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煉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fā)現(xiàn)、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獲。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講講今后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余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yè):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帶上各自與課余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余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qū)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范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fā)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yè):
背誦古詩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2、默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學難點:
理解老師讓同學們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讀全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上節(jié)課已經解決了一些問題,繼續(xù)學習。一起走進這個感人的故事。
二、深入理解課文,解決問題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汪霞為什么要戴著帽子去上學?
。1)得了惡性腫瘤(解釋什么是惡性腫瘤)——不得不接受化療(用化學藥物治療惡性腫瘤)
。2)“不得不”換詞理解——而必須接受化療的結果就是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幾乎掉光。
(3)曾經是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現(xiàn)在卻因為病痛的折磨,幾乎掉光了,小汪霞的內心怎樣啊?(痛苦傷心等)
那你應該怎么讀啊? 自己試一試,指名讀
2、同學們,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汪霞,因為化療,那一頭曾經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幾乎掉光了,你將要每天頂著一顆光禿禿的腦袋去學校上課,這時你會怎么想?是什么心情? (很不安、害怕)
你們能體會到汪霞的心情,能用自己的朗讀把汪霞這種不安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3、此時,你覺得汪霞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可憐,自尊心強,自卑)
過渡:這個可憐的孩子當她回到熟悉的校園時,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她擔心的事情發(fā)生了嗎?咱們應該讀哪個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汪霞的心情發(fā)生著怎樣的變化呢?(開始接著最后)
1)師生共同找出關鍵詞句,簡單說一說
2)讀到這,你有什么問題嗎?
3)“為什么汪霞一開始遲遲不敢進去,到最后她大步走進教室”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
4)她為什么遲遲沒敢進去?為什么戴著一頂帽子就遲遲沒敢進去?
5)那么此時的汪霞會是什么心情呢? (害怕緊張擔心等) 怕什么?
6)那你應該怎么讀呢?自己試試讀一讀這一句話。 指名讀——評讀
7)同學們想象一下,遲遲沒敢進去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嗎? (生自由回答) 再讀這句話,該怎么讀?練讀
2、正在此時,她發(fā)現(xiàn)了什?
。ó斔涯抗馔断蚪淌业臅r候,發(fā)現(xiàn)每一個同學都戴著帽子)
理解“意外”
1)意外什么意思?她為什么會感到意外?讀這句體會她意外的心情
2)大家想象一下:他們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樣式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生自由發(fā)言:五顏六色、各色各樣、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
那么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同學們的帽子呢? (五花八門)
3、同學們都戴著五花八門的帽子,跟他們那些帽子比起來,汪霞覺得怎么樣? (自己的那頂帽子顯得那樣普通,幾乎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門口,看到眼前的景象,還是遲遲沒敢進去嗎?還會擔心害怕嗎?會是什么樣的心情?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心情呢?(和大家一樣,不再覺得自卑、不安。)
5、比較句子:她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
她一下子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
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多“一下子”好嗎?好在哪兒?(心情變化很大,立刻變輕松)這句話應該怎么讀?練習朗讀最后一句。
6、師小節(jié):抓住汪霞的心理變化,細膩的寫出了汪霞由開始的不安,到現(xiàn)在能輕松地笑了這樣的變化。板書:不安----輕松
7、自由讀全段,再次體會汪霞的心情變化。
過渡:汪霞這么大的轉變首先要歸功于誰呢?我們來看看老師究竟說了些什么?
第二自然段
1、默讀畫出老師的話,想想對老師說的話有什么問題嗎?(訂正提問)
預設:為什么要從下星期一開始?為什么所有的同學都要戴帽子?為什么帽子越新奇越漂亮越好?解決問題。
2、老師是怎樣宣布這件事的?什么是和藹而鄭重?試著用和藹而鄭重的.語氣宣布一下這件事。(出示句子)
1)在什么情況會鄭重的說?聯(lián)系生活實際(升旗開幕式考試)
2)讀到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老師為什么要嚴肅認真的說?(重視注意一定做到)
3、討論:老師為什么讓所有的同學都戴著帽子?老師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ù蛳粝己ε卤煌瑢W嘲笑的顧慮,化解了她因為頭發(fā)掉落后而產生的不安、自卑心理,讓她能和大家融洽的相處)
師:從老師看似普通的兩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老師是多么用心良苦!剛才的問題解決了嗎?指導朗讀兩句話
4、老師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同學們汪霞的病情呢?(保護她的自尊心)
師:正是因為老師巧妙、周到的安排,汪霞才能和大家輕松的相處,可見老師的愛心、善解人意。∥覀儾粌H要學會尊重,善待他人,而且還要講究方法使被關心的人樂于接受,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板書:尊重,善待)
過渡:同學們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嗎?你是從哪知道的?
第四自然段
1、汪霞常常忘記了什么?真正忘了什么?
2、什么是似乎?同學們似乎忘記了什么?還似乎忘記了什么?
3、現(xiàn)在你覺得汪霞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三、師總結
汪霞是不幸的,因為病魔不僅讓她身受痛苦,而且使她失去了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但是汪霞又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她擁有充滿愛心的老師和同學們。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師,不但保護了汪霞幼小的心靈,同時教會了同學們如何尊重他人。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人和汪霞一樣等著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去幫助他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吧!
四、口語交際
現(xiàn)在,你想對誰說什么?
