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柏
bǎi ㄅㄞˇ
1.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jié)球果,有“扁柏”、“側(cè)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zhì)堅硬,紋理致密?晒┙ㄖ爸圃炱魑镏茫骸叮ò貥渖系穆端,據(jù)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2. 姓。
其它字義
● 柏
bó ㄅㄛˊ
◎ 〔~林〕德國的首都。
其它字義
● 柏
bò ㄅㄛˋ
◎ 同“檗”。
詳細(xì)解析
詳細(xì)字義
◎ 柏
栢 bǎi
〈名〉
(1) (形聲。從木,白聲。本義:木名,柏樹,也稱“椈”)
(2) 柏科柏木屬植物的通稱 [cypress]
柏,鞠也!墩f文》
柏,椈!稜栄拧
鬯臼以椈。——《禮記·雜記》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3) 柏屬約20種。如:側(cè)柏、圓柏、刺柏、臺灣扁柏、福建柏等,常綠樹,可供觀賞和材用,分布于歐亞和北美暖溫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4) 柏葉 [cypress leaf]。如:柏酒(以柏樹葉浸泡的酒)
(5) 特指柏臺(御史臺的別稱。漢御史府中列植柏樹,固稱) [cypress terrace]
俱蟠使下之柏,俱擅乙中之二。——唐· 黃滔《祭陳侍御》
(6) 古國名。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縣 [Bai state]
于是江、 黃、 道、 柏方睦于 齊!蹲髠鳌
(7) 另見 bó;bò
其它字義
◎ 柏 bó
(1) ——用于外國語音譯。如:柏林;柏拉圖
(2) 另見 bǎi;bò
其它字義
◎ 柏 bò
(1) ——見“黃柏”:即黃檗
(2) 另見 bǎi;bó
字形






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