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山中問答》李白的唐詩鑒賞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姲,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那些被廣泛運(yùn)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中問答》李白的唐詩鑒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山中問答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注釋】:
、庞啵何,詩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棲:居住。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陸市內(nèi),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讀書處。一說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蒼綠。
、崎e:安然,泰然。
、恰疤一ā本洌簳x陶淵明《》載,東晉時,武陵有一漁人在溪中捕魚。忽進(jìn)桃花林,林盡處有山。山有小口。從山口進(jìn)去,遇一與外界隔絕的桃花源,里邊的人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此句暗用其事。(yǎo)然:指幽深遙遠(yuǎn)的樣子。
、葎e:另外。非人間:不是人間,這里指詩人的隱居生活。
【翻譯】:
問我為什么隱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閑。桃花盛開,流水杳然遠(yuǎn)去。這里別有一番天地,豈是人間!
《山中問答 / 山中答俗人問》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開始,李白在安陸(今屬湖北)居住十年,曾隱居碧山桃花巖。此詩當(dāng)作于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或公元730年(十八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巖隱居時期。
《山中問答 / 山中答俗人問》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李白詩鑒賞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離。這首詩的詩題一作《山中答俗人》,可見“問”的主語即所謂“俗人”;“余”,詩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氨躺健奔粗干缴那啻渖n綠。詩以提問的形式起句,突出題旨,喚起讀者的注意,當(dāng)人們正要傾聽答案時,詩人卻故意筆鋒一晃,“笑而不答”!靶Α弊种档猛嫖叮粌H表現(xiàn)出詩人自得而矜持的神態(tài),造成了輕松愉快的氣氛;而且這“笑而不答”,還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懸念,以引起人們思索的興味!靶淖蚤e”三個字,是山居心境的寫照,第二句接得迷離,妙在不答,使詩增添了變幻曲折,自有搖曳生姿、引人入勝的魅力。
第二聯(lián)“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寫“碧山”之景,也是對“何意棲碧山”的回答。
這種“不答”而答、似斷實(shí)連的結(jié)構(gòu),加深了詩的韻味。詩雖寫花隨溪水,窅然遠(yuǎn)逝的景色,卻無一點(diǎn)“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颯情調(diào),而是把它當(dāng)作令人神往的美來渲染、來贊嘆。“碧山”之中這種不汲汲于榮、不寂寂于逝,充滿著天然、寧靜之美的“天地”,實(shí)非“人間”所能比!那么“人間”究竟怎樣呢?詩人沒有說,然而只要稍稍了解一下當(dāng)時黑暗的現(xiàn)實(shí)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詩人“棲碧山”、愛“碧山”便不難理解了。可見,這“別有天地非人間”,隱含了詩人心中多少傷和恨!所以,要說這首詩所抒寫的并非是超脫現(xiàn)實(shí)的閑適心情,恐怕未必貼切。詩中用一“閑”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與“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因而詩的確有一種“寓莊于諧”的風(fēng)格,不過這并非“超脫”。憤世嫉俗與樂觀浪漫往往就是這么奇妙地統(tǒng)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詩雖只四句,但是有問、有答、有敘述、有描繪、有議論,其間轉(zhuǎn)接輕靈,活潑流利。用筆有虛有實(shí),實(shí)處形象可感,虛處一觸即止,虛實(shí)對比,蘊(yùn)意幽邃。對此,明代李東陽曾評論說:“詩貴意,意貴遠(yuǎn)不貴近,貴淡不貴濃;濃而近者易識,淡而遠(yuǎn)者難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皆淡而愈濃,近而愈遠(yuǎn),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閱讀訓(xùn)練】:
1、有人評論說,第三句雖寫花隨流水杳然遠(yuǎn)去之景,卻無“流水花落春去也”的感傷情調(diào),而是把它作為美好的事物來贊美的。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為什么?
2、詩眼是什么?
3、從結(jié)句“別有天地非人間”看全詩,詩人陶醉的“碧山”是怎樣的世界?從中看出詩人崇尚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解析:“桃花流水杳然去”一句寫景,它本身含蓄蘊(yùn)藉,不直露,當(dāng)是寄情于景的佳句。然而景中寄寓何情?從寫人的上句與議景的下句中不難發(fā)現(xiàn)詩人對碧山美景的喜愛之情。
2、詩眼是“閑”表現(xiàn)作者對安閑環(huán)境,悠閑生活,閑情情志的追求。
3、《山中問答》既有桃花流水,可見李白陶醉的正是如同“桃花源”那樣“非人間”的仙境。詩人“棲碧山”一方面表明他酷愛自然,另一方面可知詩人憤世嫉俗,遠(yuǎn)離塵囂,崇尚高潔閑雅的生活。
【《山中問答》李白的唐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山中》唐詩鑒賞06-26
李白《夏日山中》全文及鑒賞07-17
《北風(fēng)行》李白唐詩鑒賞06-28
《梁園吟》李白唐詩鑒賞07-24
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全文及鑒賞07-21
李白《日出入行》唐詩鑒賞12-14
李白的唐詩12-18
【薦】李白的唐詩08-07
【推薦】李白的唐詩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