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5篇(優(yōu)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
教學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2.使學生養(yǎng)成勤動腦的學習習慣。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能用正確地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想說內(nèi)容。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編故事。
教學準備:說話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以前曾經(jīng)學過一則故事,它講的是狐貍和烏鴉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有誰記得嗎?(學生齊說)
有誰還能把這個故事再給大家講一講呢?(指名學生說,其他的學生可以作適當?shù)难a充)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把這個故事講完,大家認為怎么樣?(揭示我們今天的作文題目:狐貍和烏鴉(續(xù)寫))
二、指導
1、簡要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弄清楚狐貍是怎樣騙取烏鴉嘴里的.肉的,烏鴉為什么會上當。
(板書:狐貍狡猾
烏鴉愛聽奉承的話)
2、出示練習提供的材料,指名學生讀。
。ㄗ詮谋缓傭_走了到嘴的一塊肉,烏鴉一直很后悔。有一天,烏鴉又得到一塊肉。當它在一棵大樹上歇腳的時候,碰巧又被出來尋找食物的狐貍看見了。)
3、學生自由讀材料,思考:烏鴉一直很后悔,它會想些什么呢?假設(shè)你就是那只烏鴉,你會怎么想對待狐貍呢?
4、學生交流討論以上的問題,教師行間指導。
5、集體交流:你認為故事的結(jié)尾會是這樣的?指名學生回答,并給予適當?shù)闹笇,最后討論故事的結(jié)局有幾種情況:
。1)烏鴉再次被騙了;
。2)烏鴉沒有被騙到,狐貍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3)烏鴉想出好的方法懲治了狡猾的狐貍。
6、指導學生根據(jù)材料及畫面展開合理的想象:在我們的故事中,烏鴉始終不能張開嘴,如果張開了嘴,它的肉就沒有了;如果沒有被騙的話,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畢竟狐貍很狡猾;若是狐貍懲治了狐貍的話,也要想出合理的方法,因為烏鴉沒有狐貍大。
7、指導學生分小組討論,每小組分成三個部分討論、交流。
8、交流討論情況。教師和學生一起點撥。
9、學生將想到的內(nèi)容內(nèi)容連起來說一說。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練說
。2)同桌互相交流討論,指出對方的不合理之處。(教師巡回指導)
三、學生擬稿、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師再次強調(diào)作文要求
1、想象合理,符合故事的情節(jié);
2、用詞準確;
3、語句通順、連貫。
學生繼續(xù)修改作文、謄寫(教師巡回指導)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10個生字,描摹6個字,積累10個詞語,理解“婀娜多姿、寒磣、不畏嚴寒、色彩斑斕”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六至九節(jié).
3、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來,了解含羞草葉子能夠垂下合攏的特征。
4、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嘗試積累描寫花草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出示圖片)
。ò鍟汉卟荩
2、你們知道含羞草有什么特點嗎?
師:含羞草的葉子之所以會垂下合攏,這里還藏著一個動聽的童話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40課。
3、出示課題:40、含羞草。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學習第13節(jié)
1、輕聲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一節(jié)告訴我們它叫含羞草?
2、出示第13節(jié)。
3、(預設(shè):1、含羞草什么意思?
2、為什么后來叫它含羞草了?
3、為什么一碰它就收攏葉子?)
4、齊讀第13節(jié)。
5、過渡:原來含羞草一開始叫得意草,那么為什么會叫它得意草呢?
三、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ㄒ唬⿲W習1——5節(jié)
1、過渡:原來含羞草一開始叫得意草,(板書:得意草)人們?yōu)槭裁催@樣叫它呢?自己輕輕讀讀課文1——5節(jié),劃出有關(guān)句子。
3、示生字:陶、婀、娜、姿,誰來讀一讀。
4、點出“翠綠、婀娜多姿、淡雅”等詞。
5、理解“婀娜多姿”這個詞嗎?
出示兩幅動畫效果圖,幫助理解“婀娜多姿”這個詞。
6、引讀2-4節(jié)。
7、指導讀“自我陶醉”這個詞。
8、讀“得意揚揚‘這個詞。還知道跟它意思相近的詞嗎?得意洋洋(近義詞——自鳴得意)
9、指導引讀1-4小節(jié)。
10、出示第5節(jié):因為它還覺得自己是世界上。。。。。。
過渡:是呀。難怪它經(jīng)常----,難怪它----,連主人也覺得它太----。
(二)學習6——9節(jié)
師:得意草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真是太自鳴得意了。主人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于是,在一年四季中主人把它放到了不同的地方,讓它和其它花兒比一比,看看誰到底更美麗。
2、先自己讀讀課文6——9節(jié),再試著根據(jù)填空說一說。
(出示) (季節(jié)),得意草與 相比,覺得 ,因
為 。
3、小組學習,交流。
4、認讀第4個小節(jié)中的詞語,
出示:寒磣 菊花 色彩斑斕 不畏嚴寒 千姿百態(tài)
理解詞義:寒磣、不畏嚴寒、色彩斑斕。
5、小朋友,如果你是得意草,當你與那些花兒比過后,你的心情會怎樣呢?
6、交流并板書(羞愧、慚愧)學生字:慚。
7、分角色讀6——9小節(jié)。
。ㄈ⿲W習12節(jié)
1、引讀12節(jié)。
2、(出示)指導讀得意草的話。
3、與“慚愧”意思相近的詞是----。
4、“慚”和“ 愧”一樣,都是豎心旁,開火車讀一讀。
5、過渡:從此之后,得意草就改名叫含羞草了。
這兩個名字,你喜歡哪一個?說說你的理由。
四、復習鞏固
1、圈出課文中描寫花草的詞語。
2、交流(出示)
描寫花的詞語: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態(tài)、色彩斑斕、不畏嚴寒
描寫草的詞語:翠綠
五、作業(yè)
1、你能用這些詞語和以前學過的描寫花草的詞語,來介紹一下你喜歡的一種植物嗎?
出示:我喜歡 花,因為 。
。ㄌ崾荆嚎梢詮念伾⑽兜、姿態(tài)等方面進行介紹)
2、從課文中摘錄幾個描寫花草的詞語。(至少3個)
3、抄寫課后詞語。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3、愛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體會科學童話中蘊含的意義!叭唷⑵、辮、”的識記,“喊、筍、喚”的書寫。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筍芽兒、竹子的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趣味揭題
1、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大熊貓最愛吃什么?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課文
1、教師讀課文。要求:在老師讀時,聽清字音及不同人物的對話。
2、自學記(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并想辦法記住它們)讀(讀通、讀準、讀熟課文)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3、小組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
三、師生交流
1、指讀課文,正音。
2、指讀生字。
3、重點識字:(學生自學時記不熟的字)
4、同桌互讀,打五角星。
5、讀詞春筍 筍芽兒 呼喚 揉一揉 漆黑 油漆 扭動 轟隆隆 鉆研 嘮叨 辮子 撫摩愛撫 滋潤 山岡 豪放 豪邁 世界喊叫 呼喊 發(fā)芽
6、齊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感知發(fā)現(xiàn)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后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采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后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五、指導寫字
1、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你要提醒同學什么?
3、教師書寫,生看后抄寫生字。
六、總結(jié)
教師個案:
第 一 課 時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1、謎語:小時層層包 大時節(jié)節(jié)高 初生當菜吃 長大成材料
2、課件出示筍,釋題。3、質(zhì)疑: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二、觀看筍生長的錄像,初步感知
三、自學課文
1、 按 自學方法四步驟自學課文
自學方法四步驟:
標:標出自然段
劃:劃出生字并注上拼音,記一記。
記:把美的詞句、不懂的地方作好記號。
想:提提問題,想想收獲。
2、檢查自學情況
課件出示生字:小老師領(lǐng)讀――開火車讀――按偏旁歸類讀――組詞讀
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
如:猜謎:兩輛車――轟
尹戴竹帽――筍
動作演示:喚/揉/扭/鉆/撫/辮
把生字里偏旁相同的字涂上相同的顏色;喚和嘮 揉、扭和撫
滋和潤
同桌互考,給全讀對的.同桌畫上一顆小筍吧。
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四、小組合作
1、小組合作解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 。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五、指導寫字(略)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春筍 筍芽兒 呼喚 揉一揉 漆黑 油漆 扭動 轟隆隆 鉆研 嘮叨 辮子 撫摩愛撫 滋潤 山岡 豪放 豪邁 世界喊叫 呼喊 發(fā)芽
2、指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分段指名讀課文,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2、春天這么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guān)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著對春天的贊美、帶著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相機指導朗讀)
3、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臺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4、再讀感悟,啟迪思維。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啟發(fā)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lián)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guān)心和愛護呢?
5、小結(jié) 三、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qū)W生介紹“毛竹”。四、指導書寫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 “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4
在約20萬平方公里的柴達木盆地中,有一種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這就是星羅棋布的鹽湖。這些鹽湖,有的與雪山為鄰,把綿延的山巒和皚皚的白雪倒映湖中;有的靜臥在荒漠里,四周圍繞著白色的鹽帶,宛若戴上皓玉似的項圈;有的表面已干涸,結(jié)為堅硬的鹽石,鐵路公路從上面通過。鹽石千姿百態(tài),大有云南石林的風采。鹽湖水中有多種化學元素,蘊藏著巨大的無機鹽礦產(chǎn)資源。
萬丈鹽橋是青海格爾木至甘肅敦煌的.一段從達布遜湖上穿過的公路,厚達15——18米的鹽蓋構(gòu)成天然的鹽橋,全長32公里,折合市制可達萬丈,因此人們稱其為“萬丈鹽橋”!皹颉鄙下访婀饣教梗缴庀嘤,景致很美,堪稱“舉世無雙”。玉帶似的鹽橋(路),旁無護欄,下無橋墩,更無流水。整個路面平滑光潔,坦蕩筆直。鹽橋(路)將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使人驚嘆不已,我們不得不臣服于人類的聰明和智慧。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課文內(nèi)容,體會男孩子待人樸實,真誠的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8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海邊男孩身上淳樸、真誠、勤勞、善解人意的美好品質(zhì)。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在美麗的大海邊,有一群淳樸善良的孩子,他們不僅吃苦耐勞,而且還十分淳樸、真誠。今天,我們就和小作者一起去海邊看看吧。板書課題:23海邊男孩
2、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想問嗎?
