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課外語段閱讀題訓(xùn)練
《皇帝的新裝》課外語段閱讀題訓(xùn)練(含答案)
一、閱讀下面語段,按照要求回答問題
捧著空花盆的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國家里,有一個賢明而受人愛戴的國王。但是,他的年紀已很大了,而且年邁的國王沒有一個孩子。這件心事,使他很傷腦筋。有一天,國王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吩咐發(fā)給每個孩子一些花種子,并宣布: 如果誰能用這些花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那么,那個孩子便是我的繼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種下了那些花種子,他們從早到晚,澆水、施肥、松土,護理得非常精心。有個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種,但是,十天過去了,半月過去了,一月過去了花盆里的種子依然如故,不見發(fā)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納悶。最后,他去問他的母親:媽媽,為什么我種的花不出芽呢?母親同樣為此事操心,她說:你把花盆里的土換一換,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媽媽的意見,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種子,但是它們?nèi)匀徊话l(fā)芽。
國王決定觀花的日子來到了。無數(shù)個穿著漂亮的孩子涌上街頭,他們各自捧著盛開著鮮花的花盆,每個人都想成為繼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為什么,當國王環(huán)視花朵,從一個個孩子面前走過去時,他的臉上沒有一絲高興的影子。
忽然,在一個店鋪旁,國王看見了正在流淚的雄日,這個孩子端著空花盆站在那里。國王把他叫到自己的眼前,問道:你為什么端著空花盆呢?雄日抽咽著,他把他如何種花,但花種又長期不萌芽的經(jīng)過告訴給國王,并說,這可能是報應(yīng),因為他在別人的果園里偷搞過一個蘋果。
國王聽了雄日的回答,高興地拉著他的雙手,大聲地說:這就是我的忠實的兒子。
為什么您選擇了一個端著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們問國王。
于是,國王說:子民們,我發(fā)給你們的花種子都是煮熟了的。
聽了國王的這句話,那些捧著最美麗花朵的孩子,個個面紅耳赤,因為___________
1、解釋下列詞語:
⑴ 賢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納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環(huán)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抽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依然如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面紅耳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個故事的起因是( )
A、國王發(fā)給每個孩子一些花種子,讓他們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B、國王深受人們愛戴,他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可還沒有一個孩子
C、國王年邁而無子,想要挑選一個義子作為繼承人
D、國王年邁而又無子,他十分苦惱。
3、這個故事的中心人物是( )
A、國王 B、雄日 C、雄日的母親 D、手捧鮮花的孩子
4、依據(jù)你的理解,補寫完全文最后一句話(寫在橫線上)。
5、國王選雄日做接班人是因為雄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恰當?shù)貧w納了本文中心思想的一項是( )
A、本文通過一位國王挑選繼承人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國王才是賢明而受人愛戴的。
B、本文通過一位國王挑選繼承人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一味追求地位與財富。
C、本文通過一位國王挑選繼承人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D、本文通過一位國王挑選繼承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做過壞事的人是一定會遭報應(yīng)的。
二、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在一個很大很大的山谷邊上,有座大山,山上有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有許多條泉水在山腰上匯成一條山溪,從山上直瀉而下形成了美麗的瀑布。溪水灌溉著樹木,樹木長得越來越好。山下有一片片草地,草地上有各種各樣的鮮花,有紅的、黃的、紫的,非常美麗。大山、樹和泉水們是好朋友,互相照顧,互相幫助。不久,人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地方,覺得很美麗,于是這里成了一個風景區(qū),大家喜歡到這兒來玩,都說:這座山真美!
慢慢地,大山驕傲了。有一天,夏風撫摸著巖石,發(fā)出吱吱的響聲。大山說:樹啊,你走吧。人們喜歡我,贊美我,不喜歡你。而你呢,你依靠我生存,你是寄生蟲!你還是滾走吧!
