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時間:2024-10-19 04:50:0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精選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精選7篇)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篇1

          再過幾天,就是中國人們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節(jié)了,按照人們的慣例,一般都是全家人吃過晚飯后,圍坐在窗前的茶幾上,擺上精美的月餅、瓜果,一邊品味,一邊賞月。如果天公作美的話,皎潔的月亮高高的掛在遙遠的天空中,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心情也會格外的清爽。

          記得小時候,出身農村,家住平房,小孩子們對中秋節(jié)的期盼絕對不亞于過年,七十年代,正是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但母親無論多么忙碌,總要在中秋的夜晚親手為我們準備一頓“極其豐盛的晚餐”,那就是蒸一鍋熱氣騰騰的白面饅頭,出鍋以后,在饅頭上點上幾個小紅點,說是等晚上月亮出來以后,給嫦娥姐姐吃。后來,農村經濟條件好了,不僅蒸饅頭,還打月餅、炸丸子、配小菜、弄小酒,所有的這些精美食品擺放在圓圓的飯桌上,或形“圓”或意“圓”,總之就是要月圓人更圓,淡淡的月光下,蘋果,西瓜,葡萄所有的吉祥、團圓都被母親做出各種精美圖案擺放在飯桌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父母親每年都要給我們講述中秋的來歷和嫦娥的傳說,讓我們永遠都難以忘懷。有時干脆就把幾家人的餐桌合并到一起,再點上一堆干木材,既驅蚊,又取暖,紅彤彤的火光映襯在每個人的'笑臉上,孩子們桌前桌后,院里院外玩耍嘻戲,大人們談古論今更是笑聲朗朗,一種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充溢在院里的每一個角落。

          那個年代的人們太容易知足了,沒有廣播,沒有電視,更沒有電腦,幾個家庭簡簡單單的自發(fā)組織一臺純天然的不需經過任何修飾,任何渲染的“中秋晚會”,沒有伴奏帶的獨特的歌聲聽起來美妙動聽,沒有經過事先彩排的小品表演起來照樣讓人捧腹大笑,歡歌又笑語,豐盛又豐富。中秋的喜悅渲染著美麗的大地,月亮顯得越發(fā)柔美,星空顯的更加燦爛。以至于多少年后的每個中秋之夜我都會想起兒時在農村度過的中秋節(jié),這是現代的孩子們永遠都無法享受,無法體會的美妙絕倫之樂。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篇2

          遠處飄來老歌《爺爺為我打月餅》,超市里各種琳瑯滿目月餅,在導購員聲中傳出:蓮蓉蛋黃月餅五折,蘇州正宗老婆餅六折,新鮮出爐的五仁月餅七折……仿佛把記憶中兒時的中秋重現,只是直覺告訴我,盡管今天的月餅品種繁多,卻很難有兒時的月餅香濃。讓人期盼!

