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2課《蘭蘭過橋》教學設計參考
一、創(chuàng)設請境,導入新課
。、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橋是什么樣子的?動筆畫一畫好嗎?
投影儀演示學生畫的橋:說一說,議一議。
2、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多媒體課件演示橋的發(fā)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
。场⒔沂菊n題,讀題。(看教師寫課題,注意“橋”字的規(guī)范寫法。)
反思:多媒體的演示使孩子們大開眼界。讓他們感知了迅速發(fā)展的科技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感受到科學的奇妙。激發(fā)著孩子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要求讀課文。
、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2~3遍。
、 用“○”圈出本課中需掌握的字,用“—”標出本課需認識的字,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 思考:爺爺帶蘭蘭過了幾座橋?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樣子。
反思: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是十分重要的。而讀書方法尤為重要,這里具體的要求讓孩子們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
。病z查識字和讀書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學習課文1~4自然段。
、 齊讀課文1~4自然段。
、 看圖體會,分組討論。
這座橋叫什么橋?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橋上可以看見什么?
、 小結(jié):多奇妙呀!橋居然架在水中。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河—進橋洞──橋中觀看游魚、行船。)
反思:生動的畫面增強了孩子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病W習課文5~7自然段。
、 自由讀課5~7自然段。
⑵ 引發(fā)質(zhì)疑:你能從課文這幾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確:橋的材料,使用方法、特點。)
、 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疑難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 討論:這座橋與我們平時玩的什么東西很相似?你能給它起個更貼切的名字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橋的使用過程。
⑸ 小結(jié):多有趣的.橋呀!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怎么變化的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收)
。、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 齊讀。
⑵ 理解詞語:“變魔術”“專家”。
反思: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并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fā)展。
四、再讀課文,求異創(chuàng)新
。、齊讀全文,討論: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
。、小結(jié):蘭蘭的爺爺就是因為有了堅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再加上他多動腦、勤思考,成為了著名的橋梁專家。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什么樣的橋?
反思:對“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的討論,讓子們明白成功的關鍵在于“堅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多動腦”、“勤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
五、課外練習,拓展思維
設計一個新穎而又實用的橋,畫在紙上。
孩子想像的空間總是擁有獨到的新意,他們想象的翅膀總為我們成人所不及。通過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2課《蘭蘭過橋》教學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語文蘭蘭過橋教學設計模板11-05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04-13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12-18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模板04-26
人教版《蘭蘭過橋》教學設計11-27
《蘭蘭過橋》語文教學反思01-07
一年級語文下冊《蘭蘭過橋》教案01-03
蘭蘭過橋教學反思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