿了鼓勵和期待。每當主人公拉完一曲,她總是微笑著說:“真不錯。我的心已經(jīng)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边@些話讓主人公感到非常溫暖和自信。
生3:我還發(fā)現(xiàn),老婦人不僅用語言鼓勵主人公,還用行動支持他。她每天都早早地來到樹林里,坐在一張木椅上,靜靜地等待主人公的到來。她的這種堅持和耐心,讓主人公感到非常感動和敬佩。
師:非常好,你們都找到了關鍵的地方。那么,在老婦人的鼓勵和幫助下,主人公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大家再深入讀讀課文,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四、品讀課文,感受變化
。▽W生再次閱讀課文,并展開小組討論)
生4:在老婦人的鼓勵下,主人公的琴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開始敢在家里練琴了,而且練得非常認真刻苦。他還成功地舉行了音樂會,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和肯定。
生5:我還覺得,主人公的心理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從一個缺乏自信、沮喪灰心的人,變成了一個自信滿滿、充滿激情的人。這都是因為老婦人的鼓勵和幫助。
師:非常棒!你們分析得很全面。確實,在老婦人的鼓勵和幫助下,主人公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什么呢?請大家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五、總結課文,升華主題
生6:我認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鼓勵和幫助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像老婦人一樣,用善意的謊言和鼓勵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生7:我還覺得,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師:很好,你們都總結得很到位。確實,這個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老婦人一樣,用善意的謊言和鼓勵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希望大家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像主人公一樣,勇敢地面對挑戰(zhàn),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W生起立,齊聲說“老師再見”,教師微笑回應并走出教室)
唯一的聽眾教學實錄 篇2
一、導入新課,明確文體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
生:《唯一的聽眾》。
師:大家預習了課文,我們先來個熱身活動,請看大屏幕——
本文是一篇( )。
A、散文
B、詩歌
C、小小說
生:本文是一篇小小說。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能否說說你的理由?
生:我讀到文章的結尾的時候,才突然明白老婦人的真實身份,感到很意外,想到了我們五年級學的一篇課文《橋》,所以我認為它是一篇小小說。
師:說得很好!善于結合已經(jīng)學過的課文來學習!大家知道這種結尾有個特別的名字嗎?
生:知道。我們老師在上《橋》這課時告訴我們,這是“歐亨利式結尾”。
師:了不起!“歐亨利式結尾”是小小說常用的一種手法,這樣的結尾往往出乎我們的——
生:意料之外。
師:但又在——
生:情理之中。
師:非常好!這樣的結尾往往給我們驚喜,給我們震撼。同學們,小小說是小說的一種,但它也具備小說的所有要素,來,讀一讀——
生:(齊讀)小說的三要素: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
二、梳理情節(jié),把握內容
師:下面,開始我們這節(jié)課的活動。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生:(讀)一、梳理情節(jié)
請按照起因、經(jīng)過、高潮、結果梳理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
師:好,開始默讀課文,獨立完成。
生:(默讀,思考)
生:起因:我拉小提琴被稱為“白癡”,只好到一片樹林里去練琴。經(jīng)過:一位耳聾的老婦人不斷給我鼓勵,讓我充滿了信心,我的琴技進步神速。高潮:妹妹告訴我老婦人竟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和樂隊首席小提琴手!結果:我對小提琴無法割舍,永遠感激那位老婦人。
生:(鼓掌)
三、感受人物,樹立形象
師:文中有幾個人物?
生:四個。
師:誰是主要人物?
生:“我”和老婦人。
師:“我”是不是主要人物?
生:不是。文章是通過我來寫老婦人的。
生:我補充一點:文章的題目是唯一的聽眾,這就說明文章主要寫的就是那位老婦人。
師:文中是通過“我”的變化來寫老婦人的!拔摇弊兓笆鞘裁礃幼?
生:(讀)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癡。這是他們在經(jīng)受了我數(shù)次“折磨”之后下的結論。在他們聽來,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鋸床腿。這些話使我感到十分沮喪,我不敢在家里練琴了。
師:誰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
生:我想到的是自卑。父親和妹妹的打擊,讓我喪失了在家練琴的勇氣!景鍟鹤员啊
生:我想到的是沮喪。就是聽了父親和妹妹的話,聽著自己琴聲,對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覺得自己不是一塊拉琴的料子。
生:我想到的是白癡。就是“我”的智力決定了“我”根本不可能把琴拉好,在這方面是一個弱智!景鍟喊装V】
師:可憐的孩子!誰來讀讀描寫“我”變化之后的片段?
