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名字:
干預
詞典發(fā)音:
gàn yù
成語繁體:
干預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出處:
亦作“ 干與 ”。亦作“ 干豫 ”。 1.過問或參預(其事)。《三國志·魏志·程昱傳》:“顯分明例,其致一也。初無校事之官干與庶政者也!薄度龂尽の褐尽羁鳌贰氨娫┩粗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車駕南巡,未到 宛 ,有詔百官不得干豫郡縣!薄稌x書·王衍傳》:“ 衍 妻 郭氏 ……好干預人事, 衍 患之而不能禁! 宋 司馬光 《上龐副樞論貝州事宜書》:“國有大政,廟堂之上,謀議素熟,方略已定,而復以踈賤之人,狂愚之議,干與其間,罪之大者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一節(jié):“侯國民事由朝廷派官吏管理,侯不得干與! 巴金 《懷念蕭珊》一:“她看見那些年輕人深夜闖進來,害怕他們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門,到對面派出所去,請民警同志出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