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經(jīng)典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巡、邏”等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的感受。
4.體會人與動物、動物之間的美好情誼。懂得人與動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懂得愛護動物。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伙伴間的情誼以及動物的靈性。
2.理解馬哈多為什么激動得流下眼淚,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感悟伙伴間的情誼以及動物的靈性。
2.理解馬哈多為什么激動得流下眼淚,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板書“好伙伴”,理解“好伙伴”。提問:怎樣的朋友才是好伙伴?
2.讀課題,質疑。啟發(fā):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預設:誰和誰是好伙伴?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3.過渡:是啊,好伙伴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瞧一瞧吧!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畫出生字詞。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字音。
巡邏 汪汪叫 撥開 焦急
3.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4.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讀議結合,理解、感悟
1.朗讀全文,思考:誰和誰是好伙伴?
2.課件出示:護林員帶著獵狗回來了,烏鴉“哇哇”叫著迎接他們的快樂情景。
3.烏鴉是怎樣與馬哈多和獵狗成為好伙伴的?請同學們找到課文中有關段落讀一讀。
4.指導學生小組合作,然后師生討論匯報。(如:朗讀文段、表演讀、分自然段讀、講故事等。)
重點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中句子“馬哈多把烏鴉帶回家,給它抹藥,幫它養(yǎng)傷”,以及第4自然段,體會馬哈多愛護動物的`好品質以及馬哈多、獵狗與烏鴉一起生活的快樂。
5.課件出示:護林員馬哈多愁眉苦臉地坐在地上嘆氣和烏鴉在焦急地飛來飛去的情景。
啟發(fā):馬哈多和烏鴉干什么?你有什么問題要問他們嗎?
(預設學生提問:“叔叔,你在擔心什么?”“您有什么事不開心?”“烏鴉你在天上飛來飛去,有事嗎?”)
看來同學們都很會關心別人,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5~10自然段,弄明白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后來又怎樣了。
6.學生朗讀文段,畫出使你最受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說說你的想法。
7.學生匯報,老師隨機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朗讀句子
“他很擔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像得了一場大病!弊x出擔心焦慮的語氣。
“那烏鴉也飛進飛出,焦急不安”“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地給它送食”,抓住“焦急不安”“飛進飛出”“一次一次”,讀出焦急、關切的語氣。
8.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為什么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各抒己見。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受到熱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每逢”、“甚至”造句;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
板書課題:15海濱小城
查字典“濱”,說說“海濱”的意思。
(濱,水邊;海濱,靠近海邊的地方。)
思考:看了這個課題,你想課文可能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要求:
自讀生字表中的生字,把字音讀準。如還有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劃出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或查字典弄懂意思;
2、讀后檢查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況,注意給下列字正音:
胳臂()散發(fā)()
絨()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海濱:指靠近大海的地方。
浩瀚:指海水廣大無邊的樣子。
寂寞:孤單、冷清。
喧鬧:喧嘩、熱鬧。本課指人們因為高興而大聲喊叫,聲面非;钴S。
熱鬧:本指繁盛活躍的景象。本音標指鮮花競相開放的景象。
每逢:每次遇到。
三、再讀課文,思考: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海濱的景色?哪幾個自然段寫小城的景色?怎樣給課文分段?
學生練習在書本上分段。
師生交流:
第一段(1-3):寫海濱的景色。
第二段(4-7):寫小城的美麗景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說說本課寫了幾方面內(nèi)容?
教師板書:海濱小城
二、指導學習第一段(1-3自然段)
。ㄒ唬﹦澮粍,理清層次
用筆劃出有關的句子或詞語,“海濱”主要寫了哪幾個地方?
“人們走到街的盡頭,就可以看見浩瀚的大!-----寫大海
“海邊是一片沙灘,沙灘上是……貝殼”------寫沙灘
。ǘ┳x一讀,抓住特點
1、找出第2自然段中表示顏色的詞,出示訓練題:
天是的,海也是。海天交界的水平線上,有的機帆船和軍艦來來往往。天空飛翔著的、的海鷗,還飄著的.云朵。
指導朗讀上面一段話。
2、讀第2自然段,理解“鍍”字。
3、讀第3自然段,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填空:
()的魚
。ǎ┑奈r和蟹
()的海螺
找出本自然段中一對反義詞:寂寞——喧鬧
說說上面詞語的意思。
想象一下,喧鬧——會有哪些聲音出現(xiàn)呢?
4、小結:作者寫海濱時抓住了顏色多而美麗——色彩絢麗的特點。
。ㄈ┛湟豢洌w會感情
作者的家鄉(xiāng)這么美麗,你能替作者來夸夸嗎?
。ㄓ米约旱脑捇驎系恼Z言均可)
1、小組練習;
2、指名出來展示。
。ㄋ模┬〗Y學習方法
劃一劃,理清層次
讀一讀,抓住特點
夸一夸,體會感情
三、運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組自學課第二部分內(nèi)容。
劃一劃:“小城”寫了哪幾個地方?
讀一讀:“小城”有什么特點?
夸一夸: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庭院——樹多;
公園——舒適;小城——美麗而整潔
街道——干凈。
2理解詞語“熱鬧”
“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這里還可以填什么詞?
(美麗、鮮艷等)哪一個詞好?為什么?