生:(讀)很快我就發(fā)覺自己變了。我又開始在家里練琴了。從我緊閉門窗的房間里,常常傳出基本練習曲的樂聲。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濕透了襯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練琴的。
生:還有,(讀)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大吃一驚。這是第二處,還有第三處:后來,拉小提琴成了我無法割舍的愛好,我能熟練地拉許多曲子。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我有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
師:誰也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
生:自信。以前“我”不敢在家練琴,現(xiàn)在又開始在家里練琴了,說明“我”恢復了自信。而且永遠愛上了小提琴。
師:這個詞正好與“自卑”相對!【板書:自信】
生:高手!
師:大家覺得“我”稱得上高手嗎?
生:稱得上!
師:好!我們就寫上這個詞語。【板書:高手】我們都知道,是誰讓“我”產(chǎn)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
生:老婦人!
師:是的,老婦人僅僅用三招魔法就改變了我!那么,老婦人究竟是用怎樣神奇的“魔法”改變了“我”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將老婦人的每一招“魔法”都用文中的一個字概括出來。
生:(默讀靜思)
師:好,誰來匯報?
生1:我覺得老婦人的第一招魔法就是“夸”。
師:大家都找到“夸”了嗎?
生:(齊)找到了!
師:【板書:夸】那我們把老婦人夸“我”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生:(齊讀)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xù)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jīng)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師:請你仔細說說,這一招怎么神奇了。
生1:老婦人的這些夸獎和贊美,讓我充滿了自信。我聽了老婦人的夸獎,覺得自己還不是那么不可救藥,所以會更加有勇氣練下去。在文中作者寫道:“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夸我了,盡管她是一個聾子!睆摹芭d奮”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這種體驗就說明作者的自信心回來了!
師:說得真好!你還想補充嗎?
生2:老婦人不是夸了我一次,而是每一次我拉完琴她都夸我,于是,我的信心與日俱增!所以,作者在文中寫道:“我心里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這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就是無比自信的感覺。
師:好一個與日俱增!“我”一天比一天自信,往日的自卑感——
生:(齊)一掃而空,不復存在。
師:你還想說?
生3:老婦人夸我的語言特別美,富有詩意,讓我們感覺到老人不是在隨意敷衍,而是發(fā)自內心的,特別真誠!
師:你說出了大家的心聲!來,我們也一起詩意地讀一讀吧!
生:(齊讀)
師:這一招真夠神奇的!讓我戰(zhàn)勝了自卑、樹立了自信!【板書:樹立自信】不過,這是老人的第二招。誰找到了老人的第一招?
生:望!老人說她是個聾子,那怎么裝作是一個聾子呢,老人便一動不動的坐在椅子上望著“我”,告訴“我”她根本聽不見。
師:有道理。
生:還有,我拉得很難聽,老人也不皺皺眉頭,只是平靜地望著我,說明她真的聽不見,否則,不會那么平靜的!
師:是啊,這么難聽的聲音,對一個音樂家的耳朵來說,那簡直就是折磨,然而老人卻這么平靜,可見老人這個“裝聾子”的本領不一般。
師:成功地騙過了“我”!老人為何要裝聾子呢?
生:老人想告訴“我”,“我”的琴聲絲毫沒有打擾她,讓“我”不必介意,可以放心地在這個地方練下去。
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讓“我”對她的那些贊美、夸獎我的話不表示懷疑!
師:那我們把文中描寫老人裝聾的句子再讀一讀!
生:(齊讀)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師:老人這一“望”啊,讓我對她善意的謊言深信不疑,從而打消了一切顧慮,放下戒備之心,也對老人夸獎我的話深信不疑,從而樹立了自信!景鍟捍蛳檻]】同時呀,這一“望”,還飽含著老人對我的——
生:期望。
生:期許。
生:鼓勵。
師:沒錯!這是多么神奇的一招!兩招了,第三招呢?
生:(靜默)
生:是不是“等”?
師:你太棒了!說說你的想法!
生:第一,文中寫老婦人的動詞只有這一個了,所以我找了它;第二,老婦人想通過等來督促“我”練琴。老人用這一招改變了我。
師:一個“等”,說明每次老人都比我——
生:(齊)到得早!