          生活在八十年代初期,可以說改革春風吹拂每個人的臉上,給人生機勃勃。特別是當時在國營工廠上班的工人們,三八食堂、醬油廠、糖果廠、豆腐坊、草帽廠、皮鞋廠、農機廠……有點技術的工人更是躍躍欲試。在半死不活的工廠早已沒有發(fā)展可說,自己出來做政策上又不允許,只好偷偷摸摸在自家做。隔了一條街的陳師傅家,從我打記憶起,每年的中秋節(jié)前從他家飄出的蔥香味,讓我時隔三十年的今天,還是記憶猶新的。陳師傅個子高高的,長得秀氣的臉頰,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顯得和藹可親的,一手做糕點的好手藝,在糖果廠是出了名糕點師傅,從選材、下料、蒸熟、印模、烘烤到出爐,幾十年的實踐研磨,讓他練就一雙識別器一樣的眼睛。有一次,父親給他們拉了一次面粉,當時天氣雨多潮濕,堆積在倉庫里的面粉有點發(fā)潮發(fā)黑,我們一般人認為可以食用的,可是陳師傅堅持不讓面粉師傅下料,說做出的月餅不是當時能吃完,這種面粉保質期不可信了。足足浪費千斤面粉,可是他笑瞇瞇的雙眼告訴大家:食品安全第一,切不可做黑心手藝。正因為這種誠信,找他做月餅、糕點的鄰里街坊越來越多。八月初,他接的訂單估計超過百來戶了。我們家離他家近,一般中秋前兩天,母親就會去陳師傅家定好椒蔥味十個,豆沙味十個,那時候家境還不錯的街坊四鄰都有定做的習慣。母親管著一家九口人的口糧,都要用糧票置換糕點的。記得有一年的中秋,母親告訴我去陳師傅家取月餅,我高高興興哼著歌一路小跑去的,像一只歡快的小鹿,一臉的笑容滿面,早已寫在陳師傅家的月餅上。遠遠的一股蔥香味襲來,趕緊停下做了個深呼吸,仿佛要把這股蔥香味都吸入味覺里,直致滲透到身體的每個細胞。順著蔥香味,一排矮房子里傳出噠噠噠的聲音,心想:月餅不是做出來的,難道是打出來的嗎?十歲女孩的害羞讓我不禁驚慌起來,一手提著客家人常用的四方竹籃子,一面墊起腳跟晃著身體,向噠噠噠響聲尋去。陳師傅家人在月餅模具下取月餅胚子。垂涎三尺的蔥香味月餅終于現身眼前,從烤爐出來的月餅穿著光亮光亮的外衣,帶著土黃色又有點焦灼色,摸著微燙微燙的,軟軟的脆脆的,就像是一層一層精美套子,我最愛的脫皮餅哦!心里那種美滋滋的甜蜜感,一下子就像掉入蜜罐里,從頭酥到腳。讓我從提回月餅就開始期盼八月十五中秋的到來。

          八月的秋風有些涼意,父親把買回來的月餅用一塊干凈紗布蒙上,掛在客廳的樓板上。每每吃過飯,在客廳時,姐妹幾個會情不自禁抬頭,駐步在月餅下,深呼吸,然后忍不住地說,真香啊!后一句都是在心里說,真想吃!期盼的日子過得真慢。∧赣H早早出門置辦中秋晚宴:釀豆腐、糖醋魚、魚絲、板栗燒雞、醬汁雞爪、蝴蝶魚、胡蘿卜三絲、白斬雞蔥姜蒜、青菜等等。。∫槐P盤,一盆盆,紅的黃的綠的,象征團圓的魚丸湯,年年有余的糖醋魚,美美滿滿的蝴蝶魚,清清白白的釀豆腐,有滋有味的雞爪,當季補氣佳肴板栗雞,都是和上中國傳統(tǒng)團圓節(jié)而生出的象征美好愿望的菜肴,讓我們飽腹之后還是最惦念樓板上掛著的圓圓月餅。月亮已經慢慢爬上來,仿佛和掛在樓板上月餅一樣誘人。那顆期盼已久的心,在慢慢合著蔥香味化著。父親準備水果:楊桃切開,像一顆顆五角星擺在擺在盤子上;一顆顆黑紫黑紫的葡萄,盛在盆上,就像是一雙雙烏黑眼睛,在月光的襯托下顯眼極了;一塊塊撥好皮的柚子,整整齊齊排在竹圓盤里,片片花開似得,讓人養(yǎng)眼;父親的巧手總是讓我們心生佩服,父親不緊不慢把樓板上的月餅取下,輕輕地揭開白沙布,就像是一個魔術師一樣,給我們設下懸念。一個個光亮而香氣四溢的月餅,在父親手上劃過,來到我們準備好的圓竹盤里,趕緊聞一聞,還是那種令人難忘的香味。小伙伴們手捧大大小小月餅早已等候在門口,姐妹幾個高高興興出門去了。鄰里小伙伴們有的拿著白色糯米做成月餅,有的捧著印有花好月圓的月餅,有的手捏紙袋子裝著月餅,有的捧著香氣撲鼻的老婆月餅,有的捧著豆沙餡料的月餅。潔白無瑕的月光下,一群快樂無限的孩子們,時而比比誰的月餅打,時而比比誰的`月餅香,時而停停走走踩影子,時而吃吃手中月餅,像一群自由自在的鳥兒,在歡快追逐著;像一朵朵浪花,泛出海面,盡顯天真可愛;像一顆顆掛著的風鈴,把悅耳的聲音傳到街頭巷尾。大人們早已習慣鄰家孩子們的瘋狂歡樂,尖叫呼喊,累了,就席地而坐,說說笑笑;想玩鬧,就撒腿就跑,狂奔帶跳;一會兒女孩嘻嘻哈哈,一會兒男孩打打鬧鬧,一會兒女孩尖叫,一會兒男孩高歌……盡顯孩童的無畏無懼的本色。大人們也不會呼喊自家孩子回家洗漱睡覺,讓自家孩子玩?zhèn)夠玩?zhèn)盡興的……

