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福利免费观看高清,综合亚洲国产2020,99热只有精品这里,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1. <address id="kobe1"></address>
      
      
      <td id="kobe1"><tbody id="kobe1"><listing id="kobe1"></listing></tbody></t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總復習》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18 15:17:5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總復習》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復習》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總復習》教學設計

        《總復習》教學設計1

          一、 復習內容:

          1、萬以內的加減法。

          2、有余數(shù)的除法。

          3、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4、四邊形。

          5、時、分、秒和千米和噸。

          6、分數(shù)的初步知識。

          二、復習目標:

          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三、 復習重點:

          1、萬以內的加減法。2、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四、復習難點:

          1、萬以內加減法中連續(xù)進位加法和連續(xù)退位減法。

          2、有余數(shù)的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分數(shù)的含義。

          五、 復習方法:

          講練結合,點線結合。(先各個知識點突破,再知識點綜合,最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復習時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首先規(guī)范各個小組,教給學生如何進行小組學習。進行習題練習時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檢查的好習慣,對速度比較慢的同學多鼓勵,為他們訂立小目標,逐步提高做題速度。及時反饋,及時訂正,使復習確實有效,使大部分學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六、復習措施

          教師方面:

          1、針對本班的學習情況,制定好復習計劃,備好、上好每一節(jié)復習課。

          2、采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注意知識的`整合性、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

          3、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總結與反思的態(tài)度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復習作業(yè)的設計體現(xiàn)層次性、綜合性、趣味性和開放性,及時批改,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做到知識天天清。

          5、注重培優(yōu)補差工作,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tài)度,與家長加強溝通。

          學生方面:

          1、要求在態(tài)度上主動學習,重視復習,敢于提問,做到不懂就問。

          2、要求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發(fā)言,學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3、要求課后按時、認真地完成作業(yè),及時進行自我反思。

          補差措施

          1、對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對癥下藥,從態(tài)度、習慣、知識、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標,目標要小、細、實。

          2、將課內課外補差相結合,采用“一幫一”的形式,發(fā)動學生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同時取得家長的配合,鼓勵和督促其進步。

          3、時刻關注這些學生,做到課上多提問,作業(yè)多輔導,練習多講解,多表揚、鼓勵,多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

        《總復習》教學設計2

          一、明確目標,揭示課題:

          1、同學們,知道今天我們要上什么內容嗎?為什么要在現(xiàn)在復習數(shù)的認識?(板書:梳理、鞏固、知新、準備…)那我們就帶著這幾個目標,進入今天的總復習(板書課題:數(shù)的認識總復習)

          二、知識回顧、梳理:

          1、回顧知識:

          提問:六年中,你學過哪些數(shù)呢?你理解這些數(shù)嗎?這些數(shù)之間又有怎樣的聯(lián)系呢?前面我們布置同學們回家自己進行復習,并將一些知識點作一些摘錄,下面我們就分組進行交流。(明確交流方法)

          2、整數(shù)、自然數(shù)、負數(shù)知識回顧、知識梳理:

          指名匯報:誰來先說說你對負數(shù)的了解?

          負數(shù):你能舉幾個學過的負數(shù)的例子嗎?這些負數(shù)有什么特點。渴裁吹胤绞褂秘摂(shù)?(板書:負數(shù)<0)

          自然數(shù):能說完嗎?

          整數(shù):能舉幾個學過的負數(shù)的例子嗎?還有不同形式的整數(shù)嗎?

          整數(shù)

          自然數(shù):0、1、2、3……

          負整數(shù)<0

         。ㄖ刚何覀冊谖迥昙墝W的負數(shù)嚴格地說是負整數(shù)。板書關系)

          3、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知識回顧、梳理:

          接下來你想說說什么數(shù)?(學生自由回答)

          分數(shù):對于分數(shù),你有那些了解?你能舉幾個分數(shù)的例子嗎?這些分數(shù)都表示什么意義呢?

          小數(shù):對于小數(shù),你有那些了解?你能舉幾個小數(shù)的例子嗎?這些小數(shù)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百分數(shù):誰來說說百分數(shù)?

          談話:這些數(shù)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板書出)

          4、練習“練習與實踐”1:

          提問: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嗎?這條直線上的一些點,你能用數(shù)表示出來嗎?根據(jù)作業(yè)紙上的要求,在作業(yè)紙上寫一寫。(指名板演)

          集體校對。

          提問:這里哪些數(shù)是整數(shù)?直線兩端無限延長,我們所學過的整數(shù)都能找到它對應的點嗎?這些分數(shù)你是怎么填的?分母為什么都是4呢?雖然它們分母都是4,但它們也有不同的地方,你能將它們分分類嗎?我們所學過的分數(shù)都能找到它對應的點嗎?(所以可以看出,分數(shù)和整數(shù)也是有聯(lián)系的)這些小數(shù)你又是這樣填的?

          三、深化聯(lián)系:

          合作交流:剛才我們一起簡單回顧了我們所學的各種數(shù),整理了一下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有關數(shù)的知識學到這兒就結束了嗎?關于這些數(shù),還有很多的知識,它們之間還有不少聯(lián)系。一起看到作業(yè)紙,同桌商量,共同解決上面的三個問題。

          出示問題:

          1、還記得數(shù)位順序表嗎?將下面的數(shù)位順序表填寫完整。并思考:整數(shù)、小數(shù)相鄰的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舉個例子說一說。

          2、你能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說分數(shù)、百分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嗎?

          3、你還記得什么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嗎?什么是小數(shù)的性質呢?你能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來說明小數(shù)的性質嗎?舉個例子試試看!

          小結:同學們真棒,能有條理地回憶出這么多有關數(shù)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四、基礎練習:

          1、填空:

          1一天,沈陽市的最低氣溫市零下7攝氏度,記作( )℃;上海市的最低氣溫是零上5攝氏度,記作( )℃。

          2自然數(shù)中最小的三位數(shù)是( ),最大的兩位數(shù)是( )。

          30.8的.計數(shù)單位是( ),它是由( )個這樣的計數(shù)單位組成的。將它改寫成以千分之一為單位的數(shù)是( )。

          4的分數(shù)單位是( ),它里面有( )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至少再添上( )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它就成了假分數(shù)。

          5十個( )是一萬,( )個0.001是0.1,1000個十分之一是( )。

          6如果把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數(shù)的大小不變,分母應加上( )。

          2、判斷:

          1、自然數(shù)中沒有最大的,也沒有最小的。 ( )

          2、比45大,比49小的整數(shù)只有三個;比0.5大,比0.9小的小數(shù)也只有三個。( )

          3、4和0.25互為倒數(shù)。 ( )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了千克,還剩0.3千克。 ( )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口答,集體校對,并對習題作適當延伸。

          五、拓展練習:

          1、 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你能用不同類型的數(shù)表示圖中涂色部分嗎?

