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芟
shān ㄕㄢˉ
◎ 割草,引申為除去:~草!ǎ幔荩唬猓畡h削文字)。~夷。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芟 shān
〈動〉
(1) (會意。從殳( shū)。殳,兵器。以殳除草。本義:鏟除雜草)
(2) 同本義 [mow grass]
芟,刈草也!墩f文》
嘗之日,涖卜來歲之芟。——《周禮·肆師》
芟蕰崇之。——《左傳·隱公六年》
載芟載柞!对姟ぶ茼灐ぽd芟》。注:“除草曰芟!
(3) 又如:芟夷(除草,割草);芟荑(同“芟夷”。刈除);芟柞(指耕作);芟翦(芟剪。剪除;修剪);芟薙(刈除);芟柞(割除草木);芟穢(割除雜草。后用以比喻除去禍害)
(4) 斬殺;消滅;清除 [kill;eliminate;clear away]
芟野菼!痘茨献印け窘(jīng)》。注:“殺也!
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顿Y治通鑒》
(5) 又如:芟討(討滅敵人);芟鋤(除去,鏟除);芟刈(割,引申為殺戮);芟夷(鏟除;除草;亦指殺戮);芟定(平定)
(6) 刪除 [;strike out]。如:芟削(刪除);芟翦(芟剪。刪除)
詞性變化
◎ 芟 shān
〈名〉
(1) 大鐮刀 [scythe]
權(quán)節(jié)其用,耒、耜、耞、芟。——《國語·齊語》
(2) 如:芟割(用鐮刀收割)
(3) [用作防汛護堤]砍下的蘆荻 [reed]
凡伐蘆荻謂之“芟”,伐山木榆柳枝葉謂之“梢”,辮竹糾芟為索。——《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