板書設計:
9 帽子
尊重 善待
不安—————輕松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tài)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后面飽含著充沛的情感。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學生的情感不容易與作品的情感、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含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教學設計上,以英子的內心變化為切入點,通過仔細揣摩重點詞句,領悟文字背后的聲音,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進而,在情景誦讀中入情,在切己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二、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去關愛、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三、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9.《掌聲》———齊讀課題。
。ǘ土暠竟(jié)課詞語(開火車領讀)
。ㄈ⒆呓宋,感受“情感”變化
(1)感受英子的內心變化。
1、感受英子的憂郁、自卑。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樣的嗎?(細心的同學在課文中能找到這個詞)(憂郁的)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非常會概括,非常會抓詞。
【板書:憂郁】
師:課文有一個自然段,重點寫出了英子的憂郁。快打開書找找,看看是哪一個自然段?
一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從哪些詞語當中你們感受到英子內心的憂郁呢?
。ā澳淖诮淌业囊唤恰。)
師:那你能具體說說嗎?“默默的”,什么意思?默讀是怎么讀?
。ú怀雎曇舻刈x。)
師:那默默的呢?是什么意思?(不動聲色的)
師:一聲也沒有,小英子總是這樣。還有哪些詞讓你們有感受?
(她早早地就來到了教室)
師:同學們能夠抓住關鍵詞句去體會,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跟劉老師想象一下:當同學們出去快樂活動的.時候,英子卻總是——
。刈诮淌业囊唤恰#
師:當同學們還走在上學路上的時候,英子已經早早地——
。▉淼搅私淌摇#
師:下課鈴響了,她卻要——
(最后一個離開)
師:是啊,這一切都是因為什么呢?
(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是啊,身體的殘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樂。她總是感覺自己很差,不如別人,這說明她的心里還非常的自——(卑。)
師:是的。(板書:自卑)這是我們剛才讀書共同的體會,同學們還應該把它——記下來?靹觿庸P。然后自己試著讀讀這個自然段,讀出英子的憂郁和自卑。(部分學生還在寫,師又補充道)自己試著讀一讀。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讀出你自己的感受。
師:讓我們再走進這個自卑憂郁的小英子。輕輕地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讀!
全班齊讀。(師同讀。)
2、感受英子的開朗、自信。
師:后來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有什么變化呢?快讀書,看誰先找到?
。ㄊ堑谒淖匀欢。)
師:讀讀吧。
師:原來小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現(xiàn)在——和大家一起游戲。
師:小英子還叫同學教她跳舞,能用什么詞形容現(xiàn)在的英子?
師:好,讓我們把體會記下來。
【師板書】 開朗 自信
師:看到這種變化,你高興不高興?端好書,我們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中。師讀第一句,
生讀:“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lián)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2)抓英子的情感變化,通過關鍵詞語概括主要內容。
師:是啊,是什么讓英子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ㄍ瑢W們的掌聲。)
師:現(xiàn)在你能用黑板上這些詞,概括的主要內容嗎?誰來試試。
。ㄒ郧坝⒆臃浅n郁和自卑,可是經過這次故事會后,變得開朗和自信了。)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記住孩子們,抓住關鍵詞句,我們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品析段落,體會“情感”變化原因
。ㄒ唬├斫庥⒆訛槭裁椽q豫。
師:那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同學們送給英子掌聲這件事呢?
。ǘ匀欢巍#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二三自然段,同時劃出描寫英子動作的句子。(劃句子要劃完整。)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先劃到這兒,小朋友來讀一下你畫的句子。
(生:(讀)“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即把頭低了下去!)
師:還有誰劃了這個句子?請你再讀一遍。
師:同學們,輪到英子上的時候,她卻立刻把頭——
(低了下去)
師: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們能體會嗎?是怎樣的心情呢?
(生:很憂郁,自卑)
師:把你的體會送到句子里再讀一下。
師: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別——(緊張)
師:好,送到句子里
師:是啊,從低頭的動作中,我們體會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緊張,“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
。 生:(齊)“立刻把頭低了下去!保
師:還劃了哪個句子?
(生:“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保
師:沒有劃的同學,也把這句話劃下來。
齊讀。
師:誰能告訴老師,英子為什么猶豫呢?
。 生:因為她怕同學們看見她走路的姿勢。因為英子不想讓同學們看見他走路的姿勢。
因為她的左腳留下殘疾。)
師:所以英子站起來是猶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用自己的朗讀試一試。
生試讀。
生自由練讀。
師:誰愿意來試試?
生讀。
師:小英子那一刻該有多難受、多痛苦啊,誰愿意再來讀?
生:“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師:我們一起讀。
齊讀。
。ǘw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師:同學們,抓住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我們才能很好地體會出人物內心的情感。假如這個小英子就在我們的旁邊,你想對她說什么呢?她是那樣的緊張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對她說什么?
。ㄉ河⒆幽悴灰ε,上去吧!英子不用怕,我支持你!英子你不要害怕,我們都會鼓勵你的。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
師:是啊,你們的鼓勵,你們的話語,都化成了一種無聲的語言哪!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師里驟然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所有的鼓勵都匯聚在這掌聲中,所以這掌聲——
。ㄉ簾崃叶志。)
師:這掌聲是同學們對英子熱情的——
。 生:鼓勵。)
師:好,一起寫感受。(生抄教師板書的詞語。)
【教師板書】
鼓勵
師:在同學們的鼓勵下,英子成功地講講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次你想對英子說些什么?
。ㄉ河⒆,你真勇敢啊!英子,以后就和我們一起玩吧!英子,你真棒!
聯(lián)歡會上我會教你跳舞的。)
這一次,同學們還對小英子送去了自己的贊賞。(師板書“贊賞”,生抄在書上。)就像同學們說的,小英子只是身體上的殘疾,其實她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此時小英子的一搖一晃和上臺時的一搖一晃有什么不同?