          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同學交流不同的表示方法。

          提問:如果將題目要求改成: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1平方米,你能用不同類型的數(shù)表示圖中涂色部分嗎?

          指名回答,交流:改后百分數(shù)真的不能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嗎?分數(shù)呢?通過這道問題,你有什么想說的?(深化各種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總復習》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因數(shù)和倍數(shù)。

          復習目標:

          1:通過整理復習,使學生掌握因數(shù)、倍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掌握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掌握求因數(shù)、倍數(shù)、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復習重點:自主梳理知識,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復習難點:辨析和理解知識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學步驟

          一、鞏固相關概念,理解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同學們回憶一下,有關因數(shù)與倍數(shù)我們學到了什么?介紹了哪些概念?

          板書概念名稱,并讓學生說出每個概念及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相關概念,并形成相應的知識網絡。

          二、鞏固練習

          1、復習自然數(shù)、整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

          (1)在2、3、0、91、0.25、1、65和50中,()是自然數(shù),()是奇數(shù),()是偶數(shù),()是質數(shù),()是合數(shù)。

          (2)教材第138頁第2題。

          學生根據(jù)題目要求寫出答案,并集體交流。

          將其中的合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

          問:質數(shù)與分解質因數(shù)有什么不同?

         。3)師小結:自然數(shù)按能否被2整除分為奇數(shù)和偶數(shù)。自然數(shù)(0除外)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分為1、質數(shù)和合數(shù)。

          2、復習因數(shù)、倍數(shù)、最大公因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和互質數(shù)。

          判斷。完成141頁第1題(引導學生完成,教師訂正)

          補充:(1)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都比它的因數(shù)大。()

         。2)4.2÷0.6=7,我們說4.2是0.6的倍數(shù)。()

          說明:“4.2是0.6的7倍”是對的,但幾倍與倍數(shù)是有區(qū)別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只在整數(shù)范圍內研究。所以,我們不能說0.6是4.2的因數(shù),4.2是0.6的倍數(shù)。

         。3)24÷6=4,我們說24是倍數(shù),6是因數(shù)。()

          (4)是互質數(shù)的兩個數(shù)一定是質數(shù)。()

          問:互質數(shù)與質數(shù)有什么不同?

         。5)兩個質數(shù)相乘的積一定是合數(shù)。()

          (6)如果一個自然數(shù)是6的倍數(shù),那么它一事實上是2的倍數(shù)。()

          小結: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個數(shù)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shù)。

          3復習2、3、5的倍數(shù)的特征。

          做教材138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4、復習最大公因數(shù)和最小公倍數(shù)。

          完成第141頁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小結:當兩個數(shù)是互質數(shù)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1,最小公總人倍數(shù)數(shù)是它們的.乘積。當較大數(shù)是較小數(shù)的倍數(shù)時,較小數(shù)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shù),較大數(shù)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

          三、全課總結(略)

          四、作業(yè):

          課后反思

          復習課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在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某一階段,以鞏固、疏理已學知識、技能,促進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這與我們教研組以前提出的復習課要進行“知識梳理、查漏補缺、鞏固提升”是基本一致的。本節(jié)課的流程也是“知識梳理、查漏補缺、鞏固提升”這樣三步驟。

          一節(jié)課下來,通過討論和自己的進一步思考,覺得還是有一些不足。

          1.課堂不夠開放。

          開放的數(shù)學課堂已經成為當前數(shù)學課堂教學形式的主流,F(xiàn)在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體驗。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回憶”、“自我整理”、“質疑問難”、“自我反思”的空間。這與傳統(tǒng)的復習課中,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圖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供學生復習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這節(jié)課中,學生的自我知識的整理,還可以進一步放手。可以完全由學生自己來完成,一個人完成不了的,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只有通過真正的自我整理,學生才會形成清晰的知識結構。

          在回憶了知識點之后,還可以設計這樣一道開放題:請你從7、14、21、25、35這列數(shù)中找出與眾不同的一個,并說明理由。這樣可以充分激起學生的知識儲備,靈活主動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2.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思還不夠。

          讓學生對復習的結果進行評價與反饋。教育心理學十分重視教學評價與反饋,認為通過教學評價給予學生一種成功的體驗或緊迫感,從而強化或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并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調控,改進學習方法。老師可以這樣提問促進學生反思:你認為哪些地方是容易搞錯的?或者說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問題?

        《總復習》教學設計4

          一、說教材分析

          學生在本冊已經學會了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物體位置,今天對于位置與方向的復習,進一步回顧了方向與位置。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們具有很好的記憶力和較強的總結能力,并熱衷于參加富有神秘感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趯滩囊约皩W情的分析,制訂出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解決問題,回顧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位置的方法。并總結根據(jù)描述在平面圖上找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jù)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五、說教法與學法

         。ㄒ唬┙谭ǚ治

          根據(jù)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1)回顧情境教學法。通過一系列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設計,既體現(xiàn)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也更好地服務了我們的教學活動。(2)逐層練習、及時反饋法。通過學與練的緊密結合,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也幫助學生鞏固了舊知。

         。ǘ⿲W法分析

          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的學習方法。在比較中,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獲得思維的進步與發(fā)展。

          六、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ㄒ唬┰O置情景

          1、投影出示臺風照片。

         、磐瑢W們對這個例題有什么印象?

         、撇シ庞嘘P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fā)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tài)。

          (啟發(fā)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

          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抛寣W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

          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切〗Y確定位置的方法。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ㄈ┲R反饋,鞏固延伸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圖略)

         。ㄒ跃炀譃橛^測點,找出三個犯罪分子的位置)

          2、連連看

          3、填空(找出物體的位置及方向和距離)

          4、完成書上練習。

         。ㄋ模┱n堂小結七、板書設計:

          確定物體的位置

          1、確定觀測點。

          2、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方向。

          3、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總復習》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或者提出問題,并能從數(shù)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獲得數(shù)學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fā)現(xiàn)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課題

          (一)情境創(chuàng)設師:我們前邊學習了如何解決問題,今天就和老師一起來復習一下本冊我們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ǘ┮胝n題師:不過,在整個復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去解決,你們有信心完成嗎?好,下面我們就以闖關的方式,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吧?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對本課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

          二、情境鋪墊,解決問題:

          (一)情境一:猴子。

          1.他們先來到樹下,準備摘梨: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分步呈現(xiàn)兩個已經條件。

          2.誰來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沒有問題,不能解決。

          3.誰來提一下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樹上還剩幾只猴子?

          4.誰能完整地把這個問題敘述一遍?

          5.這道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嗎?來,試試看!

          6.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7.指名匯報,集體講評,教師畫出線段圖并完整板書解題過程。

          (二)情境二:分桃子。

          1.摘完了梨,我們來分桃子,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分步呈現(xiàn)圖與已知條件。

          2.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看圖,得出:已知我們班27人,每人分1個桃子后,還剩4個。

          3.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一籃有多少個桃子?