師:老人為什么每天都要早早地來到小樹林里等“我”呢?
生:因為老人和“我”之間有一個小小的'約定。
師:大家找到這個約定了嗎?
生:(齊讀)“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師:讀出這句話后面的深意了嗎?
生1:老婦人強調了“每天早晨”,那就意味著她會每天早晨都來聽,而“我”就必須每天早晨去拉!
生2:這個約定就像一種合同,答應了就得遵守,實際上是對“我”的督促。
師:我也認為是一種督促。
師:不管是滿足了“我”的虛榮心也好,還是激發(fā)了“我”的上進心也罷,總之,“我”聽了這樣的話,一定是——
生:熱血沸騰!
生:渾身充滿力量!
生:暗下決心,決不讓老人失望!
師:哇,多么神奇的一句話!進一步想一想,老人為什么要跟我來這樣一個約定?
生:老人是音樂教授,她知道學習一項本領最需要的就是堅持!而年輕人學習樂器總會有困難,有起伏,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所以她就用這樣一個約定來督促“我”每天堅持練習。
師:哎呀!你如何有這般認識?是學過樂器吧?
生:(齊喊)她彈鋼琴很厲害!
師:難怪!你練琴需要大人督促嗎?
生:要啊。ū娦Γ┪矣袝r候也想偷懶,而且練琴很枯燥,很苦很累!有時候真的不想練了。ū娦Γ
師:為什么又堅持下來了?
生:爸爸媽媽威逼利誘。(眾笑)你不好好練,就不給你飯吃。ū姶笮Γ┻@是小時候,大了就講道理。
師:是啊,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特別容易放棄。回到文中,“我”一定碰到過這樣的情形——比如,有一天,氣溫驟降,“我”縮在被窩里不想起床,心想,今天不去樹林里拉琴了?梢詥幔
生:不可以!老人還在樹林里等“我”呢!“我”答應了她,怎么能食言呢?
師:比如,又有一次,“我”和同學約好了去郊游,等拉完琴可能就遲到了。那今天可以不去拉琴了吧?
生:不可以!老人還在樹林里等“我”呢!“我”怎么忍心讓她空等一場呢?郊游集合遲到了,可以給同學們解釋一下。
師:也有可能這樣,有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自己進步不大,懷疑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心想干脆放棄算了,行嗎?
生:不行!老人還在樹林里等“我”!更何況老人每次還贊美“我”呢!“我”怎么能失約呢?“我”怎么能讓“我”唯一的聽眾失望呢?!
師:是!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約定,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動力,讓“我”堅持了下來!【板書:督促堅持】
師: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地再讀一讀這一部分,去領略這位真正的大師的風采吧!
【師生合作朗讀第二部分!
四、琢磨環(huán)境,領悟匠心
師:同學們,故事發(fā)生哪里?
生:小樹林里。
師: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環(huán)境描寫。
生:(齊讀)
師:這就是小說的環(huán)境。給大家什么感覺?
生:幽靜。安靜。
師:請問,故事只能發(fā)生在這里嗎?
生:我認為是的。因為,只有在這里,一切才顯得合理。
師:換個環(huán)境就不合理了嗎?
生:第一,練琴是需要安靜的,而我又特別不想打擾別人,所以在小樹林里最合適;第二,老婦人的身份要一直隱瞞下去,所以這個環(huán)境里只能有兩個人,不能出現(xiàn)第三個人,這才能讓故事延續(xù)下去,所以我堅持只有在這里最合理!旧恼。】
師:這樣的分析,就叫有理有據(jù),我不得不服!課文對環(huán)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描寫,但是卻顯得特別重要。
五、推敲情節(jié),改寫片段
師:同學們,本文是一篇小小說,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但是,藝術創(chuàng)作離不開生活的真實,這篇小小說的情節(jié)從生活真實的角度看,有沒有明顯不合理的地方?
生:(靜思默想)
師:誰有發(fā)現(xiàn)?
生1:老人不是裝耳聾嗎?她為什么聽著聽著打起了拍子呢?這不是說明她聽得見嗎?
師:誰來解釋解釋,這合不合理?
生2: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老人本來就不是聾子,只是聽“我”拉得那么好,情不自禁打起了拍子,也說明我的確進步很大,也為后面揭開老人的真實身份做了鋪墊!
師:了不起,知道這是鋪墊!
