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張膽成語解釋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明目張膽成語解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注音】míng mù zhāng dǎn
【出處】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晉書·王敦傳》
【解釋】明目:睜亮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原指有膽識,敢做敢為。后形容公開放肆地干壞事。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肆無忌憚
【結構】聯(lián)合式
【相近詞】明火執(zhí)杖
【相反詞】鬼鬼祟祟
【押韻詞】鷹化為鳩,猶憎其眼、多愁善感、才蔽識淺、左躲右閃、羊歧忘返、三眼一板、鞋弓襪淺、以眼還眼、樂而忘返、偎慵墮懶.....
【歇后語】大白天打劫;提著燈籠行竊
【英語】explicitly
【德語】offenundohneSkrupel
【日文】虥然と,むきだしに,露骨(ろこつ)に,おおっぴらに
【法語】audacieusement
【成語故事】唐高宗時監(jiān)察御史韋思謙上書彈劾中書令褚遂良壓低地價強買人土地。唐高宗貶褚遂良為同州刺史。一年后褚遂良又恢復中書令的職務,他借機打擊報復韋思謙。韋思謙說:“男子漢大丈夫應當敢說敢做,明目張膽地報答國家的恩惠!
【示例】近日京師奔競之風,是明目張膽,冠冕堂皇做的。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一百三回
[典故出處]
《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成語故事
唐高宗時有一位大臣名叫韋思謙,做人正直,時常會勸諫皇上,有話就會直說。他考上進士之后,被任命為應城縣令,后來升為監(jiān)察御史。有一次,他發(fā)現(xiàn)中書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價錢強行購買鄰人田地,正直的韋思遷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勢力大,立刻上書舉發(fā)他。因為證據明確,朝廷不好意思公開庇護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調出京城,降職為同州刺史。
過了一段時間,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復了中書令的官職。褚遂良便找了理由報復韋思謙,把他貶到外省,當一名縣官。有人替韋思謙打抱不平,暗中去慰問韋思謙,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的說:“我是一個正直的人,遇見不合理的事情,當然不肯放過,哪里有時間考慮個人得失呢?大丈夫應該有話就說,明目張膽而不畏強權,致力報效國家,怎么可以庸庸碌碌,只顧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造句]:
(1)錢乃一味良藥,有明目張膽之功效。
(2)小偷在公共汽車上明目張膽地行竊,許多人明哲保身,作壁上觀,惟小李勇敢地站了出來。
(3)天生要做壞事的人,如果找不到漂亮的借口,就會明目張膽地去作惡。
(4)越是無所顧及,越能讓人相信這不是騙局;越是明目張膽,越不會露出馬腳。
(5)隨著社會治安的好轉,這些壞人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干壞事了。
(6)事情敗露之后,他竟然明目張膽行賄公安人員。
典故
東晉大將軍王敦,在東晉建國之初,因擁立新帝有功,成為手握大權的重臣,王家也是江東聲名顯赫的名門望族。但是隨著權勢的逐漸擴大,王敦越來越不滿足于做“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他想要成為真正至高無上的皇帝。東晉剛剛建立六年,他就以“清君側”為借口,率軍攻進都城建康,殺掉了一批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大臣,并挾持皇帝。他的所作所為激怒了朝臣,很多人站出來反對王敦,到了這時他自己也意識到篡權的時機還不成熟,所以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回了武昌。
就在這一年冬天,東晉皇帝司馬睿去世了,明帝司馬紹即位。王敦認為這是實現(xiàn)他皇帝夢的大好時機,但是又沒有借口再次進軍都城,于是他就向明帝大施壓力,讓明帝給自己更多的特權,以便為將來篡位奪權做準備。無奈之下,明帝只能讓王敦在朝中任職。為了安撫他,還給了他很多的特權,比如他可以佩帶寶劍上殿,他還可以在皇帝面前大搖大擺地走路,不必像其他的臣子那樣畢恭畢敬。但是王敦對此并不滿足,又自任揚州牧,把他的軍隊駐扎在離京城很近的姑孰。
沒過兩年,王敦就已經不再滿足于皇帝給他的這些特權了,于是又找了個借口說要討伐“奸臣”溫嶠,準備再次興兵進犯京城,但是這時王敦身患重病,沒有辦法指揮打仗,就派了他的哥哥王含為元帥。王敦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朝臣的`極大不滿,他的叔伯弟弟、丞相王導就寫信斥責他說:“如果說前幾年奸臣禍亂朝綱的時候,你們出兵京城還算是有借口的話,那么這一次你們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毫無道理可言。任何一個人都能看出你們這樣做是為了篡位奪權。皇帝對我們王家的恩寵已經無以復加,你們如今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臣子應該做的。我王導可能沒有足以匡扶天下的文韜武略,但我還是要旗幟鮮明地做六軍的首領,帶領軍隊和你們戰(zhàn)斗到底,哪怕是死,我也要以一個忠臣的身份去死!
但是王敦卻對王導的勸阻置之不理,堅持叛亂。后來王含攻城不下,王敦病死,各路勤王的軍隊也紛紛趕到京城迎戰(zhàn),王含只得敗逃到荊州,最后死在了那里。
寓意
貪婪是致命的毒藥。東晉初年,王家在江東的勢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了,但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敦并不知滿足,還是想方設法要登上皇帝的寶座,最終身敗名裂,還落下亂臣賊子的罵名。俗話說:“水滿則溢,月盈而虧。”什么事情到了極致之后再往前就只能往相反的方向走了。人們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尺度和火候,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明目張膽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及解釋10-12
成語的解釋01-28
猴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30
描寫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31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4-10
關于智商的成語及成語解釋11-19
形容快的成語的成語及解釋02-25
含辛茹苦的成語及解釋01-15
興風作浪成語解釋03-25
群蟻附膻成語解釋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