          4.你會解決嗎?請獨立解答。

          5.學生解答完成后,讓學生匯報,并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畫出線段圖,并板書解答過程。

          6.小結: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可對照線段圖來觀察)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引導學生得出:相同點是:都是已知兩個條件,求一個問題,不同點是:第一題求部分,而第二題求總數(shù)。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1道題是已知整體,求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用減法解決;第2題是已知部分,求整體或總數(shù),所以用加法解決。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解決最基本的數(shù)學問題的整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分析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境三:比花多少。

          1.多美的花兒啊,有牡丹、月季和菊花等。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

          2.你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

          3.課件呈現(xiàn)問題(1):月季比菊花多多少盆?

          4.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1)因為問的是月季花比菊花多的盆數(shù),而沒有問牡丹。所以,這個問題與牡丹的盆數(shù)無關,也就是說20盆牡丹是多余信息。

         。2)因為我們要求的是月季比菊花多多少盆,就是求45比30多多少。

          5.學生獨立解答。而后匯報,講評。

          6.小結:

         。1)如果沒有剛才那位同學的提醒,你會不會出錯呢?

         。2)我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應該怎么辦?

          7.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1)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評價,不正確或不完整,教師要幫助其修改或補充。

         。2)提出問題后,學生分析,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有一個多余條件的問題的練習,進一步來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給予及時的評價,提高他們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ㄋ模┣榫乘模悍痔。

          1.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

          2.學生觀察:小明和紅紅分別有多少塊糖?紅紅還剩多少塊?小明還剩多少塊?

          3.呈現(xiàn)問題:

         。1)紅紅吃了多少塊糖?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3)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4)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5)根據(jù)結果,帶領學生再次理解“已知總數(shù)求部分”、“多余條件”。

          4.小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解決方法一樣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ㄎ澹┣榫澄澹哼\梨。

         。1)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2)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3)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4)前面所解決的問題結果都是唯一的,而本題結果是多樣的;

         。2)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不管用哪種方法,第一次運走的數(shù)量與再次運走的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5.呈現(xiàn)問題2:小平呢?

         。1)這個問題只有三個字,誰來完整的把這個問題表述出來?引導學生說出:小平可能套中了哪兩個玩具?

          (2)學生獨立解決。

         。3)指名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師生共現(xiàn)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這道逆序、開放的練習,讓學生在利用方法與策略的同時,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與靈活性!

          (六)情境六:母雞下蛋。(同數(shù)相加)

          1.課件完整呈現(xiàn)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方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7)情境七:分裝雞蛋。(減去相同的數(shù))

          1.課件完整呈現(xiàn)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裝滿是什么意思?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方法。(連減法、列表法、畫圈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有多種,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三、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一)全課總結

          1.哪個同學來說一說: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2.本課結束后,我們本冊的數(shù)學學習就完成了,但我們的數(shù)學學習還將繼續(xù),我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學到更多更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我們也將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戰(zhàn)。你們有信心接受這樣的挑戰(zhàn)嗎?那我們就先來試一試吧?

         。ǘ┩卣寡由

          1.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各種商品及相應的價格)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理解: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3.同桌互相合作,討論交流完成。

          【設計意圖:本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可以用同數(shù)連加的方法計算,也可用減去相同數(shù)的方法計算。把本題放入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既是為了今后學習乘、除法作鋪墊,也是為了數(shù)學學習的有效延續(xù),讓學生對未來所學知識充滿好奇心與期待!】

        《總復習》教學設計6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共分為五部分:小數(shù)的乘、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觀察物體,可能性。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旨在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向學生滲透“編碼”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數(shù)學的魅力,不作具體要求,因此,在本單元沒有單獨安排復習內容。

          總復習的內容在編排上,同時考慮了《標準》規(guī)定的知識領域和前面教學內容的順序,并把有些分散學習的內容適當歸并,注意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這樣,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把小數(shù)的乘法和小數(shù)的除法集中復習,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同時,把小數(shù)乘、除法與整數(shù)乘、除法進行比較,加強兩者計算法則的聯(lián)系。

          單元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把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系統(tǒng)化,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計算法則、規(guī)律性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代數(shù)思想、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得以進一步發(fā)展,獲得自身數(shù)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可分4課時進行復習,教師也可以根據(jù)本班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1.復習“小數(shù)的乘、除法”時,可先讓學生完成總復習第1題,讓學生根據(jù)具體的題目說一說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shù)乘、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再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小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法則,也可以帶著復習一下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對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法則進行全面的整理。

          2.復習“簡易方程”時,要注意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體會代數(shù)的思想,鞏固一些特殊的寫法,例如,數(shù)字與字母之間的乘號可以省略不寫,數(shù)字要寫在字母的前面,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意義和寫法,等等。

          3.復習“多邊形的面積”時,除了要求學生正確應用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以外,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回憶這些公式的推導過程,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掌握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4.復習“觀察物體”時,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想像等活動去辨認幾何形體在不同方向的投影。

          5.復習“可能性”時,要結合具體實例綜合復習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如總復習第9題中要判斷游戲規(guī)則是否公平,首先要用組合的知識列出兩枚硬幣朝上圖案的所有可能結果,進而求出朝上圖案相同的可能性大小,使學生學會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

          第一課時

          課題: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

          教學目的:

          1、整理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小數(shù)乘、除法。

          2、理解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的'結果與第二個因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3、應用運算定律能進行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的簡便運算。

          4、理解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意義,會用循環(huán)小數(shù)表示商。

          5、能用進一法和收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從今天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和知識進行總復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復習小數(shù)乘除數(shù)計算。[板書課題]

          二、整理復習

          1、口算:

          (1)120頁第1題

          填書。

         。2)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shù)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簡要小結。

          2、在計算中理解法則。

         。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計算小數(shù)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簡便運算

          (1)123頁第2題

          填書,集體訂正時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乘法的運算定律.

         。2)用簡便方法計算。

          0.25×32×1.2510.1×85

          2.85×5.2+2.85×5.8-2.853.6÷0.25÷0.4

          3、計算結果有幾種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環(huán)小數(shù)?

          三、在判斷中辨析概念。

          1、兩個因數(shù)都是兩位小數(shù),它的積是兩位小數(shù)。

          2、M×0.98的積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4、2.5×17+2.5×13=2.5×(17+13)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每天看35頁,要看4天。

          四、在運用中掌握方法。

          師:學會小數(shù)乘除法,還要學會運用知道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120頁第2題

          學生審題,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說一說怎樣想的。

          2、123頁第4題

          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3、李老師用200元買字典,每本40.8元,可以買幾本?

          4、工地上有171噸貨物,用載重8噸的汽車要運多少次?

          五、復習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復習了哪些內容?還有什么問題?

