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不屈不撓成語故事
不屈不撓
【注音】bù qū bù náo
【出處】《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撓)不離(屈)!
【解釋】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xiàn)十分頑強。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頑強
【近義詞】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視死如歸
【反義詞】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例句】干工作要~,勇于前進。
【成語故事】
王商,字子威,繼承父親的封號為樂呂侯,是漢成帝的丞相,他為人耿直,作風(fēng)正派。 漢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長安城中忽然有傳言說要發(fā)大水了,長安城就要被水吞沒了。霎[shà]時間,整個長安城的老百姓都驚慌起來大家扶老攜幼,爭相逃命。 消息傳到宮中,漢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宮中議事,商量對策。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也驚慌失措,勸成帝、太后趕快躲到船上去準(zhǔn)備撤離。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孫丞相王商堅決反對,他認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來,一定是謠傳,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更不能輕易撤離,這樣只會使人心更加慌亂。成帝采納了王商的意見,過了一會,城里也沒見大水來,謠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慢恢復(fù)了。調(diào)查下來,確實是傳言失實。成帝對王商能力排眾議很贊賞。王鳳卻認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臺,因此心懷不滿。 王鳳有個親戚叫楊肜[róng],是瑯那太守,因為沒有把他管轄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辦他的罪,王鳳為此親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楊肜說情,為他開脫。王商堅持原則,免去了楊肜的官職,王鳳更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打擊報復(fù)。于是他勾結(jié)了同伙,誣陷王商。漢成帝最后聽信了讒言,罷免了王商的丞相職務(wù)。 但是,是非自有公論!稘h書》的作者班固在撰寫王商的傳記時對王商的評價是:為人誠實公正,不屈不撓。這樣的評論是很客觀公正的。
不屈不撓點評
故事中的王商為人耿直,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敢于同惡勢力作斗爭,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當(dāng)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驚慌失措,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遇到困難之時,做到不屈服不低頭,迎難而上。雖然故事最后王商被罷免丞相職務(wù),但他的人生仍舊是成功的。請記住一句話:對于不屈不撓的人來說,沒有失敗這回事。
【不屈不撓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故事05-15
(優(yōu))經(jīng)典成語故事10-19
《成語故事》教案11-02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3-04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04-19
刻舟求劍成語故事04-22
樂不思蜀成語故事04-29
有關(guān)成語故事11-20
兒童經(jīng)典成語故事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