          月亮越升越高,我剛剛到家,父親就讓我送個月餅給對門住的鄰居。大伙兒都出來亮月光,怎么不見黃素琴呀!她父親是個老兵,頭腦靈活,在七十年代末,到浙江販賣絲襪,最后運氣不好,在政策不開放的年代,定了個投機倒把罪,判了十年刑,讓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就沒落。她母親只好炒些菜到隔壁學校去賣,一毛一毛的掙著全家人的生活開銷。我端著圓竹盤,躡手躡腳推開素琴的家門,微弱的燈光下,一家人苦情的圍坐,仿佛是沒吃晚飯,我輕輕地叫著:素琴,出來一下。瘦弱的身子在月光下,顯得干扁又狹長的。她遲疑不定的推卻著,我用力一拽她的雙手,讓她穩(wěn)穩(wěn)當當地接著竹圓盤,我轉身就走了……抬頭望著明月,仿佛看見明月在對著我微笑,更像是明月在摸著自己的臉蛋。。。那么柔和、那么舒坦。

          每年八月十五的月兒還是那么明亮那么圓潤,只是長大了我們,各奔東西的鄰居孩子們早已是在各自的世界賞月、吃月餅。令人難忘的兒時中秋月,總會在夢中縈繞,如昨天、似夢境,猶如清泉……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篇3

          又是一年八月中秋,走在夜歸的路上,一輪圓月高高的掛在深邃的天空中,旁邊隱約可見幾處散云在輕輕的浮動,或許是因為月光的分外皎潔,星星也不知躲到了哪里,就好像游子的愁兒無處尋覓,關于中秋的種種回憶似乎也早已淡忘,試著追憶卻落得滿地迷茫。

          孩提時,九月一開學就開始盼望著中秋節(jié)的到來,中秋一到月餅也就有的吃了,依稀記得那時的月餅都是鎮(zhèn)上自產自銷的,沒有華麗的包裝,也沒有今天的琳瑯滿目,更沒有如今美其名曰“黃石港餅”,但那香甜的味道卻甜蜜了整個美好的童年。

          中秋節(jié)那天,家里就像過年一樣,爸爸媽媽放下手中的農活,早早的準備了一桌好菜,我們兄妹幾個于是就圍在灶邊轉前轉后,不亦樂乎,期待著美味的“中秋團圓飯”,哎!那時候哪里知道“團圓”是個啥,兄妹幾個整天為了一點小小的“不公平”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打架,現在想來,也真是有趣!吃好晚飯,我們就早早的.端好小桌擺好月餅,坐在門前的小院里,望著被晚霞染紅的天空尋找月亮的身影,奶奶說了:“吃月餅前得先祭拜月亮,而且不能用手指月亮,還要請月亮公公一起吃月餅”。于是我們盼呀盼,月亮公公好像故意考驗我們,遲遲不肯出來,害我們嘴巴饞的直流口水!等了好一陣子,天漸漸暗下來,月亮像一個巨大的圓盤隆重的升起啦!我們高興地直跳起來,于是我們像參加儀式一樣,手腳并齊,掌心夾住早已選好的芝麻大月餅,像月亮公公深深的鞠了幾個大彎躬,嘴里默念著“月亮公公,吃月餅咯!月亮公公,來吃月餅吧!”儀式完畢,我們左手拿一個冰糖味月餅,右手拿一個果仁味月餅,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滿嘴都是月餅渣,吃得滿臉都是笑容。