          六、作業(yè)

          P123頁第1、3題,P125頁第13、15題。

          課后反思:

          本課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完成了計算部分的復習(包括口算、筆算、對計算結果取近似值)、相關概念的判斷。第二課時完成簡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復習。

          在第一課時,建議筆算選取學生易錯的幾類題型進行針對性練習。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錯誤:轉化成整數(shù)后是兩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的小數(shù)乘法。如:1.4乘1.32;整數(shù)乘小數(shù),且整數(shù)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1.3;商中間有0的小數(shù)除法,如:89.44÷43。

          在第二課時,對于簡便運算中乘法分配律的靈活應用應適當加強,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計算結果取近似值,即去尾法或進一法教材的練習中沒有涉及,教師要有意識地補充相關內容,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課時

          課題:簡易方程復習

        《總復習》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92~93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整體性與結構性,初步感受復習方法。

          2.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shù)的意義,熟練地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與100以內加法與減法的相關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shù)的讀、寫及大小比較;100以內加減法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數(shù)位及數(shù)位上數(shù)的意義;良好的計算習慣與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我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xiàn)P92頁的4幅圖。

          3.教師板書整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guī)律——解決問題

         。ǘ┙涣鞲惺埽

          1.你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學生自主發(fā)言。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等。

          3.師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啊!你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成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來將這些知識復習復習嗎?

          4.點明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么多,我們今天就來復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并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復習應用

          (一)復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jié)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xiàn)最棒!

          1.復習數(shù)位:出示計數(shù)器

         。1)誰來說一說:計數(shù)器從右邊起,每個數(shù)位分別是什么位呢?

         。2)這些數(shù)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么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shù)卻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個珠子相當于個位的幾個珠子?百位的一個珠子又相當于十位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就可以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復習數(shù)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shù)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說一說這個數(shù)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2題。

          3.復習數(shù)數(shù)、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

         。1)你會數(shù)數(shù)嗎?我們在數(shù)數(shù)時可以怎么數(shù)?引導學生說出:可以1個1個地數(shù),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shù)。

          (2)你能用計數(shù)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shù)嗎?那57后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這三個如果從大到小排,應該怎么排?

         。3)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shù)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

         。ǘ⿵土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4題。

         。2)學生匯報結果,學生互相檢驗是否正確。

         。3)討論:

          ①這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诿恳活惙謩e有什么好的計算方法?

         、壅f一說每一類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后,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溝通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練習二十一第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也是“數(shù)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題前要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如第4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第5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以激發(fā)學生練習的興趣。】

         。ㄈ┚C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xiàn):“新百數(shù)表”:

          1.建構“新百數(shù)表”

         。1)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這張百數(shù)表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

         。1)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贆M著看,每一行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谪Q著看:每一列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2)新舊百數(shù)表進行比較:課件呈現(xiàn)新舊兩個百數(shù)表,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不同?只要學生說出的發(fā)現(xiàn)是對的,都應給予肯定與鼓勵。

          3.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1)解決第(3)題。這題解決后,可再讓學生仿照這個問題再提出幾個問題,繼續(xù)練習。

         。2)解決第(4)題。

         。3)解決第(5)(6)題:

          ①學生完成后,要引導學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選的是第1行的第幾個數(shù)和第8行的第幾個數(shù),它們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诓⑻釂枺和ㄟ^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學生完成后,可模仿這兩個問題繼續(xù)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復習數(shù)的認識,并綜合了找規(guī)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新百數(shù)表的建構、新舊百數(shù)表的對比與探究及應用新百數(shù)表中規(guī)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質疑反思

         。ㄒ唬┤n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ǘ┵|疑反思

          1.對于本節(jié)課復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或者你覺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錯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質疑反思,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總復習》教學設計8

          一、設計思想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與數(shù)有關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比較大小等)已經比較熟悉。本學期所學的計算主要有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中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論是數(shù)范圍,還是計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jù)已學知識,迅速、準確地判斷出怎樣計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本節(jié)課的目的是:精心設計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較好地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習是"經驗"、"活動"、"思考"、"再創(chuàng)造"的特點。

          二、教材分析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與數(shù)有關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比較大小等)已經比較熟悉。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20以內數(shù)的順序,數(shù)的序數(shù)的含義和20以內數(shù)的組成。"20以內數(shù)的順序"主要使學生熟悉0~20各數(shù)排列順序,以及各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系。"數(shù)的序數(shù)含義"主要使學生進一步鞏固11~20各數(shù)序數(shù)含義。"20以內數(shù)的組成"重點是使學生熟練掌握11~20各數(shù)是由1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本學期所學的計算主要有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其中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論是數(shù)范圍,還是計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這部分內容復習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jù)已學知識,迅速、準確地判斷出怎樣計算,并很快說出得數(shù)。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學情分析

          20以內數(shù)的復習,可以著重復習20以內數(shù)的順序、組成和序數(shù)。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掌握得比較好,因此,在復習可以多讓學生說一說,甚至讓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概括"本學期都學習了哪些數(shù)"、"這些數(shù)的順序是什么"、"它們是怎么組成的"等等,如果出現(xiàn)疏漏,再讓其他學生補充。開始復習加法時,可以先通過直觀復習一下加法的含義,使學生更加明確:把兩個數(shù)合并在一起用加法。然后可以通過直觀復習一下相加的兩個數(shù)調換位置得數(shù)一樣,遇到小數(shù)加大數(shù)計算有困難時,可以想大數(shù)加小數(shù),從而較快地算出得數(shù)。進行上述復習時都不要求學生說概括性的條文。要把一位數(shù)加法的所有情況都復習到,不要只是把課本中題算一算。發(fā)現(xiàn)有不熟練的或容易出錯誤的式題,還要反復練習。練習形式注意多樣化,除教材中練習形式,教師還可以補充其他的學生比較有興趣的練習方式。對于計算方法,不作統(tǒng)一要求,只要學生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四、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掌握20以內數(shù)的順序,序數(shù)含義及數(shù)的組成。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2、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養(yǎng)成自覺整理知識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難點

          1、20以內數(shù)的順序,數(shù)的序數(shù)的含義和20以內數(shù)的組成。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采取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而且每一個游戲都用大象博士的話來連接,讓學生在課中,猶如置身與童話王國之中。激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七、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相應的音樂。

          學具準備:算式卡片、彩色筆、人手一枚的小胸針。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出要求。

          師:今天,大象博士要在我們班請助手。(播放大象的圖像和大象的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由于現(xiàn)在大家重視環(huán)境的保護,我們森林王國中,動物的數(shù)量猛增,我大象博士的工作大增。今天,我想在班里請一些小助手,幫我分擔一些工作。當上助手以后,第一,可以掛上這枚美麗的胸針,第二,可以到美麗的大森林里游玩。但是,大象伯伯的助手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當?shù)?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考驗才能夠爭取到這一個名額。"

          【設計意圖:游戲是一年級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教師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拿學生感興趣的事作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參與活動的急迫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境!

