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濠上觀魚的成語典故

        時(shí)間:2021-04-29 19:24:38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濠上觀魚的成語典故

          典源出處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shu) 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qǐng)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眱,當(dāng)作鯈。

          釋義用法

          莊子 (周) 與惠子(施) 同在濠水橋上觀魚。莊子說:“儵魚游得很快樂!被葑诱f:“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很快樂!鼻f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魚很快樂?”后以此典表示辯言機(jī)敏; 或表現(xiàn)寄情于物外,逍遙游樂的情懷。

          用典形式

          【觀樂】 唐·韓愈:“膾成思我友,觀樂憶吾僚!

          【觀魚】 宋·蘇軾:“此地他年頌遺愛,觀魚并記老莊周。”

          【觀濠】 唐·柳宗元:“鹿鳴驗(yàn)食野,魚樂知觀濠。”

          【知魚】 宋·張炎:“知魚淡然自樂,釣清名,空在絲綸!

          【魚樂】 金·元好問:“魚樂定從濠上得,竹香偏向雨中聞!

          【臨濠】 唐·李白:“投汩笑古 人,臨濠得天和!

          【游鯈】金·元好問:“洋洋游鯈逝,泛泛輕鷗泳!

          【窺魚】 宋·辛棄疾:“窺魚笑汝癡計(jì),不解舉吾杯!

          【子知魚】 宋·蘇軾:“應(yīng)觀吾知子,不怪子知魚!苯稹ぴ脝枺骸傍D短何如鶴有余,非魚誰謂子知魚!

          【為鯈魚】 宋·辛棄疾:“曾與東山約,為鯈魚,從容分得,清泉一勺!

          【觀魚樂】 唐·張說:“觀魚樂何在,聽鳥情欲歇!

          【我知魚】 宋·蘇軾:“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惠子魚】 唐·李群玉:“正作莊生蝶,誰知惠子魚!

          【濠上樂】 清·趙虹:“園吏好尋濠上樂,丈人已息漢陰機(jī)。”

          【濠梁樂】 宋·陸游:“魚似濠梁樂,鷗如海上馴!

          【濠梁招】 唐·杜甫:“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鯈魚樂】 清·王夫之:“坐愛鯈魚樂,悠然濠上心。”

          【觀魚惠子】 宋·蘇軾:“觀魚惠子臺(tái)蕪沒,夢(mèng)蝶莊生冢木秋!

          【觀魚濠上】 清·鄭燮:“寄語長安車馬道,觀魚濠上是天游!

          【非魚濠上】 宋·辛棄疾:“非魚濠上遺意,要是吾非子!

          【知我知魚】 宋·張炎:“知我知魚未是樂,轉(zhuǎn)蓬閑趁白鷗招!

          【魚游濠上】 宋·黃庭堅(jiān):“魚游濠上方云樂,鵩在承塵忽告兇!

          【濠上之意】 宋·陳師道:“是間 相忘不為小,濠上之意誰得會(huì)。”

          【濠上觀魚】 唐·皇甫冉:“海邊曾狎鳥,濠上正觀魚!彼巍り懹危骸板┥嫌^魚非至樂,管中窺豹豈全斑?”

          【濠上知魚】 宋·陳師道:“說與杜郎須著便,不應(yīng)濠上始知魚!

          【安見我非魚】 清·金衡:“倚枕相忘人化蝶,臨流安見我非魚。”

          【魚樂思濠上】 宋·王安石:“遠(yuǎn)同魚樂思濠上,老使鷗驚恥海濱!

        【濠上觀魚的成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金碗玉魚成語典故10-01

        白龍魚服成語典故01-17

        龍陽泣魚成語典故10-02

        走馬觀花成語典故05-11

        熊魚難兼的成語典故09-29

        廚有懸魚的成語典故10-01

        作壁上觀的成語典故09-24

        關(guān)于白龍魚服的成語典故10-01

        成語欺君罔上的典故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