3、夸一夸小城的美麗或整潔。(展示)
五、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
1、順序:由遠及近;
2、抓住特點。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關注科技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2、能就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膽進行想象,設計自己想發(fā)明的機器人。
3、讓學生樂于參與口語交際,交流自己想發(fā)明什么樣的`機器人,并清楚地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教學重難點:1、想象要奇特合理。
2、與同學交流自己想發(fā)明什么樣的機器人。
教法策略:
1、談話交流法。
2、動手操作法。
3、評價法。
4、情景表演法。
學習策略:
學生互動法
教學準備:
1、學生自繪的機器人圖形和文字說明。
2、有關機器人的科教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揭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機器人”。
2、歸納機器人對人類的好處。(板書課題)
二、創(chuàng)設情景,明確交際要求。
1、假如給你一個機會,你會想到要給什么人發(fā)明一個怎樣的機器人呢?靜靜思考一分鐘。
2、學生拿出設計好的圖紙,為自己要發(fā)明的機器人取名。
3、通過討論明確談話要求。
4、學生自由談。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領。
1、播放教學課件。(應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具體的交際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
2、你們受到什么啟發(fā)?學生自由發(fā)言。展開交際,多向互動。
1、根據(jù)大家匯報分組。
2、分小組談設想。
3、師生互動。
4、評選優(yōu)秀,上臺匯報。
五、師生評議。
1、想象合理奇特。
2、說得清楚明白。
3、態(tài)度大方,表情自然,說話有禮貌,聲音響亮。(評價標準明確,讓學生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并在互評過程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六、總結拓展。
1、小結鼓勵。
2、展出優(yōu)勝者的設計圖紙。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13個生字,理解“仍然”等重點詞語,讀懂每句話,為段的訓練做準備。
2、結合句子練習“陸續(xù)”“繼續(xù)”“連續(xù)”,會用“不斷”“迅速”造句。
。ǘ┠芰τ柧汓c
1、培養(yǎng)自學能力。繼續(xù)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培養(yǎng)讀的能力。練習默讀課文,指導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在獨立的閱讀和思考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說的能力。借助思考議答,使思維與表達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滲透點
1、學習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2、學習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
理解描寫危險環(huán)境和白求恩大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怎樣堅持手術臺這塊陣地,為傷員做手術的語句,體會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
。ǘ╇y點
結合具體內(nèi)容理解為什么手術臺就是陣地。
。ㄈ┙鉀Q辦法
1、重點解決辦法。
利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小廟周圍越來越緊張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術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難點解決辦法。
以思考練習2題為憑借,同時結合上下文,找出有關內(nèi)容,以小組為單位,讀讀,議一議,說一說。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ㄒ唬┳x課文,畫出生字詞,用 畫出不懂的詞句,結合求學網(wǎng)理解部分詞語。
。ǘ┙Y合課后思考題,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nèi)容。
。ㄈ┙Y合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五、教具準備
1、寫有生字詞的卡片。
2、寫有課后練習1、2題字幕投影片,課文插圖投影片。
3、制作配合課文內(nèi)容爆炸等場面的錄音。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文攝影插圖,同時放激烈的炮聲錄音。教師講述:這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八路軍野戰(zhàn)醫(y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這位外國醫(y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yī)生的陣地”(板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個外國醫(yī)生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學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提出預習要求,進行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 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求學網(wǎng)解決的求學網(wǎng)。
。3)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用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
。ㄉ鲜鰞(nèi)容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進行,時間不少于10分鐘,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檢查是否通順)
(2)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詞讀音情況,相機提問對部分詞語的初步理解。
。3)提問:這篇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寫了誰的什么事?
3、簡介白求恩。
。ㄈ├斫庹n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了解戰(zhàn)斗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戰(zhàn)斗形勢。)
2、簡介齊會戰(zhàn)斗。
3、齊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ㄒ唬┩队俺鍪菊n后思考練習1的(1)(2)(3)小題,指讀,思考:
這三道小題是根據(jù)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來的?2—4自然段。(意在培養(yǎng)學生依課后題理解課文的習慣。)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練習1(1):幾發(fā)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樣搶救傷員的?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議答。
。1)幾發(fā)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了什么?(說明小廟離戰(zhàn)場非常近,離戰(zhàn)場近有利于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huán)境非常危險。)
(2)炮彈落在小廟前是怎樣危險的情形?(生答師相機板書:彈落廟前)
(3)在這樣危險的環(huán)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
引導學生抓住“仍然”“鎮(zhèn)定”理解!叭匀弧笔鞘裁匆馑?結合上文怎樣理解?你體會到什么?(白求恩給傷員動手術兩天兩夜沒休息,現(xiàn)在環(huán)境更危險了,他還是那樣工作。意在教給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哪個詞可以說明白求恩在鎮(zhèn)定的做手術?(教師相機板書“鎮(zhèn)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練習1(1)題。
。5)朗讀。指導朗讀把危險形勢的詞語讀急促些,怎樣工作的重點詞語讀得重一些。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體會白求恩不顧個人安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6)提問:這一自然沒有幾句話?重點寫了哪兩方面的意思?(教師提示方法幫助學生概括: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鎮(zhèn)定地為傷員做手術。)
。ㄈ⿲W習第三自然段。
1、繼續(xù)出示投影練習1(2):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白求恩是怎樣對待傷員,對待自己的?
2、學生默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聯(lián)系上文,形勢越來越危險。)而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待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板書:周圍爆炸 繼續(xù)手術)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話。
。1)投影出示,指讀。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主要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謝師長關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第三句,戰(zhàn)士沒有離開陣地,我就不離開手術臺。第四句,我是八路軍戰(zhàn)士不必優(yōu)待我。(讀懂每句話是本冊閱讀訓練重點,為讀懂自然段訓練做準備。)
。3)討論:由這四句我們從中體會到什么?(白求恩對同志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自己的事業(yè),具有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5、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引導聯(lián)系第二段試著自己總結。(方法遷移,學生嘗試總結。)
。ㄋ模├斫獾谒淖匀欢。
1、接著出示課后練習1(3):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獨立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門口布簾燒著,火苗向手術臺撲來”“仍然”“爭分奪秒”等詞語深入理解。(板書:火苗撲來 爭分奪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進一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主要意思,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感情朗讀。
5、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
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對全課重點內(nèi)容的歸納和總結,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饋學習信息。)
第三課時
。ㄒ唬z查提問。
結合課文內(nèi)容,談一談“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并出示上節(jié)課板書。
。ǘ├斫獾谖遄匀欢巍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xù)工作了69個小時說明了什么?