(生:之前小英子是憂郁而緊張的,現(xiàn)在的小英子開朗和自信。英子先頭是不自信,后來是她臉上帶滿了微笑。)
師:同學們送給英子的,僅僅是掌聲嗎?
(生:是同學們對她的一片贊賞,同學們對她的一片鼓勵,對她的夸獎)
生:同學們對她的夸獎和鼓勵,使她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師:是啊,如果把這一切,化成一個字那就是——
(生:(齊)愛。)
。ㄈw會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
師:就是這份愛,醫(yī)治了英子內心的疾病,使她(指板書)從憂郁變得開朗,從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說)。
師:所以她才能夠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正如她在給我的來信中所說的——(指投影),讀!
。 生:(齊)“我永遠不會……微笑著面對生活!保
四、總結掌聲的內涵
我說掌聲像一束陽光,溫暖著我們的生活!你覺得掌聲像——————(生補充完成這句小詩)
五.指導書寫六個生字
六.小結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
師: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愛,人人都需要掌聲,珍惜別人的掌聲,也不要忘記把我們的掌聲獻給別人!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設計理念
“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詞及句,由句及篇!毖凶x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反復揣摩語句,培養(yǎng)語感,實現(xiàn)語言積累的過程。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把這場雪稱做“瑞雪”的原因,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會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籠”“分”,理解“瑞雪、凜冽”等詞語的意思。
3、知道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的特點。
4、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媒體準備
《雪景》——多媒體課件一個。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案說明
加“()”為教師主要導語;加“[]”為擬定的學生回答。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2、理清脈絡,了解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3、初步感受北國雪景的壯美。
4、引出研讀專題。
教學過程
一、侃雪賞雪—— 導入新課
。薄①┭喊鍟把保ㄒ黄鹱x“雪”)[“雪”](喜歡雪嗎?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中描寫過雪?請你背上一兩句。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一走進白雪世界,去賞雪好嗎?)
。、賞雪:欣賞課件——(告訴大家你欣賞到了怎樣的雪。)在“雪”旁加括號,播放課件。
二、放聲朗讀—— 教學字詞
(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雪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去細細品味。讀之前請同學聽清朗讀要求:將難讀的詞多讀幾遍,難寫的詞在課本上寫幾遍,并將你認為最難寫的1個詞語寫在小紙片上。)
學生根據(jù)要求放聲朗讀課文。
根據(jù)學生小紙片上反映的情況,確定字詞教學重點。初擬以“凜冽”、“巍巍”兩詞為重點。
“凜冽”教學步驟如下:
。、一起讀“凜冽”。
。、范寫。
。、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凜”和“冽”真是一對好兄弟,他們形影不離,經常手拉著手在一起。這回兄弟倆出現(xiàn)在哪個句子中呢?我請同學來讀一讀。)學生讀:昨天中午,凜冽的寒風呼呼地刮了起來。
。怠ⅲ靼讋C冽是啥意思嗎?)
。丁膬蓚方面深切理解“凜冽”——非常寒冷:A、分組查“凜”和“冽”明白“凜”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兩個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別寒冷等]B、反復讀句從句中的像聲詞“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凜冽”表示十分寒冷。
“巍”的教學步驟如下:
。薄⒄危骸拔 庇腥糠纸M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寫“委”再寫“鬼”,合起來念“巍”,“巍巍群山”的“巍”。(教師邊范寫邊提醒)
2、學生工工整整地寫一遍。
。、請一個同學擇圖寫填寫“巍巍群山”意會的含義。注:一副圖中畫著起伏高聳的群山;一副圖中畫著幾個小土坡。
三、輕聲誦讀——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雪或雪花的詞語。)
學生輕聲讀,邊讀邊劃。
交流,在交流的同時補充板書。大片大片的雪花、紛紛揚揚的雪、白蒙蒙的雪、一望無際的雪]注:不苛求學生找出所有描寫雪的詞語,隨著學習的深入慢慢去體會。
。ò酌擅傻难⒁煌麩o際的雪,讀了課文我們一下子找出這么多描寫雪的詞語。讓我們再自由地選擇自已最喜歡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讀一讀。)
自由選擇讀句子。
指名學生選擇讀,集體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五、默讀探究——理清脈絡
(課文是按同學們讀的須序寫的嗎?)[不是](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請默讀課文找出依據(jù)。)
默讀、交流得出結論: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文中表示時間變化的詞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時間、夜里、今天清早”。
六、引讀設疑——提出專題
。ㄔ蹅兙妥プ∵@些表示時間變化的詞,一起合作將課文有條理地讀一讀。我讀表示時間變化的詞,同學們接著讀相關的內容。)
1、引讀全文。
。òパ!讀了課文,我突然發(fā)現(xiàn)今天老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請同學們看看老師黑板上寫的字,知道老師出了什么洋相嗎?)[課題是“瑞雪”不是“雪”]
2、請同學幫老師把“瑞”字補上去,其余同學在課題旁寫一寫。
3、(“瑞”字啥意思?)[吉祥](連起來說“瑞雪”就是)[吉祥的雪]。
。础ⅲㄕl能馬上從課本中找到“瑞雪”的詞?)[好雪]
。槭裁凑f這是一場好雪呢?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細細研究。)在課題上打1個紅色的問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研讀課文,體會雪大、雪美、雪使人歡,知道課文所以說這是場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借助時間順序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專題
。ㄍ瑢W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瑞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一起完成了一項工程,老師把這項工程叫做“四個一工程”,是哪四個一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學習了一些新詞,比如說)指名學生自由報,報一個馬上集體聽寫一個。;(我們還知道了《瑞雪》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場)指名學生說;(我們又發(fā)現(xiàn)文章是按)學生集體回答(這一個順序寫的);(最后我們還留下了一個問題,誰來說說是啥問題?)指名學生引入研讀專題:課文為什么稱這是一場好雪?(這節(jié)課咱們就首先來解決這個疑問。)
二、默讀全文研讀深究
。ㄕ埻瑢W們仔細默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這是一場瑞雪,請你把它劃出來,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
(一)學生按要求默讀、思考,教師進行默讀指導。
。ǘ┠x好后同桌間交流。
(三)全班交流,交流順序不固定,主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前后而定,教師適當調控,初擬交流重點如下:
。、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ǎ保┲该麑W生交流。教師指導學生能組織語言將理由說清。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為從“傍晚、大片大片、籠罩、白蒙蒙、這些詞中我讀懂了這場雪下得很大。]請學生將研讀結論“大”寫到黑板上。
。ǎ玻ㄕl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這場雪下得很大。)學生比賽讀,師生點評激勵。
。ǎ常ㄈ绻蠋煱选凹娂姄P揚”這個詞給去掉,我們再輕聲地讀讀這個句子,想想好不好。)
。ǎ矗⿲W生讀后交流,得出結論:[不好,紛紛揚揚不僅寫出了雪大,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飛舞,很美。]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播放課件——雪花飛舞,幫助感悟。
。ǎ担┯柧氀由欤海ㄏ旅孢@個句中也有“紛紛揚揚”這個詞,你能把這個句子補充完整嗎?)
