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走向生本有感1200字
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這是向師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擊,它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說教的對象,它建立了先進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從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幾個方面闡述了生本的新生態(tài)教育,給了我深深的啟迪。下面就結(jié)合我的一些粗淺的認識談?wù)勎业乃伎寂c問題。
一、讓教學中含有生本教育的理念
我曾對我的物理課提出了三個希望: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學是一種活動的教學,演繹出最美的探究歷程;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學是一種求真的教學,讓真理在學生的探究中獲得;我希望我的物理教學是一種快樂的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掌握科學。因此我自認為我的教學理念中也應(yīng)該含有點生本教育的理念,然而理念只是意識層面上的東西,在實踐中能否落實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回顧我的課堂,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時為了趕課時,把該學生的實驗變成了演示實驗;有時應(yīng)該讓學生好好討論的地方,我卻匆匆?guī)н^;有時應(yīng)該讓學生動手制作的實驗探究,卻因為學生有些困難而輕易地放棄;有時因為實驗教學器材準備的困難而放棄了讓學生動手體驗的機會……,細細想來,問題真得挺多。雖然其中有部分客觀的原因,如教材的課時多,配套實驗器材的不到位等等,但從主觀上看,還是由自己的懶惰情緒造成的,因此如何改善我的教學,讓每節(jié)課煥發(fā)出生本的教育理念應(yīng)是我不斷思考的地方。
二、設(shè)法讓生本教育在物理課堂里綻放
生本教育體系的方依法中,提及了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等生本的教育方法,它為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明確的思路。物理教學中的精髓是實驗教學,是“做”的范疇,如果只讓學生學而不做,是無濟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如何讓生本教育在我的課堂里綻放,唯一的方法是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的過程中來“以學定教”完成教師的使命。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中的“教”比師本教育中的“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建立在教師高度尊重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基礎(chǔ)上,如果空泛地提“以學定教”、“以學論教”這是對生本教育的誤解。因此結(jié)合“‘六模塊’建構(gòu)式”課堂教學模式,我設(shè)想我的生本物理課堂應(yīng)該是:以學生課前自學為基礎(chǔ),以學生自主探究為核心,以討論交流來把“教”融入于學的'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場景。改“在書本中學物理”為“在生活中體驗、感悟物理,在教學中精選活動內(nèi)容和組織形式,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探究規(guī)律,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fā),設(shè)計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動,幫助學生探究,以求學生有最大收獲和發(fā)展。
三、正確對待課堂教育中不和諧的音符
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zhì)和基本原則,我平常對學生應(yīng)該是比較尊重和友愛的,但由于物理學科中的部分內(nèi)容對初中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維來說,理解起來的確有點難度,加之物理學科內(nèi)容多、課時少的影響,有些學生對物理課的學習認識產(chǎn)生了偏差,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了一些消極、散漫,甚至影響到同學學習的不良現(xiàn)象,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尊重和友愛成了他們不和諧的音符的“溫床”,如何在不變 “溫床”為“冰床”的前提下,能夠讓“溫床”飄出和諧的音符,這又是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唯有從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發(fā)現(xiàn)他們感興趣的興奮點,讓他們愛上物理學習。
總之,我覺得,在“新課程標準”中有關(guān)“自主、探究性的學習”就與教育走向生本相類似,“‘六模塊’建構(gòu)式”課堂教學模式也更體現(xiàn)了教育走向生本的思想。同時,“‘六模塊’建構(gòu)式”課堂教學模式更加細化,更有層次感,便于課堂操作。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就不在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而是學習中的“參與者,組織者,聆聽者”。
通過學習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對我們的課堂改革確實有很好的指導(dǎo)作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教育改革已成為時代教育的主題。及時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來,我們的教育才有出路,才會彰顯其獨特的人文魅力。
【讀教育走向生本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教育走向生本》有感02-02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心得03-18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03-22
讀《走向生活》有感01-21
讀走向非洲有感12-26
讀走向生活有感11-24
讀走向生活有感11-24
讀《輕輕走向完美》有感04-10
讀《走向海洋》有感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