生1:那“我”明明看見了,為什么還沒有發(fā)現(xiàn)老人是在裝聾呢?
生2:因為“我”拉琴拉得太投入了,所以沒有細想這樣的問題。而且書上也寫道“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我”會以為是老人真的用心感受到了“我”的音樂。
師:哪位同學還有發(fā)現(xiàn)嗎?
生:我聽大人們說過一句話,“十聾九啞”,就是說,十個聾子里就有九個是啞巴,因為他們聽不見聲音,所以也就不知道怎么發(fā)出聲音。文中的老人既然裝聾子,為什么那么會說話呢?而且作者也不會懷疑呢?
師:你太厲害了!連“十聾九啞”都知道!誰給解釋一下?
生:我也是今天才聽說“十聾九啞”,畢竟我們生活中的聾子比較少。老人裝聾,肯定沒有想到這些細節(jié)問題。而“我”呢,肯定跟我們同學們一樣,也不知道“十聾九啞”這個知識,所以沒有產(chǎn)生懷疑。
師:這個分析有道理!不是“十聾九啞”嗎?還有一個——
生:不啞!
師:不過,非常謝謝這位同學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常識,我很欽佩這位同學縝密的思維和大膽質疑的精神。再次謝謝。ㄈ喙恼疲┻有誰有發(fā)現(xiàn)嗎?
生:我覺得文中這個地方不合理: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滿頭白發(fā),不過——她是個聾子!
師:怎么不合理?
生:“我”怎么知道老人住在12號樓的?
師:是啊,這是個問題!你怎么懷疑到這個上面來的?
生:我是這么想的:第一,老人不可能主動告訴“我”住在12號樓,這樣會暴露她的真實身份!第二,“我”不會主動問老人住在哪里。
師:大家知道原因嗎?
生:因為老人是聾子!
師:對!問了等于——
生:白問!
師:照這樣說來,“我”告訴妹妹老太太住12號樓,的確不合理!那么,我們把它刪掉吧!
生:不行,刪掉了,妹妹就得不到有用的線索,就不可能知道老人的真實身份了!
師:是哦!那該怎么辦呢?
生:(沉默)
師:同學們重來沒有遇到這樣的挑戰(zhàn),不知道不奇怪。我們一起想辦法!本文是一篇——
生:小小說。
師:小說都是藝術創(chuàng)作,允許虛構。也就是說,本文也有可能是虛構的。既然文中這個情節(jié)不符合生活的真實,那么,我們能否將這個情節(jié)改寫一下呢?
生:可以。
師:只要能夠揭示老人的——
生:真實身份就可以了。
師:對!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那么,“我”有可能在什么情形之下發(fā)現(xiàn)老人的真實身份呢?
生:有一次,“我”看電視,正在直播一場音樂會,發(fā)現(xiàn)首席小提琴手就是老太太!
師:有沒有這個可能?
生:有!
師:太有這個可能了!
生:有一次,“我”去音樂學院找我妹妹,路過一間音樂教室,發(fā)現(xiàn)正在給學生上課的就是“我”這位唯一的聽眾!
師:有沒有這個可能?
生:有!
師:非常有可能!
生:“我”報名參加小提琴演奏比賽,評委席中竟然就有“我”的這位聽眾!后來,“我”拿了冠軍,當場向大家講了“我”練琴的故事,也表達了“我”對老太太無比感激的心情。
師:這個情節(jié)太妙了!
生:我設想的情節(jié)跟大家不一樣:妹妹對“我”的進步感到十分好奇,問“我”是誰指點了“我”,“我”沒有告訴她。沒想到,有天早晨她竟然悄悄跟著“我”到了小樹林里,等“我”拉完一曲,她從樹林里走出來,認出了老太太。
師:哇!有意思!不過,寫的時候,先不要告訴讀者妹妹跟蹤了,知道嗎?
生:嗯!
師:同學們,我看大家都有當小說家的潛質。∵@樣,大家下節(jié)課就把自己構思的這個情節(jié)寫出來,好嗎?
生:好!
師: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唯一的聽眾教學實錄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新字、新詞,理解詞語的含義,會運用個別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我”成功的原因,體會老婦人善良、尊重別人的美好心靈,知道鼓勵和幫助對提高別人自信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中“我”成功的原因,體會老婦人善良、尊重別人的美好心靈,知道鼓勵和幫助對提高別人自信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今天我們接著學習18課《唯一的聽眾》,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讀書,不僅要讀進去,還要跳出來,所謂的跳出來,就是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課文,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課文中的人物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請你迅速瀏覽課文,想想你對課文有了什么想法?