2、出示插圖投影,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huán)境下是怎樣連續(xù)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
。ㄈ┯懈星榈乩首x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nèi)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內(nèi)化。)
(四)完成課后練習3、4題。
1、第三題。
。1)投影出示文中3個句子,說一說各自的意思。
(2)比較為什么不能調(diào)換。
(3)進一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試著用這三個詞做選詞填空的練習。
2、第四題。
。1)學生獨立分析字形、抄寫。教師巡回指導檢查。
(2)用“不斷”“迅速”造句。
(五)總結擴展。
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預習22課《我的弟弟小蘿卜頭》。要求通過求學網(wǎng),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并把課文中描寫“小蘿卜頭”刻苦學習的句子劃下來,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設計意圖: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的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背后包含充沛的情感。課文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筆者在教學時注重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精讀課文第一段。
導學流程:
一、解讀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到我們班來聽課,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學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2、板書課題:掌聲(學生齊讀課題。)
3、聲能傳情,讀課題也要有講究,怎么讀,就能讓大家感受到掌聲的熱情?(生讀得更熱情整齊些了。)
4、你在什么時候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學生自由說。)
5、在別人送給你掌聲時,你謝過人家嗎?(大部分同學沒有)帶上你心中的那份謝意,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把課題再讀一遍。
設計意圖:重視提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儲備,感受掌聲的作用。語文不用概念說話,它是感性的。
二、讀準詞句,整體感知
1、請大家認真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生字新詞,并借助拼音讀準它。在這篇課文中有些詞是很容易讀錯的,請留意一下。(學生自由通讀課文。)
2、出示本課詞語,在字音方面,你認為哪幾個詞是最容易讀錯的,給大家提個醒。交流:
。1)、落[lào]下:反復正音,直到讀準。
。2)、麻[má]痹[bì]癥[zhèng]:字音讀得準,但感覺不夠準,(指著麻痹癥的偏旁)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這是一種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嚴重時導致殘疾甚至癱瘓。有病了身體就不舒服了,那該怎么讀啊?(生皺著小眉頭讀。)
3、同桌互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勵學生自告奮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讀的過程中老師相機指導。
5、請大家再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不容易,我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時間逐詞、逐句、逐段地讀,必要時教師還要作示范。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聽互讀是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話也包括“你讀我讀”,在互讀互聽中夯實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后面的精讀課文打基礎。
三、走進文本,對話交流
1、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默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外貌及性格特點的詞句。
2、交流自學成果,抓住重點詞句加以體會,隨機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靜是什么意思?你從“默默地”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
。2)、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學習生字:‘姿、勢’老師范寫,學生也認認真真地寫一遍。
、、英子的走路姿勢是什么樣子的?聯(lián)系下文的“一搖一晃”來理解“殘疾”一詞。
、、體驗說話:英子走路“一搖一晃”,她不能像我們一樣。
、堋⑺嵌嗝措y受啊,帶自己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3)、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
、、用心讀讀這句話,想一想英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從“早早地、總是、最后一個”這三個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我們帶著一種感動,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體會到了她的孤單和自卑。現(xiàn)在你會用一種怎樣的心情來讀好第一段話呢?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與英子對話,真切地感受、體驗英子的內(nèi)心世界。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想想哪些筆畫特別需要提醒。
2、重點探討“烈、著”這2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范寫。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并及時進行指導、評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在讀書感悟中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
2、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課前準備:
1、《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
2、愛心卡、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3、收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詩句。
導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觸發(fā)情感
1、認讀詞語,做猜詞游戲。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回憶一下,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一邊小結一邊板畫:這是哭泣、傷心的英子,她文靜、自卑、沒有朋友,假如你在她身邊你會為她做點什么?
設計意圖: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產(chǎn)生的,具體的情境能喚起人們一定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畫圖再現(xiàn),語言描述等手段,再現(xiàn)了英子困境,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萌發(fā)對英子的同情之心。
二、錄像導入,引發(fā)情感
1、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千手觀音精彩片斷)?戳诉@個節(jié)目你最想說點什么?或者你腦子里有什么疑問?(學生被錄象的精彩片段深深打動。)
2、在演出過程中,全場觀眾不斷抱以熱烈的掌聲,但主持人告訴我們,再熱烈的掌聲,這些演員也不可能聽到,因為他們?nèi)渴敲@啞人,我提議我們也用這種特殊的掌聲,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好嗎?(師生互動“高舉雙手,搖晃手掌”啞語鼓掌的意思)。
3、是啊,這些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演員怎么能準確無誤地踏著音樂的旋律表演出震驚世界的舞蹈節(jié)目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掌聲》,在《掌聲》中,在英子身上,也許我們能得到很多的.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殘疾人為什么能演出這么精彩的節(jié)目,觸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1、學生自學思考:
(1)、學生自瀆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兩次掌聲,這兩次掌聲有什么不同?