3、學生質(zhì)疑解疑。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初讀要求:
。1)選擇輕聲讀或默讀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詞、長句子和自己感興趣的詞句多讀幾遍。
。2)標記自己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借助拼音,聽記識字,問同學和老師,、猜一猜等。
。3)小組內(nèi)分段讀課文,做到正確、讀通順,小組內(nèi)互相正音。
2、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玩撿貝殼的游戲,學生讀準字音,交流識字方法。
。2)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拾掇欣賞為難珍藏氣喘吁吁大褂
學費掏錢褐色返回孔雀書柜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讀。
。4)課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
三、學習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組詞。
3、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4、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怎樣來寫這些字才好看呢?
5、學生反饋。
6、教師范寫。
7、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8、學生書寫評價。
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2、聽寫生字。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詞,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2、小組交流。
3、師生交流,解決以下詞語:
拾掇欣賞珍藏氣喘吁吁
4、質(zhì)疑解疑。
三、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插圖,說圖意。學生自由發(fā)言。
(2)指名朗讀,思考:我為什么要買下小男孩的貝殼呢?
。3)說話練習:一邊……一邊……
(4)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沙灘的`美和男孩的熱情。
(5)指名讀-----評讀-----分組比賽
2、學習2、3自然段
。1)默讀課文,提出疑問。
。2)質(zhì)疑解疑,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3)同桌分角色朗讀。
。4)全班反饋分角色朗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南孩當時也看出我掃興的心理,那他又是這樣做的呢?
指名朗讀。
。2)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為什么喜歡呢?
你覺得小男孩送我的貝殼美嗎?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3)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自由讀這一段,想:我為什么一直珍藏這個貝殼?
分組討論。
全班反饋交流。
4、齊讀課文。
四、總結(jié)
1、你喜歡小男孩嗎?為什么?
2、你珍藏過什么嗎?你為什么要珍藏它呢?
作業(yè):
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6
[設(shè)計理念]
教材是教學的平臺,更好的利用這個平臺需要我們對教材作適當?shù)慕M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體會到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把教學、教師、學生三者和諧的統(tǒng)一起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學習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葫蘆”。(了解葫蘆的莖、藤、葉、花、果,認識生字“葫蘆”。)
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提問:這個“我”是誰。克玫搅撕J嗎?
二、學習生字,感知課文。
引導學生從課文中認識生字,能把生字讀準,并能組成詞語。
鞏固生字認識。讀一讀:細長的葫蘆藤,雪白的葫蘆花,可愛的小葫蘆。
朗讀課文試回答:
1、葫蘆長的怎么樣啊?后來有什么變化?
2、那個人得到了葫蘆了嗎?
三、首尾對比朗讀感悟。
1、引導朗讀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詞。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葫蘆。
花謝后,葫蘆藤上掛了幾()小葫蘆。
3、比較句子。
“葫蘆藤上長滿了葉子,開出了小花;ㄖx以后,藤上掛了葫蘆!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
引導學生感受第二句話把葫蘆的形狀、顏色和果實的大小寫得更具體,更仔細。
4、朗讀體驗。
指導朗讀第4、5句,從“每天”“好幾次”幾個次要中感受那個種葫蘆人急切希望葫蘆快快長大的心情。
5、設(shè)疑導出第4段。
那個人那么喜歡小葫蘆,希望它快快長大,而結(jié)果呢?看圖片設(shè)疑:為什么沒過幾天,那可愛的小葫蘆會慢慢變黃落了呢?
四、感悟體會,深究原因。
1、導讀課文2、3段。(當葉子上爬滿了一些蚜蟲時,那個人怎么想?怎么說的?)
2、指導學生讀好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內(nèi)心,進行語言轉(zhuǎn)換訓練。
“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用怕。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體會那個人說“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時,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小葫蘆變黃落了的原因。
。墼O(shè)計意圖:課文第2、3段是課文的重難點。我通過問題的設(shè)置導出課文,凸現(xiàn)重點。通過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提高了學生語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課文的難點,情感的體驗。]
五、設(shè)置情景,拓展語言思維。
那個種葫蘆的人見到了葫蘆變黃落下,心里十分難過,他后悔當初不聽鄰居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下幾棵葫蘆,以后他會怎么做呢?
[設(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一個新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借以鞏固學習成果,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
練習設(shè)計: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說明那個古代人()。通過這課文的學習,我懂得了()。
《我要的是葫蘆》是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屬寓言性質(zhì)。文章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是深愛孩子們喜愛的一篇課文。結(jié)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至三年級“要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并能在閱讀中不斷積累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币虼,我在教學設(shè)計上作了如下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一種思想——以讀品文
閱讀教學應(yīng)立足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fā)展他們的語言,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者應(yīng)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且能結(jié)合各自生活的實際賦予其不同的內(nèi)涵。而對語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笨梢姟白x”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多讀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多讀可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多讀可以豐富孩子的表象。可謂是一舉多得,事半而功倍,何樂而不為呢?但這所謂的“讀”必須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匠心設(shè)計下,有針對性去閱讀。是為著更深層次的理解課文,更深層次的感受語言而選擇的途徑。
在《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shè)計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tài),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lǐng)悟,最終達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讓孩子們養(yǎng)成結(jié)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找準一個切入點——以題導文
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有一個切入點。找準了切入點,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這切入點猶如是照相攝影時尋求的角度,又如高明的服裝設(shè)計師在衣料上最關(guān)鍵的一剪。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從課題入手:“我要的是葫蘆,言外之意是我不要葉子”。順機啟發(fā)學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說話。因為切入點選得準,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紛紛提出:那個人結(jié)果得到了葫蘆嗎?那個人為什么得不到葫蘆?甚至有的學生還提出了頗有深度的問題——“蚜蟲吃的是葉子,可落下的為什么是葫蘆?”
三、明確一條思路——以“變”理文
文學作品都有一條線索,或為情感線,或為敘事線。教師要善于把握這條線,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貼近這條線。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在教學中抓了芝麻而丟了西瓜,《我要的葫蘆》一文,篇幅雖短,但要落實的知識點卻不少。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始終抓住一條線:“變”。剛開始時葉子長得怎樣?葫蘆長得怎樣?過了幾天,葉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變化告訴我們?nèi)~子葫蘆之間究竟有什么密切的關(guān)系?明確了這么一條線,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難點的方法。當學生學完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看圖——學文——品文,引導得出:因為葉子長得好,所以葫蘆才長得可愛。從而為后文的學習打下鋪墊。當學生學完3、4自然段時,我又引導學生小結(jié):因為葉子長了蚜蟲,所以葫蘆才一個一個都落了。最后通過這種變化對比,學生明白了葉子與葫蘆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重難點的突破也就勢如破竹。
四、創(chuàng)設(shè)一種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巧妙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可以激活孩子們的思維,從而使之更有效地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一、連線。
葫蘆lín jū蚜蟲guà mǎn
鄰居hú lu更多jǐ cì
奇怪huā xiè掛滿gèng duō
花謝qí guài幾次yá chóng
綠色的葫蘆藤開了蚜蟲
細長的葫蘆葉生了葫蘆
高高的葫蘆架掛了小花
二、比一比,組詞。
掛()語()居()次()
娃()說()古()吹()
三、寫出反義詞。
哭——買——謝(凋落)——部分——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7
《蝸牛的獎杯》課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蝸牛可不像現(xiàn)在這個樣子。它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
在一次飛行比賽區(qū)中,蝸牛遙遙領(lǐng)先,甩下了所有的對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軍獎杯。
從此,蝸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可是,這獎杯很大很重,蝸牛背上它,再也飛不動了。
天長日久,蝸牛和獎杯粘在了一起,一對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獎杯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蝸牛的獎杯》語文教案
一、【教材解讀】
寓言故事《蝸牛的獎杯》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的能力。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寫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lǐng)高超,獲得了冠軍獎杯。第三自然段寫蝸牛獲得冠軍獎杯后自滿自足守著獎杯,不思進取。
第四自然段寫蝸牛因不再聯(lián)系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飛上天了。兩幅插圖中蝸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引發(fā)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二、【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yīng)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本設(shè)計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讀——演——說的語文實踐中,實現(xiàn)心靈與文本的碰撞,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三、【教學要求】
1、使學生喜歡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抓住“自由、遙遙、得意洋洋、成天、勉強”等詞語,幫助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
3、借助看圖、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與文本、教師、學生進行對話,在充分的體驗中懂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
多讀書,讀好書,讀中悟。
五、【教具準備】
幻燈片制作、蝸牛頭飾、獎杯實物。
六、【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播放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1、這堂課,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繼續(xù)學習有意義的寓言故事——《蝸牛的獎杯》,齊讀課題。
2、復習生字: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現(xiàn)在它們都排著隊站在這里了,你還認識它嗎?我們來讀讀字音,組組詞語,開開火車。(課件出示課文田字格里的生字)
3、其實,這組生字很有意思,它們中有好幾個手拉手就可以做起朋友來,它們是——蜻蜓、蜜蜂、堅硬、翅膀。
4、誰還記得,課文中說什么時候、誰、有一對怎樣的翅膀?(很久以前,蝸牛有一對有力的翅膀。)
(意圖: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wù)之一。由復習生字開始引入新課,順理成章。)
(二)情境體驗,品味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蝸牛飛行圖)我們一起來看,這就是蝸牛很久以前的樣子,那時,它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飛起來可帶勁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這樣寫的,引讀第一自然段,突出“有力”。
“自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小朋友,你什么時候感覺到非常自由呢?(……)
以前的蝸牛憑著一對有力的翅膀,可以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它真是自由自在,開心極了!再讀第一自然段,讀出這種感覺來。
(意圖: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建構(gòu)語言,然后再與課文語言產(chǎn)生共鳴,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理解的生動性和深刻性,也有利于學生內(nèi)化和積累語言。)
有一次,動物王國舉行了一次飛行比賽,很多小動物都參加了,小蝸牛也去了,它們比賽的結(jié)果怎樣呢?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己大聲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你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是從哪讀出來的?(遙遙、甩下、所有)
(2)板貼會意,理解“遙遙”:小朋友,假如這里就是當時飛行比賽的現(xiàn)場,蜜蜂、蜻蜓、蝴蝶分別飛在這里(板貼),小蝸牛該飛在哪呢?誰來給小蝸牛擺擺位置。
小蝸牛比別人得多,沒有人能趕上它,就叫“遙遙”,指導讀詞。
(3)讀好詞語,再讀句子,就會更精彩。指名讀,男生齊讀。
( 4 )蝸牛憑著出色的飛行本領(lǐng)獲得了冠軍,還得到了讓人羨慕不已的獎杯呢!冠軍獎杯是什么樣的?你想親眼看一看嗎?(出示獎杯實物)這就是冠軍的獎杯,你覺得這只獎杯怎樣?(漂亮、金光閃閃、好看)
( 5 )入境體驗: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獲勝的小蝸牛,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那高高的領(lǐng)獎臺上,手捧著金光閃閃的獎杯,你最想說什么?
