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集錦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春節(jié)時的習俗有很多,貼春聯(lián)就是其中一個。
聽爸爸說,這個習俗大有來歷呢:春聯(lián)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辟邪,后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lián)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fā)展為春聯(lián),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除夕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lián)。我拿著一把剪刀和透明膠布,爸爸拿著春聯(lián),一起來到門外。爸爸先貼橫批。我用剪刀喀嚓喀嚓地把膠布剪成小塊,遞給爸爸。有時候我剪多了,就把剪多的膠布的一半貼在門上,另一半懸在空中,當做備用。爸爸輕輕地貼住春聯(lián),免得貼皺了。我們倆配合得很默契。爸爸先貼橫批,再貼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我看了奇怪地問:“爸爸,你為什么上聯(lián)貼在左面,下聯(lián)貼在右面呢?”爸爸回答:“傳統(tǒng)來講,右聯(lián)為上,左聯(lián)為下。橫批從左往右念,上聯(lián)就應該貼在左面,從右往左念,上聯(lián)就應該貼在右面,F(xiàn)在通常的橫批都是從左往右念的。我們家的也是,所以上聯(lián)就應該貼在左面!弊詈笪覀冇仲N了值得大大的福字。貼完春聯(lián),從遠處一看,紅紅的,很喜慶。橫批是福星高照,上聯(lián)是金鼠賀歲年年好,下聯(lián)是萬事如意步步高。
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貼春聯(lián),迎新春。祝愿家家戶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過得吉祥幸福,快快樂樂!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2
我的家鄉(xiāng)在洛南縣一個安靜、優(yōu)美的小村莊。因為遠離城市的喧鬧,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好,空氣很清新,還保留著許多傳統(tǒng)的習俗,我非常喜歡這里。
每年快過年時,一到臘月村子里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極了。最好吃的是一種叫“油馃子”的面食,發(fā)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鍋里一炸,變得金燦燦、圓滾滾的,像一個個金色的元寶,吃了這個“元寶”來年一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就圍著火爐開始包餃子,奶奶就會在餃子里悄悄地放上幾枚硬幣,這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來慶祝新一年的開始。吃餃子時大家都在試誰的運氣好,奶奶說,吃到硬幣的人來年一定有好運。
整個正月,小村莊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數(shù)不清。我喜歡這里,這兒的習俗真有趣。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3
有的人喜歡春節(jié),因為春節(jié)最熱鬧;有的人喜歡中秋節(jié),因為中秋節(jié)團團圓圓;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因為可以包粽子,也可以吃粽子。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起了個大早去買包粽子的材料,包粽子需要粽葉、蜜棗、肉、糯米等。
媽媽回來時左一袋,右一袋,買得可真多呀!我連忙幫著媽媽,把一袋一袋地把材料放在桌上。洗粽葉、洗米、切肉,都準備好了,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熟練地包了一個一個粽子。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盆中,可是有一個粽子卻從監(jiān)獄中溜了出來,掉到了地上。媽媽看到后,把溜出來的粽子重新放回了他們的監(jiān)獄?粗鴭寢尠兆樱沂职W癢也想包:“媽媽,我也要包粽子!
媽媽笑嘻嘻地說:“好,給你包包粽子?墒呛茈y的,你可別半途而廢呀!”
媽媽把粽葉卷成錐形,然后把材料放進去……于是,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卷成錐形,放米進去。沒想到的是,我卷的椎尖太寬了,米都一個一個的從屋子中溜了出來。都怪我沒把錐形卷好了。果然應驗了那句老話,“細節(jié)決定成敗!