分組交流自學情況。(第一次掌聲,包含著大家的鼓勵與尊重;第二次掌聲,除了鼓勵外,還包含著大家對英子的贊揚。)
(2)、再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神態(tài)、心理變化的詞句,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2、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英子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下去?“猶豫、慢吞吞”這兩個詞告訴你什么信息?在那一剎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英子的神態(tài)和表情。
。2)在大家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從“注視、終于”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認為大家注視的目光中包含著什么?體會一下英子的心情,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表現(xiàn)出來。
。3)從那次演講以后,英子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憂郁是什么意思?英子會發(fā)生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3、角色體驗,暢談感受。
(1)、從英子的變化和同學的表現(xiàn)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不要忘記把掌聲送給別人。而當你身處困境的時候也要珍惜別人的掌聲,使自己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2)、假如你是英子,你會對同學們說點什么?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會對英子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喚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地走進文本之中,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地對話,激活學生的思維,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
四、拓展練習,升華情感
1、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聾啞人為什么能演《千手觀音》這樣精彩的節(jié)目?再次回味《千手觀音》精彩片段。這掌聲包含著什么?僅僅是這掌聲嗎?(關愛、友情……)
2、小結:人人都需要關愛,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把自己愛心送給別人。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把愛來表達。
3、小組表演:假如在你的身邊,有人考試成績偏低,或者因家庭環(huán)境不好而自慚形穢,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內(nèi)心痛苦……你怎樣針對這些情況給予幫助?使他們鼓起對生活的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4、拓展練習:掌聲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和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以這樣表達(出示小詩齊讀,背景音樂緩緩響起《讓世界充滿愛》):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話語;
愛是大雨中的一把小傘;
愛是給汽車上的老人讓出的座位;
愛是給下班回家的爸媽送上的一杯茶;
愛是;
愛是。
……
請把這首小詩工工整整地抄在愛心卡上。愛還可以怎樣表達?也把它寫下來。(學生在音樂聲中續(xù)寫小詩。)
5、總結:這個世界是由愛維系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家庭會變得更加和順,鄰里會變得更加和睦。請大家行動起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設計意圖:以“愛”延伸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通過交流個性化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實現(xiàn)“愛”的內(nèi)化和遷移,同時也在讀詩、寫詩實踐中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教材分析
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
在說明“天和地還沒有分開"”的背景之后,先是講了盤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變化;然后敘述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所做的事;最后講了盤古倒下后發(fā)生的變化。
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在表達上的這些特點。
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會寫14個生字。
2.體會反義詞和近義詞的妙用,體會“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這類詞語的.表達效果,并加以積累和拓展。
3.通過朗讀等方法,感受盤古雄偉、高大的英雄形象,體會他無私奉獻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話故事內(nèi)容神奇、想象豐富的特點,培養(yǎng)想象力,激發(fā)閱讀神話的興趣。并能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與想象了解故事內(nèi)容,理解重點詞句,積累特色語言,體會盤古的英雄形象。
課前準備
推薦學生搜集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如《精衛(wèi)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準備
寫有詞語、課文詩的小黑板各一塊,背景音樂。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神話意境
1.師:你們喜歡神話故事嗎?(生:喜歡)能說說你喜歡看哪些神話故事?
生答:《精衛(wèi)填!贰逗篝嗌淙铡贰
2.師:今天讓我們學習一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教師板書課題,叫兩位學生念課題)。
帶著問題全班齊念課題:誰開天地?盤古干什么?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盤古劈開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讀課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音認讀生字。同桌互讀互查。
2.識記生字新詞
小黑板出示:
輕而清、重而濁、上升、下降
隆隆的雷聲、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樹木
血液、滋潤、肌膚、混沌
。1)自由讀詞語。
。2)小老師帶讀,讀中交流
、俚谝唤M是反義詞。根據(jù)實際理解“清、濁”并給“濁”字組詞(混濁),“投降”讀作xing
、赬X的XX詞,擴充此類詞語3到5個。
、邸把骸保髁艘稽c血,血淋淋讀作xiě)。
、堋盎煦纭保ɡ斫狻盎煦纭保徽医x詞“混濁”;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學習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本
1.默讀課文,想一想《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能讀成課文中的哪句話?把這句話畫出來。
2.出示句子“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請學生自由讀此句并思考,這句話中哪個詞是關鍵(創(chuàng)造)
。1)教師板書“創(chuàng)造”,并提問:“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這為什么是
力刀旁?(看字形并聯(lián)系課文理解盤古是用鋒利的斧頭劈開了天和地)。
。2)教師小結:是呀,創(chuàng)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話故事總是充滿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盤古創(chuàng)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創(chuàng)造的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進入神話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并給生字組詞。
2.生字書寫指導。(“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寫錯,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闊”“滋”的筆畫較多,要指導學生重視間架結構。)
五、家庭作業(yè)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掣、剎、慘、禍、躥、碾、拖、軌、軋。運用理解關鍵詞素的方法理解詞語“風馳電掣”。
2、重點學習第四小節(jié),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及小狗杜克的勇敢。
3、反復朗讀,體會在否定句中加上“怎么也”有加強語氣的作用。
4、感受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激發(fā)熱愛自然、愛護動物的情感。
學生準備:
課前預習:
1、自學生字、詞語。
2、把課文讀流利。
3、查出“掣”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第一單元中那可愛的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故事大家一定都還記得吧?《童年的朋友》中,“我”對玩具小熊的內(nèi)疚之情也許還縈繞在你的心間,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多彩童年;第二單元中,《新型電影》的出現(xiàn)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網(wǎng)上呼救》更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科技與環(huán)保是我們的兩大主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第三單元,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熱愛生命。
2、在一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這條小魚在乎》,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為了幫助小魚獲取生命的延續(xù),把一條條小魚放進大海。那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一條小狗幫助人類獲取生命的故事。14《小狗杜克》
3、板書。
4、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昨天同學們也做了預習。我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效果。
2、出示生字詞語
風馳電掣汽笛剎車慘禍軌道軋斷驚醒躥碾拖
(1)男生讀、女生讀。
。2)去掉拼音讀。
4、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自讀課文,完成填空。
課文記敘了在小孩尼科_____的危急時刻,小狗杜克_______,
。ㄊ裁辞闆r?)(怎么樣?)
結果杜克______的故事。
(怎么樣?)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瑪麗帶著她的兒子尼科和她們家的寵物杜克在公園野餐。請大家自讀第一、二小節(jié),說說你的感受。
2、交流感受。
3、自讀一、二小節(jié)。
三、重點學習第四小節(jié)
1、如果這樣溫馨的場面再繼續(xù)那該多好啊,可是誰也沒想到,一場悲劇即將上演!