生快速瀏覽課文,組織語言。
師:想與不想是完全不一樣的,現(xiàn)在老師聽聽你們的看法。
生: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位老婦人幫助“我”,使“我”成功的事。
師:看來,你把文章讀進了心里,你對文章有了高度的概括。
生:讀了課文,我認為老婦人是一個善良、樂于助人的人。
師:你隊老婦人有一個美好的印象,老師也一樣,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生:這篇文章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走一步再走下一步》有相似的地方,都說人有信心才能成功。
師:你注意與以前的課文相結合、對照、比較,這樣更有助于你的學習。
生:我認為課文中的“我”很堅強。
師:你對課文的感受力比較強。
生:我很喜歡老婦人,她善于鼓勵別人。
師:你真會讀書,竟看到了語言文字的深處。
2、理解課文
師:這一篇課文并不難懂,但字里行間充滿了人情味,都說“風雨過后,就見彩虹”,文中的作者歷經(jīng)風雨,最后見到彩虹了嗎?
生:見到了,因為他成功了。
師:你從課文哪些內容知道的?讀一讀。
生讀最后一段。
師:能深入進去,想想你從句子中哪些詞感受到他的成功?
生:“足夠熟練、永遠無法割舍、成百上千”等詞。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成功的喜悅吧!
生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作者的琴藝水平一直那么好嗎?那他的琴藝水平經(jīng)過了怎樣的變化?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同桌交流交流。
生找句子交流。師板書“白癡”―――――“成功”
指導學生讀句子。
師:看到板書,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為什么會成功?
師:靜靜的思考、思考他能由“白癡”最后變“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板書“走向”
生:他能走向成功的原因是因為老婦人的鼓勵。
師:看來你深深知道,一個人的成功是離不開別人的鼓勵的,老婦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鼓勵他的?當時情景怎樣?
生:是在“我”灰心、沮喪的時候,老婦人鼓勵我的。
師:請找出句子,讀一讀,好嗎?
生讀句子“我不由得詛咒自己……”。
師:是呀,難過的是她又把鋸子帶到了林子里,從開始的沮喪到現(xiàn)在的詛咒,這種情景下你會怎么做?用語言勸解他?有用嗎?老婦人怎么做的?她的哪方面最打動你?
生交流句子。
生:“也許我會用心感受這音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
師: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老婦人一直在鼓勵她,而且還告訴作者音樂是用心靈去感受的。
生讀句子。
師:除了語言,你還感受到什么?
生:老婦人一直很平靜。
師:是呀!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作為一名小提琴手,面對如同鋸床腿的音樂,她的表情如此鎮(zhèn)定,沒有流露出一絲絲的無奈和煩躁,她幫助別人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給予,老師看到了一位老人對別人的“尊重”(板書“尊重”)面對看到的這感人的一幕,你有話要說嗎?
生:正是由于老婦人才讓作者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感受。
師:什么感受?
生:自信。
生:有人夸我。
生:我也有人欣賞。
師:一個人的成功僅僅依靠別人的鼓勵行嗎?還需要什么?從哪兒知道的?
生:一個人的成功最主要的需要自己的努力,我是從以下句子知道的:“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在乎了…”
指導全班讀句子。
師:我不在乎什么?
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師:我怎么做的?找出重點的詞讀一讀。
生:“直、又酸又痛、濕透”
師:開始是“沮喪、躡手躡腳”現(xiàn)在卻不在乎,還能堅持拉琴,從中你學到了什么?
生:作者不怕吃苦,堅持不懈
師:做事就需要這股韌勁,板書“韌勁”。正是由于老婦人的鼓勵,加上我的堅持,才讓我最后感覺奏出了真正的音樂,一起讀——
生讀句子
“我感覺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那些美妙的音符從琴弦上緩緩流淌著,充滿了整個林子,充滿了整個心靈,我們沒有交談過什么,只是在這美麗的清晨,一個人靜靜的拉,一個人靜靜的聽!
師:多么溫馨感人的一幕,真是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誰說他們沒有交流,他們只是沒有用世俗的語言進行交流,此時語言是如此蒼白無力,他們是用整個心靈來交流,心與心的.交融,情與情的交流。只是“一個人……
生接著讀句子“一個人靜靜的拉,一個人靜靜的聽!
