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古詩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相見歡古詩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見歡古詩賞析1
遙思當(dāng)日情濃,夢匆匆。
暗想低回何處伴征鴻。
含淚嘆,言辭淡,冷心融。
《相見歡》又名《烏夜啼》相見的歡愉竟然會和烏鴉夜半啼哭的凄哀相同。這個倒是千真萬確,世間的事總是在好了一時后滑到了低谷,甚至是直接墜入深淵。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的我們古人說的天理循環(huán)的道理。
一個聲明極高、用了十?dāng)?shù)年堆起來的聲望,可以被一時糊涂糟蹋成一個道貌岸然的小丑;一個決定命運(yùn)的時刻本來滿是希望,一段飛來的橫禍,可能留給你只有愣神的份;一個有夢的、有能力的追夢的人,見到了世事百態(tài)墮落到了混世的地步;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一個好好的家,一些好好的人,一個美美的生活可能就會被命運(yùn)設(shè)計(jì)出來的一個個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鬧劇破壞的殘碎敗落。
以前聽人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我還不信以為只有自己家才有。在這難念的經(jīng)念到我頭疼得不行的時候,又聽了些朋友的.故事,心里很不是滋味。記得聽人說過中國人的劣根,不擔(dān)心自己家的牛死,就怕鄰居家的牛不死。我居然也是劣根很重,聽了別人的苦,自己的負(fù)累居然覺得輕了。想想其實(shí)也并非全然如此,有人和自己一樣那不就是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淪落人,也算得上是一種知心,有了知心自己的心鎖不就解開了許多。
正月十五剛剛過完,今年年過得早,這個時候離著開學(xué)還很遠(yuǎn)。能在這個時候回來學(xué)校,心思不全然是學(xué)習(xí)的人大概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有個朋友很有志氣,來自重山之中卻思量著自己飛翔于四海九州之上。背負(fù)著行囊,懷揣著夢想,獨(dú)自到了四平小城,無家可歸、流浪幾日后才被特批回到寢室。她做得一切為的只是給自己的夢做得真實(shí)加上些籌碼。哭笑過后,留給我的是對她的欽佩。還有個朋友,含淚于破夢之刻,肩頭擔(dān)子重得千斤。在人前卻怎么也看不出她的苦楚,看到的最多也就是懷疑她家境的困難而已。這樣的人我稱之為英雄,英雄不一定要經(jīng)天緯地,英雄需要有一顆英雄的心。
對于第一個朋友我有的是慚愧,我游手好閑二十年還是沒有變化,差不多成了啃老族。對于第二個朋友,我有的還是慚愧,我怎么也沒有她那份堅(jiān)強(qiáng)。對于她們我還同樣懷有敬佩,敬佩她們不畏千險(xiǎn)萬難,敬佩她們不畏嚴(yán)寒身單,敬佩她們不屈不撓沒有被世俗污染的心志,敬佩她們我所沒有、所欠缺的一切。
我就是很悲情的,明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卻總是提不起勇氣去做。暗暗尋思見到了淪落天涯的朋友,卻比不上朋友們堅(jiān)強(qiáng)的心,我的心不覺得又脆弱了些。
虞美人
風(fēng)花雪月何時盡,
雙淚將心浸。
娉婷嬌燕醉夢中,
不畏天涯歧路有狂風(fēng)。
天涯不過天邊遠(yuǎn),
能有幾多險(xiǎn)?
誰人看劍挑明燈,
不棄相隨攜我踏征程。
相見歡古詩賞析2
相見歡 [南唐]李煜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全詞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感情?
