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我獨自在橫跨過田地的路上走著,夕陽像一個守財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
白晝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經(jīng)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
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個男孩子的尖銳的歌聲。他穿過看不見的黑暗,留下他的歌聲的轍痕跨過黃昏的靜謐。
他的鄉(xiāng)村的家坐落在荒涼的邊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樹,瘦長的檳榔樹,
椰子樹和深綠色的賈克果樹的陰影里。
我在星光下獨自走著的路上停留了一會,我看見黑沉沉的大地展開在我的面前,用她的手臂擁抱著無量數(shù)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著搖籃和床鋪,母親們的心和夜晚的燈,
還有年輕輕的生命,他們滿心歡樂,卻渾然不知這樣的歡樂對于世界的價值。
【孩童之道】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飛上天去。
他所以不離開我們,并不是沒有緣故。
他愛把他的頭倚在媽媽的胸間,他即使是一刻不見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式各樣的聰明話,雖然世間的人很少懂得這些話的意義。
他所以永不想說,并不是沒有緣故。
他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學(xué)習(xí)從媽媽的嘴唇里說出來的話。那就是他所以看來這樣天真的緣故。
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子,但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卻像一個乞丐。
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并不是沒有緣故。
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著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想要乞求媽媽的愛的財富。
孩子在纖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縛都沒有的。
他所以放棄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沒有緣故。
他知道有無窮的快樂藏在媽媽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所擁抱,其甜美遠勝過自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樂土。
他所以要流淚,并不是沒有緣故。
雖然他用了可愛的臉兒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媽媽的熱切的心向著他,然而他的因為細故而發(fā)的小小的哭聲,卻編成了憐與愛的雙重約束的帶子。
【我的歌】
我的孩子,我這一只歌將揚起它的樂聲圍繞你的身旁,好像那愛情的熱戀的手臂一樣。
我這一只歌將觸著你的前額,好像那祝福的接吻一樣。
當你只是一個人的時候,它將坐在你的身旁,在你耳邊微語著;當你在人群中的時候,它將圍住你,使你超然物外。
我的歌將成為你的夢的翼翅,它將把你的心移送到不可知的岸邊。
當黑夜覆蓋在你路上的時候,它又將成為那照臨在你頭上的忠實的星光。
我的歌又將坐在你眼睛的瞳仁里,將你的視線帶入萬物的心里。
當我的聲音因死亡而沉寂時,我的歌仍將在我活潑潑的心中唱著。
【英雄】
媽媽,讓我們想象我們正在旅行,經(jīng)過一個陌生而危險的國土。
你坐在一頂轎子里,我騎著一匹紅馬,在你旁邊跑著。
是黃昏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下山了。約拉地希的荒地疲乏而灰暗地展開在我們面前,
大地是凄涼而荒蕪的。
你害怕了,想道——“我不知道我們到了什么地方了!
我對你說道:“媽媽,不要害怕。”
草地上刺蓬蓬地長著針尖似的草,一條狹而崎嶇的小道通過這塊草地。
在這片廣大的地面上看不見一只牛;它們已經(jīng)回到它們村里的牛棚去了。
天色黑了下來,大地和天空都顯得朦朦朧朧的,而我們不能說出我們正走向什么所在。
突然間,你叫我,悄悄地問我道:“靠近河岸的是什么火光呀?”
正在那個時候,一陣可怕的吶喊聲爆發(fā)了,好些人影子向我們跑過來。
你蹲坐在你的轎子里,嘴里反復(fù)地禱念著神的名字。
轎夫們,怕得發(fā)抖,躲藏在荊棘叢中。
我向你喊道:“不要害怕,媽媽,有我在這里。”
他們手里執(zhí)著長棒,頭發(fā)披散著,越走越近了。
我喊道:“要當心!你們這些壞蛋!再向前走一步,你們就要送命了。”
他們又發(fā)出一陣可怕的吶喊聲,向前沖過來。
你抓住我的手,說道:“好孩子,看在上天面上,躲開他們罷!
我說道:“媽媽,你瞧我的!
于是我刺策著我的馬匹,猛奔過去,我的劍和盾彼此碰著作響。
這一場戰(zhàn)斗是那么激烈,媽媽,如果你從轎子里看得見的話,你一定會發(fā)冷戰(zhàn)的。
他們之中,許多人逃走了,還有好些人被砍殺了。
我知道你那時獨自坐在那里,心里正在想著,你的孩子這時候一定已經(jīng)死了。
但是我跑到你的跟前,渾身濺滿了鮮血,說道:“媽媽,現(xiàn)在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你從轎子里走出來,吻著我,把我摟在你的心頭,你自言自語地說道:
“如果我沒有我的孩子護送我,我簡直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一千件無聊的事天天在發(fā)生,為什么這樣一件事不能夠偶然實現(xiàn)呢?
這很像一本書里的一個故事。
我的哥哥要說道:“這是可能的事么?我老是在想,他是那么嫩弱呢!”
我們村里的人們都要驚訝地說道:“這孩子正和他媽媽在一起,這不是很幸運么?”
【長者】
媽媽,你的孩子真傻!她是那末可笑地不懂得事!
她不知道路燈和星星的分別。
當我們玩著把小石子當食物的游戲時,她便以為它們真是吃的東西,竟想放進嘴里去。
當我翻開一本書,放在她面前,在她讀a,b,c時,她卻用手把書頁撕了,無端快活地叫起來,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做功課的。
當我生氣地對她搖頭,罵她,說她頑皮時,她卻哈哈大笑,以為很有趣。
誰都知道爸爸不在家,但是,如果我在游戲時高聲叫一聲“爸爸”,她便要高興地四面張望,以為爸爸真是近在身邊。
當我把洗衣人帶來載衣服回去的驢子當做學(xué)生,并且警告她說,我是老師,她卻無緣無故地亂叫起我哥哥來。
你的孩子要捉月亮。
她是這樣的可笑;她把格尼許①喚作琪奴許。
媽媽,你的孩子真傻,她是那末可笑地不懂事!
①格尼許(Ganesh)是毀滅之神濕婆的兒子,象頭人身。同時也是現(xiàn)代印度人所最喜歡用來做名字的第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