(意圖:陶老說過: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我想說:給孩子一個想象的余地,讓他快樂放飛,怎么想就怎么說。想象中,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加深了理解感悟。)
對于獎杯,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文中的小蝸牛又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和同桌一塊兒讀第三自然段,用一個詞來說說小蝸牛的表現(xiàn)。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桌讀第三自然段,找詞語。
(2)出示“得意洋洋”,指導朗讀。
(3)學習表現(xiàn)蝸牛得意洋洋的句子。引讀第一、二、三句話。
(4)說話練習:老師納悶了,這蝸牛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它究竟想干嗎呢?(想讓別人都知道)那它一定會背著獎杯到處炫耀吧!它會怎么跟別人說呢?(……)
(5)指導朗讀第一、二句話。
評價:小朋友說得真好,仿佛就是一只只得意的蝸牛了!如果你能把這兩句話也讀得得意洋洋,那你一定能當讀書大王了!我們來比賽吧,誰讀得好,老師就要把這個可愛的蝸牛頭飾獎給他,自己先好好練練吧。
(6)自己練讀。
(7)比賽讀。
(8)老師認為,我能比你讀得更好,聽!(師讀,讀漏“成天”一詞)少一個詞有什么事?(成天是指天天、每時每刻,少了它就不夠得意)。
評價:說得有道理,讀得也比我棒,我甘拜下風,向你學習,跟你握手,把頭飾獎給你。
(意圖:讀好并理解好課文,是演好“劇本”的`基礎(chǔ),多層次、多形式的讀為學生熟悉主人公的對話,體會其動作、心理、表情,領(lǐng)悟課文內(nèi)蘊奠定了基礎(chǔ)。)
4、表演體驗:
(1)請一位學生扮演小蝸牛,戴上頭飾,背上獎杯,全班小朋友都是動物王國的成員,快去跟它們炫耀炫耀吧!
(表揚:看,小蝸牛更得意了,炫耀得更帶勁了!)
(2)天色漸漸晚了,小蝸牛,快放下獎杯到軟軟的草地上睡覺吧!(不,我睡獎杯)
(3)蝸牛說它今天就睡獎杯里了,你想想,睡在獎杯里舒服嗎?(冷冰冰、硬邦邦)
(4)大家都說不好,小蝸牛,你就別睡獎杯了吧!(不,生怕別人偷)
(5)蝸牛就是這樣,白天背著獎杯四處炫耀,晚上就睡在獎杯里,日子過去了一天又一天,咱們都是它的好伙伴,看著它背著那又大又重的獎杯,誰來勸勸它吧!
5、看來,這只蝸牛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績看得太重要了!現(xiàn)在我們再完整地讀一至三句,體會小蝸牛驕傲自滿的心情。
(意圖:讓課堂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讀是演的前提,演是讀的升華。教學重點在活潑生動的氣氛中得到落實,學生的生命活力在表演中得到煥發(fā),個性得到張揚。)
6、引讀第四句話。
讀到這里,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蝸牛想飛卻不能飛了。)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動畫朗讀演示這一段內(nèi)容,小朋友一邊看一邊想想蝸牛現(xiàn)在的心情。指名說。
(2)指導朗讀,讀出這樣的心情來。點評,理解“勉強”,再讀。
(三)拓展延伸,對比震撼
1、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蝸牛老了,有一天,它帶著小蝸牛在草叢中一步一步地往前爬,忽然,一抬頭,發(fā)現(xiàn)空中飛來了一群活潑的蜜蜂、美麗的蝴蝶、可愛的蜻蜓,它們正在空中你追我趕、翩翩起舞呢!(出示蝸牛爬行蜜蜂、蜻蜓、蝴蝶飛行圖)老蝸?丛谘劾铮谠谛念^啊,它對小蝸牛嘆了口氣,說:“哎!……”它接著會說什么呢?指名答。
2、揭示道理: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
(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意在使學生由“畫外人”變?yōu)椤爱嬛腥恕。讓學生想象說話,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發(fā)展了思維,同時在交流中使學生的情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fā)展,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獨特的體驗。)
(四)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積累各不相同,對文本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教師不應(yīng)以個人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文貴自得”。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有力”、“自由”、“遙遙”、“得意洋洋”等詞語,重點朗讀感悟,并時常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以此誘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所感悟,在不斷的讀書積累中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悟性。
(五)努力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讀演結(jié)合。
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意在低年級兒童直觀形象的思維與心理狀態(tài),旨在讓他們的積極情感貫穿課堂始終,只有調(diào)動起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達到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好語文的目的。所以課堂上我創(chuàng)設(shè)不同的、最能激起他們興趣的情境,讓學生在讀讀、演演、說說中感悟課文語言,使學生以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
(六)積極拓展讀說,深化體驗。
“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本篇課文,給我們留下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如蝸牛得獎之后、其他動物看到蝸牛成天背著獎杯、老蝸牛和小蝸牛的插圖……都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因此,在學生接觸感悟了本文鮮活的語言后,我設(shè)計了相關(guān)的說話練習。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拓展讀說的訓練中真正學會表達,同時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獨特的體驗。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
承擔《蝸牛的獎杯》三上,并且在全校展示,我表示亞歷山大,不敢有絲毫懈怠,。上周五劉萍萍老師二上結(jié)束,而我的公開課安排在本周一上午第二節(jié),我利用周末在家積極準備。
一、課前準備工作
1、認真看計楊老師上課時我的聽課記錄,并且認真思考一上研討時大家的精彩建議。
2、認真看劉萍萍老師上課時我的聽課記錄,并認真思考二上研討時大家的好建議。
3、認認真真地反復看我們的教參和備課手冊。我個人覺得教參很有參考價值,是我們教師用書的權(quán)威版本。教參會告訴我們本節(jié)課的重點及詳細的指導。在平時的備課中,教參是我必看的書籍。
4、在網(wǎng)上尋找了很多資源,看了很多教學實錄,更看了很多教學反思,使我受益匪淺。
5、周一下午第一節(jié),在二(6)班磨課。
周一到?吹轿业墓_課調(diào)整到周二上午第一節(jié),得知此消息,我第一時間跟二(6)班的李方潔老師商量,打算在她們班級磨課。李老師爽快地答應(yīng)了,還利用上午的語文課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非常感謝李老師及二(6)班的孩子們。
6、試上之后,晚上回家又做了一些細微的調(diào)整。
7、最后確定教學設(shè)計及ppt課件,一遍遍播放ppt,熟悉流程。
二、主要構(gòu)思
1、通過抓主要關(guān)鍵詞,讓學生理解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lǐng)高超,及獲得獎杯后的驕傲自大、忘乎所以。例如“有力”“自由”“遙遙領(lǐng)先”“甩下”“所有”“冠軍獎杯”“成天”“唯恐”“生怕”“又大又重”“天長日久”“退化”“勉強”“慢慢地爬行”。
2、通過入情入境地表演,讓學生理解蝸牛得獎后得意洋洋,不思進取,最終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同時使學生明白“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教學中共安排兩次表演,第一次是獲獎后的蝸牛成天背著獎杯到處炫耀、顯擺,它會對大家說些什么呢?設(shè)計本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進入蝸牛的角色,親身體會蝸牛獲得獎杯后的驕傲。第二次表演是結(jié)合課文插圖,以不能飛行的老蝸?吹皆(jīng)的對手蜻蜓、蜜蜂、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若有所思、感慨頗多,它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些什么呢?以此讓學生明白“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3、指導朗讀。首先讀關(guān)鍵詞,然后再讀關(guān)鍵詞所在的句子,然后讀這一段話。層層指導,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給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的時間,然后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機會。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讀出曾經(jīng)的蝸牛是昆蟲類的飛行冠軍,讀后蝸牛獲獎后的驕傲,讀出蝸牛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時的無奈。通過讀課文來理解課文,然后通過讀反饋學生理解文本的情況,最后達到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的教學目標。
4、著眼整體,樹立整體概念。
由整體到局部在回歸整體,從整體上把握課文。上課前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1遍,通讀課文;之后是分段講解,最后再讓學生齊讀課文,樹立整體概念,著眼大局。
三、不足之處
1、在引導學生說說蝸牛的比賽對手還有誰的時候,學生回答的范圍超出了昆蟲類,回答了鳥類,我的引導不夠好,我也很困惑,這里究竟該如何引導,既能讓學生明白蝸牛只是跟同等水平的昆蟲比賽,又不用花太長的時間,畢竟這里不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2、在讓學生扮演獲得獎杯的蝸牛,說說此時是什么心情,接下來該怎么辦時,學生的回答不夠好,例如“我很得意”“保存起來當做紀念品”,此處我的點評或者說引導不夠好。
3、在貼圖“遙遙領(lǐng)先”時,胡倩穎回答“蝸牛和其他動物的'距離應(yīng)該遠一點”,但講臺上的張靖輝同學理解貌似不夠透徹,他擺的圖不夠“遙遙領(lǐng)先”,此時如果讓其他同學上講臺修改貼圖會更好。事實上也證明了這一點,課后我讓學生修改,更能凸顯“遙遙領(lǐng)先”的比賽場景。
四、我的遺憾
原本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課文上完以后,當堂把獎杯送給坐姿標兵、認真傾聽的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表演冠軍等,然后追問得到獎杯的學生此刻什么心情,接下來會怎么做,這樣更能教育學生“驕傲使人落后”。當時因為時間原因,我刪掉了此環(huán)節(jié),課后我彌補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事實證明孩子們真的知道取得成績時不能驕傲,應(yīng)該繼續(xù)努力。我強調(diào)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當我們獲得獎品、獎狀、獎杯的時候,千萬不能驕傲,應(yīng)該繼續(xù)努力,爭取更上一層樓。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8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和認讀課文的生字