秋天( )紛紛揚揚地從( )飄落下來。
2、一輪紅日升起來,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
。ǎ保⿲W生交流研讀成果。
。ǎ玻┳x了句子,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雪嗎?指名板書“美”
。ǎ常┱l能通過讀讓大家感受到雪美。
。ǎ矗┳屛覀円黄鹱哌M這白雪世界吧。播放課件,欣賞雪景。
。ǎ担懊CL镆耙黄┌,巍巍群山遍身銀裝。”面對這么美的雪景,你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
。ǎ叮⿲W生贊美。
(7)(作者是這樣贊美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我們也學著作者的樣來贊美雪。)好一場( ),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泵鎸σ煌麩o際的大雪,有經驗的老農高興得眉開眼笑,連聲說:“好雪!好雪!”
。ǎ保⿲W生交流。
(2)用反詰的方法點拔理解。(我可從沒見過麥子蓋了三層被,也沒見到過有人枕著饅頭睡。這句句子寫錯了。)
(3)請學生來解釋給老師聽,教師裝著由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學生深入理解句子。
。ǎ矗ㄔ瓉恚@場大雪還會給我們帶來了豐收,人們該是多么高興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板書“帶來豐收”。
。、孩子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擲雪球,奔跑著,追逐著,清脆的笑聲傳遍了山村。
。ǎ保⿲W生交流研讀成果。
(2)指導點拔,這句中看出了“雪使人歡”。板書“雪使人歡”。
。ǎ常┯懈星榈刈x句子。
三、驀然回著解答專題
。ㄍㄟ^我們剛才的研究,我想上節(jié)課留下的疑問我們應該能解決了。請你看著板書自己準備著說一說。)
。薄W生準備說。
。病⒅该涣。
四、熟讀成誦自然結課
(是啊,這是一場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沒有優(yōu)美的句子把它描寫下來,我們又怎么能聯(lián)想到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又怎么能感受到瑞雪豐年的喜悅呢?老師真想把這篇優(yōu)美的課文背下來,把它牽牽地記在心上。同學們想嗎?我背這篇課文的時候可有竅門的,有同學知道我的竅門嗎?)[借助時間順序背誦。](咱們比一比誰背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自由準備。
。、指名背誦,及時激勵。
3、(來,讓我們邊欣賞這迷人的雪景,邊背誦這優(yōu)美的文章。全體起立。)(播放課件)集體背誦。下課。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用簡單的詞語進行概括的能力。
3、了解文章結構,仿寫詩歌。
4、通過資料了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并產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產生對太陽系進行科學探索的情趣。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太陽系行星的景象。
課前: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1、[出示星空、星座的圖片]
2、圖片上出示《美麗的星空》的片段學生可以讀一讀,背一背
3、[出示:詩歌是甜美的、想象是豐富的,多讀詩,我們就一定能成為勇于表達的小詩人!]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31給星星正名[板書]齊讀
2“正名”什么意思?改名不可以嗎?談談你的理解。
3、再讀課題
過渡:這么美的星星,作者卻說它們的名字錯了,快讀讀第一小節(jié),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作者的觀點。
二、自讀自悟,第一小節(jié)
1、自由讀
2、指名讀:其他同學想一想從哪些詞可以感受到作者認為星星的名字錯了?
預設:完全搞錯
怎樣完全搞錯的呢?文中運用了一個標點符號“——”
破折號的作用有:[1、解釋說明;2、表示延長;3、表示轉折]在這里選用哪一個?
預設:指鹿為馬[故事]
把馬叫駱駝[圖片]
理解意思:名不副實
3、指導朗讀
指名讀(讀的好,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方法;讀的不好,老師范讀,學生猜一猜老師為什么這樣讀?)體會前兩句和后四句感情上的不同,再讀。
三、細讀第二至五小節(jié),結合資料讀出自己的感受
自由讀2———5小節(jié),哪些星星名不副實?為什么?[生自由讀]
交流【板書:水星地球火星木星】
我們先來看看水星
1、水星
1)能談談你的理由嗎?[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說;也可以根據(jù)課文說]
2)[出示:比方說太陽系中的水星,它哪有水珠一顆。熱得石頭都冒煙,鉛、鋁都熔成湖泊。]你能用一個字概括它的特點嗎?[熱]
3)怎么會這么熱呢?讓我們了解一下水星吧![資料:水星的平均地表溫度為179攝氏度,為427攝氏度。]這樣熱的星球怎么可能有水呢?