2、出示句子:
就在這時,一列火車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司機發(fā)現(xiàn)了情況,拉響汽笛,使勁剎車,可火車怎么也停不下,一場慘禍眼看就要發(fā)生。
。1)“就在這時”指什么時候?一起讀讀第三小節(jié)。
。2)理解風馳電掣!俺浮笔鞘裁匆馑?查字典理解。
(3)老師這里有兩句話,你覺得哪句好,為什么?
A:就在這時,一列火車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司機發(fā)現(xiàn)了情況,拉響汽笛,使勁剎車,可火車停不下,一場慘禍眼看就要發(fā)生。
B:就在這時,一列火車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司機發(fā)現(xiàn)了情況,拉響汽笛,使勁剎車,可火車怎么也停不下,一場慘禍眼看就要發(fā)生。
。4)男女生對比讀這兩句話。
。5)那我們來照著這個句子的樣子,做幾個小練習。
A:瑪麗沒想到孩子會爬到鐵軌上去。
B:這個題目太難了,我想不出。
3、就在這樣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小狗杜克是怎么做的呢?請你讀讀有關的句子。4、再默讀這幾句話,圈出杜克動作的詞語。
5、這些動詞給你什么感受?
6、此時此刻,如果沒有杜克的'奮力搶救,那后果會是怎樣?
如果沒有杜克。
7、我們都被杜克的行為所感動。那就讓我們重新去體驗一下那種驚心動魄的畫面。
8、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杜克像閃電一樣沖向危險,義無反顧的來到小主人的身旁,用盡全身力氣去救尼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他,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9、這是一個多么驚心動魄的畫面啊!小狗杜克救出尼科了嗎?
10、出示句子
動物和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為了人,它們甚至可以獻出生命。我們要象朋友一樣善待動物。
四、拓展升華
1、是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他們像人一樣也是有感情的。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前進和乖乖》的故事。
前進和乖乖
去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地震時,王奶奶摔倒在地,隨之而來的泥石流將她卷走,把她卡在兩塊大石頭中動彈不得,只露出了上半身。當?shù)厝硕家殉冯x,四周沒有任何人經(jīng)過,王奶奶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在絕境中,她自家養(yǎng)的狗前進和鄰居家的小狗乖乖卻成了她的伙伴。八天時間里,小狗不時急叫,尋找路人求救,同時用濕潤的舌頭不時舔王奶奶的臉和手。就這樣他們在維系著王奶奶的生命。后來,搜救部隊終于聽到了狗叫聲來營救王奶奶,兩條小狗仍沒有離開,搖尾歡叫。
后來,王奶奶被救走了,救援隊伍也撤離了,兩只小狗站在泥石亂流中,目送王奶奶和救援人員離開。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培養(yǎng)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些特點的。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理解老人為什么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駱駝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同學們,你們見過駱駝嗎?那么,你們知道駱駝在沙漠中,它是人們和商人們一種主要的交通工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駱駝》這個故事。
2.揭題、板書、讀題《 找駱駝 》。
師:同學們想從課題中知道些什么嗎?
3.質疑。(生:我想知道,是誰在找駱駝?為什么要找駱駝?他能找到嗎?……師板書:誰?走失——找?)
二、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1. (出示自學提示)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師板書:商人 、走失、找、問、老人)
2.檢查字詞認讀 。
。ǔ鍪舅伎碱})過渡:同學們商人找駱駝,他在老人的指點后才找回自己的駱駝。但是,你們知道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駱駝這些特點的?這兩個問題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著重要解決的問題。
三、根據(jù)學習提示,練讀課文對話,解決問題一
學習1——9自然段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然后同桌交流:走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
2、交流匯報。
。1)師:你知道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
。2)生答。
3、指導朗讀(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對話《1》課件)
(1) 師:現(xiàn)在老師來扮演老人,誰來扮演商人?
(2)分角色朗讀。(2人讀、分組讀,強調(diào)老人的性格特點:不緊不慢)
過渡:同學們,老人對駱駝特點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又說駱駝去哪兒了,他也不知道。這下可把商人給欺蒙了!誰能來讀讀商人說的`話?該用什么語氣讀?(生氣)(先指2人分角色讀,再分2大組讀)
四、根據(jù)學習提示,細讀老人的話,解決問題二
學習課文10——11自然段
過渡:商人這么生氣,老人生氣嗎?那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呢?請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10——11自然段。
1.(四人小組)先讀讀老人說的那段話,然后討論一下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2.交流匯報。(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對話《2》課件)
3. 進行填空練習。(出示填空課件)
4.朗讀指導
(1)(師引讀、生接讀,同桌互讀,齊讀。)
。2)同學們當你讀到知道的時候,你該用什么語氣讀?—(越讀越高興)
過渡:當商人聽了老人的一番指點后,他能找到駱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果然)下面一起來看看畫面(出示課件)。
5. ( 出示說說議議課件)同學們故事中的老人,你覺得他是一位怎樣的老人?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收獲嗎?(生答:他是一位用心觀察事物和認真思考問題的老人,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做一個用心觀察事物和認真思考問題的學生,只有這樣做才能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許多奧秘。)
過渡:同學們,駱駝是沙漠里的船,商人要做生意,那么駱駝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通工具。下面請欣賞圖片。
五、欣賞圖片——沙漠里的船(出示課件——音樂伴奏)
六、資源共享(機動)
七、總結(看板書小結)
八、作業(yè)(出示要求)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2.觀察身邊的事物,你會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16*找駱駝
。 丟、找、問)
商人 ————————————————老人
。 指 點 )
用心觀察、認真思考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9
這個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四個板塊。
“交流平臺”——引導學生交流默讀的方法。
“識字加油站”——引導學生學習和“目”有關的字、詞。
“詞句段運用”——區(qū)分近義詞并選擇一個詞語寫一句話;幫助媽媽整理購物清單,能將物品分類。
“日積月累”——積累四句名言警句。
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能和同學交流默讀的感悟,也能通過聯(lián)系句子及查字典來辨析近義詞,分類列購物清單,學生也能完成。教師應主要關注“日積月累”中的幾句名言警句,引導學生理解意思,感悟其中的道理。
這是本學期最后一個語文園地,學生經(jīng)過前面的學習,對如何學習語文園地已有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教學本次語文園地時,教師要適當放手,相信學生,引導學生自我探究,讓他們品嘗探究后的喜悅。
【知識與技能】
1、能把自己關于默讀的體會與同學交流分享,積累默讀的方法。
2、會認5個生字,大致理解與“目”有關的詞語的意思。
3、區(qū)分近義詞,并選擇一個詞語寫一句話。
4、能將物品進行分類。
5、積累四句古代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交流平臺,培養(yǎng)學生勇于表達的能力。
2、在反復誦讀中品味語言,積累句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增強熱愛祖國文化的意識。
重點
1、區(qū)分近義詞,并選擇一個詞語寫一句話。
2、交流、總結默讀的方法。
難點
積累四句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師:課件。
學生:課前梳理一下本單元的學習收獲。
2課時
第一課時
1、能圍繞默讀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
2、積累四句名言警句。
重點
通過與同學交流,積累更多的默讀方法。
難點
積累四句名言警句,感悟其中的道理。
一、交流平臺
1、導入激趣,了解默讀。
師:同學們,當看到一篇美文時,你們會怎樣讀?
