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通用13篇)
導語:愛國是公民應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知道大家對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了解多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于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
鄷云鶴是我國著名的苧麻纖維專家。她本是山東利津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女兒,后來家鄉(xiāng)遭水災,一家人流落到濟南。她去給人家當傭人,每天掃地、做飯。在舊中國,主人家一般瞧不起傭人。鄷云鶴想認字,請求那家小姐每天教自己認一個字,竟被那小姐斥罵了一頓。她生氣極了,辭了工,發(fā)誓要上學讀書,后來進了一所免費的學校。誰也沒想到,這位貧農出身的女孩子學習那么好,不但上了中學、大學,還取得了留學美國的資格,成了博士。
鄷云鶴回國后,立志要在麻紡織業(yè)上做出成績,改變中國的落后面貌。她努力鉆研,在世界上第一個從草類纖維上抽出了人造絲。日本人聽說后,要用高價買她的專利。她痛恨日本侵略中國,就說:“我不賣,我要把這項技術留給我的祖國!
新中國成立后,鄷云鶴成了苧麻纖維的大專家。為了解決麻纖維不容易合成和染色的難題,她反復試驗,終于完成了苧麻纖維的化學變性。我們現(xiàn)在經常穿的麻織品又結實了美觀,我國的麻紡工業(yè)也十分發(fā)達,這和鄷云鶴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她為祖國的富強做出了切切實實的貢獻,也實現(xiàn)了年輕時立下的志愿。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2
現(xiàn)在,國際上文化體育交往特別多。有些運動員和演員在國際比賽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績,得了獎。他們取得成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人的表現(xiàn)也并不一樣。那些心中有祖國的人獲得了人們真正的敬意。
50年代,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從香港回到國內,成為國家隊成員。他決心為中國奪取世界冠軍,所以訓練很刻苦。他常對人說:人生能有幾次搏?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就要拼搏,爭取勝利。1959年,他終于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戰(zhàn)勝了對手,為祖國獲得了第一個個人世界冠軍。然而他還不滿足,繼續(xù)拼搏,后來又為中國第一次取得男子團體冠軍做出了貢獻。當了教練之后,他又率領中國女隊第一次取得了團體冠軍。這“三個第一”,生動地體現(xiàn)了這位體壇名將為國爭光的巨大熱情。
羽毛球運動員侯加昌是印尼華僑,球藝十分高超,有爭奪世界冠軍的實力,可他為發(fā)展中國的羽毛球運動,回到了祖國。因為當時中國還不是國際羽聯(lián)的成員,不能參加世界級比賽,侯加昌也就失去了當世界冠軍的機會。然而他一心培養(yǎng)青年選手,使他們一個個成了世界冠軍。他被稱為“無冕之王”,同樣為國爭了光,受到人們的尊敬。
還有參加國際軍事體育比賽的部隊選手,克服重重困難,不怕受傷吃苦,多次獲得團體和個人冠軍。在1992年,他們又囊括了男女團體、男女個人全部四枚金牌,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成績,震驚了國際軍事體壇。雖然他們很少被人們提起和被新聞記者注意,可他們?yōu)閴褔䦃衍娡龀隽饲袑嵉呢暙I。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3
為國爭光,不是只有干大事的人才做得到。比如下面說的事,就經常發(fā)生在普通人當中:
一個姓劉的青年司機拉一位外賓游覽北京城,他熱情周到的服務,使外賓深受感動。回國那天,外賓拿出1萬多元外匯券要送給他,作為酬謝。小劉有禮貌地謝絕了,說:“為外賓服務是我的責任,每個中國司機都會這樣做。您的友情我領了,可錢我不能要!蓖赓e伸出拇指說:“只有在中國才會有這樣美好的事情,中國人民確實偉大高尚!”
還有一個姓白的司機,拉客人去飯店吃飯,回來途中發(fā)覺客人把貴重的照相機和閃光燈忘在車上,立刻開車趕回飯店,可客人已經改去了另一家飯店,他又滿頭大汗地趕去,把東西還給了失主?腿烁屑さ卣f:“中國人拾金不昧的品格,我親身體驗到了!”
一個姓劉的飯店服務員,不辭辛苦地為外賓服務,還學會了英語,與外賓交談。外賓說:“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中國好!”
一對日本老年夫婦游覽長城,忽然從后面追上來一位中國警察。日本夫婦不知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正在奇怪,警察氣喘吁吁地把幾百元外匯券交給了他們,他們才知道錢掉在了地上,被警察拾到。他們忙拿出幾張要給警察。姓吳的警察邊走邊說:“這是我的職責呀!”日本老人連聲說:“OK,中國警察!”