4)改詩對比:[它沒有水珠一顆,因為星球太熱。把水星叫做火星,更加適合。]比一比哪個好?為什么?(體會1,原文讀起來更有意思;體會2,反問句強調作用)
5)帶著你的理解,再讀這一小節(jié)。
2、地球
1)理由: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說明理由。原文中:可是我們的地球,地少,水卻很多。假如把陸地削平,海洋將把地球淹沒。
2)概括它的特點:地少水多
你對地球了解多少介紹(如學生說不出來,老師補充資料: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據(jù)估計水的總體積約為13。8億立方公里。如果將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當于地球整個表面覆蓋著一層平均深度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3)看來[把地球叫做水星,絕對不會有錯。]
4)去掉文中[假如把陸地削平,海洋將把地球淹沒。]或者換成數(shù)據(jù),行不行?問什么?(假設使我們通過想象,體會更加深刻)
5)再讀課文。
3、默讀4、5小節(jié),概括行星的特點,并說說理由
。ㄖ笇W生寫一寫,畫一畫)
1)反饋:
火星
特點:冷
企鵝:南極氣溫很低,年均溫在—25℃以下,極端最低氣溫達—88℃以下,企鵝是如何耐低溫的?為了保持體溫(恒溫動物),企鵝必須大量進食,其皮下也有厚厚的脂肪層,有效保溫。另外,其體表的鱗狀羽毛可有效阻擋寒冷的冰水。
[原因:再說神秘的火星那里壓根兒沒火?諝舛祭涞媒Y冰,企鵝也沒法生活。]
木星
特點:沒有樹
原因:至于大個子木星,充滿了強烈的輻射。整天像氫彈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
什么是輻射?[資料: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物體通過輻射所放出的能量,稱為輻射能,簡稱輻射。
以最常見的電腦輻射為例:電腦主機、顯示器、鼠標、鍵盤及周圍的相關設備都會產生輻射,眼睛看不見,手摸不到。據(jù)科學研究表明:電腦產生的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隱性的、積累的,人們經常(長期)在超強度的電腦低頻電磁輻射環(huán)境中使用電腦,導致頭暈、頭痛、腦漲、耳鳴、失眠、眼睛干澀、視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倦無力、記憶力減退、部分人脫發(fā)、白細胞減少、免疫力底下、白內障、白血病、腦癌、乳癌、血管擴張、血壓異常、胸悶、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男性精子質量降低、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孕婦流產、死胎、胎兒畸形、生殖病變、遺傳病變、癌癥等可怕疾病。人在操作電腦后,臉上會吸附許多電磁輻射顆粒,經常遭輻射會出現(xiàn)臉部斑疹。一個人連續(xù)操作電腦工作五小時,電腦產生的低頻輻射對人體的'傷害,相當于一天的生命損失。
氫彈爆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氫彈爆炸的威力[視頻]
[齊讀:這樣的行星,又該叫它什么……]
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你的感受
2)[出示2———5小節(jié)]對比,它們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名不副實的名字,要進行正名;都是先寫名字,再寫特點,最后寫正名;都押韻
不同:后兩個星星沒正名(學生說不出來時可以補充,引導)
3)我們來想象一下它們可以叫什么星?可以根據(jù)課文,可以根據(jù)老師同學給你的資料,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這個星球的了解正名,一定有理有據(jù)。
指名說一說
。ɡ蠋熾S即板書)
4)你能用自己起的這么多有趣的名字把這兩小節(jié)補充完整嗎?
[出示:再說神秘的火星那里壓根兒沒火?諝舛祭涞媒Y冰,企鵝也沒法生活。如此寒冷的星星,叫()感覺不錯。
至于大個子木星,充滿了強烈的輻射。整天像氫彈爆炸,哪能有草木一棵。這樣的行星,叫()合適不過。]
指名補充詩歌
過渡:你們補充的多有創(chuàng)意呀!看來真有不少小詩人從這里誕生了!
四、回顧全文
1、不過[出示:我想這樣的例子,天上一定還有很多,如果要一一正名,有待我們去探索!]師生一起讀
1、這篇詩歌的題目是《給星星正名》,請你再美美的讀一讀這篇課文,思考作者真的要給星星把名字改正過來嗎?他想通過詩歌告訴我們什么?
1)生自由讀文
2)反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五、總結全文
達爾文曾經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并堅持長期探索!蔽蚁M銈兡艹蔀闊釔劭茖W堅持探索的下一位“達爾文”。
六、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運用自己的材料仿寫一節(jié)詩歌
3、推薦讀物戴巴棣《大自然的語言》
七、板書設計:
31給星星正名
水星熱火星
地球地少水多水星科學
火星冷……探索
木星沒有樹……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不同心情,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里放風箏帶給孩子們的樂趣。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又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里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分享,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品讀課文,走到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
出示課文題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后,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復朗讀。
5.引導發(fā)現(xiàn)、質疑。讀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產生了什么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在讀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的,放風箏時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在讀中質疑,“我們”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三 細讀深究,領悟情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要求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自然段。
(2)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寫了些什么嗎?
(3)角色轉換:如果是你在做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4)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5)(老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于它充滿著憧憬和希望。
(6)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悅),朗讀全段課文。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呢?
