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

        時間:2023-02-15 13:29:04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名言吧,名言可以用來鞭策自己,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樹立信心。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代勵志讀書名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1

          1、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搜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2、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楚辭·離騷》

          3、做一個優(yōu)雅安靜的女人,當你真正學會舍棄一些,那些曾經(jīng)對你,看似很重要的東西的時候,上帝將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4、俄成萬里別,立德貴清真!拼畎住赌狭晡逅缮絼e荀七》

          5、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未懹巍恫∑饡鴳选

          6、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7、茍懷四方志,所在可游盤!獣x·歐陽建《臨終詩》

          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9、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10、譯文:在富貴時,能使自己節(jié)制而不揮霍;在貧賤時不要改變自己的意志;在強權(quán)下不能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這樣才是大丈夫。

          11、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未懹巍蹲x書》

          12、其次崇真功,立言與立德!軇

          1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4、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1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16、丹墀對策三千字,金榜題名五色春.——元·王冕《送王克敏之安豐錄事》

          17、驚風飄白日,光景西馳流!苤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

          20、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清代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題梁任父同年》

          21、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jīng)常關(guān)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22、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蔡啤忱畎住端陀讶巳胧瘛

          23、遠績不辭小,立德不在大!憴C

          24、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訛。

          25、登學dēngxué例:南朝梁江淹《齊太祖誄》:「聿尚登學,嚴道尊師。

          26、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huán)境和條件)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于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nèi)因才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據(jù)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nèi)因才能起作用。

          27、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28、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里,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xiàn)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shù)囊,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蚴俏ǹ痔煜虏粊y,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 ——《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fā)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xié)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fā)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xiàn)嗎?知緣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wěn)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fā)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chǎn)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后行。 ——《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jīng)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 ——《中庸》

          譯: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xiàn)。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jīng)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3

          1.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じ呙鳌づ糜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鬂h書·廣陵思王荊傳

          4.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毒蕾t文》

          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龂げ苤病て卟皆

          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啤ざ鸥Αぜ谋臼锥

          7.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啤ぐ拙右住づ眯

          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巍ぬK軾

          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杏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盾髯印

          1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抉R遷

          1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撜Z·述而

          1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鬃

          14.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啤ち_隱·蜂

          1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6.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

          17.朝聞道,夕死可矣!撜Z·里仁

          1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巍の奶煜椤P子江

          19.沉舟側(cè)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啤⒂礤a·酬樂天揚州初逢

          20.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T葛亮《前出師表》

          2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髯印し鞘

          22.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啤だ钯R·南國

          23.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獤|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2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鬂h書·班超傳

          25.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26.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明·王冕·墨梅

          27.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献

          28.安不忘危,盛必慮衰!稘h書》

          29.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啤だ畎住粲翁炖岩髁魟e

          30.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

          3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啤ざ鸥Αぢ劰佘娛蘸幽虾颖

          3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短歌行》

          33.百年光陰,如駒過隙!x自《增廣賢文》

          3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吨傺

          35.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o·卜居

          3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啤だ畎住ば葜x?I餞別校書叔云

          38.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啤ざ鸥Αな裣

          39.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陸游·書憤

          4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4

          1、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出自南朝梁·沈約《宋書·宗愨傳》。愿,希望。這是南朝宋人宗愨之語,以乘風破浪為喻,表達了希望建功立業(yè)、有所作為的愿望與志向。

          2、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出自唐·李白《塞下曲六首》。揮劍斬敵、立功邊塞之志,表現(xiàn)了唐代士子普遍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與時代精神。

          3、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耿傳》。竟,終究。此言只要有志氣,總有達到目標的一天。這是一句千百年來激勵了無數(shù)人奮發(fā)進取的名言,至今我們?nèi)栽谥v。