          (二)第一關:填數(shù)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第一關,填數(shù)。小朋友睜大你的火眼金睛,看仔細了。"

          1、集體填卡片。

          教師出示填數(shù)卡

          8111519

          師:該怎樣來填出這一張卡片呢?(請學生說說怎么來填數(shù)。然后集體來填出這張卡片。)

          【在做題之前,先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復習,可以讓學生在練習中更加地得心應手,而且也不會讓復習顯得很生硬!

          2、獨立完成填數(shù)卡。

          教師相繼出示填數(shù)卡:

          15715

          2620

          201814

          8

          學生獨立完成以上填數(shù)卡,然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說自己是怎么填出來的。

          【設計意圖:在這個游戲中,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可供創(chuàng)作的學習材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的時間。并且安排學生進行交流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提高!

          (三)第二關:看圖,填空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恭喜小朋友,第一關順利通過,第二關是看圖,填空。

          課件出示:☆☆☆☆☆☆☆☆☆☆☆☆☆

          1、一共有( )個五角星。

          2、從左數(shù)起,紅星星在第( )個,紅星星的右邊有( )個星星。

          3、把左邊7個星星圈起來。

          4、把右數(shù)第6個星星涂成綠色。

          【設計意圖:利用看圖填空游戲 ,復習20以內的數(shù)序和序數(shù),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把鞏固知識的練習巧妙地溶入游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練習、思辨,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不僅有利于學生進一步20數(shù)的順序,加深對20以內數(shù)的理解,還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當中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四)第三關:檢車票,上大巴。

          1、(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小朋友們真是能干,連著兩關都沒有難住你們,好接下來,要開始上我們森林王國的大巴了,大家快拿起老師給你們放在抽屜里的車票吧。不過光有車票還不行,你必須先把車票上的算式算出來,并且在寫上得數(shù)。記住上車一定要遵守紀律,不遵守紀律的小朋友,我們有權禁止你上車。(小朋友們拿起老師事先準備的一面寫有算式的卡片"車票",寫好得數(shù),準備上車。)

          2、小朋友們以小組為單位排好隊準備上車。每一位小朋友高舉起自己的車票,讓老師檢票。(檢完車票后,小朋友交換小組坐,算是上車了。隨即郊游的音樂響起,小朋友隨音樂拍手或舞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融知識的掌握和課中間的休息為一體,并且在大象的連接語中還強調了紀律的重要性,學生興趣應該會很高漲。]

          (五)第四關:說組成,得胸牌。

          1.(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小朋友們經過這么多考驗,終于順利來到森林王國了。等不及想當我的小助手了吧?還有最后一關大家就可以別上老師手中這一枚美麗的胸針了。別急,別急!你只要說出自己手上車票得數(shù)的組成就可以得到了。先分小組練一練,說一說吧。

          2、先分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秩序地練說一遍,教師巡回指導。

          3、一小組為單位,上來說組成,其余小組的人員當小老師,如果同意他們的說法,而自己的車票剛好也是這個得數(shù),可以上來和該小組的人員站在一起。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可以節(jié)省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重復,避免課堂上出現(xiàn)學生沒興趣的場面!

          在好朋友的相互幫助下,佩上胸卡,在音樂聲中,回座位。

          (六)課堂小結

          (播放大象博士的圖像和錄音):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闖過了許多的關口,最后終于當上了我的助手,真不容易。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們在每一個游戲當中都運用了一個知識點,誰來說一說,都運用了什么知識呢?

          生1:我知道了填數(shù)卡復習的1到20的順序。

          生2:我明白了檢車票上大巴是檢驗我們做20以內加減法的速度。

          生3:......

          (學生反饋,教師隨即完成板書。)

          [設計意圖:在這一塊內容中,我設計讓學生將游戲與運用的內容一一對應,旨在讓學生從游戲中跳出來,能夠從知識的高度去審視這節(jié)課,反思這節(jié)課,如果學生能夠將游戲與知識點一一對應了,那本節(jié)課的目標就實現(xiàn)了。]

          九、板書設計

          總復習(一)

          第一關:填數(shù) 第二關:看圖,填空

          1--20數(shù)的順序 1--20的序數(shù)

          第三關:檢車票,上大巴 第四關:說組成,得胸牌

          1--20的加減法 11--20各數(shù)的組成

          十、作業(yè)設計

          1、7+8=( )+3=7+( )=( )-3=( )

          2、16可以分成( )個十和( )個一。

        《總復習》教學設計9

          復習內容

          本冊教材中有關拼音的訓練,出現(xiàn)了以下幾種形式。

          1.P13基礎訓練1第一題排列大寫字母,在大寫字母后面寫出小寫字母。

          2.P29基礎訓練2第一題區(qū)別易混的韻母u和 。

          3.P50基礎訓練3第一題區(qū)別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后鼻音。

          4.P74基礎訓練4第一題認識整體認讀音節(jié)。

          5.P95基礎訓練5第一題找出輕聲音節(ji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重點

          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拼音規(guī)則。

          二、教學過程

          1.出示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字母表,讓學生認讀,提出問題,教師總結歸納做指導,也可以通過課后練習加以訓練。

         。1)聲母

          聲母,共23個: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韻母

          韻母,共24個:

          單韻母:a o e i

          復韻母: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

          鼻韻母: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

         。3)整體認讀音節(jié)

          整體認讀音節(jié),共16個: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2.注意區(qū)分以下聲母和韻母的形狀和讀音。

          例:

          b和p d和t m和n

          u和u ui和iu ie和ei

          an和ang en和eng in和ing

          3. 和 打頭的韻母與j、q、x相拼時, 上面的兩點省略。

          三、鞏固練習

          1.拼拼讀讀,寫出漢字。

          2.讀一讀,看看下面加粗字的.讀音,在拼讀時有什么特點。

          剝削 劇烈 修筑權 娛樂 施工 允許

          第二課時

          一、復習重點

          漢語拼音字母表、大寫字母。

          二、教學過程

          1.認讀漢語拼音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在大寫字母后邊寫出小寫字母。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3.讀漢語拼音字母表,找出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相近相似的。

          例:

          Cc

          Ff

          Ii

          Jj

          Kk

          Ll

          Mm

          Oo

          Pp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4.下面幾組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寫法不同,請你邊讀邊記住它們的區(qū)別。

          例:

          Aa

          Bb

          Dd

          Ee

          Gg

          Hh

          Qq

          Rr

          三、鞏固練習

          1.認讀下列大寫的拼音字母,再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

          D

          G

          M

          P

          A

          O

          Z

          2.先在大寫字母后面寫出小寫字母,再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

          G

          H

          J

          L

          F

          E

          K

          S

          W

          R

          X

          T

          Z

          Y

        《總復習》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25-126頁四則運算運算定律。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深人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運算。正確熟練地進行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jù)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檢驗意識和習慣,認真地審題,正確地進行口算、筆算,使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场⒓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養(yǎng)成認真做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深入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熟練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運算和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jù)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培養(yǎng)學生良好計算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難點:

          會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方法:

          教法:質疑引導,組織練習;學法:小組合作,獨立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同學們,我們要想熟練地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且能夠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就必須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須掌握好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方法和運算定律)。

          今天我們就來復習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

          教師板書課題: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知識點。

          請積極舉手說一說想起了哪些知識點?看誰想得多?