(1)指名學生回答。
師:有時我們會朗讀,有時我們會默讀。老師很喜歡默讀。
(2)課件出示默讀的好處。
★默讀不影響別人,不受環(huán)境限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用最廣。
★默讀的速度比朗讀時快得多,可以大量閱讀,可以博覽群書。
★默讀時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頓下來重復看、反復想,從而促進思考,促進理解的深入。
師:本學期,我們學會了默讀,那你們知道默讀應該怎樣去讀嗎?
2、學生交流默讀的方法。
師:你們在默讀課文時會做些什么?
3、教師小結:默讀時,可以把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讀完后再想辦法弄清楚它們的意思。還可以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把沒讀懂的地方標記出來,聯(lián)系上下文進一步思考,或者向別人請教。默讀適合深入思考,我們大家都要把這種方法運用好。
二、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下面四個句子及其出處。
○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
○愛人若愛其身。——《墨子》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睹献印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盾髯印
師:和同桌讀讀這四個句子,說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由讀,讀后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讀,指導學生認準字,讀通順。
4、指名學生讀。
師:現(xiàn)在我們把句子讀熟了,那這四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5、小組交流討論。
6、教師相機指導。
○不遷怒,不貳過。
不把怒氣轉移到別人身上,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
○愛人若愛其身。
愛別人就像愛自己一樣。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仁愛的人愛別人,有禮的人尊敬別人。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和人說善意的話,比布帛還要溫暖;出言傷人,比長矛利戟的傷害還要大。
師:了解了這四句話的意思,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
7、學生交流體會。
8、同桌嘗試背誦。
9、指名背、齊背。
語文園地
不遷怒,不貳過。
愛人若愛其身。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并識記本課的生字新詞,并能夠靈活運用。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蘊藏在作品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與內(nèi)涵。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進行想象,續(xù)接故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故事中夸張和想象作用的分析,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童話故事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明白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即使再努力,也不會成功的道理。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蘊藏在作品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與內(nèi)涵。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進行想象,續(xù)接故事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讓學生模仿動物們的叫聲。
2、導入新課:我們都知道,動物們都有特屬于自己的叫聲,它們用叫聲表達自己的情緒,與同類的動物進行交流。如果一個動物并不會叫,那么,它該如何去跟其他動物交流呢?它又該如何去學叫呢?今天,我們就將走進一條不會叫的狗的世界中,看看它為了學叫而經(jīng)歷了什么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注意停頓和朗讀的語氣。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將不認識的字詞圈畫出來。并結合工具書學習生字和理解新詞。
3、教學生字和新詞。
。1)學習“差、叉”這兩個字時,可以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學習“批、壓、中、怒”這幾個字時,可以用表演的方法;學習“嗎、厭、默”這幾個字時,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
形近字示例:
差(差生)——著(看著)
叉(叉子)——又(又驚又喜)
(2)歸類識字。
基本字帶字歸類示例:
方:訪(訪問)——仿(仿寫)——紡(紡織)——放(放學)
部首歸類示例:
疒:瘋(瘋狂)——疼(心疼)——。ㄒ徊〔黄穑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與同桌思考討論:課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2、指名學生回答,根據(jù)情況進行引導,從而歸納概括出課文的層次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寫一只狗不會叫,因此飽受其他人的批評,它因此不知所措。
第二部分(第10~24自然段):寫小狗跟著公雞學叫的過程及結果。
第三部分(第25~37自然段):寫小狗跟著杜鵑學叫的經(jīng)過和結果。
第四部分(第38~49自然段):寫出三種不同的結局預測。
第一層(第38~45自然段):給出小狗跟著牛學叫的情景,讓讀者對結局進行預測。
第二層(第46自然段):給出小狗遇見農(nóng)民的前提,讓讀者對過程和結局進行預測。
第三次(第47~49自然段):給出小狗遇見狗的`前提,讓讀者對過程和結局進行預測。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第2~8自然段,思考:這部分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從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明確:語言描寫,從中我們知道這只狗因為不會叫而遭到別人的質疑和批評,而它自己也不知所措。
2、小狗為什么會跟著母雞學叫,而不直接找其他狗學呢?
