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后感1
真正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憎惡的東西,而是哪些讓我們熱愛的東西?
書中的“我們”生活的地方:社會、同一、穩(wěn)定
人人“愛崗敬業(yè)”人雖被分成三六九等,在每個等級人發(fā)揮各自價值維持著社會穩(wěn)定,不會產生絲毫的想改變自身狀態(tài)的想法。一顆蘇摩解千愁,痛快的游戲體驗,無道德約束下的男女之間的及時行樂。這里沒有衰老,沒有疾病,沒有饑餓,沒有戰(zhàn)爭。只有平靜生活中的娛樂至死和盡情享樂。這樣的社會不就是我們夢想中的“美麗新世界”?
一顆蘇摩,解千愁,美麗的背后往往不忍直視
書中人的出生不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正常的生育被視為可恥污穢。每個人出生于工廠之中稱為“出瓶”。
人的等級是人為選擇的結果,注射不同的藥物與代血劑,在胚胎時期就開始篩選,進行有目的培育。低下人種,注射含氧量的藥物以影響他以后智力發(fā)育。給他代血劑里混入酒精讓他有其他缺陷……
當胎兒逐漸成長,每天按時的“睡眠教育”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產生對自己等級及所從事工作的認同感。巴浦洛夫實驗的推進讓下等人討厭書籍和鮮花。只喜歡那些短平快的感官體驗。在這些條件約束下還能算人嗎?這讓我想到了《火影忍者》里的無限月讀。每個人生活在一個系統(tǒng)為我們編制的夢里!逗诳偷蹏防锊灰彩沁@樣的處境?皆為泡影。
我們不得不去考慮一個問題:個人和系統(tǒng)的矛盾
從猿人到書中的文明社會。從一開始動物的單槍匹馬,為了活著承擔著各種風險。到現(xiàn)在從個人到社會,外界各種風險,在社會團體的組成面前被一一化解。在團體組成的過程中,團體的規(guī)模和穩(wěn)定程度決定能解決外界風險的多少。
這時當熵增理論引入到社會團體中來,穩(wěn)定的社會團體,不需要那些不確定的熵增因素。包括了:親情,愛情,自尊,地位,思想……我們喪失了各種各樣的權利乃至于感受痛苦的權利。人已不再是人,而是巨大社會機器里微弱塵土的零件。
也許應該做出改變
系統(tǒng)不在以服務于人為初衷。當個人為系統(tǒng)的同一、穩(wěn)定以摒棄所有為代價讓道。系統(tǒng)存在的意義何在?個人改變不了社會這個機器的運轉,我們所能做的無疑是當自己遇到需要為系統(tǒng)讓道時,內心里有過對作為人對選擇權自由的掙扎,不至于淪陷其中,以為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后感2
太陽既出,群星隱沒。刺目的光芒撕碎了空間,爭先恐后地涌入世人的雙眼,內心的窗戶卻悄然關閉。
真理永遠處在由相對向絕對轉化的路上,物質生活總是從好變得更好,人心也在愈加貪婪的路上一去不返了。這本身并無不妥,上進和發(fā)展不就是舊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再提出新需求嗎?
但是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物質需求都得到滿足,我們難道就真的迎來了極樂世界時代嗎?衣食無憂、隨意性交、唆麻美夢……所有感官享受和生理需求應有盡有,在這個美麗新世界里,每個人都屬于彼此,穩(wěn)定的'幸福、平和的快樂成為了永恒。
一艘船更加高大雄偉的代價是吃水更深;冰山一角是個很酷的詞兒,但它意味著水下部分要習慣暗無天日……而美麗新世界是一個萬丈光芒暈人眼的天堂,它的水下又是什么?我想:是內心的死寂。
死寂是直線,是穩(wěn)定;波動是動蕩,是激情。
當縱欲和穩(wěn)定成為社會的最高宗旨,誰還會銘記在愛情中嘗盡相思苦,在愛而不得中抱憾終生的傻瓜;誰還會詠嘆“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詩句;誰還會在深淵里掙扎出哈利路亞的絕響;誰還會在雙耳失聰后和命運負隅頑抗;誰又會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馳騁雪山……苦難造就偉大,放縱磨平激情。
而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破壞,若是沒有美好的東西,便也沒有了悲劇,正如美麗新世界里不會有圣索菲亞大教堂的慘案與圓明園的大火。
沒有苦難,未嘗不是最大的苦難。
死不僅是生的對立面,也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而永遠存在。
物質與精神同樣對立統(tǒng)一,物質上毫無苦難的另一端或許是精神上的萬劫不復。
夕陽的余暉有些蒼老,群星若隱若現(xiàn),嘰嘰喳喳。
像是一群少不更事的小孩兒圍在一個老人身旁,好奇地問詢著那個他窮盡一生也沒想好的問題:
極樂世界是什么?
一個不是地獄和人間的地方。
如今,我們在人間。
但是,已整裝待發(fā)。
一個小孩兒如是想到。
【美麗新世界中文讀后感】相關文章:
美麗新世界09-14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范文05-16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精選10篇)06-12
美麗新世界散文01-08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范文(精選9篇)07-18
讀《美麗新世界》有感05-06
觀《美麗新世界》有感12-05
尋找新世界02-26
未來新世界02-11
《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初一讀后感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