這些普普通通的中國人,不也是在為祖國爭光嗎?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4
在上古時期的周朝,統(tǒng)治者把全國分成許多小國,由他們的子弟和功臣去治理,叫諸侯國。在當時的條件下,這種辦法對發(fā)展經濟、穩(wěn)定社會是起過作用的。但是后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諸侯國獨自為政,不聽中央的命令,相互之間又不斷打仗爭奪,使全國陷入分裂和動亂的狀態(tài)。這就是歷史上的春秋和戰(zhàn)國時期。到戰(zhàn)國后期,人民都希望把全國統(tǒng)一起來。
公元前221年,秦國國君贏政經過10年征戰(zhàn),消滅了其他6國,建立了秦朝。他就是秦始皇。怎樣進行管理呢?有的大臣提出,還應該像周朝那樣分封諸侯。一個叫李斯的大臣堅決反對,說應該實行郡縣制,由中央統(tǒng)一管理,才不致于造成混亂和分裂。秦始皇支持李斯的意見,說:“過去戰(zhàn)爭不斷,百姓受苦,就是因為全國分裂、各自為政、不尊天子造成的。如果我再分封,不是等于給自己樹立敵人嗎?想要安寧就難了。”
于是,秦始皇決定把全國分為36個郡,郡下設縣,郡縣官員由中央任命。他又下令制定統(tǒng)一的法令,使用全國一致的文字、車輛,開通首都到各地的驛道,做到暢行無阻;對長度、重量、容量也做了統(tǒng)一的標準。他還親自到各地巡視,宣傳統(tǒng)一的意義和功德。秦始皇實行中央集權、全國統(tǒng)一的辦法,后來被歷代統(tǒng)治者所繼承。在中華大一統(tǒng)的事業(yè)中,秦始皇是有偉大功績的。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5
朱自清是清華大學教授,著名的文學家。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美國政府一方面支持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一方面又利用簽定條約的辦法在中國獲取了許多特權,還加緊武裝戰(zhàn)敗國日本,對中國重新造成威脅。當時社會上物價飛漲,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饑餓和死亡線上掙扎。人民對美國和國民黨政府十分不滿,反抗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為了支持蔣介石,就運來一些面粉,說要“救濟”中國人,好讓中國人“感謝”美國,不反對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國的用心,認為美國的救濟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學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堅決拒絕美國的“援助”,不領美國的面粉。當時,朱自清正患嚴重的胃病,身體非常瘦弱,體重還不到40公斤,經常嘔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領救濟粉意味著每月生活費要減少600萬法幣,生活更加困難。可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尊嚴,他堅決拒絕那些別有用心的“賞賜”。他在日記中寫道:“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動,就不應逃避自己的責任!
兩個月后,朱自清因貧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寧肯挨餓而死,也不肯領帶侮辱性的“救濟”,表現(xiàn)了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尊嚴。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6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回來。漢武帝為了答復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將蘇武拿著旌節(jié),帶著副手張勝和隨員;,出使匈奴。蘇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禮物。蘇武正等單于寫個回信讓他回去,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兒。
匈奴中有人造反,蘇武的手下牽連其中,蘇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決定自盡,未遂,單于就把他關押起來不給飯吃,蘇武吃雪和氈毛活了下來,匈奴人認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邊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讓公羊生下小羊才讓他回來。
蘇武到了北海,旁邊什么人都沒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jié)。匈奴不給口糧,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饑。日子一久,旌節(jié)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單于死了,匈奴發(fā)生內亂,分成了三個國家。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fā)使者來求和。那時候,漢武帝已死去,他的兒子漢昭帝即位。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單于放回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經死了。使者信以為真,就沒有再提。
后來漢朝又有使者來到匈奴,蘇武的手下悄悄與其取得了聯(lián)系,告訴他們蘇武還活著。這才讓蘇武返回大漢。這中間度過了十九年。
蘇武出使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須、頭發(fā)全白了。
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他。他們瞧見白胡須、白頭發(fā)的蘇武手里拿著光桿子的旌節(jié),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他真是個有氣節(jié)的大丈夫。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7
宋慶齡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中國革命事業(yè),謀求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長歲月里,經過護法運動(1917年)、國民大革命(1924—1927年)、國共對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戰(zhàn)爭(1937—1945年)、解放戰(zhàn)爭(1945—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慮,英勇奮斗,在中國現(xiàn)代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宋慶齡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8
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有一位出名的將軍叫廉頗。他不但武藝高強,箭法出眾,還善于用兵打仗。秦國、齊國這些大國常來攻打趙國,趙王用廉頗為統(tǒng)帥,多次打敗了敵軍。敵軍聽到廉頗的名字,都很害怕?珊髞,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認為廉頗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將領趙括代替他。趙括驕傲輕敵,使趙軍打了大敗仗,趙國也險些亡國。
趙王想重新起用老將廉頗,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將軍身體怎么樣,是否還愿意為國效力。廉頗見到趙王的使者,高興極了。為了表示自己威風不減當年,還能上陣打仗,為國立功,他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鎧甲,躍上戰(zhàn)馬,拉弓射箭,舞槍刺殺,果然身手不凡。他對使者說:“你看我,雖然老了,可是能吃飯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萬死不辭,馬上回去領兵參戰(zhàn)!”