          教師表揚發(fā)言積極的同學,然后指出上述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

          能否用一個知識結構圖描述上述各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呢?

         。ㄔO計意圖:用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思維,用表揚鼓勵的語言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很快進入復習狀態(tài)。)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嘗試建立知識結構網絡。

          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情況。

          請各小組成員介紹本組的討論情況。

          師生共同分析,評價各小組建構的知識網絡圖。

          3、師生共同分析建構出一個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羅更多相關知識的知識結構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對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識網絡,讓每一個小組成員介紹討論構建情況。然后,師生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圖。這樣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認知結構。)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ㄒ唬土曅(shù)四則運算。

          1.出示問題:小數(shù)加減法和整數(shù)加減法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2.學生同桌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3.集體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小數(shù)的加減法和整數(shù)的加減法遵循相同的運算規(guī)律,即都滿足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小數(shù)的加減法需要特別注意小數(shù)點的位置,必須將兩個數(shù)的小數(shù)點的位置對齊,才能相加減。

          4.同學們,要想保證計算的正確率就必須做到什么?

          教師講明:首先要認真細心地進行審題,然后再計算,計算后要進行檢驗。

          5.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對小數(shù)的加減法進行檢驗呢?

          師(出示教科書第125頁第4題):請同學們看這一題,你能用什么方法進行檢驗呢?

          指名學生回答后,讓學生進行檢驗。

          這一題正確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檢驗的?

          師生交流。

          6、出示練習題

          計算并且驗算。

          7.83+1.6780×6.4

          6.12—3.581435÷35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并檢驗。

          集體訂正。

          7.出示:4000÷25一13×12

          64一(7.2+5.9)

          請同學們觀察上面的題,屬于什么運算?指名學生回答。

          那么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同桌進行交流。

          師小結:整、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如果有括號就先算括號內的運算,再算括號外的運算。

          學生獨立計算上面兩題。

          8、完成練習二十一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ㄔO計意圖:由于小數(shù)加減法和整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相同,在計算方法上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因此讓學生比較小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旨在使學生鞏固小數(shù)

          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運算。此外,還注意了復習驗算方法,鼓勵學生用多樣化的策略進行驗算,進一步培養(yǎng)檢驗的習慣。)

         。ǘ、復習運算定律。

          1、復習運算定律。

          我們學過那些運算定律?

          指名學生回答。

          怎樣用字母表示出這些運算定律?

          指名學生回答。

          利用運算定律有什么好處?

          (使運算簡便)。

          2、出示練習二十一第7題。

          請同學們根據(jù)正確的運算定律進行填空。

          你是怎樣填的?是根據(jù)什么運算定律填的?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3、用簡便方法計算。

          312×4十188×4101×87

          135×50×225×33×4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讓學生說出根據(jù)什么運算定律進行的簡便運算。

          4、完成練習二十一第5題。

          題目中的圖給我們繪出了太陽系的幾大行星,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幾大行星?

          學生觀察回答。

          看了這個圖,你想到了什么問題?

          教科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數(shù)據(jù)表,表中的數(shù)據(jù)是各個行星和太陽的距離。根據(jù)這個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請同學們想辦法計算出你的問題的答案。

          5、完成練習二十一第8題。

          學生獨立審題,說明題意,獨立完成。

         。ㄔO計意圖:結合具體的練習題復習學過的幾種常用的簡便運算的方法,并讓學生說明進行簡便運算時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這樣更加鞏固了運算定律的運用。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教師下發(fā)作業(yè)紙,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題目如下:

          1、運算下列各題,怎樣計算簡便就怎樣計算。

          36+95+74+105188×35-188×34

          67÷2.5÷0.04

          0.32×12.5×250

          5+13.7+45+6.3+50

          2、填空。

          6020千克=()噸()千克

          5千米9米=()米

          350分=()時()分

          560000平方米=()公頃

          3、水果店運來一批水果,蘋果23筐,梨27筐,每筐水果重37千克,一共重多少千克?

          學生完成后,進行全班交流。

          教師根據(jù)學生檢測的情況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獨立完成三個題目,自我評價,自我鑒定,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教師根據(jù)檢測情況進行總結,使學生知道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還有待加強。進一步激勵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四則運算運算定律

          熟記順序

          四則混合運算認真審題保證正確率

          進行檢驗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使運算簡便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學反思:

          通過復習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深人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運算。正確熟練地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并能根據(jù)運算定律進行合理地簡便運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總復習》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96、98、99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或者提出問題,并能從數(shù)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

          2.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獲得數(shù)學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課題

          (一)情境創(chuàng)設

          師:周末又到了,小平和小英是兄妹倆,兩人一起去游樂園玩,游樂園里可好玩了?梢詣澊、可以游泳、可以看到漂亮的鴿子,還有激烈的比賽與套圈游戲。你們想和他們一起去玩嗎?

         。ǘ┮胝n題

          師:不過,他們在整個游玩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去解決,你們有信心幫助他們完成嗎?好,下面我們就跟著他們倆,一起去看看游樂園里都有哪些好玩的吧?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對本課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

          二、情境鋪墊,解決問題:

          (一)情境一:劃船。P96的第7題:

          1.他們先來到湖邊,準備劃船: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分步呈現(xiàn)兩個已經條件。

          2.誰來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沒有問題,不能解決。

          3.誰來提一下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劃走了多少只?

          4.誰能完整地把這個問題敘述一遍?

          5.這道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嗎?來,試試看!

          6.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7.指名匯報,集體講評,教師畫出線段圖并完整板書解題過程。

         。ǘ┣榫扯河^賞鴿子。P96的第8題:

          1.劃完了船,他們來觀賞鴿子,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分步呈現(xiàn)圖與已知條件。

          2.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看圖,得出:已知一共有24只,飛出8只。

          3.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窩里有幾只?

          4.你會解決嗎?請獨立解答。

          5.學生解答完成后,讓學生匯報,并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畫出線段圖,并板書解答過程。

          6.小結: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可對照線段圖來觀察)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引導學生得出:相同點是:都是已知兩個條件,求一個問題,不同點是:第一題的兩個條件都是直接用文字給出的,而第二題的一個條件是通過圖給出的。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道題都是已知整體,求其中的一部分,所以都用減法解決。

          7.反饋練習:P98的第16題;

         。1)游樂園里正在進行折紙鴿子比賽,我們和小平、小英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

         。2)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講評,核對正誤。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解決最基本的數(shù)學問題的整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分析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榫橙河斡。P99的第17題:

          1. 天氣真熱啊,他們準備去游泳。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與兩個救生員的對話。

          2.你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

          3.課件呈現(xiàn)問題(1):游泳池里的大人比小孩多多少人?

