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觀后感13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
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心里深受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鋒。
王鋒是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zhèn)古城村人。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陽市臥龍區(qū)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fā)大火,濃煙迅速吞沒了整棟樓房。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fā)現(xiàn)火情后,義無反顧地三次沖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已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臨近的張衡路口,大約五六十米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王鋒的事跡報道后,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達250余萬元。10月1日下午,王鋒因多臟器衰竭離開了人世。
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王鋒的頒獎詞是:面對一千度的烈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和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2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就在這一刻,我的目光先定格在那一方屏幕上.人性的光芒不斷刺痛我著我的眼,淚水恣慮成一片愛的藍海.喉間的酸處令我難受,但我愿意將這難受細細品嘗,因為我知道,我的喉間,正跌容著感動,之所以難受,是因為那小小的空間,容不下大愛。
我想呵住我周圍的喧嘩,但我終究默默無聲,_也許不想說話,也許說不出話,也許憤怒在感動之中任為烏有.我只想貪婪地讓綻放光華的人格魅力洗滌著我的靈魂,我只想貪婪地讓這皙皙生輝的感動充斥在我的心間,那一刻,我在現(xiàn)實與夢境中穿。
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對愛情的理解越來越清晰,我給親情的定義越來越深刻,我對責任的`認識越來越透徹,我給良知的詮釋越來越豐富。
那些無私的人們,詠唱著愛的簡言,讓感動開滿整個春天。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3
今天,我們在學校觀看了《感動中國》。里面一共介紹了10個人物,每個人的故事都很感動我,有一生奉獻給核事業(yè),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學家林俊德;有堅持五年背著生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作出榜樣的孝子陳斌強,但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被網(wǎng)民贊為最美的女教師——張麗莉。
張麗莉是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她很愛自己的'學生,每個同學也都很敬慕她,親切地叫她麗莉老師。在同學眼中看來,麗莉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們,但是,不幸降臨在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身上:一天放學時,老師和幾個同學在過馬路的時候,一輛大客車迎面而來,麗莉老師奮不顧身地把其它學生推開,同學們安然無恙,可是麗莉老師卻終身失去了自己的雙腿。至今,張麗莉老師身體還在恢復中……
張麗莉雖然是一名普通教師,但她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有著常人不具備的勇氣,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她不僅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他,還感動了全中國,我們應該向張麗莉老師致敬,并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4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1981年至1986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在世界杯、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上5次蟬聯(lián)世界冠軍,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連續(xù)5次奪冠的隊伍。
中國女排堅定“為國爭光”的信念,刻苦訓練,頑強拼搏。 她們隊訓練中所造成的苦痛從不叫苦叫累。憑著堅韌的`毅力,她們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本領,形成了以快速多變?yōu)橹黧w、兼?zhèn)涓叽驈姽サ莫毺仫L格。 中國女排,不屈不撓,克服重重困難, 完美地詮釋了頑強拼搏、團結奮斗、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中華體育精神。中國女排奪冠后,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國歌一次次奏響的場景,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一時間,各行各業(yè)掀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發(fā)揚女排精神的熱潮!皥F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為我國體育事業(yè)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勵著中華各族兒女不斷奮發(fā)向上,追求卓越。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5
我最近看了一檔很感動的紀錄片,這檔紀錄片就是《感動中國》
身患絕癥,卻還在抗疫前線戰(zhàn)斗的張定宇,改變山區(qū)女童命運的張桂梅校長,而在許多英雄當中,我最喜歡,為了老百姓放棄自己性命的陳陸,在今年九月份左右,雨水一直很大,而陳陸是一名消防員,他已經(jīng)好幾十個小時沒有停下來休息過了,在這段時間中,他一直在就洪水前的老百姓,因為長期的.沖泡,使他的腿變得紅腫,甚至腿彎都彎不了了,可他還需要去拯救那些在洪水前線的老百姓。
這一次他又接到任務,當警笛響起,十幾個消防隊員坐上警車就飛奔前往洪災地區(qū),他跟著戰(zhàn)友救了許多的百姓,但卻還有幾個沒有成功救出,于是他就坐上消防艇,去救其他人。在坐船的途中,他們看到陳陸坐的小船翻了,其他人都游上來了。可卻遲遲不見陳陸,于是那幾個戰(zhàn)友就拼命的找啊找,找了兩天兩夜,終于在河道的下游找到了陳陸,但發(fā)現(xiàn)時他已經(jīng)是一具遺體了,身邊的人都不相信他死了。
而在感動中國紀錄片中,我最喜歡這位英雄陳陸。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6
星期六,媽媽陪我觀看了《感動中國》?粗粗袆拥臏I水一次又一次地模糊了我的雙眼。陳斌強老師的孝行;身患絕癥卻無私善良的何玥……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孝順母親的陳斌強老師。
