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有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孩子,打你的手給我》這本書,看過這本書后心中有許多愧疚,同時又覺得特別幸運(yùn),能有幸讀到此書,讓我從錯誤中走出來,本文的作者是海姆·G·吉諾特,他是心理學(xué)博士、臨床心理學(xué)家、兒童心理學(xué)家。書中向我們宣傳的是海姆·G·吉諾特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chuàng)新思想。
教書近二十年,在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很多有同感的問題,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孩子交流是我們工作的重點(diǎn),和孩子對話是一門有規(guī)則的獨(dú)特藝術(shù),孩子說話的信息里經(jīng)常有需要我們解讀的密碼。孩子提出的問題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shí)的擔(dān)心、煩惱、憤怒、失望或者傷心。
書中談到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五歲的小女孩,第一天去幼兒園的時候,他一直拉著媽媽的手不肯放開。幼兒園的老師就陪著他們參觀幼兒園。這時候,這個小女孩,看到了墻上貼的小朋友們的作品,非常漂亮。這個小女孩就大聲地說道:“誰畫了這么難看的畫?”她媽媽就有點(diǎn)尷尬地說:“把這些漂亮的話說成這么難看是很不友好的”這時候站在旁面的老師就說到:“在這兒,你沒有必要一定要畫漂亮的畫,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畫簡單的畫”,這時候,這個小女孩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是因?yàn)樗玫搅怂[藏問題得到答案:“如果一個女孩畫畫畫得不好會怎么樣?”
在接下來的參觀中這個女孩又拿起了一個壞了的玩具消防車,自以為是的問道:“誰弄壞了這輛消防車?”她媽媽就責(zé)備地說:“誰弄壞了它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兒你誰都不認(rèn)識!笔聦(shí)上小女孩并不是真的對那個弄壞車的小朋友的名字感興趣,她只是想知道弄壞玩具的小朋友會有什么樣的后果。理解了這個問題之后,老師是這樣說的:“玩具本來就是拿來玩的,玩的時間長了,它有時候就會壞!边@個時候這個孩子就松開了媽媽的手,高興得和媽媽揮手告別了。因?yàn)楹⒆訌倪@個老師的兩次回答中得到了這樣的信息:“這個老師很好,即使畫兒畫得難看,即使把玩具弄壞了她也不會馬上生氣,我不需要害怕,呆在這里很安全!笨吹竭@里,我想到的是作為教師,我們心里的座右銘應(yīng)該是:“讓我理解,讓我表現(xiàn)出我的理解讓我再用詞上不要表現(xiàn)出批評和譴責(zé)!
作為一個老師,那么多孩子的童年放在了你的手上,一個不快樂的童年會造成多么嚴(yán)重的后果,相信我們都會深深地?fù)?dān)憂自己會給孩子留下不美好的印象。那么我們就應(yīng)該更加小心的、謹(jǐn)慎的去呵護(hù)每一個孩子健康地成長!
【讀《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孩子,我為什么要打你》后有感09-22
誰把流年暗偷換----讀《流年似水》有感09-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700字01-24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1000字01-22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_550字01-22
讀《如何說孩子才肯學(xué)》有感10-16
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有感(15篇)01-18
帶給我溫暖的你作文04-12
讀《你不可不知的中國名人故事》有感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