          4、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

          出自唐·楊炯《出塞》。會見,一定會看到。大丈夫只要心存報國大志,一定能看到立功受勛的日子。

          5、一朝溝隴出,看取拂云飛。

          出自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隴,農(nóng)田中種農(nóng)作物的一行一行的土埂。這二句表面是寫馬,實則是以馬從溝隴躍出為喻,說明處于困境中的有志之士一旦掙脫困境,便會大有作為。其意在鼓勵失意者處困境要不墜青云之志,等待時機,奮發(fā)進取,有所作為。“拂云飛”,明以夸張修辭法寫駿馬騰躍之高,實則暗寫有志之士一旦得志便會飛黃騰達、大有作為。

          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出自《長歌行》。小的時候不努力,等到要用的時候后悔來不及了。這兩句一直是催人奮進的名言,激勵著人珍惜青春,努力學習。

          7、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出自南宋·陸游《文章》。意思是技術(shù)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得到。多用來形容文學素養(yǎng)很高的人,出于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作。只有具備深厚的文學功底,加上創(chuàng)作的靈感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詩經(jīng)·小雅·鶴鳴》。其他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琢磨玉器。從讀書做學問這方面來講,學習其他科目有利于我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有利于我們增添學習方法,縮短學習差距;有利于我們拓展思路,增強創(chuàng)造性思維。

          9、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出自南宋·祝穆《方輿勝覽·磨針漠》。這句話多用來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

          1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出自北宋·蘇軾《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這句話原是安慰和勉勵那考試失敗的安敦秀才的話,勸他回家再去安心讀書,說“舊書”不嫌多讀,越讀越玩味越有意思,F(xiàn)在多指經(jīng)典文字簡短,意思深長,要多讀、熟讀,仔細玩味,才能了解和體會其中的深意。

          11、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出自元·高明《琵琶記·蔡公在試》。讀書人十年寒窗苦讀默默無聞,但一旦科舉考試成功便會名聞天下。意在鼓勵讀書人要耐得住讀書時的清苦,以求日后的成功。

          12、心如老驥常千里。

          出自宋·陸游《赴成都》。驥,千里馬、駿馬。詩人以千里馬老而思馳千里為喻,表達了自己報效國家矢志彌堅、壯心不已的愛國情懷。

          13、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出自唐·李世民《經(jīng)破薛舉戰(zhàn)地》。唐太宗李世民自道其胸懷如日大志、身有高潔品行之言,表現(xiàn)了一代英主超凡脫俗的豪邁氣概。

          14、虛死不如立節(jié),茍殞不如成名。

          出自唐·王勃《上百里昌言疏》。虛死,指無謂的死。茍殞,指茍且死去。與其沒價值地死去,不如用寶貴的生命換取一個好的名節(jié);與其茍且地死去,不如留著寶貴的生命,建一番功業(yè)而流芳百世。此言為人要積極進取,生也如此,死亦如此。

          15、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宇內(nèi)、四海、八荒,都是指天下。寫秦孝公銳意改革,力圖一舉消滅天下諸侯、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大志!跋怼、“包舉”、“囊括”、“并吞”四個動詞的運用,都是采比喻修辭法,不僅非常形象,更帶有一種奪人的氣勢,生動地突顯出秦孝公一代雄主的形象。

          16、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出自東漢·張衡《應閑》。人生在世上就應該勤奮,不去追求進取哪來收獲呢?勤奮成就未來,并不是一句空話。

          17、開卷有益

          出自北宋·王辟之《繩水燕談錄·文儒》。讀書總有好處。

          18、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

          出自清·顧炎武《與友人書》。在學習上,如果每日沒有進步就是退步了。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春秋·李耳《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千里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用來比喻凡事都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

          2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fā)憤時

          出自唐·顏真卿《勸學》。人生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學習。

        【古代勵志讀書名言】相關(guān)文章:

        古代讀書勵志名言11-04

        古代勵志經(jīng)典名言12-29

        古代勵志名言06-09

        經(jīng)典古代的勵志名言11-04

        古代經(jīng)典勵志名言11-07

        古代先秦勵志名言12-28

        古代勵志名言警句11-11

        中國古代勵志讀書名言精選09-23

        古代讀書的名言警句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