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齒寒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yuǎn)的故事。為了讓同學(xué)們更好的了解歷史,小編整理了成語故事,供小朋友們學(xué)習(xí)成語典故。
成語解釋:
亡:沒有。嘴唇?jīng)]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兩者關(guān)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關(guān)。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成語繁體:脣亡齒寒
成語簡拼:CWCH
成語注音:ㄨㄣˊ ㄨㄤˊ ˇ ㄏ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唇亡齒寒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國家、人際之間的關(guān)系。
成語結(jié)構(gòu):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亡,不能讀作“mánɡ”。
成語辨形:齒,不能寫作“尺”。
成語辨析:見“唇齒相依”(184頁)。
近義詞唇齒相依、息息相關(guān)
反義詞隔岸觀火、素昧平生
成語例子:這兩家公司有著多種業(yè)務(wù)關(guān)系,正所謂是唇亡齒寒。
英語翻譯:If one of two interdependent things falls; the other is in danger.
日語翻譯:唇がなくなれ歯が寒(さむ)くなる。緊密(きんみつ)な相互依存(そうごいぞん)関係のたとえ
俄語翻譯:лишиться прикрытия и очутиться по уáром
其他翻譯:<德>verfaulen die Lippen,werden die Zǎhne der Kǎlte ausgesetzt
成語謎語口無遮擋
成語故事:
春秋時候,晉獻(xiàn)公想要擴(kuò)充自己的實(shí)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jīng)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jīng)過虞地!霸鯓硬拍茼樌ㄟ^虞國呢?”晉獻(xiàn)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yīng)借道的。”晉獻(xiàn)公一聽有點(diǎn)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xiàn)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dú)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里罷了!睍x獻(xiàn)公采納了荀息的計(jì)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dāng)時就滿口答應(yīng)下來。虞國大夫?qū)m之奇聽說后,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庇莨f:“人家晉國是大國,現(xiàn)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嘆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yuǎn)了,于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duì)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后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唇亡齒寒的成語故事及解釋】相關(guān)文章:
唇亡齒寒成語故事03-03
一場春夢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6-23
勞苦功高成語故事解釋及出處10-18
重新的近義詞及解釋04-16
精密的近義詞及解釋04-16
持之以恒的近義詞及解釋01-17
沉重的近義詞及解釋12-16
珍貴的近義詞及解釋04-15
屹立的近義詞及解釋01-17
天賦的近義詞及解釋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