陳斌強老師九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獨自撫養(yǎng)三個孩子長大。20xx年,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語言和生活能力。為了能親自照顧母親,他用一根布帶將自己與母親綁在一起,騎著車去學校上班,五年如一日。開始同事們并不理解,說:“帶在身邊,一兩天還行,一兩年怎么能吃得消呢?”可他卻做到了,而且一做就是五年。
再想想我們這些小公主、小王子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會從爸爸、媽媽那里索取愛,一點也不懂得感恩,更不知道回報。以后我們在家里,要幫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洗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臉、刷牙、睡覺、穿衣服……
我們要懂得感恩,做一個勤奮、好學的好孩子。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7
昨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里面的每個人物都很令我感動,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陶艷波女士。
陶女士的孩子楊乃斌很不幸,上帝給了他無聲的世界,但陶女士并沒有放棄教育他。于是,她選擇了陪讀。從楊乃斌上一年級起,他媽媽就開始當他的同桌,老師講什么,陶女士就記下,細心地講給小乃斌聽。漸漸的,楊乃斌上了中學,他媽媽,依然是他的同桌,是他的耳朵。課程量加大,陶女士非常疲勞,可她知道,自己要教的`是自己的孩子,她便又咬牙堅持。她說:“只要頭疼腦熱的,就忍著!痹谔张窟@樣的堅持下,努力的楊乃斌上了大學,陶女士也終于舒了口氣。
為了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玩耍,陶女士費了多少心啊,我應該學習陶女士那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感動中國這個節(jié)目我每次都要看,它能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8
3月3日晚上八點,感動中國人物20xx年度人物節(jié)目如期而至。屏幕前的我們守在屏幕前,感受一份又一份的感動,每個人物的出現(xiàn),都讓我心生敬佩。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蘇炳添,作為中國著名的`短跑健將大家只知道他跑出了9秒83,卻不知道他為了跑出這優(yōu)異的成績付出了多少的汗水與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速度提升的越來越慢,蘇炳添為了提升自己的百米成績,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改變起跑腳”,這意味著放棄了之前的方式重新練習一個新的起跑方式,這無疑是一個有著巨大風險的決定,但他的想法十分堅定。改變起跑方式后,訓練也更加刻苦,最終百米成績有所提升這才造就了后來的9秒83。他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要勇于嘗試,勇于改變自己的現(xiàn)狀,在自己停滯不前的時候要做出改變才有逆襲的可能,人生亦是如此。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9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這是一個樸實無華的舞臺,有著一批各行各業(yè)的感動中國人的故事踴躍而來。他們帶給我們感動和力量,他們身上的一些精神感動著我們,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堅持著,為事業(yè)默默付出……
孫家棟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枚人造地球衛(wèi)星等。中國科學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在他的領導下,所發(fā)射的衛(wèi)星奇跡般地占整個中國航飛行器的1/3。09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技計獎。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沖進火海,舍己救人的王峰。他面對1000度的火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毫不猶豫沖進火海,用生命助火海逃生。
在小巷中帶血的腳印,留下他的無私。在河南,南陽一棟民宅失火,住在一樓的王鋒多次沖入火場救人,成功解救了二十幾位居民,無一傷亡,而王峰卻被烈火燒成“炭人”在小路上都是他留下的血腳印。卻不幸那些血印永遠印在心中!經(jīng)過100天的搶救,王鋒卻還是永遠的走了……
不知道他是因為什么原因支撐著他,做出這樣的舉動,他的樂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看了感動中國之后,我收獲了很多,我收獲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這一批批的感動中國人物,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0
寫在前面: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阿來:鄉(xiāng)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xiāng)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
閻肅寫下這樣深情的評價: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里面有張藝謀奧運團隊,唐山十三農(nóng)民,武文斌,經(jīng)大忠,李隆,金晶,吉吉,神奇航天員,李桂林,陸建芬,韓惠民。頒獎典禮中我最感動的是李桂林和陸建芬這兩位人物,因為二坪這個過去的"文盲村窮山村",現(xiàn)在成了"文化村"。
昔日的荒涼到今天的精神巨變,與這兩位老師付出的心血是分不開的。他們20xx年扎根這里為偏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撐起了一片藍天。他們的頒獎詞是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20xx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fā)芽。在實際生活中我要學習他們堅持不懈,樂于助人的兩大特點,我在平實生活中也要樂于助人。我看完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讓我很感動,特別是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告訴我要堅持不懈,樂于助人。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1
今天,我們在學校里觀看了20xx《感動中國》。里面播放了許多十分感人的事,許多人看得淚不成泣。我也被深深地感動了,為里面的獲獎者的故事感動了。
陳家順是一家工廠的領導,他與民工同甘共苦,分擔工作。他用情分擔當本分,為百姓打工。正所謂動人以行不以言,在陳家順的身上,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這點。
高淑珍自己的孩子本身殘疾,因此她對殘疾孩子很是同情,于是,她不斷地收留殘疾孩子,與一位好心人每天幫他們做飯、幫他們鋪床、教他們知識。如今已收留了30多個殘疾孩子,真受人敬佩!
