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旱
hàn ㄏㄢˋ
1. 長(zhǎng)時(shí)間不下雨,缺雨,缺水,與“澇”相對(duì):~季。~災(zāi)。干~。防~。
2. 非水田的、無水的、陸地上的,與水無關(guān)的:~井!铩!H。
詳細(xì)解析
詳細(xì)字義
◎ 旱 hàn
〈形〉
(1) (形聲。從日,干聲。本義:久不下雨)
(2) 同本義 [dry;drought]
旱,不雨也。——《說文》
旱既大甚,蘊(yùn)隆蟲蟲!对(shī)·大雅·云漢》
不得雨曰旱!豆攘簜鳌べ夜荒辍
二谷不收謂之旱!赌印て呋肌
三千里之旱!獫h· 賈誼《論積貯疏》
兵旱相乘。
(3) 又如:旱澇(干旱與水澇);旱云(干旱不雨的云);旱亢(大旱);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潤(rùn))
(4) 非水田的 [other than paddy field]。如:旱蓮(生于陸地的草藥名);旱芹(芹菜的別稱);旱谷
(5) 迅猛。通“悍” [bold and powerful]
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yuǎn)。——漢· 賈誼《鵬鳥賦》
詞性變化
◎ 旱 hàn
〈名〉
(1) 陸地 [dryland;land]。如:旱軍(陸師);旱隊(duì)(陸師)
(2) 山名。旱山 [Han mountain]。在今陜西省南鄭縣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