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
2.描述“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所表現(xiàn)的意境。
仰視天空,缺月如鉤,那如鉤的殘?jiān)陆?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多少悲歡離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離愁別恨呢?俯視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fēng)掃蕩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幾片殘葉在秋風(fēng)中瑟縮,怎能不產(chǎn)生“寂寞”之情?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
3.簡述“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作用。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份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nèi)心的孤寂之情。
4.請?bào)w會“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一句中的“鎖”字的妙處。
即使是凄慘秋色,也要被“鎖”于這高墻深院之中,然而“鎖”住的又何止是這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xiāng)的情,亡國得恨,都被這高墻深院禁錮起來。
5.請?bào)w會“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的妙處。
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然而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云,故國家園不堪回首,帝王江山亦毀于一旦。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經(jīng)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
6.請?bào)w會“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中“別是”二字的妙處。
昔日唯我獨(dú)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恐怕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常人也難能體會。
相見歡古詩賞析3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2]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3]
相留醉,
幾時重,[4]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注釋
[1]此詞的詞牌亦有作“烏夜啼”。
[2]謝:凋謝。
[3]胭脂淚:指女子的眼淚。女子臉上搽有胭脂淚水流經(jīng)臉頰時沾上胭脂的紅色,故云。
[4]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
作者簡介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最后一位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tǒng),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并于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今南京)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開封),封為右千牛衛(wèi)上將軍、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稱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fēng)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
賞析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起句“林花謝了春紅”,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xù)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qiáng)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fā),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嘆,包蘊(yùn)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一句點(diǎn)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fēng)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yàn)檫^多地櫛風(fēng)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嘆花,亦是自嘆。“無奈”云云,充滿不甘聽?wèi){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感愴。
換頭“胭脂淚”三句,轉(zhuǎn)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xiàn)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里,一邊是生逢末世,運(yùn)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半僦瑴I”,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雨胭脂濕”變化而來。林花為風(fēng)侵欺,狀如胭脂!半僦瑴I”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shí)際上是慣于“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歷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憐人,人亦惜花;淚眼相向之際,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難分。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癡、眷變難舍的情態(tài),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吁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shí)現(xiàn)的悵惘與迷茫。
結(jié)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一氣呵成益見悲慨。“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shù)痛苦的人生體驗(yàn)的浩嘆。
相見歡古詩賞析4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原文: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落花如煙似夢,凄婉迷茫;紅日墜向小樓之西,室中麝蘭飄香。
無限憂愁使閨中人容顏消瘦,可沒人知道她的憂傷。閑來無事調(diào)弄鸚鵡,教它誦念情郎贈我的詩章。
注釋
、倨嗝裕盒稳萋浠ǖ蛑x零落的樣子。
、邝辏╯hè)煙:焚燒麝香所散發(fā)的香煙。麝煙即點(diǎn)燃麝香所散發(fā)的煙。麝香是一種高級香料,室內(nèi)放一丁點(diǎn)兒,便會滿屋清香,氣味迥異。
、蹪撓滦牵褐柑栆呀(jīng)落到小樓偏西的地方。
、荛e教鸚鵡:此句化用前人意象。柳永《甘草子》: “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賞析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是一首“閨怨詞”,詞中描寫的是一個女子在閨閣之中懷春思人的情形。
上闋寫春天即將過去,曾經(jīng)在枝頭上絢爛地綻放過的花朵,這時已經(jīng)凋零,看著枝頭殘花,花瓣在風(fēng)中翩翩飛舞,少女覺得自己恍如夢中,但是這場夢帶著淡淡的凄清迷惘。納蘭通過寫麝香慢慢燃盡,來暗指時間的推移,結(jié)合下一句“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可知這位閨中女子看著園內(nèi)紛飛的落紅,一直到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加上韶華即逝,本就沒有積極向上的氣象,加上少女心中思念無限,愁緒更是強(qiáng)烈。從“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的“又”字可知少女已經(jīng)不止一次在夕陽西下之中凝望落花飄零,也可知她心中愁思點(diǎn)點(diǎn)的情況亦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過,這種愁日復(fù)一日地在暮春的夕陽中積累著,變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長,說不清也道不明。
下闋的第一句,納蘭把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愁緒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呈現(xiàn)出了一個愁容滿面,倦于打扮,消瘦憔悴的女子的形象。為了來排遣心中無限的憂愁,少女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在閑來無事之時就教自己的鸚鵡來吟誦情郎為自己寫下的情詩。雖然此舉可以暫時化解女子心中的愁苦,但是在教完鸚鵡念詩之后,留下的則是更多的空虛和無奈。曾經(jīng)的那些詩是他親口念給自己聽的,而如今,念詩的有情人卻變成了一只不解風(fēng)情的鸚鵡,讓人感嘆心酸。
這首詞寫得極為含蓄,甚至納蘭連詞中的主人公是誰都沒有直接告訴讀者。整首詞仿佛是許許多多破碎的畫面,需要讀者在心中把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細(xì)細(xì)品讀,還不難發(fā)現(xiàn)納蘭在作詞時確實(shí)頗為用心,就在這短短的三十六個字之間,他分別運(yùn)用了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以及動作描寫,筆筆細(xì)膩生動,形象傳神。
【相見歡古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相見歡古詩注釋及賞析04-08
相見歡宋詞賞析04-05
《相見歡》宋詞賞析10-10
李煜《相見歡》原文與注釋翻譯賞析04-08
改寫相見歡03-06
改寫《相見歡》03-03
讀《相見歡》09-05
相見歡_750字02-14
《相見歡》的唐詩鑒賞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