林俊德是一名核試驗研究員,他被查出有重病。醫(yī)生讓他做手術,可他堅決不同意,因為他還要工作,他怕一做手術就不能在工作了。他為了人民不顧自己的`生太偉大了!
還有一個人,我沒有記住他的名字,但他是一個十分有孝心的人。他是一個語文老師,他的母親患上了老年癡呆癥,他每天帶著她母親上班 ,許多人都同情他。
他們都是偉大的人,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讓我們這個社會上多幾個這樣的人。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2
周六的早上,看完了《感動中國》這檔節(jié)目后,我被陳斌強的事跡深深的感動了。 陳斌強五年如一日地細心照顧著患有深度老年癡呆癥的老母親,正如當年母親照顧他時一樣。為母親喂飯,打掃房間,清理被褥·····他還拿著那充滿了愛的布條把母親固定在自己的背上,帶她一起去上班。這是多么偉大的一種對老人的孝敬和對母親的愛!感天動地,感人肺腑!陳斌強對自己已經(jīng)癡呆了的老母親不離不棄,還細心照料、倍加呵護的精神,值得我們去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弘揚!
而另一位讓我們感動的人——年僅十二歲的何玥,她坦然面對生死,而且還請求自己的父母同意捐獻自己完好的器官,用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所以,何玥并沒有和她的父母,和我們分開,她的愛心、她的器官還留在世上,從未離開過。她是那么地堅強,用自己的大愛,順利地挽救了三個生命垂危的青年。這種愛,是無私的;這種愛,是偉大的!何玥是偉大的,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被她這種無私的精神深深感動著。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是溫暖、美好的!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3
2022年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大戰(zhàn)半決賽,蘇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績,刷新自己的亞洲記錄的同時,闖入奧運百米大戰(zhàn)決賽!
這個偉大的日子,永遠銘記!那段奔跑的視頻,永遠收藏!
這半決賽視頻一遍遍看下去,看的想哭。蘇炳添,在2012年-2016年最好的年齡,兩度遺憾止步奧運百米半決賽。而今天,2022年8月1日!32歲的蘇炳添,9秒83圓夢奧運百米決賽!這不僅僅是蘇炳添個人的突破,這是中國的突破,這是黃種人的突破!
想想,2017年博爾特31歲時,退役了。而32歲的蘇炳添,以個人最好戰(zhàn)績挺近了奧運決賽,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亞洲記錄,讓黃種人首次站上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舞臺,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是意志!這是奇跡!這是偉大!
半決賽結束,蘇炳添坐在了地上,等待最后的成績公布。公布的'那一刻,他激動的掩面躺在了賽道上!他起身單膝跪地吶喊!他站起來攥拳怒吼!他背對鏡頭走向場外!就在他背對鏡頭走向場外的途中,他抬手擦拭了一下面部,不清楚擦去的是不是淚水。但是,我看哭了...現(xiàn)已深夜,我仍未入眠...
蘇炳添!榜樣的力量!中國健兒勵志拼搏的縮影!致敬!
【《感動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觀《感動中國》有感08-26
薦《感動中國》觀后感看感動中國觀后感10-29
《感動中國》感動了我04-29
孝,感動中國06-26
來自“感動中國”的記憶10-11
2012,她感動了中國05-24
他為何感動了中國?06-26
他為何感動了中國?06-26
感動縈繞——觀《感動中國》有感05-14
《感動中國》觀后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