師:讓我們再一次帶著一顆寧靜的心去感受他們情境交融、心靈相通的一幕吧!
生再讀剛才的句子。
師:我看著老婦人( )的坐著,( )著,手指( )打著節(jié)奏,(師生合作,生填空)
師: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提琴手,也許她聽到的演奏太多太多,但作為一名音樂家,能親眼看到一名音樂學子的巨大進步,又怎么不感到欣慰,感到高興哪!而我只有——
生接著讀句子“我只有盡全力演奏,讓老婦人感到一絲絲的安慰與快樂”。
師:好一位了不起的老人,也許她認為自己所做的這一切似乎理所當然,可她不知道,她的所作所為卻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的一生,后來我成功了,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面對鮮花、掌聲,我不由自主的想起的卻是……
生接著課文讀完,“每天清晨我唯一的聽眾”。
師:正是由于她(生根據(jù)板書回答)我才由音樂上的白癡走向成功。
師:是呀!人的漫長一生中,尊重是互相的,欣賞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當你或我或他灰心喪氣時,意志消沉時,別人的真誠的褒揚與欣賞使我們的生活陽光明媚,溫馨浪漫,但“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收獲幫助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去幫助別人,“成功與失敗只有一步之遙”,關鍵還在于自己的努力,韌勁是所有獲得成功的人所擁有的品質,走過去,你將看到一片蔚藍的天空!
板書:
白癡——(走向)——成功?
。ɡ硐耄
我: 自信 + 韌勁
老人:尊重、 鼓勵、 欣賞
唯一的聽眾教學實錄 篇4
一、教學目標確立
本課《唯一的聽眾》是六年級上冊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內容聚焦于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故事,通過細膩的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心理刻畫,展現(xiàn)了人性中的美好情感。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體會情感,學習作者如何通過環(huán)境、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來抒發(fā)美好情感。同時,確保教學目標具有準確性、全面性、可測性和規(guī)范性。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非常感人的課文——《唯一的聽眾》。大家先思考一下,為什么說是“唯一的聽眾”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進入課文的學習。
。ㄍㄟ^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 生字新詞學習
師:首先,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請大家認真看大屏幕,跟我讀。(教師展示生字新詞,學生跟讀。)
2. 整體感知
師: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試著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
。▽W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ㄈ┥顚犹骄,朗讀感悟
1. 人物描寫分析
師:課文中有很多描寫老教授和“我”的語句,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描寫老教授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并畫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
(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師:請同學們分享你找到的句子,并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分享,教師適時點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老教授對“我”的關愛和鼓勵,以及“我”的心理變化。)
2. 重點句子品讀
師:文中有一句話特別感人,就是老教授說的:“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闭埓蠹矣懈星榈乩首x這句話,并體會其中的深意。
。▽W生朗讀,教師指導,強調情感投入。)
(四)想象拓展,突破難點
師:老教授的眼神中充滿了平靜,但平靜的背后卻藏著她豐富的內心世界。請大家聯(lián)系上下文,發(fā)揮想象,描寫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
。▽W生靜思默想,進行想象練習。)
生:當我沮喪時,老人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孩子,別灰心,你的琴聲并不差,只要你堅持練習,一定會越來越好!
生:當我每天堅持拉琴時,老人平靜地望著我,仿佛在說:“你做得很好,繼續(xù)努力,我會一直做你的`聽眾。”
。ㄎ澹┛偨Y升華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老教授對“我”的關愛和鼓勵,也看到了“我”在她的幫助下從沮喪到自信的轉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默默的關懷、真誠的幫助和持久的關注能夠幫助我們樹立起自信心。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感恩,珍惜那些在我們成長道路上給予我們幫助和支持的人。
三、板書設計
唯一的聽眾
平靜 沮喪→神圣→沮喪→羞愧、興奮→信心
。ɡ辖淌诘纳駪B(tài)) (“我”的心理變化)
關愛 鼓勵
四、作業(yè)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最后一段。
2. 聯(lián)系實際生活,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如何理解“默默的關懷、真誠的幫助和持久的關注”的重要性。
唯一的聽眾教學實錄 篇5
一、探尋老教授話語的心理動因
師:初次見面時,“我“被老教授那幾句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因此才會有后來的故事。你覺得怎樣的語言稱得上是“詩一般的語言”(節(jié)奏明快,語句優(yōu)美)
師:這些話看上去很平淡,為什么會令我覺得像詩呢?老人是怎么會想到說這些話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初次見面的那天她看見并聽見了什么。(課件出示老人所見所聞)
師:現(xiàn)在你就是這位老教授,請聯(lián)系看到和聽到的內容,說說此時你會怎么想?