          猛一回首,離開家鄉(xiāng)十多年一晃而過,家鄉(xiāng)的“中秋味”也漸漸的消失在童年的回憶里,離開父母,作為他們的兒女,有了自己的生活,也有了自己的兒女。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更加感受到兒女繞膝的那份天倫之樂。世事變遷,兒女志在四方,為了學業(yè)、為了事業(yè),為了不同的理想,獨在異鄉(xiāng)。雖人隔千里,卻息息相通,不管走到哪里,只愿月光照得到的地方我們同在,只愿月光為我捎去遠方的祝福:“中秋快樂,幸福安康”!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作為國家的法定節(jié)假日,中秋節(jié)是家人團聚推杯換盞共同賞月相互交流吉慶祥和的節(jié)日。此時此刻我的內心世界卻如同平日一樣波瀾不驚。每每此時,我總會想起兒時的中秋佳節(jié),在印象中總覺得那個時候的月亮最圓,那個時候的月餅最香甜也最可口,那個時候的節(jié)日最有意義也最值得去回味思索……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是一個物質生活極度匱乏的時期。自幼在魯中地區(qū)偏僻農村長大的我們,平日里幾乎很難見到月餅的蹤影,只有到中秋節(jié)的前一周,在外工作的父親才會騎著自行車,從商店里買回幾斤式樣單一的中秋月餅,讓我們飽一下眼福,解解讒而已。我清楚記得,那時的月餅,大都是8個或者10個一斤。外觀也不像現在包裝這樣精美、高檔、豪華,質量也不甚講究,無非是面粉加上白糖做成皮,再填進一些花生、核桃仁、青絲玫瑰或冰糖之類的餡,外面用一層深灰色的紙張包著,上面繪著“嫦娥奔月”之類的簡單圖案,寫著“中秋月餅”的字樣罷了。盡管那時的中秋月餅,口味單一,但足已惹得我們垂涎三尺流連忘返了。因此每當聽見自行車鈴鐺發(fā)出悅耳的聲響,我就知道父親一定是帶回了好吃的東西,于是我們兄妹四人說著笑著,一道跑了出去迎接著,但見父親在大門口把自行車還沒有停穩(wěn),我們便將他圍得水泄不通。高聲喊著:“爸爸,我要吃月餅,爸爸,我要吃月餅……”在此起彼伏的叫喊聲中,那份高興、那份激動、那份快樂真是無法溢于言表。此時,父親欣慰地看著我們,他停好自行車,解開包裝帶,小心翼翼地打開裝有月餅的盒子,分給我們每人一個月餅,剩下的要留到中秋節(jié)的晚上,才能讓我們享用。

          父親把月餅買回來之后,母親沒有舍得嘗一口,就把它鎖到了柜子里面,或許只有這樣,才不會受到我們這群“饞鬼們”的'偷襲。偶爾碰到母親打開柜子,我們兄妹四人的小腦袋就會立刻湊了過去,流著口水聞著月餅的香味,不住地喊著叫著:“哇!真香啊,真香啊……娘,能不能讓我嘗一口?”因為在我們的眼中,在兒時的歲月里,月餅就是天下最好吃的食物了。此時善良慈祥的母親卻沒有遷就我們,她看著我們饑渴的目光,滿含憂慮地對說到:“你們兄妹幾個對咱家的境況不是不知道?這次你父親一共就買了兩包月餅,只能等到中秋節(jié)這天吃了,我相信你們會懂事的……”我們兄妹四人困惑地看了看母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此后幾天,我們用指頭不住地數著、不停地計算著,如同盼星星盼月亮一樣,終于迎來了中秋之夜。吃過晚飯,收拾完碗筷,我們便迫不急待地搬出小凳子,支起小桌子。母親則把月餅拿出來,我們兄妹四人一人一個,另外追加每人一個蘋果,在激動與興奮中,我們撒歡著跑向村里的曬谷場。此時此刻曬谷場上早已聚集著許多小伙伴們,他們也把各自的月餅拿出來,一小口一小口地往嘴巴里送著,畢竟在貧窮的日子里,一年當中吃月餅不是常有的事。有的小伙伴眼饞別人家的,提出要“分享”,于是,你吃一小塊我家的,我嘗一口你家的,滋味似乎真的不同。吃完了月餅,我們開始玩捉迷藏、老鷹抓小雞、跳繩、剪子石頭布、滾鐵環(huán)等豐富多彩的游戲。在一望無際的場地上,無需燈光,因為天上那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就是我們天然的燈光。曬谷場旁邊的草垛是我們極好的藏身之處,大家在游戲中,說啊,笑啊,打啊,鬧啊,整個曬谷場成了我們的“樂園”。