(2)創(chuàng)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的畫面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呢?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課文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課文。
四 課堂練習
自學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五 課外延伸
上網搜集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制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里展示。
課后習題
1.選字填空。
托 拖 脫
(1)媽媽(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里。
(2)一個人用手(托)著風箏,另一個人牽著線。
(3)我擺(脫)了噩(è)夢的困擾。
(4)今天,我參加的是(托)球跑比賽。
2.選詞填空。
精心 細心
(1)這道題如果你(細心)檢查了,就不會錯。
(2)我生病了,在媽媽(精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復了。
希望 盼望
(3)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4)媽媽(盼望)我早日成為一名少先隊員。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心情。
3、培養(yǎng)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心情。
2、培養(yǎng)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五、認記生字。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七、課外作業(yè)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fā)現(xiàn)說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xù)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里,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學習目標
、僬J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哿私饪评麃喡衲鞠缓屯谀鞠坏慕涍^,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
教學過程:
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出示5歲時的“科利亞”人物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蘇聯(lián)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亞。課文講了科利亞的什么事情呢?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诔鍪旧衷~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③朗讀展示: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芙處煵シ耪n文錄音帶,學生邊聽邊思考揭題時的兩個問題。
、輰W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⑥學生簡單談談自己覺得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
、咭龑W生質疑。
精讀感悟,明白道理
、賹W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問題:科利亞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樣埋木匣的?為什么要埋木匣呢?
、趯W生默讀課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后來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蹖W生齊讀最后一段課文,邊讀邊思考:從這件事中,科利亞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讀這一段;分男生、女生讀這一段。
b.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
c.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會上的事,也可以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或課外讀到的來說說“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
作業(yè)
抄寫課文最后一段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理解“蒼白、煞白、慘白”等詞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揣摩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犧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炮手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你們聽[課件:炮聲]這是什么聲音?這聲音讓你們聯(lián)想到什么?是的,戰(zhàn)爭是殘酷的。今天,就讓這炮聲,帶著我們來到一百多年前的一個戰(zhàn)場,認識一位無名的英雄吧。--炮手。[板題]齊讀課題。
二、品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一)初讀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P101,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我們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老師從課文中找到了一些難讀的詞語,你們能認清嗎?【課件:詞語】
3、大家預習的真不錯,F(xiàn)在讓我們回到課文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讀
1、理解要點:出色完成任務
這是一場保衛(wèi)國家的自衛(wèi)戰(zhàn),本文的主人公炮手也參加了這場戰(zhàn)爭,他的.任務是什么?他到底完成的怎樣呢?請你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
(1)師:再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2)指導朗讀。誰來當這位將軍,現(xiàn)場夸夸炮手?
2、理解難點:怎樣的情況下出色完成任務
(1)學2—10段,心情極端痛苦的情況下。
、僬埻瑢W們默讀2—10段,畫出最能說明炮手完成任務時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
、谠谑裁辞闆r下炮手的臉色蒼白?
、墼谑裁辞闆r下炮手的臉色由蒼白變成煞白了?讀一讀這段對話,從中體會體會。
、茉谑裁辞闆r下炮手的臉色變成慘白?
⑤這道命令“這”指什么?房子里住著誰?此刻,炮手的心里會想什么?
⑥課文中還有一個句子特別能說明他此刻的心情?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唔斨薮蟮膲毫,炮手是怎么做的?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什么?
、嗟谑匀欢芜@么精彩的段落,想讀嗎?齊讀。
(2)非炸不可的情況下討論。
師:現(xiàn)在說說炮手明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呢?
3、深化中心
(1)所有的將士們都沉浸在喜悅之中,這時炮手怎樣?
(2)將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稱贊,現(xiàn)在會稱贊什么呢?
(3)我們分角色讀讀最后一部分吧?
(4)【課件:插圖】炮手這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心感動著我們,感動著將軍。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炮手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榜樣,越來越多的愛國人士學習他勇于奉獻。【板畫】
板書設計:(略)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4、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二、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三、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四、課前準備。
1、尋找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的文字片段,有條件地可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ㄒ唬﹩酒鹎楦,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師巡視,了解學情)
3、感知內容: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復雜到簡單一步一步的歸納,切忌敷衍。)
。ㄈ┳x中悟情,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勾下來、寫下來。(估計學情:學生能讀懂做風箏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們做完風箏后的心情。對于“憧憬”、“依然”二詞,學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學生匯報。
學生在說用什么做風箏時,教師可讓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及收集的資料談談看法!般裤健币辉~可根據(jù)“泡泡”的提示引導學生查字典,或在具體的語境中解決。“依然”一詞可用近義詞“仍然”,通過換詞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3)當學生在談到書中孩子的心情時,引導他們讀兩個句子:
a、我們精心的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b、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教法:多種形式讀,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風箏,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讓學生入情入境)
。5)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2)創(chuàng)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需要精讀的句子:
a、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b、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據(jù)課堂情況,分析寫法,如第一句中動詞“托”“牽”的用法。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ㄋ模┬〗M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注:“拼”“村”“喪”的讀音需特別注意,磨的讀音:二聲(摩擦)、四聲(磨面);坊的讀音:一聲(牌坊)、二聲(作坊)。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注:“村”可與“材”進行比較記憶,“喪”的下面部分沒有一撇。
3、練習書寫生字。
。ㄎ澹┱n堂練習。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ㄒ唬┱b讀回味,表現(xiàn)情感。
1、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讀出感情。
2、作者在做風箏,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用一個詞概括。
(二)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a、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b、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fā)現(xiàn)。
c、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xiàn)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
d、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5、6、7、8自然段
。1)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2)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
重點讀好: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xù)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ㄈ┗仡櫿n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并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ㄋ模┱n堂練習。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明確目標:
1、認讀2個生字。能夠借助注釋、字典理解古文重點字詞的意思,能說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蘊含的教育意義,懂得學習應該誠實、有興趣、善質疑。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解析思路預設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二、精讀內容
三、回歸整體體會道理配樂朗讀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師配樂范讀,學生自由學讀。
3、師生同讀。
4、展示朗讀。
二、精讀內容體會道理
(一)感受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板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學生質疑,依疑導學。
2、理解意思,體會道理。
3、角色朗讀,積累知識。
(二)感受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運用學法自學
2、匯報、質疑。
3、討論: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整合前兩句,體會聯(lián)系。
5、角色朗讀。
(三)感受唐彪的論學習之教誨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依法自主學習。
2、互相說說意思。
3、小結內容。
4、指導朗讀。
三、回歸整體配樂朗讀
1、師:通過學習你有何收獲?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
2、配樂朗讀。
指名誦讀。(古箏曲)
全體誦讀。(配樂)
3、師小結
半部《論語》平天下,讀《論語》不同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學們能多讀,善思,勤學,把我國古典文學發(fā)揚光大。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應誠實
(知道) (聰明)
知好樂有興趣
疑悟善提問
布置作業(yè):
必做:
1、背誦課文。
2、把你搜集到的'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摘錄在積累本上。
選做:
寫一寫學習的收獲或體會。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學習目標
1、認識“錘、堵、獲”3個字。會寫“育、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成功、實驗”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4、體會到做人要謙讓,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實驗為什么能取得成功。
課前準備
演示實驗的課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1、出示課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2、質疑提問:讀了這個課題,3、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學生質疑的問題可能有:
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為什么實驗能取得成功呢?