2、給出偏旁部首:“钅”、“犭”、“心”,能列舉出已學過的字(包括本課文中的)
3、能有感情地正確地朗讀課文,在稍有提示或無提示情況下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結(jié)實課文關(guān)鍵詞語“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并舉例說明
5、通過小貓的前后變化,學習小貓知錯能改,虛心樂學的品質(zhì),體會“一心一意”在做事中的重要性
(1)用自己的話概括小貓變化的原因,從它身上看到了什么
。2)能從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
(3)能勇敢地承認自己所做過的三心二意的事,并表達自己學了課文后將怎樣去做的決心
(采用馬杰的“行為目標”,用行為樣例描述教學目標,涉及學生情感方面的變化,采用格倫蘭的“內(nèi)在心理與外顯行為想結(jié)合”的方法陳述目標。)
學習任務(wù)分析
1、學生的起點能力:
(1)在原有知識方面,學生已掌握偏旁:“心”、“犭”,在對“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詞的掌握上有日常經(jīng)驗。
。2)在技能方面,已擁有根據(jù)課文注音正確朗讀課文和學習課文后復述課文的能力,能初步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2、學習新課文以鞏固學生閱讀方面的技能,練習說話的能力。
3、課時:三課時。新授、復習、練習并重
教學過程
一、知識新授階段
1、激發(fā)興趣導入課文
呈現(xiàn)一幅小貓釣魚的故事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回答從圖片中看到了什么,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的就是圖片中的故事。
2、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課題“小貓釣魚”(板書課題)教師朗讀課題,學生跟讀。
。2)學習課題中的兩個生字“貓”、“釣”(卡片顯示,并以異色表示偏旁)
。3)看了這個題目,小朋友從中獲得了那些信息(提示: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人,什么事。讓學生學會簡單的分析)
。4)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的不同語氣。要求學生給自然段標上序號,邊聽邊思考,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3、分段講授理清課文脈絡(luò)
1~3小節(jié)
(1)提問:課文中描寫了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板書)
小貓為什么開始釣不著魚?(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2)讓一個小朋友朗讀第二、三小節(jié)。請其他小朋友思考這兩小節(jié)的描寫有什么不一樣。老師總結(jié)學生答案,解釋:蝴蝶飛來的時候,小貓已不是第一次放下釣魚竿了,所以這里用了“又”字。(體會連詞“又”字的用法)
。3)學習3個小節(jié)之后,討論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小貓?(學生討論并回答)課文中有一個詞是描述它的,請把這個詞找出來。(板書“三心二意”)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概括其含義。(從小貓的行為表現(xiàn)引出“三心二意”一詞,并讓他們嘗試解釋生詞,訓練學生歸納、總結(jié),由此及彼的思維方法)
4~7小節(jié)
。4)讓一個學生朗讀小貓的話,并讓小朋友們思考,如果你是貓媽媽,你怎么回答小貓的問題(訓練學生口頭表達及理解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
。5)教師總結(jié):我們一起來看看,貓媽媽是怎么說的。指導朗讀貓媽媽的話:“釣魚就釣魚,不要這么三心二意的。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能釣到魚呢?”(指導學生把握字詞的輕重,體會反問句的語氣)
。6)小貓聽了貓媽媽的`話后是怎么做的,找出相關(guān)句子,用波浪線劃出,并讀一讀。
。7)找出課文中的一對反義詞。(板書)
。8)教師提問:前面大家經(jīng)過討論,得出這是一只三心二意的小貓,現(xiàn)在讀了課文的后面部分,你覺得這又是只怎樣的小貓呢?(板書學生答案)之后,教師總結(jié)。
4、集中學習課文新字詞
。1)“貓”“釣”復習“犭”,讓學生回憶同是“犭”的字還有哪些。(板書學生答案)學習新的偏旁部首:“钅”
。2)學習生字:魚竿一條魚三心二意,鞏固已學過的偏旁“竹”,“心”,列舉其他例子。(板書學生答案)
。3)學習生字“怎么能”,注意字的結(jié)構(gòu)與發(fā)音。
。4)讀一讀重點詞匯“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怎么能”“不一會兒”
二、知識鞏固階段
1、集體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發(fā)音以及小貓和貓媽媽各自的語氣。
2、加強難點學習
(1)“……又……”造句
。2)復習貓媽媽的話:“釣魚就釣魚,不要這么三心二意的。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能釣到魚呢”。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9
教學任務(wù):
1.交待本課訓練重點:學習寫一句通順的話。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3.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內(nèi)容和課文內(nèi)容,標出自然段序號。
4.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5.質(zhì)疑。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難點: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一、復習導入:
1.認讀字詞。
2.自由讀全文,回憶上節(jié)課遺留的問題。
二、新授:
(一)根據(jù)質(zhì)疑情況逐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寫了誰?他們在做什么?你是從哪知道的?讀一讀。
。2)提示:這句話寫的是: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隨學生回答,貼圖、板畫)
。3)看圖說一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運用語言)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句式)。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貓開始釣著魚了嗎?為什么呢?自由讀二、三自段。
。2)看圖理解小花貓是怎樣釣魚的。
。3)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為什么釣不著魚。(4)小花貓的心情怎樣?(板書:沒釣著)
3.學習第四自然段。指導有語氣地朗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讀。想:貓媽媽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
。2)你理解這兩句話嗎?(再次質(zhì)疑)
。3)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情況,結(jié)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釣著魚呢?”、“釣魚就釣魚”、“三心二意”等詞句。(板書:三心二意)
。4)指導朗讀,體會貓媽媽的話的含義。
5.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1)小花貓聽了貓媽媽的話,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自由讀六、七自然段,分組討論。
。2)看投影,理解怎樣做是一心一意釣魚。(板書:一心一意)
。3)看圖,理解“釣著了一條大魚”(師板書:釣著了。板畫:一條大魚)
。4)指導有語氣的讀這兩個自然段。
。ǘ┛偨Y(jié)課文內(nèi)容:
自由讀課文。想:小花貓開始為什么釣不著魚?后來為什么又釣著魚了?
。ㄈ⿲W習按要求說一句話:
1.看黑板上的圖,說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2.按要求說句子。()在河邊釣魚。
。ǎ┰诤舆叄ǎ。
。ǎ┰冢ǎǎ。
3.判斷句子的正誤,理解什么是通順的句子。
我在河邊劃船。(X)
4.同桌交流造句。
三、總結(jié)全課:
你喜歡這節(jié)語文課嗎?為什么?(明確學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板書設(shè)計:
10.小貓釣魚
三心二意釣不著
一心一意釣著了
圖片板畫
第三課時
教學任務(wù):
1.讀課文,復習課文內(nèi)容。
2.學習本課生字,有重點的指導書寫。
3.寫句練習。
4.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0
這次活動布置了八對漢字,前一個為熟字,后一個為新字,前一個字是后一個字的組成局部,并且是形聲字中表音的局部。這是一種較好的識字方法。教學時應(yīng)引導同學進一步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中學會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并學會應(yīng)用!拔視J”用來進行鞏固生字,并適當進行拓展;“我會讀”進一步發(fā)現(xiàn)和鞏固這種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
教學過程:
我會認。
1、出示多媒體課件(兩組漢字錯落排列)引導同學讀一讀,看看哪兩個字可成為好朋友。
2、找找每組中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這是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還能用其他方法來記住這幾個字嗎?
4、多種形式讀生字,給你喜歡的字另組詞。
5、你能用這種方法還認識哪些字?進行交流。
我會讀。
1、讀讀加點的字,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多種形成讀詞語,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guān)?
3、你還能說出其他類似的字嗎?
二、日積月累
這一局部包括三項內(nèi)容:“讀讀比比”、“讀讀記記”、“學習查字典”。“讀讀比比”布置了五組詞語,目的讓同學通過認讀,進行比較,來鞏固讀音相同的形近字。“讀讀記記”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導同學反復誦讀,分清姓氏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學習查字典”是新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同學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學時應(yīng)首先讓同學明確部首的含義,再進行舉例,然后同學嘗試加以練習。過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發(fā)同學興趣,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教學過程:
讀讀比比。
1、分小組競賽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讀每組詞,比較帶點的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用喜歡的方式讀。
4、你能為加點字再組詞嗎?匯報交流。
姓氏歌。
1、同學同桌互讀姓氏歌。
2、回憶這是我學過的哪種識字方法,誰能舉其他的例子?