出示:老教授看(聽)到……,心想……
師:剛才大家都說到老教授心坎里了,相信大家也明白了老教授對“我”說這些話的用意。
師:現(xiàn)在你就是“我”,聽了老教授的這3句話之后,分別會有哪些感受?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個清晨詩一般的語言。師生配合讀
二、感受“我”的巨大變化,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1、細讀課文,尋找變化
師:正是在老人的影響下,——很快我就發(fā)覺我變了。
師:“我”以前是什么樣的,現(xiàn)在是什么樣的,請大家認真朗讀課文7—9自然段,找一找“我”前后的變化。
2、引讀感受“變化”
師:作者發(fā)現(xiàn)自己怎么變得呢?我們一起來讀,好嗎?
師: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練琴,現(xiàn)在?
生:我又敢在家里練琴了。
師:以前從我緊閉門窗的房間里,數(shù)次傳出難聽的聲音,現(xiàn)在?
生:從我緊閉小門的房間里,常常傳出阿爾溫,舒羅德的基本練習曲。
師: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練琴,現(xiàn)在?
生: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濕透了襯衣。
師:以前我只想到林子一個人靜靜地練琴,而現(xiàn)在?
生:每天清晨,我總是早早地來到林子里,面對著這位老人盡心盡力地演奏。
師:以前父親和妹妹會捂著耳朵逃走,而現(xiàn)在?
生: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大吃一驚。
師:以前老人總不忘說真不錯,而現(xiàn)在她說?
生: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幸福和快樂。
師:以前我只知道她是一個可憐的聾子,而現(xiàn)在?
生:我知道她是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
師:以前老人一直平靜地望著我,現(xiàn)在?
生:她安詳?shù)乜恐疽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著?jié)奏。
師:通過這樣的對比朗讀,你注意到了哪些詞?從這些詞中,你注意到我變得怎么樣了?拿出筆,寫一寫批注。
1)體會“我”的勤奮自信
生:我我注意到“又”、“很直”、“又酸又痛”三個詞,“又”看出以前有一段時間我是不敢在家里練琴的。說明我又重拾了自信!昂苤薄薄ⅰ坝炙嵊滞础笨闯鑫液芮趭^。比以前更加勤奮刻苦。
師:多好呀,“我”變得更勤奮自信了!
生:我是從“緊閉門窗”和“基本練習曲”看出來的。因為“基本練習曲”可以提高他的演奏水平的。而“緊閉門窗”看出他在練之前,對自己說過,一定要刻苦,不要被其他事情誘惑過去,一定要在房間里用功刻苦。看出了他已經(jīng)下決心。
師:不錯,還有更突出的詞語嗎?
2)體會“盡心盡力”
師:為什么面對一位耳聾的老人,他要盡心盡力,你不好馬馬虎虎嗎?反正他也聽不到的。
生:因為這是他唯一的聽眾,他很珍惜這個聽眾。
師:哦,如果他不“盡心盡力”,連這個唯一的聽眾也要逃走了。你是這么理解“盡心盡力”的。
生:是這個聽眾給了我自信,讓我把小提琴演奏得更好,所以我要盡心盡力的演奏來回報他。
師:哦學會感恩,明白了嗎?你還有補充。
3)體會“我”的進步
生:第二個詞是“手指打著節(jié)拍”。從這里可以看出我琴技漸長,因為前面提到他拉琴就好象是在“鋸床腿”,而且是給他們折磨的。而這里可以看出我拉得好起來了。
師:熟練了,進步了。特別是能打著節(jié)奏了。
生:我找到的是“快樂”和“幸!。一開始老人聽他拉琴,只是說“我的心已經(jīng)感受到了”,而這里卻說了能給他帶來快樂和幸福。其實他是能夠聽得到的。他聽到小男孩的琴技逐變好了以后,他就感到快樂和幸福,是一種無意中的表達。
師:哦,說得真好!