樹聽了很生氣:我走了的話,你會變矮、變丑,失去常態(tài)。
大山卻說:不會,我仍然會像往常那樣高大,那樣美麗。滾吧!不用多說。
山上沒有了樹,少了颯颯的笑語聲,少了鳥兒的嬉戲聲,慢慢地游人也少了,大山暗暗嘆息。其實,他不知道,更大的悲劇還在后面呢。一天,一場大雨過后,山上小流里的山洪瀑發(fā)了,因為沒有樹的根部來保持水土,大量的土壤被帶走了,綠色的草地、鮮艷的野花也沒有了。山上從此變得荒涼了,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大山后悔了,他對小溪說:我真不該趕走樹,現(xiàn)在,游人們都不來了,多冷清啊!你說怎么辦呢?小溪只是搖頭,他也沒有辦法啊。于是大山天天流淚,懇求上天幫他把樹請加來。這一切感動了春姑娘。第二年春天,她勸回了樹,大山又披上了綠裝,游人又多了,小河又歡唱起來。
過了些日子,大山又驕傲起來,他以為:只要有他和樹就行了,便大聲向小溪嚷道:你這個沒用的東西,只知道一天流呀流呀,如果沒有樹,我早就被你沖得亂七八糟。而且你十分軟弱,人們把你倒進什么樣的桶,你就變成什么形狀,一點兒主見也沒有,滾吧。
小溪聽了后,非常傷心地說:沒有我,你會干枯的。
大山還是不聽勸告,趕走了小溪。
后來,大山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兒,大地枯裂了,樹葉黃了,落了,花凋謝了,到處一片凄涼景象。他實在受不了,忙對樹說:樹啊,我又錯了,我們離開了水,真的是不能活下去了。樹無力地點點頭。大山只好向上天乞求,太陽公公看見了,嘆了口氣。他把水變成水蒸氣,又把水蒸氣變成雨滴落下來。下雨了,大雨滋潤了第一寸土地,樹木活了,大地又有了生機。大山恢復(fù)了常態(tài),游人們又來到了這美麗的地方。
從此以后,大山再也不驕傲了,因為他已經(jīng)懂得了:世界不是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輕視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對的。
1、本文表達的主題思想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交待大山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幾次變化?其根源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景物描寫的特點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山后悔的原因何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山為什么再也不驕傲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從環(huán)保的角度,你受到哪些啟示,談一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鷹和鼴鼠
俄·克雷洛夫
輕視從下面來的忠告是愚蠢的,首先應(yīng)該考慮他們提出的是怎樣的忠告。
鷹王和它的鷹后是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遠離人類的森林。它們打算在密林深處定居下來;于是挑選了棵高大的枝繁葉茂的橡樹,就在最高的一根樹枝上開始筑巢,打算夏天在這兒孵養(yǎng)小鷹。
鼴鼠聽到這些消息,大著膽子來警告鷹王。
這棵橡樹,它說,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倒掉的危險,最好不要在這兒居住。
嘿,可不是怪于!老鷹需要借重鼴鼠的見識?那躲在洞里的鼴鼠!難道它否認老鷹的眼睛是銳利的嗎?這鼴鼠是什么東西,它竟膽敢干涉鳥大王的事情?
鷹王不跟鼴鼠多啰嗦,它瞧不起這樣的勸告。它立刻動手筑巢,當天全家就搬進去了。該是鷹后停止漫游的時候啦。一切都很順利,生出來的小鷹都是可愛的小家伙。
可是,一天早晨太陽正升起來的時候,鷹王打獵完了,帶著一家子的豐盛的早餐,從天空的高處飛回家來時,它看見它的那棵橡樹已倒掉了,它的鷹后,它的子女,都已經(jīng)摔死了。
啊,慘重的是鷹王的悲憤。我多么不幸啊,它哭道,因為我把最好的'忠告當做耳邊風,命運就對我的驕傲給以這樣嚴厲的懲罰。我從來不曾料到一只鼴鼠的警告竟會是這樣千真萬確的,這豈不是怪事嗎?
因為你瞧不起我,謙恭的鼴鼠答道,你不肯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因此一定和樹根非常接近,樹根的好壞誰也沒有我知道得更清楚的了。
1、就本文的內(nèi)容而言,誰輕視來自下面的忠告,下面的忠告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直接的心理描寫,在下面打上橫線,并說說這段描寫表現(xiàn)了老鷹的哪些心理活動?(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將下列句子改寫成不帶問號的句子。(2分)
⑴ 難道它否認老鷹的眼睛是銳利的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這鼴鼠是什么東西,它竟膽敢干涉鳥大王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文中找出作者直接發(fā)表議論的文字,在文字下面打浪線,并說說這種議論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因此一定和樹根非常接近,樹根的好壞誰也沒有我知道得更清楚的了。想一想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閱讀下面語段,按照要求回答問題
1、⑴ 有才能有見解。
、 因為疑惑而發(fā)悶。
⑶ 向四周春。
、 一吸一頓地哭泣。
、 仍然和過去一個樣子。
、 形容因急躁、害羞臉上發(fā)紅的樣子
2、C
3、B
4、他們?yōu)樽约旱牟徽\實行為感到羞愧
5、是個誠實的孩子
6、C
二、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1、文章最后一句,或: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破壞一方,就會損壞自然環(huán)境。
2、兩次(或四次),大山驕傲,瞧不起別人。
3、簡明概括。
4、山變得荒涼,大山被人們遺忘。
5、因為他覺悟了,世界不是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輕視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對的。
6、略
三、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1、鷹輕視來自下面的忠告。指鼴鼠勸老鷹不要在這棵橡樹上筑巢的話。
2、⑴我不需要借重躲在洞里的鼴鼠的見識。⑵我的眼睛銳利是不可否認的。⑶鼴鼠怎么敢干涉我的事情。
3、略
4、第一段。這句話概括了本文內(nèi)容,揭示了本文的中心。
5、知識來自于實際生活之中,來自于深入細致的觀察。其他意近也可。