3、多種形式反復讀。
學習查字典。
1、復習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這些字:區(qū)、仙、好,比一比誰最快。
2、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種利用字的部首來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教師介紹部首的含義。
3、教師舉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4、全班分成幾個組,各請一名會部首查字的小老師引導組員查以下生字:悟
5、引導同學歸納部首查字法的步驟。(確定部首找部首頁碼數(shù)剩下筆畫查找生字)
6、競賽進行書中練習。評出“查字典小能手”。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是在學習《我選我》一課的基礎(chǔ)上,談“我的想法”。目的是為讓同學對王寧的做法有正確的認識,做事對自身有信心,懂得正確的表示自身,和樹立為他人服務(wù)的意識。教學時要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引導同學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取長補短,相互促進。
交際準備:
多媒體課件。
組織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出示多媒體課件(《我選我》課文插圖)觀看,引導同學說出這是怎樣的畫面。王寧選自身當勞動委員,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同學自由談)王寧選自身當勞動委員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誰來說說原因。
2、設(shè)定崗位,組織競選。
。1)假如班里改選干部,你會不會選自身?
。2)設(shè)立崗位,啟發(fā)競選。(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也可以假設(shè)崗位。)
。3)小組內(nèi)選定崗位,進行練習。
3、競選展示。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選出優(yōu)秀代表,上臺“演說”,臺下同學進行評議。
展示臺
這次的展示臺是“露一手”。內(nèi)容不限,形式不拘一格,是同學展示才干,相互學習的良好時機,在整個過程中要讓同學真正能展示自身,體驗快樂。要引導同學選好展示的內(nèi)容和方式,并且要為展示做好準備,展示時讓每人都能“露一手”,這項活動可不受時間所限,以后也可以不定期的進行。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湘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12課《地球清潔師》。
教材分析:
這是湘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故事講述了地球環(huán)境保護局要招收一批清潔師,眾多小動物紛紛去報名應(yīng)聘的故事。情節(jié)淺顯易懂,語言生動鮮活,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其中課文以小動物的對話為主,所以我盡量通過引導學生反復揣摩朗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形式,讓學生懂得大自然中生物對環(huán)境保護的奇妙功能。課時設(shè)計為兩課時,本節(jié)課上的是第二課時。
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課面對的是才剛剛由一年級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傾聽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比較欠缺。所以教學本課時,教師應(yīng)注重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yīng)對的能力。
文本教材與信息技術(shù)整合點分析:
本篇課文是采用第一人稱的形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動物的生存方式。讓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了解各種動物的生活方式和它們對地球的貢獻,激發(fā)學生愛護小動物和保護地球的意識。在這一課中,采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了解各種動物的生活方式和它們對地球的貢獻。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愛護小動物和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分析:
1、情景教學法。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景,由地球的臟、亂圖片,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chuàng)設(shè)練說情境。教學中,通過相關(guān)的練習,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
3、賞識教學法。根據(jù)小學生特別喜歡得到老師表揚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形式多樣的表揚手段外,其語言評價更要富有激勵性,且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幫助學生掃除練說上心理的障礙。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學習仿寫句子。
2.了解地球清潔師有哪些,滲透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
2、學習仿寫句子。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中地球清潔師的作用。
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準備: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特別是計算機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發(fā)展,網(wǎng)絡(luò)教學已經(jīng)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走進了課堂。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境就是網(wǎng)絡(luò)教學模式,教學準備是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想去地球媽媽家做客嗎?(學生回答)老師也很想去,那我們就一起去好嗎?下面就跟老師出發(fā)吧。(出示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
2、同學們,剛剛看了地球媽媽的家,你們覺得地球媽媽的家怎么樣?(很臟很臭)地球媽媽的家是這個樣子的,那地球媽媽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難過)(課件出示地球難過的圖片)
3、為了讓地球媽媽的家變得干凈美麗,今天,地球環(huán)境保護局要招收一批清潔師,來報名的可真多。那么,都有哪些來報名了呢?你們想知道嗎?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2課《地球清潔師》(板書課題)
5、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
過渡語: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2課,聽聽課文朗讀。邊聽邊想:課文里寫了哪些地球清潔師?(課件出示朗讀課文及課文內(nèi)容)
1、聽課文錄音,學生思考有哪些地球清潔師?
過渡語:同學們,聽了課文朗讀后,你知道課文里寫了哪些地球清潔師嗎?誰來說說?
2、交流匯報:學生找出文中有哪些清潔師,。(課件出示清潔師的圖片,并板書:魚、烏鴉、屎殼郎、大樹)
過渡語:同學們,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來報名,主考官大猩猩是是怎么問它們的?我們來看看大猩猩說的話。
3、課件出示大猩猩的話,并伴有朗讀(指名讀,齊讀。)
4、這些清潔師們到底都有些什么本領(lǐng)呢?接下來我們先看看魚是怎么說的。
三、具體學習課文內(nèi)容
。ㄒ唬、學習清潔師魚的這部分。
。1)、指名讀魚說的話。
。2)、教師問:魚有什么本領(lǐng)呢?誰來說說?
。ㄖ该f:魚能清除那些破壞水質(zhì)的微生物,沒有魚,江河湖海就會變成臭水。)
師:魚的本領(lǐng)可真大。那魚做哪里的清潔師最合適呀?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水中清潔師)
。3)、課件出示小結(jié):魚是水中清潔師,師板書:水中清潔師。
。4)、進行課堂練習:
因為有了小魚,所以————。
假如————————,就————————。
過渡語:同學們做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來看看烏鴉又有什么本領(lǐng)。
。ǘ、學習清潔師烏鴉這部分。
(1)、女讀烏鴉說的.話。
。2)、教師問:烏鴉有什么本領(lǐng)?
。ㄖ该f:烏鴉能吃蒼蠅的蛹、腐爛的肉,做地面清潔師最合適)
。3)、課件出示小結(jié):地面清潔師,并板書:地面清潔師。
過渡語: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屎殼郎又有什么本領(lǐng)。
。ㄈ、學習屎殼郎部分
。1)、男生讀屎殼郎說的話。
。2)、教師問:屎殼郎有什么本領(lǐng)?誰來說說?
。ㄖ该f:屎殼郎用牛糞馬糞當點心,還把牛糞馬糞滾成球兒,埋到地底下,如果沒有屎殼郎,草原就會出現(xiàn)糞山,牧場也會變得很臟。)
教師又問:屎殼郎做哪里的清潔師最合適呀?(草原清潔師)
(3)、課件出示小結(jié):草原清潔師,并板書:草原清潔師。
過渡語:最后我們來看看大樹有什么本領(lǐng)。
。ㄋ模、學習大樹這部分
。1)、全班齊讀大樹說的話。
(2)、教師問:大樹有什么本領(lǐng)?誰來說說?
(大樹給大家提供清潔的空氣)
教師又問:大樹做哪里的清潔師最合適呢?(空氣清潔師)
。3)、課件出示小結(jié)的話:空氣清潔師,并板書:空氣清潔師。
過渡語: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都有自己的本領(lǐng),那主考官大猩猩讓它們當上清潔師了嗎?我們來看看大猩猩又是怎樣說的?
。ㄎ澹W習大猩猩最后說的話。
(1)、課件出示錄音:大猩猩最后說的話。
(2)、聽錄音。
。3)、朗讀這段話。
。4)、指名說: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都當上地球清潔師了嗎?(當上了)
。5)、小結(jié):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都當上了地球清潔師,地球有了這些清潔師,才會變得更更干凈,更美麗。(師板書:地球更干凈,更美麗)
過渡語:現(xiàn)在我們來做做這道題。
(6)、課件出示練習:用“有了————,————才————”說話。
。7)、現(xiàn)在地球媽媽的家變得干凈美麗了,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還愿意和老師去地球媽媽家做客嗎?(出示伴有配音的干凈美麗的地球圖片)
(8)、同學們,地球媽媽的家因為有了地球清潔師而變得非常干凈非常美麗了。現(xiàn)在地球媽媽的心情又會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地球開心的圖片)
三、拓展延伸
1、教師提問:同學們,除了“魚、烏鴉、屎殼郎、大樹”它們是地球清潔師以外,請你們想一想,地球上還有哪些清潔師呢?它們又有什么本領(lǐng)呢?(指名說,引入人類也是地球清潔師)
過渡語: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nèi)祟愐彩堑厍蚯鍧崕。這里,有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為了做好地球的環(huán)保工作,他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出示一組配有聲音的佳佳的環(huán)保圖,)
2、由欣賞佳佳的環(huán)保生活圖,引出讓學生爭當?shù)厍蚯鍧崕煛?/p>
3、同學們,看了佳佳的做法以后,你們有什么想法呢?你們也想當?shù)厍蚯鍧崕焼?如果你是一名地球清潔師,你打算怎樣做呢?(課件出示問題,指名說)
4、教師小結(jié):地球上的清潔師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課后查找一些關(guān)于動物和地球的關(guān)系的資料讀一讀。
四、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我們幾十億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為了使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更干凈,更美麗,我們要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自覺地保護環(huán)境,熱愛地球,爭做一名地球清潔師,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吧。ǔ鍪九錁氛n件)。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xiàn)在紙上。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于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這一單元之中。本文內(nèi)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但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同時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風,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還應(yīng)盡量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樂讀、樂聽、樂思、樂說。
教學目標
1.通過聯(lián)系身邊人的姓名及已掌握的識字方法,會認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
。玻首x課文,通過抓課文中的重點句子,探究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方法,從而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創(chuàng)作畫風。
3. 學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和發(fā)現(xiàn),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方法,感受大自然中事物隨風而動的特點,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同時提高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學生:觀察大自然中風動的現(xiàn)象,做小風車,收集幾張畫出風的圖片。
老師:小黑板或幻燈片,生字卡片,一幅畫有房子、太陽、大樹、鳥的畫(參照課本插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教 學 調(diào) 整
第一課時
一、看圖說話,閱讀第一段,引出畫風。
。保鍪疽环嬘刑、房子、樹、鳥的圖畫(參看課本插圖)。
同學們,這幅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個別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指導:加上合適的詞語說得更具體一些;按照一定的順序說。
2.這畫呀,是三個小朋友畫的。(出示課文第一段)
自由朗讀,抽讀。
是哪三個小朋友在畫畫呢,你能響亮地喊出他們的名字嗎?