教師要以把以上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2、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
3、學生再讀課文,4、用筆畫出不5、容易讀準、讀好的詞句,6、然后反復7、練讀,8、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9、指10、名11、讀課文,12、互相評價。
13、課文是按照實驗的先后順序來敘述的,14、老師板書:實驗之前、實驗之時、實驗之后每部分重點講了什么?學生邊讀邊想。
15、組織交流。
a.請三個學生分別朗讀實驗之前、實驗之時、實驗之后這三部分。
b.再請三個學生分別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三部內容。
三、精讀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2、想一想剛才提出的問題,3、你有哪些已經解決了?
4、組織學生交流已經解決的問題。主要交流以下三個問題:
a.什么人在做實驗?
b.教育家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
c.教育家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
在交流第二個問題時,教師可演示實驗過程的課件。
四、識字寫字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這些生字。
2、指3、導觀察要求會寫的字。
a.引導學生分析“繩、險、倆、堵”這4個左右結構的生字在寫時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寬)
b.引導學生分析“瓶、順”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在寫時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樣寬)
c.引導學生分析“育、系、茶、危、索、獲”這6個上下結構的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d.引導學生思考寫左中右結構的“激”應注意什么。
4、學生寫字,5、教師巡回指6、導,7、注意即時評價。
五、實踐活動
演示課文中這個實驗的課件,鼓勵學生課后與同伴一起做一做這個實驗。
第 二 課 時
一、繼續(xù)精讀感悟
1、這篇課文你還有哪些問題已經理解了?
2、重點引導討論“實驗為什么能取得成功”這個問題。
a.4人小組討論。
組長負責整理本組的意見,代表小組進行全班交流。
b.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要抓住重點語句,如: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迸⒉患偎妓鞯卣f:“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闭勛约旱目捶āMㄟ^交流認識到,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為人的.精神,關鍵的時刻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的安危;二是三個學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讓學生再質疑,4、再釋疑。
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1、學生先試著自己讀一讀。注意體會不2、同3、人物不4、同5、的語氣。
6、小組內合作讀一讀。
7、各小組毛遂自薦來讀,8、其他小組進行評議。
二、拓展活動
請你寫幾句話來贊美一下課文中的這位小女孩。寫好后和同學交流,也可貼在班級的黑板報上。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讀“墨、漬、斑、擦、幅、致”6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能力目標:
初步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標:
學習作者那樣養(yǎng)成遇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2、學習文章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墨水,一幅畫有房子的畫。
2、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導入。
(1)出示一張漂亮的圖畫,有意將幾滴墨漬灑在紙上,說:這么美的一幅畫,掉了墨漬該怎么辦呢?
(2)學生開始討論,提出各種辦法。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處理這塊墨漬的.。(板書:墨漬)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畫出生字詞,自由識記,同桌交流。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認讀。
正音:“漬”的聲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學習,理解感悟。
1、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討論:
(1)媽媽和作者是怎樣對待畫紙上的墨漬的?
(2)文章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動作、語言的詞語)
2、小組選代表交流匯報。
3、品讀句子,體會情感。
“他笑著說:‘瞧,這條小花狗使畫面活潑多了!’”
(1)指名讀,師生評議。
(2)師范讀,生練讀。
(3)小組交流匯報:
4、朗讀全文。
四、拓展思維,引發(fā)想像。
1、這有墨漬的地方還可以畫寫什么?(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自畫表演。
3、教師鼓勵小結:作者在媽媽的啟發(fā)下能靈活地處理畫上的墨漬,那么同學們也應像作者那樣養(yǎng)成遇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zhàn)的全局著想,而犧牲“小我”的精神。
3. 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從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炮手與將軍間的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
導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課題.
1. 什么是炮手?看插圖,圖中的哪一位是炮手?
