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人的書是怎么制作的

        時間:2021-03-27 09:25:53 國學(xué)常識 我要投稿

        古人的書是怎么制作的

          韋編三絕

          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讀書刻苦勤奮的。“韋”是用于編連竹、木簡的熟牛皮繩子,所以“韋編”在先秦兩漢時期也是書籍的代稱。“三”是約數(shù),表示多次。我國魏晉以前的書,主要是以竹、木片為書寫材料的,每一根竹、木片稱為“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木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木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這樣一篇文章就要用許多根竹、木簡,這些竹、木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編連起來才便于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dāng)然是由許許多多竹、木簡編連起來的。所以《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汗青

          南宋詩人文天祥《過零丁洋》詩中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里的`“汗青”,就是史書的意思。史書為何又稱為“汗青”呢?這與我國古代的書寫材料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我國古代在紙張沒有普及之前,人們用于書寫的主要材料是竹、木簡,書寫前,要先將竹、木簡放在火上烤,去掉水分,這個程序就稱為“汗青”。干后的竹、木簡,既容易書寫而且不易生蟲。后來,人們用書寫材料代稱書寫結(jié)果,就用“汗青”來代稱史書了。平時人們在將要做完一件事情時,往往說要“殺青”了,這也和古代書寫用的竹、木簡有關(guān)。古代著書,每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草稿往往先寫在青竹的表皮上,青竹的表皮比較光滑,需要修改時,很容易將原來的字跡擦掉。待定稿后,再寫在加工好的竹、木簡上。“殺”字的意思是削、刮,所以后來人們習(xí)慣稱著作定稿為殺青。

        【古人的書是怎么制作的】相關(guān)文章:

        古人的字號是怎么起的07-10

        古人的座右銘08-16

        古人經(jīng)典座右銘04-07

        古人的造句05-05

        標(biāo)點(diǎn)古人09-11

        懷古人12-23

        懷古人12-23

        標(biāo)點(diǎn)古人09-11

        古人的讀書格言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