3.卡片認讀“宋濤、陳丹、趙小藝”,貼在黑板上(或教師直接在黑板上端正書寫這三個人名)。
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xiàn)了。
“宋、陳、趙”人的姓。耳東陳、走肖趙。
我們再熱情地給他們打聲招呼。
。矗@三個小朋友不但能畫紅紅的太陽、漂亮的房子、綠油油的大樹、可愛的小鳥,他們還會畫風呢。ò鍟n題)
5.質(zhì)疑:風是怎么樣的?(看不見、摸不著、沒顏色、沒氣味)
怎么畫出風來呢?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保杂衫首x課文,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
2.交流:出示詞語,抽讀,正音。
潔白 烏云 眨眨眼睛
忽然 景物 斜斜的雨絲
旗桿 呼呼地轉(zhuǎn) 顯得更美了
。常鍪径嘁糇郑
ɡǎn一桿秤 一桿槍 一桿筆 秤桿 槍桿 筆桿
ɡān旗桿 電線桿 欄桿兒
zhuǎn轉(zhuǎn)身 轉(zhuǎn)變 轉(zhuǎn)達 轉(zhuǎn)送
zhuàn旋轉(zhuǎn) 轉(zhuǎn)動
教師指導:“桿”是多音字。讀ɡǎn時,往往形容較小的木條,可以做量詞;讀ɡān時用做較長的木棍。“轉(zhuǎn)”也是多音字,做改換方向或不是直接的意思時讀zhuǎn;繞著圈兒動的意思時讀zhuàn。在課文中找出有這兩個字的'句子讀一讀。
。矗该侄巫x課文,正音。
三、深讀課文,合作解疑。
。保L是怎么畫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書中的小朋友都用了什么好辦法。找出句子,畫上波浪線。
2.討論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句子(幻燈片或小黑板上):
、僦灰娝诜孔忧懊娈嬃艘桓鞐U,旗子在空中飄著。
、谡f著,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鬯旬嬌系奶柌寥ィ嬃藥灼瑸踉,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芩嬃藗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zhuǎn)。
。常杂勺x、抽讀。句子中的“她”、“他”分別用文中的姓名代進去,幻燈片或小黑板上改好:
、僦灰娳w小藝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谡f著,陳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③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苴w小藝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zhuǎn)。
。矗麄儺嬶L的方法不一樣,為什么都畫出了風呢?你從哪些詞里感受到風?自由朗讀四個句子,有關(guān)的詞下加小三角形。
。担鹁溆懻,交流,朗讀,改編成小詩。
A“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①抽讀,我們感受到風了嗎?你從哪些詞感受到?
、诎鍟坝杲z斜”。簡筆畫?磥砦覀兛刹荒苄】戳诉@個“斜”字,風啊,就藏在斜斜的雨絲里。
、鬯螡婺芨伞H绻闶撬螡,畫出了風,高興嗎?高興地齊讀句子。
、芪覀円埠苣芨桑l能用“風來了,風來了,風把 吹 了,風藏在 里!边@樣的句式編一句詩歌。
B“陳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俪樽x句子,說說你從哪里感受到風。
、诎鍟靶鋸潯薄D信荣愖x這句話,F(xiàn)在我們都是小樹,如果你覺得自己讀出有風吹過的感受,請你和小樹一樣彎彎樹枝、樹干(手臂和腰)。
③風藏在哪里?能再編一句詩嗎?(“風來了,風來了,風把 吹 了,風藏在 里!保
C“只見趙小藝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薄八嬃藗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zhuǎn)。”
、倌男┰~讓你感受到風?
②板書“旗子飄”、“風車轉(zhuǎn)”。 簡筆畫:沒有風時垂下的旗子和有風時飄動的旗子。玩一玩自制的風車,板畫轉(zhuǎn)動的風車(風車轉(zhuǎn)動,三片風葉看不清了)。
、劬幊尚≡姡猴L來了,風來了,風把旗子吹動了,風藏在飄揚(舒展)的旗子里。風來了,風來了,風把風車吹動了,風藏在呼呼直轉(zhuǎn)的風車里。
D小結(jié):瞧瞧我們多能干,一會兒就作了一首小詩,你愿意有表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嗎?
6.這三個聰明的孩子動腦筋,想辦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風,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來讀讀嗎?看看風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讀里。(生再讀課文4~8段體會)
四、鞏固生字,寫字指導。
。保羁湛偨Y(jié)并朗讀下面一段話,復現(xiàn)再記生字。
趙小藝畫了在旗桿上飄動的旗子,呼呼轉(zhuǎn)的風車;陳丹畫了彎彎的小樹;宋濤畫了幾片烏云和斜斜的雨絲。他們都畫出了風。
。玻樽x生字卡片。交流記字的好方法。
。常容^記憶:烏――鳥 丹――舟 濤――壽 陳――陣
。矗笇鴮懀核、丹、濤、陳、絲。
藝:草字頭的橫宜長,下面的“乙”字折筆盡量向左邊斜,彎處較圓,向右稍平,鉤往上。
濤:右邊三橫一長撇,右下的“寸”不要寫得太偏右下。
絲:上面兩個絞絲沒有提,沒有點,下面長橫托住上面的兩個絞絲。
丹:第一筆豎撇,整個字稍瘦長,只有一點。
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錯誤的握筆姿勢和書寫姿勢。
五、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第1、2、3、4題。
六、板書:
15 畫風
宋濤 趙小藝 陳丹
雨絲斜 旗子飄 小樹彎
風車轉(zhuǎn)
。ㄉ险n時對學生的回答作及時恰當?shù)脑u價和鼓勵,能夠適時地進行這樣評價:“你真是一個自信的孩子”,“你善于向別人學習”,“你像書中的小朋友一樣,真會動腦筋”,“你能主動修正自己的意見”……這樣不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為第二課時評價人物做準備。)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3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圖文結(jié)合和結(jié)合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有關(guān)語句說說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的原因;能根據(jù)有關(guān)語句說說對寒號鳥的感想體會(或勸說寒號鳥)感悟故事的寓意。
3.能正確認讀“堵”等15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號”“當”在本課的讀音,能據(jù)音組詞或據(jù)詞定音。
4.能正確讀寫“面”等8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能正確讀寫“山腳”等13個詞語(其中,如詞語中有沒有要求會寫字的,該詞不作要求。)。
5.認識后補短語,能照例子說一說后補短語。
教學重點: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正確認讀“堵”1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面”等8個字。
教學難點:
圖文結(jié)合和結(jié)合生活實際,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有關(guān)語句說說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的原因;能根據(jù)有關(guān)語句說說對寒號鳥的感想體會(或勸說寒號鳥)感悟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堵”等15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和詞卡(字卡不注音,詞卡會認讀的字注音),多音字“號”“當”的字卡(注本課讀音),“面”等8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PPT。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
導語:同學們,通過學習《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答)。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這篇寓言故事的學習,我們同樣要明白一個道理。那么,這篇課文的寓言故事叫什么名字呢?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1.老師板書題目:13寒號鳥(“號”字注本課音)
2.出示任務(wù):自己借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后全班齊讀課題。
4.出示寒號鳥的圖片,簡介寒號鳥。(資料見《教師用書》)
(二)釋題,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1.釋題。
2.提問:同學們,讀了課題,從課題你們知道課文寫的是關(guān)于誰的寓言故事?(預設(shè):寒號鳥)那么,課文講了一個關(guān)于寒號鳥的什么寓言故事呢?通過這個故事又讓我們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借助插圖和生活實際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就能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和多音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和多音字。
1.出示任務(wù):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jié),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在課文里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找出這些字寶寶的好朋友,用橫線畫出來,然后借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反饋指導:
(1)訂正自然段標序號和會認的字、詞語的圈畫。
(2)出示會認字的詞卡(注音),指名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讀法舉例:堵、堵、堵,一堵的堵。)
(3)自由讀、全班齊讀。
(4)指名讀(學習較慢的學生)。
3.學習多音字“號”“當”。(注:多音字的內(nèi)容板書在副板書位置。)
(1)導語:除了要讀準這些會認的字外,這一課還有兩個多音字要讀準。(出示“號”“當”在本課的詞語,注本課的讀音音節(jié))
出示任務(wù):自由拼讀,讀準它們在本課中的讀音。
個體拼讀。
(2)反饋指導。
指名讀字讀詞,(讀法舉例:號、號、號,寒號鳥的號。)
自由練讀,齊讀;再指名反饋指導。
(3)“號(háo)”字在課文中還有一個詞是這個讀音的,你們知道是哪個詞呢?(預設(shè):哀號),“當(dànɡ)”字你們還知道可以組什么詞呢?
(4)反饋指導。
預設(shè):得當妥當適當
(5)出示任務(wù):“號”和“當”字,我們學過還有什么讀音?這個讀音可以組什么詞語?
