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糟味是哪個朝代
導語:所謂“糟味”,即用釀制黃酒所余之酒糟(又稱“糟鹵”或“糟油”)浸泡、腌制或燒制之食。以下是小編整理所謂糟味是哪個朝代的資料,歡迎閱讀參考。
所謂糟味是哪個朝代
戰(zhàn)國
釋義
糟味釋義:糟【zāo】,“糟”是江南一種涼菜的制作方法,是指用酒糟制作的食品。
糟,酒滓也――《說文》。
所謂“糟味”,即用釀制黃酒所余之酒糟(又稱“糟鹵”或“糟油”)浸泡、腌制或燒制之食。是對該類食品的一種統(tǒng)稱。
詞語溯源
制糟之風,起于戰(zhàn)國,盛于南宋,為江南尋常人家所用,最初應與食品儲藏有關。非虛構類文字記載,見《隨園食單》(如“糟鲞”、“糟肉”和“糟雞”);虛構類的,情況就更“糟”了:《紅樓夢》有糟鵪鶉、糟鵝掌;《金瓶梅》有糟鵝胗掌、糟鰣魚:“里外青花白地磁鹽,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糟鰣魚,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保ǖ谌幕亍东I芳樽內室乞恩 受私賄后庭說事》)。
吃糟是先秦遺風,最早載于兩千多年前的《楚辭》;南宋以后吃糟之風大興,都城臨安有賣糟鮑魚、糟羊蹄、糟蟹、糟豬頭肉的;到元、明、清時,除市上供應糟制品外,已發(fā)展到家庭自制,清代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里就提到了糟鵝掌、糟鵪鶉之類精致糟味,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也有自制糟肉、糟雞、糟鲞的記載。
這是黃酒之鄉(xiāng)紹興食客發(fā)明的一種精致考究的.吃法,按說現(xiàn)殺的雞鴨已是美味,經(jīng)糟制之后,更可以去葷腥提香味,酒糟的濃香和調料的咸鮮進入“肉體”之后,使得肉質別有風味,皮脆骨鮮,緊致嚼勁,并且糟香入骨,堪稱每個毛孔都很鮮美。 由于調料都源于酒,做法也相似,當?shù)鼐桶阉鼈兎Q為“糟醉一家”。據(jù)說周代八珍中的漬就是用酒糟浸漬的牛羊肉!都t樓夢》里也寫到吃糟鵝掌、糟鵪鶉的這種食風。 那一股若有若無、有酒香無酒味的特殊的糟香,令人聞香而至,胃口大開。古人曾夸張地形容:“入口之物,皆可糟之。” 難怪南宋大詩人陸游吃過糟雞后留下“糟雞最知名,美不數(shù)魚蟹”的贊詞。
“糟”與“醉”相似,調料都源于酒,做法也相似,故有“糟醉一家”之稱。江南自古為稻米產(chǎn)地,也是黃酒的故鄉(xiāng)。除了眾多的酒廠作坊造酒以外,民間農(nóng)戶都有釀米酒的習
【所謂糟味是哪個朝代】相關文章:
最晚的朝代是哪個朝代01-17
勾踐是哪個朝代的01-15
射雕是哪個朝代06-20
祝英臺是哪個朝代的06-21
唐伯虎是哪個朝代01-14
賈誼是哪個朝代的06-21
商鞅是哪個朝代06-21
和氏璧是哪個朝代01-14
程頤是哪個朝代的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