          回到家時,皎潔的月光越發(fā)顯得奪目迷人熠熠生輝。此時興致頗高的母親沒有催促我們睡覺,卻給我們講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故事,在母親繪聲繪色的講解中,我順著母親手指的方向,依稀看見月亮上美麗的嫦娥孤獨地逗弄著玉兔,吳剛則不停地伐桂!澳铮瑓莿偪硺洳焕蹎?”母親告訴我,他們是神仙,是不會累的。我一邊聽著,一邊吃著,月餅很快吃完了,可母親的故事和那輪明月永遠都那么美麗悠長……聽著母親的故事,乖巧的我已漸漸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臉上還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長大后,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變得富裕了,許多美好的事情都已經成為記憶中的往事。在外漂泊的日子里,我也品嘗過無數種華貴的月餅,可是再好的月餅,都不如兒時記憶中的月餅好吃。因為童年的月餅,猶有暗香清盈。因此真想再回到從前,和父母在一起在月光下品嘗一次那香甜的月餅,哪怕一口,也算了卻我對兒時的思念。我知道,那原本就是家的味道!

          我懷念兒時的中秋,懷念兒時的月餅,更懷念養(yǎng)育我的故鄉(xiāng)和我的親人們。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篇5

          伴隨著中秋節(jié)步履的臨近,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心情卻變得波瀾不驚異常平靜,而此時卻總會想起童年時在農村老家過農歷八月十五的場景……

          記得那時我的家境異常窘困,每年的八月十五又恰是農村最忙的時節(jié),印象中不是收玉米、就是拾棉花、不是倒花生,就是刨地瓜,仿佛農家人永遠不得清閑永遠有干不完的農活。8歲那年的中秋時節(jié),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利用老母雞下了一個月的雞蛋賣后積攢下來的零用錢,買了二斤月餅留著圓月時用。

          得到這樣的信息后,我和哥哥姐姐放學后,像歡快的小鳥蹦蹦跳跳唱著歡快的歌兒,在社場里做起捉迷藏的.游戲,喜悅的目光中,憧憬著晚上吃到月餅時那種激動的場面……天還沒有擦黑,我們便早早趕回家中,像跟腚狗一樣尾隨在母親的身后,幫助扒玉米干農活,扮演著一個聽話的乖孩子,為的是母親早日給我們分發(fā)那夢寐以求的中秋月餅……夜幕降臨,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我用童稚的目光,看著那包用白紙包裝,捆扎整齊,上面印有“中秋月餅”紅紅字體的月餅,散發(fā)出甜甜的誘人的香味,口水幾乎流了下來……等到月上西天,圓圓的像一個大銀盤,母親才開始把準備好的月餅,每人兩個,外加一個蘋果,分發(fā)到我們手中。記憶中那時侯的月餅沒有現在這么大,好像是10個一斤,里面的餡也很單調,不是青絲玫瑰就是白糖加上一點花生仁之類,遠沒有現在豐盛和講究,但是吃起來卻是味道異常鮮美。當我把月餅拿到手里,再次使勁地聞著它的香味,看著哥哥姐姐已經吃的津津有味,便三下五除二把包裝紙拆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激動地說道:“真好吃,真好吃!辈灰粫し,便風卷殘云將月餅和蘋果全部吃光了。說實話,那時候要想再吃月餅,只能等到明年的八月十五了……吃過晚飯后,各家各戶都會搬著馬扎、拿著鋪墊,聚在家門口,坐在皎潔的月光下拉呱聊天,而我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會繼續(xù)玩起捉迷藏、打牌、跳繩的游戲。清輝灑滿大地,歡笑聲傳遍天際,中秋節(jié)這天往往是不到半夜是不會休息的……

          那時的我無憂無慮的感覺,真的是不可再重復了,可偏偏在現在生活條件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常常回憶起那時的村莊,那時的人,還有那時皎潔的月亮!因為那種溫暖和純真的感覺,已經永遠印在我的人生記憶中。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篇6