          4.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1)因為問的是游泳池里的大人與小孩,而救生員是岸上的。所以,這個問題與救生員的人數(shù)無關,也就是說3個救生員是多余信息。

         。2)因為我們要求的是游泳池里的`大人比小孩多多少人,就是求25比7多多少。

          5.學生獨立解答。而后匯報,講評。

          6.小結:

         。1)如果沒有剛才那位同學的提醒,你會不會出錯呢?

          (2)我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應該怎么辦?

          7.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1)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評價,不正確或不完整,教師要幫助其修改或補充。

         。2)提出問題后,學生分析,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有一個多余條件的問題的練習,進一步來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給予及時的評價,提高他們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ㄋ模┣榫乘模禾兹Α99的第20題:

          1.游泳結束后,他們接著去玩套圈游戲: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

          2.學生觀察:圖中分別有哪些玩具?套中分別能得多少分?小平和小英分別得了多少分?

          3.呈現(xiàn)問題:小英可能套中了哪兩個玩具?

         。1)引導學生理解“可能”“兩個玩具”的意思:

         、僦挥薪Y果不止一種的時候,才用“可能”。

          ②兩個玩具在這里是指兩個不同的玩具。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3)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赡苡袑W生是按順序羅列的,也可能學生是用了嘗試再調整的方法的,但不論是什么方法,也不論學生是說想:28=25+3,還是說想:25+3=28。 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4)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5)根據(jù)兩種結果,帶領學生再次理解“可能”。

          4.小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解決方法一樣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1)前面所解決的問題結果都是唯一的,而本題結果是多樣的;

         。2)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按順序羅列,或者嘗試——調整。需要指出的是:不管用哪種方法,都要按一定的順序,同時,可以憑數(shù)感直接排除掉一些組合,無需每種組合都要羅列或嘗試。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5.呈現(xiàn)問題2:小平呢?

         。1)這個問題只有三個字,誰來完整的把這個問題表述出來?引導學生說出:小平可能套中了哪兩個玩具?

         。2)學生獨立解決。

          (3)指名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師生共現(xiàn)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這道逆序、開放的練習,讓學生在利用方法與策略的同時,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與靈活性!

         。ㄎ澹┣榫澄澹鹤卉嚒99的第18題:

          1.小平和小英游樂園玩好了,坐公交車回家。課件完整呈現(xiàn)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不同方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有多種,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三、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一)全課總結

          1.哪個同學來說一說: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2.本課結束后,我們本冊的數(shù)學學習就完成了,但我們的數(shù)學學習還將繼續(xù),我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學到更多更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我們也將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戰(zhàn)。你們有信心接受這樣的挑戰(zhàn)嗎?那我們就先來試一試吧?

         。ǘ┩卣寡由

          1.小平、小英一起回到家,媽媽買了一筐雞蛋,要把這些雞蛋裝到盒子里,放入冰箱,在裝進盒子之前,媽媽想考考他們。

          2.課件呈現(xiàn)情境圖: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3.理解:一共能裝滿幾盒中的“裝滿”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4.同桌互相合作,討論交流完成。

          5.匯報方法:學生用加法或減法做,教師都給予肯定。板書出兩種不同的方法。

          6.激趣延伸:其實,這道題還有更簡單的方法。你想知道嗎?教師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6×8+2=50;50÷8=6……2。

          7.你們不用著急,這些知識你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學習了。只要你們好好學習,把基本打牢,將來你們也會用這些方法來解決問題的!

          【設計意圖:本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可以用同數(shù)連加的方法計算,也可用減去相同數(shù)的方法計算。把本題放入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既是為了今后學習乘、除法作鋪墊,也是為了數(shù)學學習的有效延續(xù),讓學生對未來所學知識充滿好奇心與期待!】

        《總復習》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及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

          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shù)乘兩、三位數(shù),一位數(shù)除兩、三位數(shù)的筆算乘除法。

          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3、通過復習,激發(fā)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shù)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shù)學。

          教學設計:

          1、談話激趣:

          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xiàn)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凑l最認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

         。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

          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

         。2)交流,評價。

          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

         。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試著做一做第9題。

         。3)全班訂正。

          (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

         。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2)指名回答,師板書:

          時間單位:年、月、日

          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訂正。

          (5)做第3題。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

          板書:常用計量單位:1年=12個月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學反思:

        《總復習》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總復習“數(shù)的認識”第一課時P113~116

          教學目標:

          1、比較系統(tǒng)地理解自然數(shù)、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的意義。

          2、自然數(shù)、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百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對各種數(shù)進行分類整理,體驗分類整理的原則與方法。

          教學重點: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加深對各種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分類整理,形成系統(tǒng),理解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關鍵:數(shù)的意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整理,課上交流,形成網絡。

          1。課前,同學們把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進行了整理和分類,你是按什么分的,分成哪幾類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整理出一份你們認為最合理的,小組長做好記錄。咱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整理的既全面又條理。

          2。哪個小組愿意給大家匯報一下你們小組整理的情況,其他小組的同學要認真傾聽,一會兒你可以提問,可以補充,也可以反駁。

         。▽W生匯報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二、喚醒記憶,溝通聯(lián)系。

          1、用數(shù)表示數(shù)軸上的各點,喚醒學生對數(shù)的認識。

         。1)我們所學的這些數(shù)都可以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首先確定“0”和1、—1、的位置,然后由學生分別指出2、—2、、0。3、1、1。7所在的點各用什么數(shù)表示。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從這條數(shù)軸上,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ㄕ龜(shù)>0,負數(shù)<0,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0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從0往右,數(shù)越來越大,從0往左,數(shù)越來越小,把數(shù)按大小來分,可以分成正數(shù),0和負數(shù),真分數(shù)<1,假分數(shù)>或=1)

          2。溝通聯(lián)系,加深認識

          (1)教師:我們認識了很多的數(shù),可是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這些數(shù)呢?(指名學生口答)

          如果生活中缺少了數(shù)將會是怎樣的呢?(只問不答)

          請同學們看一則新聞:(課件出示)

          看了這則新聞,你想說點什么?

         。ǔ鍪緮(shù)據(jù))

          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感受?

          80%表示什么意思?

          教師小結: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次地震造成的災害有多么嚴重,也同時深刻的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偉大,人民的團結和友愛。

         。2)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這些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W生討論后匯報)

          誰能概括的說一說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試著說給你的同位聽。

          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百分數(shù)都可以表示兩種量之間的關系,但是百分數(shù)不能表示具體數(shù)量。

          三.應用提高

          下面就請同學們運用今天復習的知識解決下面的數(shù)學問題:

          1.書P115T5(投影出示)

          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不用抄題直接做

          集體訂正:同學們看,這個同學做的,對嗎?

          同位互相批改,做錯的請改正過來。

          2.T6

          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不用抄題直接做

          集體訂正: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做對的同學請舉手,

          通過用正負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感受?