明確:因為它所在的國家并沒有狗。它是孤零零的一只狗。
3、小狗跟著公雞學叫順利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不順利。最開始它學出來的聲音很滑稽,嚇得旁邊的小母雞都逃走了。后來它又試了一次,兩次,三次,都沒能成功,說明小狗即使很努力,但是仍然發(fā)不出喔喔喔的聲音。
4、小狗會因此而放棄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沒有。從第16自然段可以看出。小狗不僅沒有放棄,還更加勤奮地練習。“天天”“從早到晚”說明小狗練習的頻率高,練習的時間久?梢钥闯鲞@是一只不會輕易放棄的狗。
5、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狗終于能發(fā)出好聽的喔喔喔的聲音了,但是卻給它帶來了危險。這個危險是什么呢?
明確:因為小狗的叫聲太像公雞的叫聲,因此讓狐貍以為它就是一只公雞,于是準備拿它做午餐。從側面表現(xiàn)了小狗的叫聲很逼真。
6、在狐貍帶著刀叉走到公雞叫聲的地方時,它看見的是一只學著雞啼的小狗,狐貍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明確:狐貍的心情是失望!霸撌嵌嗝词 币痪淞髀冻隽藵鉂獾氖椤
7、當狐貍聽說狗練習雞叫的時候,它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說明了什么?
明確:“狐貍真想捧腹大笑。它在地上打滾,捧著肚子,竭力忍住不笑!边@句話運用了神態(tài)描寫和動作描寫,“在地上打滾”“捧著肚子”“竭力忍住不笑”表現(xiàn)了狐貍覺得小狗的行為十分可笑。
8、當自己辛苦努力的成功被狐貍取笑之后,小狗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
明確:感到很委屈,低著頭,含著淚默默地走開了。
9、小狗委屈的樣子被杜鵑看在眼里,于是它主動提出要教小狗學叫。小狗經(jīng)過努力終于學會了,但是杜鵑的叫聲,也給小狗帶來了危險。這次的危險是什么呢?
明確:小狗被獵人當作杜鵑,差點被獵人打中。
10、小狗為什么會覺得獵人瘋了,居然會對著一只狗開槍?
明確:因為獵人聽到的是叫聲,是根據(jù)叫聲來判斷獵物的位置,沒有看到這個叫聲是小狗發(fā)出來的,所以就對它開槍了。但是就小狗來說,獵人殺它,就是殺狗,而狗是獵人捕獵的好幫手,因此它很意外。也從側面說明小狗學杜鵑的叫聲學得也很逼真。
11、引導學生對三種結局的猜測和補寫,讓學生注意補寫要合情合理。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講述了一只不會叫的狗學叫的經(jīng)歷。文章以對話的形式刻畫了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段心路歷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構成的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課文還告訴我們找不準方向,即使再努力也不會成功。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不會叫的小狗
不會叫被批評
學公雞叫被狐貍取笑
學杜鵑叫被獵人用槍打
四種結局預測
勤奮刻苦但沒有找對老師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
教學思路: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蜜蜂的資料,實地觀察蜜蜂。教學中,以提問法來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自主學習,并用填表格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
2.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大家在課下已經(jīng)搜集了不少有關蜜蜂的資料,我相信不少同學還對蜜蜂做了細致的觀察,現(xiàn)在,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蜜蜂呢?
2.學生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體會到的感情和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適當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ǚ彩乱屑氂^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重點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nèi)容?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笔痉蹲x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了解物候學的內(nèi)容、意義、規(guī)律和發(fā)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yǎng)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guī)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shù)剡\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nóng)業(yè)上的重要意義,激發(fā)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jīng)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ǘ┩ㄗx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jīng)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jīng)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nèi)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chǎn)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教師歸納]
1、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xiàn)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xiàn)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后簡要討論。]各小題后括號內(nèi)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ㄈ├砬鍖哟,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xiàn)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shù)捻樞蛑痦椪f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nèi)容、層次,對課文已經(jīng)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nèi)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nèi)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diào)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后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nóng)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于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3、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jīng)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nóng)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于安排農(nóng)作物區(qū)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qū),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
第二課時
。ㄒ唬┙涣髯x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jīng)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xù)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shù)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jīng)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ㄈ├斫庹Z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fā)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皾u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態(tài)。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tài)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tài)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籟籟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tài)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nóng)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略)