同桌交流。
(6)反饋指導。
預設(shè):
號:hào組詞:鼓號號角號召
當:dānɡ組詞:充當相當應(yīng)當
(7)齊讀讀音和詞語。
(二)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讀準課文學習。
1.導語:會認讀的字寶寶我們都讀準了,多音字也讀準了,請同學們再次輕聲讀讀會認讀的字和多音字,看看哪個字容易讀錯,提出來讓大家注意。
出示任務(wù):輕聲讀讀會認讀的字和多音字,看看哪個字容易讀錯,提出來讓大家注意。
2.反饋指導:(注意歸類指導,即一生指出一個后,就讓學生找出相同類型的字,一齊正音。)
預設(shè):三拼音的:將、狂;翹舌音的:趁;邊音的:朗、臘;后鼻韻母的:縫、當、朗、將、狂。
正音后,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讀準課文練習。
(1)出示任務(wù):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chǔ)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2)學生自由練習。
(3)反饋指導。
、俨捎靡蝗死首x一個自然段然后馬上評議的方法進行反饋指導。
、谝詴J的字音準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為標準,師生共同評議。
、墼u價完一個自然段,齊朗讀一個自然段。
4.小結(jié):朗讀課文我們首先就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這才叫做把課文讀準了。
(三)讀通順課文學習和繼續(xù)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的字和多音字的讀音,接下來我們學習把課文讀通順,繼續(xù)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wù):朗讀課文,在讀準課文的基礎(chǔ)上,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把課文讀通順。
個體練習。
2.反饋指導。
(1)示會認的字在課文里的詞語,會認的字注音,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堵、堵、堵,一堵的堵”。齊讀,自由讀。
(2)“堵、朗、枯、勸、趁、將、臘、狂、復、哀”口頭組詞。
、(貼出這些會認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務(wù):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
同桌交流。
、诜答佒笇А
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qū)別和糾正。
、(把口頭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后)小結(jié):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接下來,就要檢查大家的朗讀了,讀的時候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和句子中間的停頓,不要把字寶寶的.好朋友拆開了。
(3)反饋指導讀通順。
通過分自然段個別指名讀檢查,注意指導讀好下面句子的停頓;指導一句后,或自由練習或齊讀該句: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
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
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枝,就忙著壘巢,準備過冬。
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你不要吵,太陽這么好,正好睡覺!
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著:“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
寒號鳥卻發(fā)出最后的哀號:“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冷死我,明天就壘窩!
3.自由朗讀全文。
4.總結(jié)(該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狀況及相關(guān)知識點:1.逗號、句號的停頓;2.以短語為單位讀好句子中間的停頓。)。
(四)會認的字認讀的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jié))。
三、圖文結(jié)合,品讀語句,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課文主題。
導語:我們學習了會認讀的字和多音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下面我們結(jié)合課文的圖畫,了解課文內(nèi)容,看看寒號鳥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一)圖文結(jié)合,結(jié)合生活,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1.圖文結(jié)合,了解第2、3、4自然段意思,學習分角色朗讀。
(1)(PPT示課文圖畫1)出示任務(wù):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中的喜鵲和寒號鳥正在干什么?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進行分角色朗讀訓練,讀好人物角色說話和對話,并形成答案。)
預設(shè):(學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說明。)
喜鵲銜枯草做窩準備過冬。(追問:喜鵲為什么要做窩呢?預設(shè):因為冬天快要到了。)
寒號鳥躺在石縫里跟喜鵲說話。
(3)出示任務(wù):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你是根據(jù)哪些話判斷的,用波浪線分別畫出來。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shè):
課文的第2、3、4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
句子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句子2: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
句子3: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5)小結(jié):同學們真會看圖讀書。課文的第2、3、4自然段寫了這幅插圖的意思——冬天快到了,喜鵲做窩準備過冬,還勸寒號鳥趕快做窩,寒號鳥不聽勸告。(板書:冬天快到勸告不聽)
(6)個體朗讀、同桌分角色朗讀練習;班級匯報交流,指導朗讀,強調(diào)根據(jù)情境、角色,讀好勸說和應(yīng)答的語氣。
(7)小結(jié):課文的這個部分,講了寒號鳥不聽喜鵲勸告,認為現(xiàn)在是睡覺的好時候,不去做窩。
2.圖文結(jié)合,了解第9自然段意思。
(1)導語:喜鵲勸寒號鳥趁天氣暖和要做窩過冬,寒號鳥不聽勸告,最后的結(jié)果怎樣呢?我們繼續(xù)看圖學文。
(PPT示課文圖畫2)出示任務(wù):仔細觀察圖畫,想一想,圖中的喜鵲正在干什么?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朗讀訓練,并形成答案。)
預設(shè):
喜鵲站在枝頭上呼喚寒號鳥。
(3)出示任務(wù):自由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意思的?你是根據(jù)哪些話判斷的,用波浪線畫出來。
個體操作。
(4)反饋指導。
預設(shè):
句子1: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
句子2:可是,寒號鳥已經(jīng)在夜里凍死了。
(5)小結(jié):最后,寒冬臘月,非常寒冷,盡管喜鵲不斷呼喚寒號鳥,可是,寒號鳥已經(jīng)凍死了。(板書:呼喚凍死)
(6)個體朗讀,班級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二)讀文想象圖畫,結(jié)合生活,繼續(xù)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分角色朗讀。
1.導語:我們通過結(jié)合插圖了解了一部分課文的內(nèi)容,剩下的課文講了什么呢?我們繼續(xù)學習。
出示任務(wù):朗讀第1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據(jù)第1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一幅怎么樣的圖畫?你是根據(jù)哪些語句想象出圖畫的?給這些語句做上記號。
個體朗讀思考,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朗讀訓練,并形成答案。)
預設(shè):
圖畫:寒號鳥住在石崖縫里,喜鵲住在楊樹上,他們面對面成了鄰居。
根據(jù)的語句:1.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2.楊樹上住著喜鵲。3.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3.朗讀第1自然段。
4.小結(jié):第1自然段寫了寒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板書:面對面鄰居)那么其他的自然段有可以畫幾幅畫呢?可以畫怎樣的畫呢?我們繼續(xù)學習。
5.出示任務(wù):自由讀讀課文第5、6、7、8自然段,想一想,根據(jù)這四個自然段的意思,你會畫幾幅畫?
個體朗讀思考.
6.反饋指導。
預設(shè):會畫三幅畫。第5自然段畫一幅;第6、7自然段畫一幅;第8自然段畫一幅。
7.出示任務(wù):朗讀第5、6、7、8自然段,想象一下,你會畫三幅怎么樣的圖畫?你是根據(jù)哪些語句想象出圖畫的?給這些語句做上記號。
8.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匯報、理解匯報中讀的策略進行;在過程中進行分角色朗讀訓練,讀好人物角色說話和對話,并形成答案。)
預設(shè):
第5自然段圖畫:冬天來了,喜鵲睡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凍得直打哆嗦。
根據(jù)的語句:1.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2.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3.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板書:溫暖的窩直打哆嗦。)
第6、7自然段圖畫:清早,喜鵲又勸寒號鳥做窩,喊號你還是不聽勸告。
根據(jù)的語句:1.第二天清早。2.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3.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板書:再勸還是不聽。)
第8自然段圖畫:寒冬臘月,寒號鳥在哀號。
根據(jù)的語句:1.寒冬臘月,大雪紛飛。2.寒號鳥重復著哀號。
(板書:哀號。)
9.個體朗讀、同桌分角色朗讀練習;班級匯報交流,指導朗讀,強調(diào)根據(jù)情境,讀好人物角色說話,讀好勸說和應(yīng)答的語氣。
(三)小結(jié):
我們通過圖文結(jié)合、讀文想象圖畫和結(jié)合生活實際,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知道了課文講了這么一個故事:(復述故事主要內(nèi)容)。綜合運用朗讀課文、圖文結(jié)合、讀文想象圖畫和結(jié)合生活實際,是了解課文的好方法。
(四)感悟課文主題。
1.導語:那么,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呢?我們繼續(xù)學習。
出示任務(wù):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找出有關(guān)語句,畫上橫線,然后說一說。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
句子: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2.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
答案:因為,冬天快到的時候,喜鵲早早就飛出去,銜回枯草,忙著做窩準備過冬,所以,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
3.出示任務(wù):朗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寒號鳥會凍死了呢?找出有關(guān)語句,用()括上,然后說一說。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分角色朗讀和說話交替進行,指導學生能講完整答案。)
句子:喜鵲兩次勸說、寒號鳥兩次應(yīng)答的有關(guān)語句部分。
答案:因為,寒號鳥不聽喜鵲勸告,盡管知道了要做窩過冬,但認為天氣暖和,得過且過,非常懶惰,不愿做窩,所以寒號鳥最后凍死了。
5.出示任務(wù):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寒號鳥說些什么呢?你是根據(jù)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想到說這個內(nèi)容的?給句子做上記號,然后用“我根據(jù)句子:……,想對寒號鳥說……”說一說。
6.反饋指導。
只要能有根有據(jù),依據(jù)相關(guān)句子對應(yīng)談到對寒號鳥看法的,都應(yīng)該予以肯定。
(五)總結(jié):
同學們真會讀書!通過讀寒號鳥的故事,我們知道了這么一個道理:要認真對待生活,不能得過且過,更不能懶惰,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
四、了解后補短語,仿照例子說一說。
(一)翻開課本P63,讀題明要求。
(二)(PPT出示題目)出示任務(wù):讀一讀這些短語,想一想,根據(jù)短語,你能知道這“凍”“冷”和“熱”到了什么程度了嗎?
個體讀和思考。
(三)反饋指導。
預設(shè):知道的。“凍”到讓人忍不住哆嗦;“熱”到讓人不停地流汗水;“冷”到跟冰窖的溫度一樣;“熱”到跟蒸籠的溫度一樣。
(四)小結(jié):這些短語通過“得”,后面的部分能把前面的詞語的意思講得十分具體形象,讓人一聽就知道“凍”“冷”和“熱”的程度究竟是怎樣的。
(五)導語:你能照著這些短語的樣子,用“得”也說說短語嗎?