我又小心翼翼地把粽葉卷成錐形,把材料放進去。這次令我驚喜的是,沒有失敗,這讓我非常開心。
忽然,我有了想法,能不能把一枚硬幣放進粽子里,看誰能找到就給他5元錢。媽媽聽到后說:“可以,不過你先給硬幣洗個澡,不然太臟了,不能放。”
媽媽話音剛落,我就把口袋中的硬幣拿了出來,一眨眼間,就跑向了洗菜的地方。我左拿刷子,右拿硬幣,打開水龍頭就開始刷。刷了一會兒,又將硬幣上滴了點洗潔精。
洗完后,硬幣可能是在感謝我,自己跳在了凳子上。凳子剛好又被太陽照著,陽光將硬幣上面的水全部都擦掉了。我將它放進了粽子的肚子里,很幸運,我吃到了這個粽子。
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中我學習到了,“細節(jié)決定成敗”,學習到了怎么包粽子。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鄉(xiāng)——陸豐,也有不一樣的習俗。
在我的家鄉(xiāng)準備過年時,家家到幾十里買年貨,要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八就開始大掃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將垃圾、灰塵掃走后,就把買的吃的擺上桌,讓客人和家人吃。在這一天,已經(jīng)漸漸會有客人來做客了,無論是隔一面墻的鄰家親戚,無論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會趕來做客。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海鮮與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這一夜,在廣場上會演“潮劇”,會有很多人前往觀看。不僅如此,在廣場上還會有人在賭“魚蝦蟹”,時不時連小孩子也會拿著十塊、五塊前往去賭一賭,因為過年開心。此時此刻,大部分店鋪已經(jīng)關門,因為都去看戲了。
正月初一與除夕截然不同。這一天,大人們都在家中看看電視什么的,只有小孩偶爾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來臨,有一個高潮到了,許多的人都蜂擁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親戚家拜年,小孩子都應接不暇,嘴里不停說著“新年快樂”等吉言,然后不停收著紅包,到下午時會有舞獅不斷進入一戶戶人家,舞獅代表吉祥,意味福氣來了,大家都十分樂意它們進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過去了。在正月十七過去,家鄉(xiāng)的新年也就算過去了。學生們該去上學,大人們又去照常工作了。雖然新年過去了,但小孩還會放放鞭炮,還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來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過去。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風俗,但也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清明祭祖,基本大同小異。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是晚唐詩人杜牧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傳達出哀傷。清明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每到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總要早早起來,拎上裝滿了紙幣、金銀元寶和香的袋子,準備去掃墓。我們從城里驅車來到鄉(xiāng)下的老家,又走了很長一段路才祖先的墓地。這時,太陽已經(jīng)升出地平線很高了。在我們老家,必須等到太陽把露水曬干了才可以祭祖,我們到達墳地時,時間把握得正好。
這時,爸爸拿出鐵鏟,從附近的田地里挖了一塊方方正正的土塊,我忙問:“這是干什么呀?”爸爸答到:“這是土帽子,用來壓錢紙的。”然后爸爸把錢紙放在墳頭,再用剛才挖的這塊土穩(wěn)穩(wěn)地壓上。爸爸還跟我說,這錢紙,使人一看就知道這墳墓里的人后繼有人。就這樣,掃墓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爸爸又拿出一些火紙把他們放在水泥上,再用打火機點燃,跪下來,然后,再拿出一些紙錢。燒了起來。邊燒邊說:“保佑全家平平安安,保佑我們小川學習成績好……”。我看了看,感覺很簡單,便說:“我能試試嗎?”爸爸點了點頭。我也像爸爸一樣,跪了下來,拿著紙錢開始燒了。先拿了一些把他們分開,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到火里,我又放了一些紙錢,每次我都十分小心,生怕火突然一起燒到我,我越來越熱,便讓爸爸來燒了……
直到所有的紙錢和用紙折成的金銀元寶全部化為灰燼我們才能離開,這樣,祖先們都收到后輩進貢的錢物了,他們在那邊就可以衣食無憂過得幸福了。
清明時節(jié),用這樣的方式祭奠祖先,雖然有些迷信,但能表達出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難怪這樣的風俗代代相傳了。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風俗07-17
家鄉(xiāng)風俗04-09
家鄉(xiāng)風俗05-15
家鄉(xiāng)風俗08-14
家鄉(xiāng)風俗04-09
家鄉(xiāng)風俗05-15
家鄉(xiāng)風俗08-14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8-15
家鄉(xiāng)的風俗六年級作文06-08
說說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