備注
1、黑體部分的問題和答案必須抄寫在語文筆記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學生參考講過的筆記,原來已經(jīng)記下來的不用抄寫。原來沒講過的的需要補充在筆記本上。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4
課題 :愛國將領鄧世昌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抓住反映人物品質的主要事件,按提示找出描寫人物的行動、語言等
主要語句,概括歸納后組織成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朗讀并理解課文里主人公慷慨激昂說的一段話,體會并學習他熱愛祖國,不怕犧牲的精神。
3.通過交流收集到的有關中國近代愛國志士的有關資料,進一步體會學習
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難、重點:
1.抓住鄧世昌在關鍵時刻所說所做的語句,通過讀、議的形式,體會他的愛國精神。
2.學習抓住反映人物品質的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ㄒ唬┮胄抡n:
1.學生充滿感情地吟誦岳飛的 《 滿江紅》,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2.誦完后師述:剛才同學們吟誦的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岳飛和文天祥的詩詞《滿江紅》和《過零丁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第七課,認識另一位著名的愛國將領鄧世昌。(板書課題:愛國將領鄧世昌)
3.師述:我們一起來讀好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后,師述:鄧世昌是什么時代的人?他有哪些功績?請大家把書打開輕讀課文后說 說。
讀后學生談談對鄧世昌的了解。
。ǘ⿲W習新課
1.指名分別朗讀第一節(jié)和第八節(jié)后,(板書詞語:為國捐軀)
從第一節(jié)中找出意思相呼應的句子進行理解。
2.課文2-7小節(jié)具體敘述了鄧世昌為了保衛(wèi)祖國海防獻出生命的那場海戰(zhàn)。當時的戰(zhàn)斗場面非常慘烈,老師請大家觀看一段那場海戰(zhàn)的場面 。
。úシ烹娪啊都孜绾(zhàn)》剪輯片斷)
3.請同學們各自學習課文2-7節(jié),讀一讀,劃一劃鄧世昌在戰(zhàn)斗中指揮定遠,表現(xiàn)得非常勇猛的語句。
4.學生讀、找、劃出有關語句。
。1)學生將有關劃出的語句進行交流,師指導朗讀,齊讀劃出的`語句。
。2)師出示鄧世昌慷慨激昂的一段話:
他登上艦橋,慷慨激昂地向全艦宣布:"我們?yōu)閲鲬?zhàn),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F(xiàn)在我艦船傷彈盡,無力再戰(zhàn),我決定撞沉'吉野',與他同歸于盡。"
指名學生朗讀,要求讀出慷慨激昂的語氣。
播放與此內(nèi)容相關的影片片段,進一步感受后再次朗讀。
。3)師說:鄧世昌當時在怎樣的情況下是怎么做的?邊說邊板書:
。ㄔ谑裁辞闆r下怎么做的)
請同學們在學習小 組中通過討論進行歸納概括,并在提綱中列出。
。4)教師指導學生將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表現(xiàn)進行歸納概括的小標題,加上開頭和連接詞,組織成主要內(nèi)容。
。5)學生按要求進行組織整理,在小組中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教師根據(jù)學生所述主要內(nèi)容,進行點評。
。6)出示歸納后的主要內(nèi)容。(多媒體演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引入
學生再讀課文,回顧課文情景
二、課外引申:
1.讀后師說:中國的近代使是一部屈辱的歷史,當時的政府腐敗無能,任憑列強欺凌,但是每當國家面臨危亡,人民受到奴役的時候,總會有許多愛國志士挺身而出。我們課外已經(jīng)讀了許多有關近代愛國志士的書 籍,并且寫了讀后感,這節(jié)課我們進行交流。
2.學生先按小組交流,然后在集體中交流。
教師及時點評。
三、積累內(nèi)化
1、識字教學
學生看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字組詞。
2、寫字教學
師板書,生臨寫后摹寫。
四、總結全文
師說:這些愛國志士的英勇事跡讓人感動,精神讓人震撼,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一起為祖國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
板書設計:
愛國將領鄧世昌
在什么情況下 怎么做的
戰(zhàn)斗打響后 縱橫海面 屢中敵艦
日艦進逼旗艦 開足馬力 搶先迎戰(zhàn)
炮彈打光時 命令用步槍射擊
船傷彈盡時 親自駕艦 沖向敵艦
艦沉落水后 英勇獻身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
設計意圖:
1、以讀為本,在讀中感悟、積累語言。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詩句語言的美,在讀中想象詩意的美,在讀中體會葡萄葉的奉獻情懷和葡萄成長的快樂,并通過朗讀把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
2、體現(xiàn)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特點。具體到本課教學,就是讓學生在扮演葡萄葉和葡萄的情境對話中,在由仿寫葡萄葉上升到仿寫夢想的過程中,在“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中,得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與感染。
3、巧用暗示,讓學生自悟。比如,播放《小松樹》的歌曲,暗示成長的快樂;教師范讀第二小節(jié)并描述圖畫,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引用大詩人泰戈爾的詩升華認識等,都能讓學生聽有所得,讀有所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2、品味詩句的美,體會詩意的美。
教學重點:
品讀課文,體會葡萄葉樂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品味詩句的美,感受成長的快樂。
課前預習:
1、讀讀課文,初步掌握生字字音。
2、查查詞典,了解“釀造”在詞典中的意思。
啟動課堂:
播放歌曲《小松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由小松樹快樂成長引出葡萄葉的夢!x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先讀讀詞語,再讀讀句子。
2、指名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課文,思考:葡萄葉的夢是什么?
2、交流:①用自己的話說說葡萄葉的夢是什么?②作者用哪句話表示這個意思?
3、品讀詩句:葡萄葉用整個夏天,釀造芳香和甜美。理解“釀造”一詞!x讀詩句。
四、學習第一小節(jié):
1、自由讀,思考:詩人眼中的葡萄葉是怎樣的?
2、有感情地朗讀。指名讀→評價點撥→引讀。
3、交流:你為什么喜歡作者筆下的葡萄葉,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4、拓展:你眼中的葡萄葉是怎樣的`?能像作者這樣用一句有詩意的話來表達嗎?的葉片,是。
五、學習第二小節(jié):
1、配樂范讀:激發(fā)學生想象、朗讀的興趣。
2、自由讀。透過詩句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聞到什么?
3、交流、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感受葡萄在葉子的幫助下快樂成長。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jié)。男、女生比賽朗讀→指名讀。
5、創(chuàng)設情境:葡萄和葡萄葉會說些什么?
六、學習第三、四小節(jié):
1、引讀第三小節(jié),摘一顆葡萄給你嘗嘗,你覺得怎么樣?
2、在學生的贊美中,引出第四小節(jié)。
3、質疑:為什么葡萄葉悄悄地笑了,流出開心的淚了?
4、在組織學生解疑中,體會葡萄葉樂于奉獻的情懷!僮x全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七、鞏固、發(fā)散:
1、背誦喜歡的小節(jié)。
2、寫寫自然界中小鳥、小蜜蜂、小青蛙、小草、大樹、鮮花……的夢想,還可以寫寫自己的夢想。
3、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讓我們伴隨著夢想快樂成長。
八、推薦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句。
3、從課外書中,讀一首喜歡的詩歌。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6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9-25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28
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05-01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06-06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八04-09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案11-18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1-29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二》06-13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