生:我是從“慈祥”和“深深的潭水”看出來的。我現(xiàn)在看著老人慈祥地望著我,平靜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而以前我演奏的時候因為我沒有自信,所以我不敢抬頭看老人的眼睛,而現(xiàn)在敢在演奏的時候,抬起頭和老人對望,說明老人的鼓勵給了我自信。
師:好的,我們上節(jié)課找到課文中有三處寫到老人的平靜。前兩次有沒有寫到到他慈祥的眼神?有沒有寫到他平靜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沒有,因為他自信了,自信的人都可以和人眼神對視。
3、感受老人美好的.心靈
師:像深深的潭水,有一個神略號,你說在省略號中能看出點什么,讀出點什么嗎?包含著什么?
生:我覺得老人的眼神是在鼓勵我,讓我更加自信。
師:體會到了嗎?這就是一個小伙子在樹林里拉琴,在一位老婦人的不斷鼓勵下,逐漸找回了自信。那么,你有什么問題,想問那位老婦人嗎?
生:你真的是聾子嗎?我的琴難道真得拉得那么好嗎?
師:是啊,所有的老婦人們,你真的是聾子嗎?你為什么要騙我,為什么要說謊?你看,所有的話都是說謊,老人為什么要這么說?誰能回答。體會下老人是怎么想的,我看哪位同學能體會老人的心情。
生:我想老人應該是想這個小伙子這么盡心盡力地演奏小提琴,再打擊他的話,會讓他的自信心徹底垮掉,所以要去鼓勵他,讓他重拾信心。
師:一個善意的謊言,因為這位老人其實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是一位音樂學院的教授,她知道一個練小提琴的人開始練的琴聲就是那么難聽,那么不堪入耳。但這時候需要的是有人給他?
生:安慰,重拾自信,鼓勵,無聲的,默默的支持和幫助。所以她要這樣做。
師:看來“我”的身上的確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現(xiàn)在你覺得老教授有沒有指點“我”?她又是用什么方式指點“我”的?(板書:耳聾贊美)
師:這樣的指點方式,給了“我”什么?又令老教授失去了什么呢?借助提示說一說。
出示:
老教授______________,使“我”_____________,她卻失去了(必須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老教授是為“我”而“聾”!
三、感受省略部分之妙
1、想象寫話
最后看看課文,我一直珍藏的秘密被妹妹揭穿了。當我知道她是一位音樂學院最有威望的教授,她曾是首席小提琴演奏家,這個時候,作者寫了六點,想像一下,作者聽到妹妹這番話以后,心里是怎么想的,當他再一次走進樹林,拉小提琴,面對這位老人的時候,他是怎么想的?拿起筆,把想法寫一寫。(個別展示,全班交流)
2、展示課文原文
師:詩一般的語言,一個靜靜地拉,一個靜靜地聽。讓這個感人的畫面一直留咋我的心中?,同學們寫得多優(yōu)美。老師這里也有這么一段話,是這樣寫得: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靈。每天清晨,我總是早早地來到林子里,面對著這位老人,這位耳“聾”的音樂家,我唯一的聽眾,輕輕調好弦,然后靜靜拉起一支優(yōu)美的曲子。我感覺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那些美妙的音符從琴弦上緩緩流淌著,充滿了整個林子,充滿了整個心靈。我們沒有交談過什么,只是在這個美麗的早晨,一個人輕輕地拉,一個人靜靜地聽。
3、比較表達效果
師:美嗎?其實這是作者原文中寫的一段話?墒墙滩牡木庉嬚邊s編輯成了六點。你覺得是六點好,還是這段話好?
生:六點好,因為這樣耐人尋味,可以讓讀者去想想,去遐想這樣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引讀老人的話
在老教授的悉心指導下,我能熟練地操縱小提琴,甚至當眾演奏,但我始終不能忘懷的是初次相遇時她曾對我說——,每天清晨,我拉完曲子停下來時,她總不忘對我說——,有一天,她竟對我說——,這些都成了我永遠無法抹去的、美好的回憶。
2、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一個美麗的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用自己博大的胸懷、美好的心靈呵護了“我”對音樂的熱情。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位每天清晨里——唯一的聽眾(再讀課題)
【唯一的聽眾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唯一的聽眾》 教學設計12-08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6-27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6-05
[通用]《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04-18
唯一的聽眾作文04-07
[精華]《唯一的聽眾》 教學設計15篇08-02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15篇(推薦)04-18
唯一的聽眾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06-08
唯一的聽眾作文15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