使者走了以后,廉頗日夜盼望趙王的調令,可一直沒等到。原來那個使者接受了一個叫郭開的壞人賄賂,故意在趙王面前說了瞎話,說廉頗飯量雖好,可一會兒工夫拉了三次屎。趙王聽了,認為廉頗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調用他。
廉頗為趙國的安寧奮斗了一生,晚年仍希望為國出力,對人說:“我真想有一天,還能率領趙國的兵士沖鋒陷陣啊!”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報效中國。這就是愛國英雄們的'本色.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9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0
南開中學的創(chuàng)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yè)后,他參加了“甲午海戰(zhàn)”,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wèi)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于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的人才。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1
1980年4月,《株洲日報》文藝編輯黃俊,帶著愛人和孩子到泰國去探望闊別40余年的父母和親友們。父親在泰國曼谷經商,有一定的資本。父子久別重逢,十分高興。父親說:“俊兒,你是我長子,這筆財產就要交給你了,你就到這里定居,好嗎?”
又住了幾天,曼谷某劇團的導演找到黃俊,很想挽留他在劇團工作,并應許給他每月一萬二千銖的工資(萬銖,泰幣,當時約合人民幣760元)。與此同時,泰國《新中原報》社長、總編輯也請他到該報社當文藝編輯,保證給予優(yōu)厚待遇,每月所得比國內多幾倍。
黃俊心里不平靜了,往事一幕幕地出現(xiàn)在他眼前:父親自1941年被迫到泰國之后,家境十分貧苦。解放后,黨和政府送他讀大學,費用全部由國家負擔,參加工作后,屢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那些年,家里收入低,連續(xù)十年,每年組織上都給予困難補助。他越想心里越亮堂了。父親年老是需人照顧,父親的家產是需人繼承。但這些事情與祖國的大業(yè)相比,終究是次要的。我是黨和祖國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我怎能離開祖國呢?
黃俊很快下了決心,耐心說服了父親和其他親人,帶著愛人和孩子毅然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原來工作的地方。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2
1978年,邊防戰(zhàn)士楊朝芬和他所在的連隊向越南侵略軍發(fā)起自衛(wèi)還擊時,遭到了躲在暗堡里的敵人機槍的瘋狂掃掃射,連隊前進的道路封鎖了。
在這緊急關頭,楊朝芬手拿爆破筒,閃電般地撲向暗堡,猛力將爆破筒筒塞進射孔,當他正要點燃導火索時,敵人把爆破筒推了出來。楊朝芬毫不猶豫地點燃導火索,第二次把爆破筒塞進暗堡,敵人又把它推了出來。爆破筒“嗤嗤” 地冒著白煙,眼看就要爆炸。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楊朝芬往山坡下一滾,“轟隆” 一聲巨響,暗堡里的敵人連同暗堡一起飛上了天。
楊朝芬為連隊掃除了前進的障礙,人們稱他是“活著的黃繼光”。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3
飛機是20世紀初由美國萊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 他們沒想到,只過了幾年時間,中國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飛機。這個有志氣的中國人叫馮如。馮如是廣東的一個農民家庭的兒子。12歲那年,他要出國謀生,父母舍 不得他走,他說:“大丈夫四海為家,一輩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
他來到美國,刻苦學習機械、電學等各種知識和技術。1904年,他聽到祖國的東北被日俄侵略,中國人被任意屠殺的時候,氣憤極了。當時美國萊特兄弟剛 發(fā)明了飛機,馮如就想,如果中國有了飛機,守住邊疆?冢鈬筒桓移圬摿。他對朋友們說:“我決定自己研制飛機,然后駕機回去,報效祖國。如果不成功, 我情愿去死!庇谑撬奶幩褜べY料,鉆研學習,又用籌集到的很少一點資金,開始研制。父母親想他,希望他回國探親,他表示:“飛機不成,誓不返國。”
1909年,馮如成功地制出了飛機。他駕駛著自己的飛機在美國奧克蘭上空飛行,航程超過了萊特兄弟的首次記錄。美國報紙刊登文章說:“中國人的航空技 術超過西
【愛國的經典勵志小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愛國的勵志小故事400字04-01
有關名人的勵志小故事:愛國04-01
經典的勵志小故事精選03-06
勵志經典小故事03-05
經典勵志小故事08-19
經典的勵志小故事08-20
勵志小故事08-17
勵志的小故事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