          中秋未到,桂香已至。不知不覺間整個城市到處已彌漫著灑脫的清香。超市里名類繁多的水果早已上架,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瑯滿目,甜香醉人。入夜,看窗外蒼穹如黛,素輝如練,金風送爽,桂影婆娑,不禁想起童年過中秋的歡樂時光。

          童年的生活雖然有些艱辛,卻也是情趣盎然。我的老家位于豫西秦嶺腳下的一個小山村。每年快要過中秋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要好好地興奮一陣子。因為平時生活比較拮據,除了重要節(jié)日,我們很少能吃到白面饃,因此這中秋節(jié)就讓人有些翹首以待了。我們會先幫大人們把玉米、谷子、豆子等秋莊家收割完畢,曬干入倉,等父母閑下來時就天天不厭其煩地問:“中秋節(jié)還有幾天?”,父母會說,看天上的月亮快要圓時就要到了。我就和小伙伴們每天晚上坐在院子里看月亮,討論著還有幾天月會滿圓。盼到快過節(jié)時,父母會讓我和小伙伴們到外邊山坡的棗樹上摘紅棗,我們就把平時上學的課本掏出來,把騰出小書包往脖子上一掛,跑到山坡上,比賽誰爬樹爬的快,上的高,比比誰摘的棗最大最甜,直到把書包盛滿;丶視r我們把棗交給母親,會得到幾句夸獎,我們的開心比棗還甜呢。

          然后就是母親起早貪黑地蒸棗花饃了。母親不但勤勞而且手巧,她把白面團整出很多花形,有五瓣六瓣花形的,也有小兔子小豬造型的,更有麥垛形的,在這些饃蒸上籠之前,母親會把那些鮮紅的大棗放進饃里,點綴成花的蕊,兔子的眼睛,和麥垛上的裝飾。這樣蒸出的棗花饃看上去就會特別漂亮逼真,吃起來更是香甜可口。不過剛蒸熟的饃我們是吃不到嘴的。母親會派我和弟弟把先蒸熟的饃送幾個給爺爺奶奶先吃,我們都非常樂意,當我把棗花饃端給爺爺奶奶時,他們總是先夸獎母親的手藝好,然后掰下一小塊放到嘴里品嘗,把有紅棗的一大塊遞給我讓我吃。我和弟弟也會掰下一小塊放在嘴里仔細品嘗,把剩下的送給母親和父親吃。母親會推說不餓,父親會推說顧不上吃。當時我還真以父母不喜歡吃呢,后來才知道他們是舍不得吃。艱苦的日子里他們總是盡量節(jié)儉,也總是盡量照顧好老人和孩子。

          棗花饃蒸好后,父親會到鎮(zhèn)上的供銷社用糧票買上幾斤老月餅,讓我們用竹藍?著母親蒸的30個棗花饃,再帶上2個老月餅去走親戚;貋頃r長輩親戚會收下25個棗花饃和1個月餅,把余下的5個棗花饃和一個月餅當做回禮讓我們拿回來。盡管很想吃,但路上我們是不會動的',等到家了把回禮全都交給母親。母親就把這些回禮再配足棗花饃和月餅讓我們到別的親戚家去。就這樣等親戚走完了,母親才會把回禮的棗花饃和月餅讓我們送給爺爺奶奶吃,再發(fā)給我們吃,我們會迫不及待地把月餅掰成幾牙兒,每人嘗上一塊,那是一種徹骨的甜香,一直甜在三十多年的記憶中。

          中秋節(jié)當晚,我們全家圍坐在院子中間石榴樹下的石桌邊,品嘗月餅、石榴和棗花饃,分享著秋天收獲的喜悅和中秋的快樂。當大人們去收拾忙碌的時候,我會一個人坐在樹下欣賞著月明星稀的夜空。