出示任務(wù):照樣子先補充,然后再說一說。
PPT出示題目:高興得快得
得得
個體思考練習,同桌交流。
(六)反饋指導。
必須說的是后補短語,如出現(xiàn)學生說的是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則引導比較。
(七)小結(jié):以前,我們學習了短語“的”“地”今天我們又學了新的短語“得”,它們都能把話說的具體一些、形象一些,我們可以在說話和寫話中運用哦。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課后詞語讀記。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jié),關(guān)注學習慢的學生)
六、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
3.根據(jù)結(jié)構(gòu)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獨體字:面;左右結(jié)構(gòu):陣、朗、枯、卻、將、紛;上下結(jié)構(gòu):夜。
(二)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面”的書寫。
(1)指名說說筆畫筆順,訂正后全體一起書空說筆畫筆順。
(2)觀察并說說“面”各筆畫起止位置。
(3)范寫“面”,分別提示各筆畫位置、起止。
(4)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2.指導“陣”“枯”“將”“紛”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陣”“枯”“將”“紛”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小結(jié):都是左窄右寬。)分別提示:“陣”字右比左上下都突出一點,右部的第二筆撇折在田字格中心左側(cè)折,與雙耳旁的恒撇彎鉤的鉤齊平;“車”的長橫穿插在雙耳旁豎旁邊起筆。“枯”字左右等高;右部“古”字第一筆橫從田字格中心起筆,第三筆豎靠近木字旁的點起筆!皩ⅰ弊钟冶茸笊舷露纪怀鲆稽c,右部“寸”字第一筆橫舒展,托起上面的“夕”,豎鉤靠近“夕”的點起筆。“紛”字左右上方齊平,右下方稍突出一點;右上“八”的撇,要穿插到絞絲旁的第2、3筆中間收筆。范寫“陣”“將”“紛”。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3.指導“朗”“卻”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朗”“卻”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相同都是左高右低。)分別提示:“朗”左右相等;右邊的“月”長撇穿插靠近左部右下方收筆!皡s”字左寬右窄;右部“去”的第2橫和點都過豎中線。范寫“朗”字。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4.指導“夜”的書寫。
(1)觀察并說說“夜”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范寫“夜”字。提示:“夜”上窄下寬;下部撇、捺要舒展;下部右邊部分短撇、橫撇的收筆和捺的起筆要考級單人旁。
(3)學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七、總結(jié)。
八、寫字練習和抄寫詞語表詞語。
作業(yè)設(shè)計:
1.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給家人或同伴講講寒號鳥的故事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4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nèi)容:
《淺水洼里的小魚》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冊第28課。本文通過“我”的發(fā)現(xiàn),描寫了一個小男孩以他的純真、善良、執(zhí)著、專注,將沖上海灘滯留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一條一條不斷扔回大海的故事。課文內(nèi)容平實自然,卻感人至深,發(fā)人深省。文章對話描寫突出,通過語言和動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質(zhì)。教學中應(yīng)挖掘這個特點,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從而受到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
2、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教學大綱的要求、結(jié)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依據(jù)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和能力:會認7個生字生字及新詞,會寫“久、至、腰、!4個字。
(2)過程和方法:運用多種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情感,認識到小動物受傷時,我們應(yīng)該伸出援助之手,用愛心來幫助他們,增強孩子對動物或者弱勢群體的關(guān)心和幫助及珍愛生命的意識。
三者相互綜合與滲透。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充分地體現(xiàn)在過程與方法中。
3、說教學重點、難點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充滿了真摯情感的愛心,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已經(jīng)有了一定閱讀能力,因此,教師不必 過多地講解,識字、寫字,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和感悟課文,就成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本課時的難點是在讀書中體會小男孩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純潔心靈。
4、教師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二、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人類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課文所要揭示的主題思想學生能通過讀文來領(lǐng)會,但是要讓學生抓文中的語言來深入體會有些難度。不過文中的大海、小魚、小男孩都是低年級學生喜歡的,教學時可以多創(chuàng)設(shè)說話情境,訓練學生口說我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說教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毙抡n標也指出:語文課程應(yīng)該是開放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結(jié)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shè)計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導入時我通過講一個故事,并同時播放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小魚馬上要成為在淺水洼里快要干死的小魚,來激發(fā)學生關(guān)注這些淺水洼里的命運而讓學生走進教學情境。
2.直觀教學法:在識字、鞏固識字、記詞、寫字、朗讀課文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通過出示卡片、教師示范、電教媒體展示等直觀的形式來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識記、理解知識。
3、以讀促悟法:通過自由讀、教師范讀、點名讀、邊讀邊做動作讀、分角色朗讀、男女比賽讀等形式以讀促悟,以讀促情,使小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體會小魚的痛苦和小男孩保護小魚的著急心情。
以上三種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以讀促悟法為主,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為輔的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閱新課標強調(diào)應(yīng)“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采用“看—讀—思—演—議”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發(fā)現(xiàn)、朗讀、探究、思考、總結(jié),從而深入理解課文,體悟課文情感。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導入的時候,我采用邊講故事邊播放小魚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錄像,學生興奮地看著錄像,嘴里不時發(fā)出驚嘆聲,接著我發(fā)出一聲嘆息:“多么自由可愛的小魚呀,可是這樣的生活已經(jīng)慢慢地離它們遠去了,它們回不了大海了!”同學們想知道為什么嗎?”接著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引導發(fā)現(xiàn)
心理學家布魯納在學習上主張“發(fā)現(xiàn)學習”,他認為: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對學習材料的親身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因此,整體閱讀課文時,我引導學生采用讀一讀、找一找、圈一圈的學習方法發(fā)現(xiàn)新知,找出自己認為難認的字詞然后進行交流。
第三環(huán)節(jié):比賽激趣,自主識字
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必須不斷地在教學中顯現(xiàn),讓學生加強記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先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組詞來識記生字,然后采用開火車比賽、抽卡識字認詞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來識記、鞏固會認的7個生字。
第四環(huán)節(jié):以讀促悟,深入學文
新課標也明確提出了閱讀教學的重要理念:“朗讀是語文教的基本手段,閱讀教學應(yīng)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感受、積累、內(nèi)化。”我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多種朗讀方式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學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我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讀中感悟,再現(xiàn)情境
1、借助“叨念”這個詞語,引出小男孩撿魚、扔魚的原因。讓學生找出是因為“不用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干死!比缓,點名讀、自由讀、齊讀。反復讀這句話,讓學生認識到淺水洼里的小魚的可憐,為下文理解小男孩做好情感的鋪墊。
第二步:重點誦讀,加深理解
在語言環(huán)境識記、理解“叨念”這個詞及小男孩的做法。然后,采用動作演示、點名邊做動作邊叨念、集體邊做動作邊叨念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男孩撿魚動作的艱難和拯救小魚的著急心情。
在此基礎(chǔ)上我提出讓學生思考的問題:小男孩知道他撿不完成千上萬的小魚嗎?小男孩為什么還要撿呢?然后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反復閱讀“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這一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解說“在乎”重點詞語的意思,讓多個學生運用“在乎”造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分男女生讀、同桌合作讀、點名賽讀法。這樣反復閱讀加深學生理解小男孩的心情,同時激發(fā)學生也去“在乎”小魚,珍愛動物的情感。
在“讀”中啟發(fā)學生的思考,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悟理解,從而體驗閱讀的樂趣,探究小男孩撿小魚的原因。
第五環(huán)節(jié):想像拓展
現(xiàn)代教學理念正在促進基礎(chǔ)教育同生活和實踐的有機結(jié)合。基于這個理念和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我設(shè)計了這樣3個問題:
1、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做?
2、看到了小動物受傷了,你在乎嗎?
3、假如你的有一只受傷的小鳥落在你的窗臺上,你會怎么做呢?假如野外的大樹旁,躺著一只受傷的野兔,你會怎么做呢?這一設(shè)計靈活、開放,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使課堂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真正地做到“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
第六環(huán)節(jié):總結(jié)明理
引導學生總結(jié),讓學生明白:我們要保護動物,珍愛生命。
第七環(huán)節(jié):指導寫字
先讓學生復習認讀“久、至、腰、!边@4個字,并會組詞。接著教師重點示范“久”字的寫法,然后讓學生仔細看看,下面的3個字你需要提醒同學們些什么?注意引導學生根據(jù)以前的寫字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把字寫好?傊,寫字練習做到“精講解,多示范,先描紅,后臨寫”,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好看。這一設(shè)計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與“以生為本“的理念。
第八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1、讓學生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或爺爺奶奶聽。
2、回家后談?wù)剬W了這篇課文的感受或想像一下小魚回到大海后會怎么樣?
六、說板書設(shè)計
板書的“小男孩、小魚、不停撿、用力扔、保護動物、珍愛生命”這幾個詞,讓每個孩子在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同時增強保護動物,珍愛生命意識。這樣的板書高度概括、簡單明了,使二年級的小學生易于接受。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干革命需要文化知識,教育學生從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3、閱讀《新補充讀本》中《小八路見到了毛主席》一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從毛主席的語言、動作中體會毛主席對青少年一代的深深愛意和殷切期望。
教學準備:
1、詞卡片。
2、課文插圖。
3、學生帶好《新補充讀本》。
教學過程:
一、示課題:
1、出示毛主席的'題字:天天向上。
2、這是毛主席給我們少年兒童的題字,可以看出:毛主席非常關(guān)心我們少年兒童,希望我們少年兒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要好好學字》。
一、復習。
1、昨天我們讀準了生詞,讀通了課文,了解了有關(guān)毛主席的一些生平事跡,下面老師就來檢查同學們是不是能認讀這些詞語了。(開火車讀生詞卡片)
2、能不能把課文讀流利呢?認為自己能讀流利的請站起來讀。
3、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行擴展閱讀。
四、學生感悟、朗讀課文。
。ㄒ唬┑谝蛔匀欢
1、出示課文插圖,老師想請同學來介紹這幅圖,要想介紹得好,就要去認真讀第幾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3、指名介紹。
。ㄒ唬┑诙、三自然段。
1、找出毛主席和小八路說的話,用筆劃出。
2、小組討論:怎樣讀這些話,為什么這樣讀?
3、小組匯報,教師伺機指導。
4、找出毛主席教小八路認字的句子,劃出來。
5、讀這個句子,讀完后你有什么疑問?引導學生從讀中體會毛主席對少年兒童的親切關(guān)懷和殷切希望。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01-09
小學語文二年級《語文園地二》教案06-01
小學語文二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06-0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27
小學二年級語文《瀑布》教案06-03
小學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03-25
小學二年級語文:雷雨教案02-17
小學二年級教案下冊語文07-16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10-24
【推薦】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