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名字:
蕭疏
詞典發(fā)音:
xiāo shū
成語繁體:
蕭疏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出處:
亦作“ 蕭疎 ”。 1.稀疏;稀少。 唐 唐彥謙 《秋霽夜吟寄友人》:“槐柳蕭疏溽暑收,金商頻伏火西流! 元 張可久 《折桂令·讀史有感》曲之一:“説到知音,自古無多,白髮蕭疎,青燈寂寞,老子婆娑! 清 黃遵憲 《人境廬雜詩》之八:“ 楊 梁 諸子好,蹤跡亦蕭疏! 艾蕪 《榮歸》:“枯藤纏繞的籬落間,黃葉蕭疏的林木下,都有二三野犬,在爭扯殘馀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