          透過斑駁的樹影,沿著那飛瀑似的清輝看天空那輪圓月,我試圖從上邊淡淡的山影中尋找那千年的桂樹,還有寂寞的吳剛,尋找潔白的玉兔還有舒袖的嫦娥,試圖能和月亮上的神仙說話,讓萬能的神仙給我們更多福祉,能經常吃到棗花饃和月餅,思緒就會飛的很遠很遠,直到兩只眼睛瞪的有些酸澀,直到一雙小手被寒露浸的冰涼,才肯回屋去睡。夢中,還在想著中秋的棗花饃和月餅,想著月亮上一定會有很多,就想有一雙翅膀飛到月亮上去。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幾十年的時光悄然已逝,而記憶中童年那些往事卻晃然如昨,揮之不去。每當中秋那輪渾圓的玉盤徘徊中天的時候,我會更加懷念已逝的父母和前輩,是他們的慈祥和勤勞,是他們的教育和影響,是家庭的和睦和溫馨,讓中秋的月光更加皎潔,讓童年的純真燦爛更加趣味無窮。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 篇7

          兒時的中秋節(jié)也無非是這樣——吃月餅,看月亮。

          先說吃月餅。兒時的月餅很便宜,大都是幾塊錢一斤,用發(fā)暗的草紙包著,連包扎的細繩子,也是草紙做成的。一斤月餅有八塊的,也有四塊的,但八塊的居多。吃時,還要用刀切開,把一塊月餅再分成四小塊,順著刀口,就能看到讓人直流口水的月餅餡。記得月餅餡里有白冰糖,有黑芝蔴,有紅紅的楂糕絲,有香噴噴的`花生仁。

          中秋節(jié)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每人都拿起一小塊月餅來,捧在手心里,慢慢地品嘗。吃第一口月餅時,我常常是閉上眼睛的,讓月餅的香甜直滲透到骨頭里邊去,以至于多年之后還回味不已,仿佛就在昨天。

          兒時吃的月餅之所以讓我久久的回味,也許是如今再也吃不到那樣的月餅的緣故。報上說,今年的月餅,有的還用去年的剩餡,哪個敢吃!月餅的豪華包裝,更讓人不敢親近。據有關統(tǒng)計顯示,我國每年用于月餅包裝的費用已達幾十億元之巨!至于月餅的價格,用天文數字來形容都不為過的,有一年的中秋,我特意作過統(tǒng)計:

          在長春,一盒月餅售價1800多元,禮盒里裝有一副高爾夫球桿!

          在鄭州,一盒名為花好月圓的純銀月餅重一公斤,月餅上鑲著56顆天然寶石,標價6900元!

          在天津,一盒所謂的極品月餅定價99999元,八塊月餅中的七塊分別以食用金箔及鮑魚、魚翅、燕窩等為主料制成,另一塊則為重達500克的純鈦金“月餅”!

          在昆明,一盒月餅標價31萬多元。月餅禮盒除配有奧林巴斯數碼相機一臺、攝像機一部、五糧液一瓶、派克金筆一支、名牌打火機一個外,還配有高級保健品、茶葉等。更為離譜的是,這盒月餅還配有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

          這些與時俱進的月餅,與我兒時的月餅相比,早已面目全非了。如今的中秋節(jié),常讓我望餅興嘆!

          再說看月亮。中秋節(jié)的月亮最圓最亮,然而我剛從鄉(xiāng)下來到城里時,最想看的是星星。

          到了中秋節(jié),我要尋找的就不僅是星星了,還要尋找月亮,然而也同樣讓我失望。后來聽城里人說,月亮和星星都是城里的稀客,難得露面的,因為污濁的空氣就像蘑菇云似的,把一座座城市給籠罩住了。

          看不到月亮,我就更加思念月亮了。記得兒時中秋節(jié)的晚上,我會早早的呆在村口,等著那輪明月慢慢地升向天空,那激動的心情,也只有在泰山上看到了日出才能與之相比。當月亮照到家門口時,我和姐姐就把飯桌從屋里抬到月光下,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一邊望著月亮幸福地笑。

          雖然如今的中秋節(jié)看不到月亮了,但兒時的那輪圓月,仍能把我的心里照亮。

        【懷念兒時的中秋節(jié)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懷念兒時年味兒的散文02-07

        記憶中兒時的老街散文08-02

        記憶中兒時的老街散文02-08

        懷念稻草的散文02-12

        懷念老屋散文05-23

        懷念父親散文08-06

        懷念老屋散文01-30

        懷念兒時過年的句子02-27

        懷念母親傷感散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