2. 質疑: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3、出示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找出文中表現(xiàn)炮手神態(tài)變化的詞句,理解、體會炮手心情的變化,學習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犧牲自己利益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獨立識字學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檢測。
(1)認讀詞語。
攻擊 服從 瞄準 低沉 原諒 瞭望 財產 蒼白 煞白 慘白 滾下 汗珠 流下 熱淚 農舍 喝彩 打顫
相機指導認識多音字:舍 喝 顫
(2)初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課文講的故事發(fā)生在一百多年前的法國。
故事發(fā)生法國巴黎郊外一個村莊。
相機出示資料:地圖,理解“侵入”
小結:德國軍隊侵入法國巴黎郊外,法國人民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土被侵略,奮起反抗。這是一場正義的,保衛(wèi)家園的自衛(wèi)戰(zhàn)爭。
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三、合作讀議,解決疑惑。
1.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開炮?
師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圖片同學們,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他從小在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現(xiàn)在讓他親自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么能平靜下來呢?我想,他肯定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才做出決定的。
2. 合作讀議:炮手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房子開炮?
(提示:①找出課文中表現(xiàn)炮手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②想一想各種神情變化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③讀一讀,體會炮手心情的變化。 )
細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xiàn)炮手臉色變化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3、匯報交流
(1)生交流找出的詞句。
(2)指導點撥
、倥谑帜樕珵槭裁词巧n白的?煞白的?慘白的?
、谑裁丛蛟斐赡樕l(fā)生這樣的變化?
③結合將軍和炮手的對話:當將軍用望遠鏡瞭望河對岸的小村時,當將軍特指那間紅瓦白墻的房子時,當將軍命令炮手向房子開炮時,炮手心里又是怎樣想的?
、苤笇Ю首x,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
⑤炮手也是一個普通人,他的`內心矛盾著,痛苦著,寒風中
出示課件:這時,裹著大衣的軍官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打顫,可炮手的前額上卻滾下了大粒的汗珠。他服從了命令,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學習對比寫法:炮手和將軍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滾落的汗珠更加突出了什么?
這是一種對比的寫法,寒風中的不同表現(xiàn),更加突出了炮手內心的矛盾。
、揠S著一聲炮響,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
出示課件:將軍連聲喝彩,回頭微笑著看看炮手。
可是,他吃了一驚:炮手的臉頰上流下了兩行熱淚。
讀這兩段話,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仿寫練習:你能用這種方法說兩句話嗎?
出示課件:
面親自炸毀自己的家園,我會猶豫不決,可炮手卻( )。
戰(zhàn)爭勝利了,戰(zhàn)友們都( ),而炮手卻 ( )
(3)小結,感情朗讀。
是呀,炮手,一個普通的士兵,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從小在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要他親自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么能平靜下來呢?他的神情告訴我們,他也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才做出決定的。但是,作為一名軍人,他的回答又是清晰果斷的,他的動作又告訴了我們他知道一名軍人的職責,他把對祖國、對家園的愛、對敵人的仇恨化為行動:他仔細瞄準目標。開了一炮。
分角色朗讀課文2-10自然段,再次體會士兵的心情。
四、總結升華,讀寫遷移
1、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炮手?
(以國家利益為重、忠于職守的戰(zhàn)士 ;犧牲小家 保衛(wèi)國家的戰(zhàn)士) 這就是奉獻精神。
2、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的人你還知道哪些?把這些名言送給我們心中敬仰、愛戴的他們。
3、讀寫遷移:將軍會說什么? 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fā)動戰(zhàn)爭的侵略者說些什么呢?寫一寫吧。
4、積累關于奉獻的名言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要體現(xiàn)開放襟懷,把課外的學習引進課內,使古詩的教學變得充實厚實起來。而且詩人的生平與他詩作蘊涵的精神一脈相承,感悟詩中內涵,學習詩人借物喻人、詠物明志的寫法,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設計特色: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如竹與石的對話、把自己假想成鄭燮,用情景的創(chuàng)設來加強對文本的`體驗。教學過程 講究承接、回環(huán),從入課時賞畫到結課時在畫上題詩,前后呼應,渾然一體。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鄭燮的故事,有關竹的詩句
2、小黑板或課件
一、導入 :
1 看圖:圖上有什么?(板書:竹石鄭燮說到詩人,他還有一個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號板橋)
2 你知道鄭板橋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xiàn)得十分坦蕩、灑脫)
。4)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3 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tài)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課件欣賞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二、學詩
1 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學習更多的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2 學生說說學古詩的有效方法。
3 學生自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弄懂詩意。合作學習、自我體會均可。
4 反饋:抓住哪些字眼來理解?你認為哪些字詞寫得最傳神?
。ㄒё謽O為有力,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
根據(jù)學生學情板書:咬定 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 東西南北風
三、體情
1 合作表演竹與石的對話。
2 詩人喜歡竹子嗎?他是怎樣表達的?再讀古詩,體味詩人寫竹,是寫什么?
。ò鍟涸佄锩髦荆
借物喻人,表明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氣節(jié)。
把自己想象成鄭燮,說說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
3 懷著對勁竹、對詩人的敬佩之情朗讀全詩(對讀、指名讀、齊讀)
4 你喜歡竹子嗎?你認為竹子具有哪些品質?
(如:竹是空心的,很謙虛;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長一步會留下印記;竹不開花,樸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誦過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誦讀我們課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詩句。
典故:宋代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
詩句: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鄭燮《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劉禹錫《庭竹》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鞏固
在畫的空白處題寫《竹石》,要求默寫。也可以題寫你喜歡的寫竹的詩句。
竹 石
鄭燮
板書:
咬定 千磨萬擊
堅勁
立根 東西南北風
詠物明志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6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20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9-25
三年級教案語文上冊教案12-28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八04-09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06-06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二》06-13
三年級語文上冊 語文園地一教案03-03
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05-01
三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