          師小結:用正負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簡單,清楚,明了。

          3.T7

          同學們看,這是著名的四川樂山大佛,在這次地震中,它幸免于難,請同學們根據(jù)提供的信息解決下面的問題:

          集體訂正時問: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總復習》教學設計14

          活動目的: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讓學生在活動中區(qū)分聲、韻母的字形和讀音,辨認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圖片、錄音、音節(jié)卡、小旗、字母卡等。

          活動時間:40分鐘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音樂渲染)這歡快的音樂來自快樂島,那是孩子們的天堂。如今快樂島兒童樂園被九頭女妖美杜莎控制,島上迷霧重重,終年不見陽光,還有一群可愛的孩子被女妖變成了石頭。今天我要去拯救他們,希望能得到有膽量又會動腦筋的朋友幫忙,讓我變的更強大,要加入的請坐好。一路上非常艱險,一定要統(tǒng)一行動,聽小旗指揮,讓我們登上復習這條船,出發(fā)!

          二、引導自主闖關,達到活動目的。

          1、解開門票之謎(出示掛圖、播放錄音)

          要進入樂園,就得獲取入門券,這項任務有點難度,我們必須做些準備。請大家把書翻到55頁,練讀表一。

          活動一:練讀聲母表

          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活動二:(出示一張放大的入門券)瞧,這就是入門券,上面寫著很多音節(jié),請大家看清楚,并試著讀出來。

         。╪á lā tǎ fǔ mǐ nǚ qì pá zhū zú chā cā shān sān)

          先各自練習,在指名讀。

          師:(揮動小旗)祝賀你們順利通過第一關,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前進。

          2、碰碰車通道。(發(fā)放貼有單韻母的碰碰車頭飾)

          瞧!碰碰車通道就在眼前,誰想開?(發(fā)字母卡)這六輛車相碰能碰出很多復韻母,若碰錯了,可就有危險了,碰對了,就請大家讀出來。

          參考答案: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小結:讀復韻母時,口形變化要注意,合成一個音要牢記。

          3、勇闖魔鬼屋。

          碰碰車真驚險。∠旅孢有什么等著我們呢? (播放恐怖音樂)魔鬼屋里住著九個魔鬼,只要你念對他們就可以安全通過,否則就會被困住。(出示鼻韻母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這些前、后鼻韻母),讀對了,小鳥唱歌。

          4、百花園采花療傷。(放錄音、出示掛圖)

          闖過了心驚膽戰(zhàn)的'的鬼屋,我們好多戰(zhàn)士都受了傷,F(xiàn)在我要帶你們去采花療傷。你們看,這么多色彩艷麗的花朵,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從眾多的音節(jié)卡(有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和一些拼讀的音節(jié))中取出整體認讀音節(jié)卡。若取對了,就能得到救命話,取錯了就會中毒。

          參考答案:(所有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

          5、寫咒語。

          小朋友真聰明,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闖過了一關又一關,現(xiàn)在讓我們按聲母表的順序默寫出咒語。只要這個任務完成了,音樂就會重新響起來。

          學生寫,教師檢查。

          三、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復習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大家表現(xiàn)得也很棒,老師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會比現(xiàn)在更出色。

        《總復習》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五部分: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長度單位和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統(tǒng)計。本冊第八單元“數(shù)學廣角”的內容屬于擴展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只要學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相應內容的復習。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如把表內乘法集中復習,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乘法口訣,同時,注意計算與解決問題相結合,達到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來鞏固計算熟練程度的作用。

          教學建議

          1.復習前,應根據(jù)學生平時學習的情況,制訂適合本班實際的復習計劃,以使復習更有針對性。

          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采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復習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本學期的重點內容是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以及表內乘法,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使學生切實掌握好!伴L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和“統(tǒng)計”等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復習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4.這部分內容可用5課時進行復習。

          1.“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復習。

          教材中安排了兩道小題,著重復習筆算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復習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所學習的筆算兩位數(shù)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教學中應注意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表述即可,教師不必總結出條文讓學生背,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多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說一說,逐漸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具體計算,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可以用筆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學生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2.“表內乘法”的復習。

          教材主要從兩方面復習: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用計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乘法口訣是計算乘法的基礎,必須讓學生熟記。因此,教材安排了讓學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訣。對于乘法計算,要求學生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在復習乘法口訣時,既要注意全面,同時,要注意有所側重。如7~9的乘法口訣,數(shù)目比較大,學生容易出現(xiàn)錯誤,應該多讓學生做些練習。另外,對乘法口訣,應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避免機械背誦。

          復習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認真看圖,說一說圖意。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根據(jù)圖中描述的事情,要解決題目的問題,應該怎樣做?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后,按小組匯報討論的結果,全班進行交流。也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再說一說解題的思路。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來敘述。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復習。

         。1)“米和厘米”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長度單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學生能夠形成比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能夠用適當?shù)臏y量工具量出有關物體或距離的長度,并會在某些情景下對物體或距離的長度進行簡單的估計。

          教材安排了兩道題。第4題是讓學生用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表示“米”和“厘米”的長度。這種練習對學生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非常重要。第5題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并訓練測量方法。

          復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加深對“米”和“厘米”的認識?梢韵窠滩闹幸蟮摹坝檬直郾硎1米大約有多長”和“用手指表示1厘米有多長”,也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用自己身體的其他部位表示這些長度。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借助某一具體實物形成長度單位的表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把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估計和測量的復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操作,然后集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交流估計的方法。對于量線段,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學生從0刻度開始,有的從其他刻度開始),只要學生量的正確都是可以的。教學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實物的長度進行估計和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2)“角和直角”的復習。

          本學期所學的角的有關知識,要求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并初步學會畫角和直角。

          教材先通過數(shù)圖中角和直角的個數(shù),復習角和直角的概念。然后,通過在圖中加一條線段的活動,把畫直角和數(shù)直角結合起來復習。

          復習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會在幾何中發(fā)現(xiàn)角或直角,并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另一方面,應盡量結合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觀察周圍實物的面上有什么樣的角(對直角要進行判斷),使學生經常注意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觀察物體”的復習。

          教材中安排了兩個題目。第7題是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第8題是畫軸對稱圖形。

          復習觀察物體時,可以讓學生看書上的圖,想像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應該是哪個圖。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一些其他實際物體,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對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必要求過高,只要能說清楚就可以了。

          復習對稱圖形時,先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然后再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對稱圖形。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總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三語文總復習教學計劃10-16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設計11-25

        九年級語文總復習教學計劃11-25

        小學語文畢業(yè)總復習的建議01-17

        小學語文總復習關于風的成語11-19

        小升初總復習閱讀題答題攻略06-09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復習》教學設計04-20

        2017小升初英語反義詞總復習08-14

        2017中考語文總復習:常見錯別字08-08

        2017初二語文下冊期末總復習計劃?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