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黨
(黨)
dǎng ㄉㄤˇ
1. 為了政治目的結(jié)合起來的團體:~派!珗F。~委。~員。~章!y。~風(fēng)。~紀。
2. 意見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關(guān)系結(jié)成的團體:~羽。朋~。死~。
3. 指親族:父~。母~。妻~。
4. 古代地方組織,以五百家為一黨。
5. 姓。
詳細字義
◎ 黨
黨 dǎng
〈形〉
(1) (形聲。從黑,尚聲。“黨”、“黨”在古代是兩個字,現(xiàn)在“黨”是“黨”的簡化字。簡化字“黨”,從兒(人,尚聲)本義:晦暗不明!包h”指集團時,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貶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
(2) 不鮮明 [not bright]
黨,不鮮也!墩f文》
嘉興謂衣物敝垢不鮮曰煙黨。—— 蔣禮鴻《義府續(xù)貂》
(3) 美,善,正直。后作“讜” [good]
黨,善也;美也!稄V雅》
元而致實,博而黨正,是士君子之辯者也!盾髯印
詞性變化
◎ 黨
黨 dǎng
〈動〉
(1) 知曉,解悟 [understand]
法先王,順禮義,黨學(xué)者。——《荀子》
(2) 偏私,偏袒 [be partial to]
子黨于師人!俄n非子·外儲》
群而不黨!墩撜Z》?鬃:“助也。”
(3) 又
吾聞君子不黨?鬃:“相助匿曰黨!
(4) 結(jié)伙 [gang involvement]
性貪而狠,黨豺為虐!鳌 馬中錫《中山狼傳》
◎ 黨
黨 dǎng
〈名〉
(1) 古代地方戶籍編制單位。五百家為黨 [five-hundred families]
五族為黨!吨芏Y·大司徒》。注:“百家,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
君實鄉(xiāng)州藏焉!豆茏印ど綑(quán)數(shù)》。注:“三千五百家為黨,此非周制!
操當(dāng)以 肅還付鄉(xiāng)黨。——《資治通鑒》
(2) 又如:黨人(同一鄉(xiāng)里的人);黨正(周代所設(shè)地方組織的長官)
(3) 朋輩。指意氣相投的人 [kinsfolk;relative]
辨說得其黨!抖Y記·仲尼燕居》。注:“類也。”
睦于父母之黨!抖Y記·坊記》。注:“猶親也。”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n愈《山石》
(4) 又如:黨友(指志道相近、立場相似的人);黨援(指與自己同道而給予援助的人)
(5) 朋黨;由私人利害關(guān)系結(jié)成的小集團 [clique faction]
無偏無黨!稌ず榉丁。注:“朋黨!
各于其黨!墩撜Z·里仁》
惟黨人之偷樂兮!冻o·離騷》
使其黨入索財物。——清· 方苞《獄中雜記》
(6) 又如:死黨;余黨(未消滅盡的黨羽);黨惡(結(jié)黨作惡)
(7) 政黨 [political party]。如:共產(chǎn)黨;共和黨;國民黨;工人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